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俗语汇集

合集下载

上海话全部资料汇编(完善版)

上海话全部资料汇编(完善版)

上海话大全嗯哪:奶奶大大:爷爷娘娘:婶婶古古:哥哥家家:姐姐尼子:儿子囡恩:女儿侬:你(拿:你们) 吾:我(阿拉:我们) 伊:他(伊拉:他们)闹:[语气词] 基本上无意义莱:了吧[语气词] (算莱:算了吧) 切:吃/尝(快来切亚饭:快来吃晚饭) (亚饭:晚饭) (切切看:尝尝看)刚:讲/说(刚刚清桑:说说清楚) 撒:啥/什么(有撒好嘟噜素额啦:有啥好多废话的啦) (噜素:啰嗦/废话) 噎:一(噎桑噎四欢喜弄:一生一世喜欢你) (欢喜:喜欢)个:这(个则介末嗲:这个节目好) (介末:节目) (嗲:好)则:个(个则好:这个好)伐:不/吗(噎滴阿伐好白相:一点也不好玩) (噎滴:一点) (好伐:好吗) 勿:不(勿要娘无再看到弄:不要让我在看到你)娘:让(娘开滴:让开点) (娘娘弄:让让你)阿:也(阿好:也好)额:的(无额么四弄勿要动:我的东西你不要动) (么四:东西)度:大(度块头:大块头)嘟:多(嘟嘟埽埽总归有滴额:多多少少总会有点的)滴:点(嘟把滴糖:多放点糖)把:摆(把勒个的:摆在这里) (个的:这里)勒:在(总勒地里:种在地里) (总:种) 布:爬(布桑布乌:爬上爬下) (桑:上) (乌:下)哎:还(哎么好:还没好)行:寻/找(行滴四体组组:找点事情做做)挠:把(挠弄额手机号头巴我:把你手机号码给我) (号头:号码) (巴:给) 巴:给(8来8起:给来给去)巴:被(又巴伊晓得了:又被他知道了) 噶:这么(哪能噶挂额宁啊有额啦:怎么这么怪的人也有的啦) (哪能:怎么) 帮:跟/对/与/和(吾帮弄刚亜:我帮你说亜)么:没(么撒好刚额:没什么好说的) 老:很(米道老灵额:味道很好的) (米道:味道) (灵:嗲:好)作:很难解释的一个词(作天作地:形容反反复复地+挑剔来挑剔去地折腾) [作西:找死]特:太(特古份来:太过份了吧)特:掉(送特滴:送掉点)特:同"帮":跟/对/与/和(特侬也道起:和你一道去)特:一(古特腔:过一阵) (等特些:等一会儿)等:呆(等勒个的:呆在这里)起:去(到撒地方起:到什么地方去) 古:过(勿要特四噶古伐古起:不要跟自己过不过去)大噶:大家(大噶一道来白相亜:大家一起来玩亜) (白相:玩/玩乐/娱乐/消遣/嗨皮)宁噶:人家(宁噶窝里额四体勿要嘟当听:人家家里的事情不要多打听) (当听:打听)四噶:自家/自己(四噶宁:自己人/自家人)个额宁:这个人(个额宁额马乡增嗲闹:这个人的长相真好闹) (马乡:长相)伊额宁:那个人(伊额宁弄宁得伐:那个人你认识伐) (宁得:认得/认识)个的:这里(吾勒个的:我在这里)一的:那里(伊勒一的:他在那里)阿里的:哪里(勒阿里的:在哪里)个能:这样(个能噶:这样子) (个能噶哪能莱赛:这样子怎么可以) (莱赛:行/可以)伊能:那样(伊能噶:那样子) (伊能噶额宁勿要多接触:那样子的人不要多接触) (勿要:覅:不要)哪能:怎么样(哪能此理:怎么样处理) (此理:处理)小句:小鬼:小孩(弄则小句老是勿好好叫读书:你个小鬼老是不好好读书) 