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调理PMS症状

中医如何调理PMS症状

中医如何调理PMS症状《中医如何调理 PMS 症状》PMS,即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月经来潮前 1-2 周)反复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如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头痛、腹胀、焦虑、抑郁等,月经来潮后症状迅速减轻直至消失。

PMS 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而中医在调理 PMS 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认为,PMS 的发生与女性的体质、情志、生活习惯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体质方面来说,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等体质的女性更容易出现 PMS 症状。

情志因素,如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会损伤脾肾,导致气血生化无源。

而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

肝郁气滞是 PMS 常见的中医证型之一。

这类患者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烦躁、易怒,乳房胀痛,月经前还可能出现小腹胀痛。

调理应以疏肝理气为主。

中医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其中柴胡、白芍、当归、白术等药物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肝郁气滞的女性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茶、柑橘、柚子等。

脾肾阳虚型的 PMS 患者,通常会有畏寒肢冷、浮肿、腹胀、腹泻等症状,月经前容易出现腰骶部酸痛。

调理重点在于温补脾肾。

常用的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其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桂枝等药物能够温补肾阳、健脾利水。

这类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核桃等。

气血两虚型的 PMS 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月经前容易感到疲劳。

调理应以益气养血为主。

归脾汤是常用的方剂,其中的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龙眼肉等药物能起到补气血、安心神的作用。

气血两虚的女性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可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猪肝、黑芝麻等。

中药坤灵丸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探析

中药坤灵丸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探析

中药坤灵丸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探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坤灵丸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有效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作用机制。

方法86例因排卵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氯米芬促排方案,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坤灵丸治疗。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OHSS发生率以及妊娠率。

结果中药组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促排卵中,中药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坤灵丸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能有效的预防OHSS的发生。

关键词坤灵丸;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药防治OHSS是一种在不孕症治疗中运用促排卵药物而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促排卵周期及妊娠率,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因而早期的预防及治疗在降低促排周期OHSS的发生率及提高促排周期的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2]。

根据OHSS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中药坤灵丸以“补肾健脾,调理冲任”立法具气血双调、阴阳互补之功效。

其中OHSS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防治OHSS的功效。

本文选取43例因排卵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不孕症患者给予中药坤灵丸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因排卵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42±3.08)岁。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氯米芬促排方案。

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坤灵丸治疗,患者在月经周期第3~5天,开始口服氯米芬50~100 mg,1次/d,连续用药5 d;月经干净开始服用坤灵丸15粒,2次/d,饭后30 min温水送服,结合尿LH试纸在月经周期第8~10天时用阴道超声监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发育情况,如果子宫内膜过薄适当添加戊酸雌二醇片,适时指导性生活。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处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处理
东医药 2009年第 49卷第 15期
予 G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除上述方案外 ,目前 临床 应用 的超促 排卵方案 还有 :无
降调节 的超排卵 、微刺 激方 案 、GnRH-a、GnRH拮抗 剂方案 ,
这些方案更适用卵巢功能 减慢或促排卵 的低反应患者。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的处理
石玉 华 。任春 娥 (1山东大学 附属 省 立 医院 ,山 东济 南 250021; 2潍坊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
《山东 医药 》编 辑部
1 l2
对 OHSS的预 防远 比治疗更加 重要 ,应 警惕诱 发 OHSS 的高危 因素 ,正确选择超排卵对象 ,尤其对 PCOS患者 ;按 个 体化原则选择促排卵方案 ,正确掌握其 适应证 ,密 切监测促 排卵过程 中血清 E 和卵泡生长对 OHSS。血清 E2和卵巢形 态学变化可 以反应卵巢刺激程度 ,当大量卵泡生长时应警惕 OHSS发生 。PCOS的卵巢 常对促 排 卵反 应过 度 ,应 用低剂 量促排卵药物治疗者取卵时亦应尽可能吸取所有卵泡 ,以减 少小卵泡在 LH峰后继续生长及 E2分泌 增加 的可能。有 学 者建议 ,在 穿卵 后即开始 常规扩容 预 防 OHSS发生 ,或对 存 在 OHSS高危 因素 的妇女取卵时行预 防性静 脉输注 白蛋 白, 但 尚待大量研究证实 。对有 高危 因素者 ,应告 知并指 导其 如 出现腹胀应去 医院复诊 ,以早期发 现 OHSS。如果 取卵后 即 刻 出现 OHSS症状 ,可延缓治疗 ;如果胚 胎移植前 出现 OHSS 症状 ,则应将所有胚 胎冷冻 ,暂不作新鲜胚胎移植 。
OHSS发病机制仍未阐明 ,尚缺乏 针对性有效方法 ,治疗 仍 是凭借经验 ,以对症和支持疗法 为主 。一般治疗主要是 卧 床休息和避免进一步卵巢刺激治疗 ,停用任何促性腺激素药 物包括 HCG,如有 需要 可应 用黄 体酮 支持 。多数 患者症状 常能 自然缓解 ,轻度 OHSS可 向重 度转变 ,因此 应对其 进行 严密的随诊和监护。扩容治疗时 白蛋 白为首选 ,也可采用低 分子右 旋糖 酐 、新 鲜血 浆、706代血浆 ;晶体 液亦 可用 于扩 容 ,常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盐水 ,一般先输 胶体液 、后输 晶体 液 ,少入 晶体液 。 4 预 防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特色

