畜牧业生产与经营管理
畜牧业经营管理教案

畜牧业经营管理教案第一章:畜牧业经营与管理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熟悉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1. 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2. 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
3. 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4. 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总结:总结本章内容,强调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1. 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定义和作用。
2. 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3. 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步骤。
4. 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巧。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技巧。
5. 总结:总结本章内容,强调畜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章: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内容:1. 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2. 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方法。
3. 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步骤。
4. 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技巧。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畜牧业生产计划与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第十五章 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

第三节 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
一、饲料企业的总体布局 厂址的选择 饲料厂的平面布局 生产车间的布局 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 程;生产服务过程。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连续性,比例性,均 衡性和适应性。 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生产线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三、经营决策 经营决策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了达 到未来的经营目标,运用科学方法,从两个或 者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经营决策程序: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决策 方案,选择方案。 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第二节 养殖业企业生产管理
第十五章
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
本章讨论畜牧业企业的科学决策、养殖企 业的生产管理、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 畜产品及饲料营销管理。
第一节 畜牧业企业的科学决策
一、市场调查 调查内容:市场环境,市场需求量,竞争 情况。 调查步骤:确定调查目标,拟定调查计划、 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确定调查方法,整理分 析资料,提出调查报告。 二、市场预测 预测内容:市场需求、供应状况、生产、 产品销售、国际市场。 预测程序:准备阶段、预测阶段、评价检 验阶段。
第四节 畜产品及饲料营销管理
一、影响畜产品供求的主要因素 人口因素;收入水平;畜产品质量;畜产品 价格;饲料生产技术水平;饲养畜禽的比较效益。 二、影响饲料供求的主要因素 养殖业生产规模;饲料质量;饲料价格;饲 料资源及饲料工业的发展。 三、畜产品及饲料销售策略 产品策略;包装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
畜牧业经营管理

畜牧业经营管理第一章绪论1、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互换的重要经济部门改变人们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进展农产品加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农牧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为进展有机农业提供肥料和动力农业现代化的标志: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率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2、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特点?畜牧业的经济再生产进程,老是同畜禽的自然再生产进程交织在一路,这就是畜牧业的根本特点畜牧业属于第二性生产畜牧业生产资料来自工业、种植业和自身畜禽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畜禽的再生产具有群体性、持续性和周期性是所有特征中最为重要的特征,这是科学组织生产力的主要依据,也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大体着眼点畜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畜牧业主要生产鲜活产品3、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经营:企业或生产单位按照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肯定经济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实现那个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重大办法和决策计划的进程管理:指为了达到必然的经营目标,对经营要素的结合与经营进程的运转进行不断决策、完善计划及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全数工作的总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与管理密不可分,不能截然分开;经营偏重于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协调,管理偏重于内部资源的组织和利用4、经济管理手腕别离是哪些?行政手腕:要求实践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对象上适应;特点是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教育手腕:教育方式是指通过教授、宣传、启发、诱导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熟悉水平和文化技术水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式经济手腕:经济方式是指依照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类经济手腕和经济方式,调节各类经济利益关系,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式法律手腕:法律方式是指运用经济法律规范和类似经济法律规范性质的各类行为规范,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式数学手腕:数学方式是指在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转变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数学方式、成立数学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计算、测量、分析,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方式第三章畜牧业经济形式、产业化与现代化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1)产权清楚(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2、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意义?内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照产加销、牧工商、贸工牧、产学研、牧工教一体化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区域性畜牧业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类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牵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体制意义:(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2)能够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3)有利于实现生产的适度规模和提高专业化、集约经营水平;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4)有利于增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5)有利于增进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6)有助于畜牧业的科技进步3、畜牧业现代化的特点和标志?特点:(1)生产条件或物质装备现代化(2)畜牧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观念现代化:包括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生态观念、全局观念、联合观念(4)管理现代化(5)人员知识化标志:劳动生产率、技术经济指标4、组建畜牧业产业化的方式?(1)建设龙头企业(2)成立产业基地(3)培育销售市场(4)提高科技含量(5)完善综合服务体系(6)创新运行机制5、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加大宣传,提高熟悉调整结构,加速速度全面成立保障体系转化功效,提高技术强化横向联合,实施畜牧产业化,加速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第四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区域经济进展1、畜牧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域或一个企业的各类家畜和各类家畜内部的组成及其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2、畜牧业生产结构:指的是畜牧业生产各要素的组成情形,不仅包括畜牧业内部结构,还包括畜牧业外部结构和地域结构等3、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畜牧业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效率低,严峻牵制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加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给现状很不协调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转变地域布局与资源散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4、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资源合理利用原则经济效益最佳原则知足消费需求原则增进生态平衡原则因地制宜原则5、成立合理的畜牧业生产结构的途径和办法?继续深化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增进畜牧业的全面进展调整种植业结构,成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结构体系坚持走以节粮高效型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道路开发利用草场资源,成立人工草地,大力进展草食动物的生产增强畜牧业生产布局,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踊跃进展家禽生产,在稳固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禽肉占肉类中的比重依托科技进步,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畜禽饲料转化和产出能力成立与畜禽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和价钱政策体系6、畜牧业布局:是指畜牧业生产的地域散布,也叫畜牧业生产配置。
《畜牧业经营管理》课件