小宁:小孩(个小宁老是伐脏气:这小孩老是不争气) (脏气:争气)小囡:小孩(个小囡挂是挂的莱:这小孩乖是乖的莱)度宁:大人/成人(度宁四体小宁勿要册子:大人事情小孩不要插嘴) (册子:插嘴)撒宁:谁/什么人(撒宁有空噎到册来切饭:谁有空一起出来吃饭)亚岛:夜里/夜晚/夜间/晚上/晚间(今早亚岛切亚宵起伐啦:今天晚上吃夜宵去吗) (亚宵:夜宵)捏里:白天/日间(捏里困搞亚岛白相捏亚底倒:白天睡觉晚上玩乐日夜颠倒)早浪想:早上/早晨/早间(早浪想瓦动瓦动森体基康:早晨活动活动身体健康)中浪想:中午/午间(中浪想想白相撒:中午想玩什么)亚岛头:夜里/夜晚/夜间/晚上/晚间(亚岛头想弄滴撒小菜切切:晚上想弄点甚麽小菜尝尝)挖色:[形容胸闷/不爽]吼色:[形容窝火/愤怒]怨色:[形容心烦/纠结]刮三:尴尬(个记刮三莱:这回尴尬莱) 昂三:肮脏/糟糕[做人不上路] (我平时最多只会说:个宁哪能嘎昂三啦- -)瘪三:[指流浪汉/拾荒者/乞丐] (拉西瘪三:垃圾瘪三)老绿:厉害/行[只用在人上] (弄老绿:你厉害) ["老绿"意思同"结棍"----但"结棍"多数用在事或物上]老句:能干/熟练/有一套(晓得弄最最老句莱:知道你最最能干勒~)老噶:能干[多是形容小孩做事有板有眼/资格老] (个小宁老嘎勒伐得了:这小孩非常能干)老派:公安[怕册素:派出所/公安局]恰老:逮住/捉住(恰老弄了个记逃不掉勒伐:逮住你勒这回逃不掉了吧) (个记:这回)册老:鬼{也是骂人时用的^_^}猫老:盯住/监视(老派老早猫老弄了:公安一早监视你勒) (老派:公安) (老早:一早)乃么:这下(乃么弄心好西勒:这下你心可以死了)各艘:接着(各艘伊帮无刚:接着他对我说)奥扫:马上(奥扫搞定伊亜:马上搞定他亜)瓦料:坏料/坏人/坏家伙(个宁噎看就是瓦料:这人一看就是坏料)色一:舒服/爽(月大好色一色了:澡洗好舒服死了)色了:死了(烦色了:烦死了) [还有:烦色了作色了嗲色了切列色了怨色了吼色了……]窝里:家里(哎是四噶窝里最色一:还是自己家里最舒服)四体:事情(有撒四体色介刚亜:有什么事情直接讲亜)里相:里面(伊就了房间里相:他就在房间里面)组撒:干什么(弄了组撒:你在干什么) 抓啦:怎么啦(侬今早抓啦:你今天怎么啦) (今早:今朝:今天)侠起:非常/很(吾侠气欢喜个部地影: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咂劲:来劲/入迷[形容对某样事物兴趣不小] (咂劲勒伐得了:入迷的不得了) 尼头:瘾/瘾头(香一尼头度勒哈宁:烟瘾大得吓人) (哈宁:吓人)厚厮:热/不爽[多用于形容夏季气候] (个T气厚厮的来伐的里额料:这天气热的非常不得了)作西:找死(弄作西啊弄:你找死阿你) {骂人时用的^_^}蹩脚:非常差劲(噶蹩脚额货色撒宁要啊:这么蹩脚的货色谁要啊)弄松:捉弄/玩弄/整蛊(勿要弄松别宁:不要捉弄别人)撒度:吃力/辛苦/疲惫/累(工作12额钟头撒度了要西:工作12个小时累得要死) (钟头:小时)切列:同"撒度" (近腔木宁特切列了:最近啊人太疲惫了) (近腔木:最近啊/近期啊)赛古:惨/可怜/作孽(赛古巴拉:可怜兮兮)白相:玩乐/玩/娱乐/消遣/嗨皮(册起白相:出去嗨皮)癟堂:坑/小坑[指凹陷处] (噎伐当心拷勒则癟堂:一不小心敲勒个坑) (当心:小心)结棍:厉害[意思同"老绿"] 补充:"结棍"多是形容事或物,而"老绿"只用来形容人。