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特色

经验交流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特色刘东平 徐海燕1(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陕西咸阳 712046)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 R711.75;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11)04-0539-031 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07作者简介:刘东平(1973—),讲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妇科内分泌疾病的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 ome,PCOS )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以长期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发生率约占育龄妇女的5%~10%[1]。

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以及黑棘皮症。

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该病的核心特征,可能会增加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严重影响PCOS 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幸福[2]。

中医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主要属中医学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范畴。

1 脏腑失调,痰瘀内生现代中医认为,PC OS 的发病机制多与肾、脾、肝三脏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系,并有痰浊、瘀血病理产物形成,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功能的紊乱。

《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主生殖,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论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天癸”主要作用指生殖功能,在女性而言就是卵巢功能。

肾精充盛,天癸生成是女子正常排卵、月经来潮的基础。

卵泡的发育成熟需要肾精提供物质基础,卵子的正常排出需要肾阳提供动力。

若肾精不充,肾阳亏虚,不能化生精血,则冲任不通,生殖功能减退,出现月经迟发,闭经甚至不孕。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指南:最新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指南:最新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指南(最新)2016年2月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发布第三版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指南。

指南综述了最新研究文献,指导临床医生如何去诊断和治疗OHSS患者。

OHSS基本诊治知识1.定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为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使用促排卵药物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的并发症。

OHSS可引起患者身心伤害甚至导致死亡,但是大多数OHSS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仅仅需要接受支持治疗和严密监测即可,但是严重的OHSS需要住院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一步的发展。

OHSS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早期识别、及时评估和对中重度患者的合理治疗。

2.发病机制:主流观点认为主要促炎介质参与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过程,然而此理论还未能指导OHSS临床处理。

最主要的促炎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但各种各样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OHSS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特征。

卵巢增大、血管渗透性增加和高凝状态是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机制。

3.OHSS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不同的生育治疗OHSS发生率亦不同,OHSS的发生率与卵巢过刺激的程度呈正相关。

据文献报道常规的体外受精(IVF)周期中,轻度OHSS的发生率约占1/3,而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在3.1%至8%之间。

欧洲第14届IVF­监管报告分析了25个欧洲国家的数据发现,2010年因OHSS住院约占IVF患者的0.3%。

而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OHSS是IVF的常见并发症,2011年中重度OHSS发病率为1.1%。

使用氯米芬或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极少发生OHSS。

临床上在自然排卵状态下发生OHSS 是极罕见的。

OHSS的危险因素包括OHSS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窦状卵泡数和抗AMH抗体水平。

有一篇meta分析研究认为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可降低OHSS发生率。

然而该指南认为尽管采取上述预防措施,仍不可避免OHSS的发生,并且上述文献对IVF 患者应用GnRHa没有满足任何考虑OHSS危险因素的标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治疗和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治疗和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的治疗和护理3刘 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是促超排卵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临床生殖医学的深入发展,促排卵药物使用的增多,OHSS 引起广大妇产科医生的关注。

结合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60例经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后的OHSS 患者的病例资料,特总结临床护理体会如下,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利于更好的治疗和护理OHSS 患者。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征;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 71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16x(2008)02-0075-0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是促超排卵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临床生殖医学的深入发展,促排卵药物使用的增多,OHSS 引起广大妇产科医生的关注[1]。