可持续发展理念
长期规划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畜牧业的可 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 产效率。
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社区发展,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CHAPTER 03
失败案例二:市场营销失误
总结词
错失商机、市场份额下降
VS
详细描述
市场营销失误可能表现为市场定位不准确 、产品定价不合理、促销策略不当等,导 致错失商机、市场份额下降和客户流失等 后果,影响畜牧业经营的长期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畜牧业经营管理
contents
目录
• 畜牧业概述 • 畜牧业经营管理理念 • 畜牧业经营管理策略 • 畜牧业经营管理实践 • 畜牧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CHAPTER 01
畜牧业概述
畜牧业定义与特点
定义
畜牧业是指通过饲养和繁殖动物来获取肉、蛋、奶、皮毛等产品的产业。
特点
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等特点。
饲料配方
02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
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储存
03
建立严格的饲料储存管理制度,防止饲料变质、污染和损失。
疫病防治策略
1 2
疫病监测
建立健全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疫病。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 种计划,提高动物免疫力。
CHAPTER 04
畜牧业经营管理实践
畜牧业的养殖场经营与管理

畜牧业的养殖场经营与管理畜牧业是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养殖场的经营与管理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和盈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养殖场经营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选址、设备采购与维护、动物饲养与疫病防控等方面。
1. 选址畜牧养殖场的选址直接影响到其经营的顺利与否,应该根据养殖场所需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并咨询专家的意见。
合适的选址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和发展。
2. 设备采购与维护养殖场需要购买适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畜禽的圈舍、饲料加工机器、饮水设备等。
在采购设备时,可以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高、品质可靠的产品。
同时,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
3. 动物饲养管理养殖场要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计划,包括饲料配方、喂养量与频率、饮水管理等。
饲料配方应根据不同畜禽的需求合理搭配,确保其获得全面的营养。
喂养量与频率要根据动物的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或不足。
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4. 疫病防控与免疫程序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畜牧业养殖场经营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消毒、人员穿戴防护设备、隔离新进畜禽等。
此外,还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时给畜禽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 定期检查与记录养殖场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记录,以评估经营与管理的状况。
检查内容包括畜禽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疫苗免疫情况等。
记录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养殖场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6. 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养殖场的经营还包括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的管理。
可以通过与畜牧产品加工厂商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畜牧业养殖场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还应重视环保与动物福利问题。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同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生活条件,确保动物的健康与福祉。
畜牧业经营管理本科教材

畜牧业经营管理本科教材一、导言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经营管理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旨在系统介绍畜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管理思维,提高畜牧行业的管理水平。
二、畜牧业经营管理概述1. 畜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畜牧业经营管理是指针对畜牧生产全过程,动物的养殖、饲养、疫病防治、营养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等活动的过程。
2. 畜牧业经营管理的原则•效益原则: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宁亏勿滥原则:不追求暂时的利益,要注重长远规划。
•稳定原则:稳定畜牧生产经营是保持良好经营管理的前提。
•专业原则:依托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开展管理工作。
3. 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数据分析技术•经营决策技术•风险管理技术•营销策略三、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1. 饲料管理•饲料种类选择•饲料配比原则•饲料投喂管理2. 疫病防治管理•疫苗接种管理•疾病监测与防控•疫病处理流程四、畜产品加工及销售管理1. 畜产品加工管理•畜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监控与管理2. 畜产品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销售渠道选择•价格制定与谈判技巧五、案例分析本章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与展望本教材通过系统介绍畜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畜牧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
未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经营管理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希望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为畜牧业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畜牧业经营管理本科教材》的大致内容概要,希望对畜牧业管理学习有所帮助。
全文来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一)2024