上海民间谚语

上海民间谚语

上海民间谚语导读:本文是关于上海民间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胸闷胸闷(想不通,专牛角)2、妖泥国落死角(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3、猪头三猪头阿三(一种骂人的俗语)4、饭泡粥饭泡粥(用来形容话多烦人,纠缠不清)5、装胡样装样子(心里很明白却假装不知道)6、洋盘没见事(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7、笑伐动笑不动(笑到筋疲力尽)8、嘎姘头包**(也就是找情人用情不专的意思)9、我帮侬搞搞路子我帮你理理思路(对别人施教的意思)10、相无宁乡下人(形容外地来的人)11、小赤佬小毛孩(对小孩子的称呼)12、老家尚老家伙(形容老资格)13、一天世界一塌糊涂(形容混乱一团糟)14、枉司枉横竖横(就是破釜沉舟)15、额锅头浜着体户办额头碰到天花板(形容运气好)16、夜壶水尿壶水(形容玩世不恭的人)17、阿无乱冒充金刚转小混混充老大(形容不懂装懂)18、洋泾浜洋泾浜(形容说话口音不标准)19、猜东里猜石头、剪刀、布(小时候玩的一种猜拳游戏)20、龙头阿三装酷混混(混混中的老大)21、切嘎中道(挨了拌子,中了圈套的意思)22、冈巴兹戆巴子(形容傻里傻气的人)23、宁来疯人来疯(越是人多越喜欢自我表现的意思)24、认的侬算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能耐大(表达不满的意思)25、弄松恶搞(恶作剧的意思)26、辣手厉害(就是厉害的意思)27、闷特想不通(胸闷的意思)28、老三老四目中无人(轻浮自傲目中无人的意思)29、吃生活挨揍(武力解决的代名词)30、翘边翘边(煽风点火)31、姆删门吵相(用脏话对骂)32、莫子莫国后知后觉(思维缓慢理解能力差)33、恩斤狠落斤五斤狠六斤(一个比一个凶的意思)34、嘎梁眼镜(意思就是鼻子上的梁子)35、神之胡之无法无天(形容做事没有边际无自我约束力)36、涅昏昏头(处事不妥,不用脑子的意思)37、空麻袋背米空袋子装米(形容不出本钱白捞好处的人)38、头皮桥头皮翘(形容不听教诲自以为是的人)39、拐倒摔倒(意思形容站不稳)40、化令子甩暗号(提示的意思)41、斗五斗六没头没脑(形容做事鲁莽、冲动、不加思索)42、步分赚钱(就是通过劳动获得金钱的意思)43、狠三狠四蛮横无理(形容不讲道理的人)44、戳鸡吃饭(其实是宁波人的方言,现演变成上海话)。

上海话俚语

上海话俚语

闷特:没话说嘎梁:四眼
错气:讨厌错几:吃
洋盘:外行辣手:厉害
弄松:捉弄捏昏: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缺西:傻瓜尼心:恶心
寿头:傻瓜翘边:托
枉对:不讲理切桑活:欠扁
小赤佬:小鬼呀无蛋:捣糨糊
敲煤饼:嫖娼轧姘头:包二奶OR红杏出墙
张无样:装傻西骨头:JIAN 骨头
拧来疯:过度兴奋错霉头:倒霉
头皮桥:脾气犟豁令子! :暗示
向我拧:乡下人姆三门:骂街
饭泡粥:废话太多洋泾浜:不标准的语言
拿母温:小蝌蚪枉是枉:豁出去了
捉板头:找茬拷竹杠:小敲诈
列别高:罚站轧闹猛:凑热闹
戆棺材:戆度切嘎桑:吃大亏,倒大霉被硬物撞到狠三狠四:凶老三老四:没大没小
豆5豆6:做事粗糙神之无之:胆大妄为
一天世嘎:一塌糊涂猜东里猜:剪刀石头布
摸字摸过:迟钝妖泥过落:不起眼的小角落
尼呀三比:年底哈7得8:瞎说
嘎字嘎眼:装戆里档模子:合伙骗人
奥斯两包开:暂停空麻袋背米:不带钱跟人赌博
5斤狠落斤:凶烂煳三鲜汤:做出的事情的不象样额过头碰到天花板:撞到大运
阿无乱冒充金刚钻:外行冒充内行
拧的弄是无路道粗:认识你算我倒霉
无帮弄搞搞路子:我要教育教育你
为了你的电脑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址取消
此链接转自手机浏览器,可能无法打开。