OHSS 多发生于排卵(或胚胎植入)后7至10天,其发生率与所选择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品种,剂量与给药途径等有关。

OHSS 的诊断标准,依据Colan 年推荐的标准[2]。

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底共收治OHSS患者60例。

均为应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后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的不孕症患者。

年龄24~42岁,<35岁39例,≥35岁21例。

其中原发不孕28例,继发不孕32例。

在促排卵后3天内发病者16例,3~8天内发病者33例,8~28天内发病者11例。

依据OHSS 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B 超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可分为轻度OHSS12例、中度OHSS44例、重度OHSS4例。

治疗后妊娠者42例,流产者9例,未孕者9例。

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2 临床表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 的临床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腹围增大、恶心、呕吐、腹水、胸水、少尿、低血容量等,B 超提示卵巢异常增大。

根据综合患者临床表现,B 超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此60例病例中①轻度OHSS 患者12例表现为轻度腹胀不适,伴恶心、呕吐或腹泻,卵巢直径≤5c m 。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治疗
spectively analyzed in the Reproductive Center of the 174… hospital of Peopleg Liberation Army.Results:There were 35 moderate and severe OHSS cycles in 500 controlled ovar ian super—stimulation cycles.the incident rate was 7% .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abdominal pain、abdominal distension、nausea、weight gain,even hydrothorax 、asci- tes、dyspnoea、hemoconcentration、increased volume of ovar ian,and SO on. Af ter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all of them cured,no pr e gnancy was terminated.Conclusions:Individua lization dosage regimen should be taken into the controlled 0一
LI Yu —ping,XUE Li— ye
(Department ofObstetrics& Gynecology,The 174 Hospital ofPeople' s Liberation Army,Xiam e n 361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 istic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 drome(0HSS).Methods:From June 2007 to June 2009,35 cases of mo dcrate and severe OHSS inpatients were retr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SS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和超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广泛运用,OHSS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以至逐渐发展成为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

OHSS的发生与患者所用超促排卵药物的种类、剂量、治疗方案、疗程长短以及对超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有关。

OHSS具体形成及发病机理,现代医学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西医治疗上仅限于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目前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涉及以下几种:
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外源性或内源性HCG均可激活RAAS,导致活性产物血管紧张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研究证实,OHSS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并与OHSS的严重程度相关。

②前列腺素。

HCG和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共同促进前列腺素的分泌,使组胺产生增加,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因子、雌激素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可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VEGF被认为是OHSS的最可能炎症介质。

血清或卵泡液中VEGF水平可用于预测OHSS发生。

此外,OHSS患者的血清、腹水中白细胞介素
6(IL-6) 水平较非发病组显著升高,提示IL-6可作为OHSS发生的标记物。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管内体
液大量丢失,从而产生胸腹水及全身
水肿,引起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
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容量
性休克、血栓形成、肝肾功能障碍及
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生命。

OHSS 的临床主要表现为:(1) 卵巢增大:为多发性滤泡囊肿及黄体形成、间质水肿;(2)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胸水、腹水,甚至全身性水肿(后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3)部分患者表现为腹胀、腹痛及胃肠道不适等。

根据临床病情轻重,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其中,轻、中度患者卵巢增大,出现腹水,可伴有腹胀、腹痛等。

重度患者则出现胸水、腹水、呼吸困难、卵巢>12cm ;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高凝状态,肾动脉灌注不足及肾动脉损害、少尿或无尿、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等。

中医学中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记载,然结合临床胸水、腹水、全身水肿、卵巢增大等基本特征,可归类于中医“ 子肿” 、“子满”、“ 水肿” 、“ 鼓胀” 、“胞阻”、“ 积聚”、“癥瘕” 等病症范畴。

清代《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说: “ 头面遍身水肿、小水短少者,水气为病,故名子肿。

”中医认为,IVF-ET 过程中,机体受到医源性因素的刺激之后,正常的生理机制受到严重的干扰,冲任、子宫、胞络产生相应病变,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从而产生OHSS
的病理变化。

肾藏精主生殖,卵泡的生长、妊
OHSS 患者B 超所见
娠的维持等生殖机能都靠肾精的滋养濡化、肾阳的促进推动作用,卵泡发育、卵子质量与肾精盛亏、肾气强弱最为密切。