全文来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一)引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经历了最新一轮的修订,旨在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进行全面解析,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畜牧业管理与监督1. 设立区域畜牧管理机构,加强畜牧业管理和监督2. 规范养殖场的设立和运营条件,提高畜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 完善畜牧品种登记和畜禽标识管理,加强畜牧动物追溯体系建设4. 强化对转基因畜牧品种的管理,确保畜牧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5. 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环节的监督,推动畜牧业的绿色发展二、畜牧业生产与养殖环境保护1. 加强畜禽粪污治理,推动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 规范畜禽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与安全3. 促进畜牧业与农作物种植的有机循环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 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环境友好性5. 加强对畜牧场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农村生态稳定与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三、畜牧业动物保护与福利1. 完善畜牧业动物防疫和健康管理制度,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安全性2. 加强对畜牧业动物养殖、运输和屠宰过程的监督和管理3. 促进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改善动物饲养环境4. 建立畜牧行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养殖人员的素质和兽医科技水平5. 加强对畜牧业动物有关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提高养殖业的生产能力与质量四、畜牧业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1. 加强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2. 完善畜牧业生产者权益保护机制,促进畜牧业主体的持续发展3. 维护畜牧业市场秩序,打击非法养殖和非法经营行为4. 提升畜牧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 加强畜牧业的市场监管,预防和应对市场风险和畸形竞争行为五、畜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1. 拓展畜牧业国际合作领域,促进畜牧业产业的互利共赢2. 加强国际畜牧业动物卫生和贸易标准的统一,促进畜牧产品的国际贸易3. 建立畜牧业科技创新与合作交流机制,提高国内畜牧业科研能力4. 推动畜牧业技术、管理和经验的国际交流与推广5. 建立畜牧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推动畜牧业的全球合作与发展总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畜牧业的管理、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与福利、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和完善。
辽宁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2021年)