打开网址取消。

上海话方言大全

上海话方言大全
【唐伯虎】
新上海话中对欠他人财或者物不肯归还者的戏称。唐:音同“思近似,都有“戏耍、挑逗”的之意,但细细品味略有差别,其中细微的分别只有长期在上海话中浸淫方
能体会。
其中“彪”读第三声,该字“戏耍”之中蕴含的“挑衅”意味更甚于“搓”。
莫子莫国 木知木觉
扒分 赚钱
额锅头浜着体户办额头碰到天花板了 运气好
饭泡粥 形容很“作”的人
冈巴兹 傻兮兮乡下人
姆删门 骂人
翘边 连档模子。。。
枉司枉 横竖横 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撒呸 柴火,又形容人瘦
洗骨头 贱骨头
卖野人头 忽悠人
戳壁驾 挖墙角
立壁角 罚站
敲竹杠 这句就国际化了 不多解释了
男的心态一坏,女的原来是准备“搓”的,后来也就变成了“彪”。
作瓣头 找茬
吃排头 挨骂
** 类似于**** ****...
枉对 强调理由 无理取闹
嘎子嘎俺 装腔作势
喇耶记你光 家长训儿童、夫妻打情骂俏之良言,啪给你一记耳光
详细解说
【门槛精】
MONKEY,英语“猴子”加上汉语词根“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构成典型的洋泾浜英语。
【奥特曼】
Outman也,out和in(时尚、新潮)的意思相对,“奥特曼”即新上海话中“落伍之人”之意。
“奥特曼”的命门并不在于out,而是他从来不向往in,抑或所有人都认为他很out,但偏偏他一直以为自己很in。
【神之胡之】
上海话中对脑子不清楚、办糊涂事之人的斥责语。例:侬格个人,哪能做事体格能神之胡之!
上海话里捉弄、令人出丑的意思,程度上较“恶作剧”稍轻。“弄松”未必有多大的杀伤力,用北方话说,“添个

上海土话上海俗语大盘点

上海土话上海俗语大盘点

上海土话上海俗语大盘点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上海土话上海俗语大盘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闷特想不通(胸闷的意思)吃生活挨揍(武力解决的代名词)嘎梁眼镜(意思就是鼻子上的梁子)寿头傻子(形容脑子少根筋的人)夜壶水尿壶水(形容玩世不恭的人)笑伐动笑不动(笑到筋疲力尽)小赤佬小毛孩(对小孩子的称呼)龙头阿三装酷混混(混混中的老大)空麻袋背米空袋子装米(形容不出本钱白捞好处的人)敲煤饼招妓(一种性交易的俗称)狠三狠四蛮横无理(形容不讲道理的人)戳鸡吃饭(其实是宁波人的方言,现演变成上海话)老家尚老家伙(形容老资格)老三老四目中无人(轻浮自傲目中无人的意思)神之胡之无法无天(形容做事没有边际无自我约束力)斗五斗六没头没脑(形容做事鲁莽、冲动、不加思索)一天世界一塌糊涂(形容混乱一团糟)嘎姘头包二奶(也就是找情人用情不专的意思)奥斯两掰开(小时候玩的时候常说)一刀两断(就是划清界限再无瓜葛的意思)猜东里猜石头、剪刀、布(小时候玩的一种猜拳游戏)装胡样装样子(心里很明白却假装不知道)猪头三猪头阿三(一种骂人的俗语)涅昏昏头(处事不妥,不用脑子的意思)港币样子傻子(字面翻译就是傻妈妈养的儿子)宁来疯人来疯(越是人多越喜欢自我表现的意思)我帮侬搞搞路子我帮你理理思路(对别人施教的意思)认的侬算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能耐大(表达不满的意思)辣手厉害(就是厉害的意思)切嘎中道(挨了拌子,中了圈套的意思)妖泥国落死角(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恩斤狠落斤五斤狠六斤(一个比一个凶的意思)洋盘没见事(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弄松恶搞(恶作剧的意思)胸闷胸闷(想不通,专牛角)头皮桥头皮翘(形容不听教诲自以为是的人)化令子甩暗号(提示的意思)拐倒摔倒(意思形容站不稳)阿无乱冒充金刚转小混混充老大(形容不懂装懂)相无宁乡下人(形容外地来的人)洋泾浜洋泾浜(形容说话口音不标准)莫子莫国后知后觉(思维缓慢理解能力差)步分赚钱(就是通过劳动获得金钱的意思)额锅头浜着体户办额头碰到天花板(形容运气好)饭泡粥饭泡粥(用来形容话多烦人,纠缠不清)冈巴兹戆巴子(形容傻里傻气的人)姆删门吵相(用脏话对骂)精品XX范文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享有翘边翘边(煽风点火)枉司枉横竖横(就是破釜)上海土话上海俗语大盘点。