正常妇女每月一般只有1个卵子成熟,而在IVF-ET过程中,由于超促排卵药的应用,短时间内多个卵泡同时成熟,势必耗损大量肾精。

肾为先天之本,肾精、肾气受损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从而形成各种病症。

所以,肾虚是OHSS的最基本病机。

OHSS的基本病理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渗,从中医角度看,大量血浆外渗到组织中,血容量减少,则为阴血亏虚;血液黏稠,甚至血栓形成,是为瘀血。

血液外渗造成腹水、胸水,显然是水饮为患。

瘀血水饮阻滞,气机不利,气滞腹中则腹胀、胸闷,患者常矢气后感觉舒畅;脾络不通则有腹痛;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恶心、大便稀薄;影响脾运化则纳差。

水饮内停,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

痰瘀阻滞胞宫,则有卵巢增大,形成癥瘕、积聚。

所以,OHSS 病机较为复杂,肾精不足,机能下降,可形成多种病证,固摄失常则血溢脉外,推动无力则血运不畅,血液外渗则阴血不足,又有水饮内停、痰凝瘀聚,故临证当分清主次、辨明因果。

根据OHSS系以肾虚为本,水饮停滞为标,兼有气滞血瘀,谨遵《内经》“治病必求于本”、“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旨,治疗上以补肾填精、滋阴养血为主,行气利水、活血止血、化痰散结为辅,更要考虑到OHSS的患者可能“身有孕育”,攻罚不能太过,祛邪而不伤正,时刻注意保养胎元。

[辨证论治]
1、脾肾阳虚水湿停滞型
主要证候: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腹水,面色晄白,气短时汗,肢体肿胀,神疲无力,少气懒言,舌质淡红,苔色白滑,脉象沉细。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化水
方药:真武汤合温脾汤加减
制附子6g 肉桂12g 槟榔15g 炮姜3g 草果15g 桂枝6g 泽泻15g 苍术18g 陈皮16g 白术、茯苓各12g 白芍10g 甘草5g 薏苡仁15g 黄芪16g
加减:若大便溏泄偏多者,加入木香12g 砂仁5g 炮姜5g;若面浮足肿,小便偏少者,加入防己10g 黄芪12g 泽泻、大腹皮各10g。

2、肝郁气滞血瘀型
主要证候:卵巢肿大,腹痛,腹胀,胸胁满闷,口渴,叹息稍舒,性情怫郁,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脉弦细涩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活血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丹参、赤白芍、白术、茯苓各10g 柴胡、红花12g 桃仁、丹皮、桂枝各9g 大腹皮10g 青皮5g 泽泻9g 三七10g。

加减:若气滞血瘀,偏于血瘀者,加红花10g、川牛膝9g、延胡索12g;若肝郁化火,以火为主者,去桂枝,加入钩藤15g、夏枯草10g;腹痛明显者,加入五灵脂10g 、制乳香、没药各5g;兼痰湿者,加入苍术10g、陈皮、制半夏各6g;若兼湿热者,可加入制苍术、怀牛膝各10g、炒黄柏9g、薏苡仁30g。

3、肝郁血虚,脾虚湿泛型
主要证候:卵巢增大,腹痛伴有腹水,腹胀,胸胁满闷,叹息稍舒,性情怫郁,纳呆,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舌苔厚腻,脉弦涩。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水
方药:当归芍药散加减
三七12g 黄芪18g 当归10g 白芍15g 白术10g 茯苓10g 泽泻
10g 阿胶12g(烊化)
加减:胸水、胸闷、呼吸急促加用升麻、生黄芪、桂枝;腹水、腹胀痛加用延胡索、五灵脂、生薏米、香附、葶苈子;恶心呕吐加用半夏、生姜;气滞血瘀加用柴胡、川楝子、益母草;阴虚者加用生地、沙参、麦冬;气虚明显者加用人参。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原文记载:“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三因方》称:“本方治疗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利,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内聚方义》亦称:“治妊娠产后下利腹痛,小便不利。


本方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玉揪药解》) ,“能治一切血病”( 《本草求真》) ,“活血而不伤新,养血而不留瘀,为药材中之最珍贵者”( 《本草纲目拾遗》) ,为“止血之神药、理血之妙品”( 《本草纲目》) 。

黄芪甘温,“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 《本草便读》) ,能补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