辽宁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18•【字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施行日期】2021.05.1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辽宁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2007年10月1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09号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2月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5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6月1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94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2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1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第四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行为,确保种畜禽质量,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
第三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从事下列种畜禽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一)生产原种(纯系)、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种畜禽的;(二)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三)进行种畜胚胎移植的;(四)进行种禽孵化、种公畜本交配种的;(五)生产家畜卵子、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经营环节的种畜禽质量安全纳入监管范围,具体办法由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条农户饲养的种畜禽用于自繁自养和在一年期限内出售的剩余仔畜、雏禽(种卵)未超过下列数量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一)仔猪500头,羊羔100只,牛犊、马(驴)驹10头;(二)鸡雏5万只(枚),鸭雏1万只(枚),鹅雏5000只(枚),鹌鹑雏5万只(枚),鸽雏1000只(枚)。
农户饲养的种公畜进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互助配种,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
这一章主要讲在做畜牧业产业时前,教你如何 做市场调查、以及可行性研究:决策经营是培养 你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细分产品、选择市场目标、 以及销售策略等环节的决策能力
市场调查 通俗的讲:在做畜牧产业的时候,比如要养奶牛,
或者你办企业,你需要调查和分析所产的牛奶或者畜产品 能卖什么价格、赚不赚钱、需求量如何、有没有前途、是 不是适合我生产等方面都需要你做一下判断。
一、畜牧业概论
畜牧生产和经验管理
正因为畜牧业具有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模式,畜牧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也就被提 出,目的是如何将畜牧业从生产、加工、 销售、一直到消费的整个环节经营好、管 理好,是新兴的一门学科。
一、畜牧业概论
我国畜牧业经营的方式
1 家庭经营 从改革开放以后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才得以
从世界水平来讲,目前我国的肉类总产量居世 界第一、禽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牛奶产量居世 界第一。
一、畜牧业概论
我国的畜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 型国家。
第二、我国的饮食习惯正在逐步转变, 第三、我国畜牧业起步较晚,人均拥有量和畜
产品的质量距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发展空间很大。 第四、世界贸易的多元化、使我国生产的畜产 品大量出口国外。 因此,在座的各位学员,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一 个新兴的产业,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三、生产计划管理
畜牧业生产计划的内容 畜牧业的市场计划包括畜产品销售计划、生产
计划、饲料供应计划。 1、畜产品销售计划: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量
及预测来编制,以此来制定生产计划。 2、畜产品的生产计划:根据销售计划的多少,
来确定生产计划,如果脱离了销售计划,则可能 导致产品的过剩或者不足,出现产销脱节。
3、饲料的供应计划:饲料既是动物生长的生存 资料又是生产畜产品的生产资料,他约占畜产品 成本的60%~70%,在确定了畜牧企业的生产计 划的同时,必须确定饲料的供应计划,
市场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书)
二、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
市场目标的选择最为重要
不管你的企业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要想满足 所有市场的爱好和需求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 选择部分需求与爱好的产品来满足部分需求,并 且对这种产品进行做大、做强、这就是市场目标 的地位,也就是对产品的细分。
(延伸)
二、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
三、生产计划管理
畜牧业生产计划的内容
畜牧业生产计划由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阶段计划构 成,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形成企业经营计划 的完整体系。
1、长期计划:又称长期规划或者远景规划。 是企业在战略性规划,具有可行性、技术性、
指导性和科学性。一般规划为5至10年,与国家 五年计划同步。 2、年度计划:他是按照一个日历年度编制计划, 他是长期计划的具体内容,确定当年生产经营的 畜产品的项目、数量、质量、而且符合市场的需 求。 3、阶段规划:阶段规划是以年度规划为目标,按 照农牧业生产季节或作业阶段制定的一年以内的 生产计划。
逐步发展。 2、畜牧产业化经营 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
头企业和农牧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将农牧民与市 场连接起来,将畜牧业的再生产的过程产前、产 中、产后的整个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一、畜牧业概论
目前我国的畜牧业处在什么水平?
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 发展,再生产的数量、品种、饲料工业的发展、 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和 世界贸易多元化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目标市场的销售策略
无差异市场的营销策略 企业把整个市场作为完全相同的大目标市场,
推出一种产品,采用价格、服务等优势,使用相 同的分销渠道,应用相同的广告宣传来做大做强。 差异市场的营销策略 企业把细分的市场做为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 场设计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 密集型市场的营销策略 企业把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选择 其中一个或几个细分的拳头产品作为目标市场。
三、生产计划管理
编制生产计划的原则 1、必须坚持先进、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 计划必须正确客观反映经济规律,要以先进的
平均水平为依据,要有全面可靠的数据和定额指 标,使计划的执行者能够通过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2、坚持既是反馈,灵活调整的原则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的影响,既是了解 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灵活的促使 纠正偏差已达到预期的目的。
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编制各项生产计划,是落 实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保 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②实行计划管理,可以指出一个时期内企业生 产经营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对企业员工有鼓 舞、动员和组织作用。
③实行计划管理,为企业经济核算、财务监督 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计划的编制、执行、检 查与分析,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畜牧业生产与经营管理
所学章节
畜牧业概论 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 生产计划管理 经济核算 合同管理 畜产品营销与经营效果分析
一、畜牧业概论
畜牧业:
是以植物性产品为原料,利用动物的消化合 成作用,将其转化为肉、蛋、奶、皮、毛等动物 性产品的行业。
畜牧业的特点:
1、畜牧业是建立在第一性生产基础上的第二性 生产 2、畜禽既是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资料 3、畜禽提供的产品多为鲜活的产品 因此,畜牧业具有的多样性,才形成了畜牧业的产 业化经营。
一、畜牧业概论
畜牧业产业化: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 头企业或农牧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将农牧民与市 场联结起来,将畜牧业的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 产后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
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经营的形式。 因此,正因为畜牧业具有产业化的生
产模式,畜牧业的生产经营也是一门学科。
二、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
市场的预测
1、生产资料的预测 2、产品销售的预测 3、对科技发展和产品开发进行预测 4、对竞争态势的预测 5、经营效果的预测
总结:从市场调查、市场目标定位、营销策略、
市场分析和预测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你才能 对经生产计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