上海方言谚语

上海方言谚语

上海方言谚语
起早勿忙,种早勿荒
释义:早晨起得早一点,不会忙乱;田种得早一点不会荒芜。

劝人做事动手要早,不要拖拖拉拉。

情愿饿断肚肠,不能吃脱种粮
释义:宁可挨饿,也不能把种粮吃了。

喻:劝人不要只图眼前,不顾以后。

箱里坐,吃得完;手里经,吃不完
释义:家有金山银山,坐吃要山空。

手里经,是指手艺。

喻:只要劳动,就会带来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释义:过日子要有计划,不能有时滥吃滥用,不考虑无时如何过。

三年烂饭造层楼,三年薄粥买头牛
释义:要勤俭节约,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到一定时期,定能做成一件大事。

少时不勤俭,老来?街沿
释义:年纪轻的时候不勤劳不节俭,到老时一无所有。

喻:劝告人年轻时要勤俭节约,以后的生活才有保障。

只有懒人无懒田
释义:世上只有懒汉,没有懒的田。

再贫瘠的土地,在勤快人的耕耘下,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扁担是条龙,一生一世吃不穷
释义:只要一生肯*勤工作,就吃穿不愁、生活无忧。

猪?长肉,人?卖屋
释义:猪多睡能长肉,人要是懒惰(到头来)只能卖掉房屋地产。

喻:劝人要勤劳。

应当算了吃,不要吃了算
释义:告诫人们要精打细算,不要稀里糊涂地过一天算一天。

上海方言谚语俗语

上海方言谚语俗语

上海方言谚语俗语上海方言谚语俗语11、闷特想不通(胸闷的意思)2、吃生活挨揍(武力解决的代名词)3、嘎梁眼镜(意思就是鼻子上的梁子)4、寿头傻子(形容脑子少根筋的人)5、夜壶水尿壶水(形容玩世不恭的人)6、笑伐动笑不动(笑到筋疲力尽)7、小赤佬小毛孩(对小孩子的称呼)8、龙头阿三装酷混混(混混中的老大)9、空麻袋背米空袋子装米(形容不出本钱白捞好处的.人)10、姆删门吵相(用脏话对骂)11、狠三狠四蛮横无理(形容不讲道理的人)12、戳鸡吃饭(其实是宁波人的方言,现演变成上海话)13、老家尚老家伙(形容老资格)14、老三老四目中无人(轻浮自傲目中无人的意思)15、神之胡之无法无天(形容做事没有边际无自我约束力)16、斗五斗六没头没脑(形容做事鲁莽、冲动、不加思索)17、一天世界一塌糊涂(形容混乱一团糟)18、翘边翘边(煽风点火)19、奥斯两掰开(小时候玩的时候常说)一刀两断(就是划清界限再无瓜葛的意思)20、猜东里猜石头、剪刀、布(小时候玩的一种猜拳游戏)21、装胡样装样子(心里很明白却假装不知道)22、猪头三猪头阿三(一种骂人的俗语)23、涅昏昏头(处事不妥,不用脑子的意思)24、港币样子傻子(字面翻译就是傻妈妈养的儿子)25、宁来疯人来疯(越是人多越喜欢自我表现的意思)26、我帮侬搞搞路子我帮你理理思路(对别人施教的意思)27、认的侬算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能耐大(表达不满的意思)28、辣手厉害(就是厉害的意思)29、切嘎中道(挨了拌子,中了圈套的意思)30、妖泥国落死角(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31、恩斤狠落斤五斤狠六斤(一个比一个凶的意思)32、洋盘没见事(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33、弄松恶搞(恶作剧的意思)34、胸闷胸闷(想不通,专牛角)35、头皮桥头皮翘(形容不听教诲自以为是的人)36、化令子甩暗号(提示的意思)37、拐倒摔倒(意思形容站不稳)38、阿无乱冒充金刚转小混混充老大(形容不懂装懂)39、相无宁乡下人(形容外地来的人)40、洋泾浜洋泾浜(形容说话口音不标准)41、莫子莫国后知后觉(思维缓慢理解能力差)42、步分赚钱(就是通过劳动获得金钱的意思)43、额锅头浜着体户办额头碰到天花板(形容运气好)44、饭泡粥饭泡粥(用来形容话多烦人,纠缠不清)45、冈巴兹戆巴子(形容傻里傻气的人)上海方言谚语俗语2一丈不到,万丈无功;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一代净钢,三代白铁;苍蝇飞过,晓得雌雄勿识字有饭吃,勿识人头饿煞吃尽天边盐好,走尽天边娘好廊檐下滴水,滴滴不错分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床底下放鹞子(风筝),大高而不妙铜钿眼里穿跟斗城头浪出棺材,远兜远转急惊风碰着慢郎中两只肩胛扛子个头日图三顿,夜图一忽头颈绝细,独想触祭聪明面孔笨肚肠鞋子勿着落个样良心拨辣狗吃脱夹忙头里膀牵筋螺丝壳里做道场番瓜(南瓜)生辣甏里蜡烛勿点勿亮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上海30个俚语俗语,看完已不会说话....

上海30个俚语俗语,看完已不会说话....

上海30个俚语俗语,看完已不会说话....世界上,有种腔调叫上海话有种风度叫海派有种感叹叫测那有种身家叫立升有种犯傻叫练戆有种发嗲叫龊气有种装腔叫柴气还有一种范儿叫老克拉在中国56个民族、百家之言中上海是魔都上海话和上海宁是“谜”之存在都说上海宁有多好懂上海话就有多难懂发现菌之前一直没觉得但看完以下30个上海俚语俗语后发现菌的确是“木知木觉”了这些上海4字俚语俗语不仅鲜有人知还有的你连字都不认识比如第一个……01牽丝踫藤(qi si pan ten)释义:像做又勿做相近词语:磨磨蹭蹭、磨磨唧唧例句:小囡做事体总归牵丝攀藤嘅,对伊拉要有耐心。

02夯勃啷当(hang be lang dang)裹络山姆(go luo san mu)一共拢总(yi gong long zong)释义:统统全勒一道相近词语:汇于一处、归于一道例句:一塌刮子、夯勃啷当、裹络山姆、一共拢总,嫡四个是统统全勒一道意思。

03杂格咙咚(sa ge long dong)释义:乱七八糟的各种物事相近词语:杂七杂八例句:现在每家人家屋里厢杂格咙咚电子垃圾,像手机、充电器、BB机、计算器……04五?六(dou en dou lo)释义:像热锅上蚂蚁窜来窜去相近词语:忙里忙外例句:最近?五?六忙点啥?05乱话三千(lv hu san qi)释义:瞎讲八讲相近词语:胡言乱语例句:有人就爱对历史乱话三千。

06卖样三千(ma yang san qi)释义:炫煞脱相近词语:招摇过市例句:有仔眼钞票勿要卖样三千,该吃吃;该用用。

07想出挖出(xiang ce wa ce)释义:动足脑筋相近词语:搜肠刮肚例句:囡囡各种想出挖出理由去玩。

08吊儿郎当(diao er lang dang)释义:工作勿好好做相近词语:得过且过例句:做生活吊儿郎当,饭碗头要捧勿牢了。

09汗毛凛凛(hv mao lin lin)释义:吓得来汗毛竖起来相近词语:毛骨悚然例句:惊悚片看得来汗毛凛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方言俗语汇集上海方言俗语汇集1、【扎台型】上海人的“扎台型”說得好聽點是爭強好勝,說得不好聽點是自我感覺太好了。

上海小市民芝麻大點的事兒也會搬出來在人前炫耀一番,如“阿拉上個月去泰國白相睞!伐要太開心哦!”“阿拉今朝穿的新褲子,靈口伐?嶄口伐?”台型原本指表演藝術中的舞台造型,舊時有些藝人為突出、抬高自己的“台型”,出資收買觀眾為自己捧場,講作“扎台型”。

而有些藝人演出不力或者失手,被台下喝倒彩就如戲台倒坍一樣可怕,所以“坍台”、“坍招勢”自然就是丟面子了。

解放前常有有錢有勢的戲迷票友,為了追捧自己心儀的角兒,不惜動用重金給足“台型”。

據《中國戲曲志?上海卷》記載,1921年著名京劇演員余叔岩來滬參加賑災義演,同台獻藝的另有程硯秋,當時滬上程派戲迷為數眾多,他們除了贈送大量花籃、銀盾、緞幛、詩文以外,還覓得高約三尺的大銀瓶一對,並刻以上下款,插上大花枝,在程上場前,分置台口左右。

余派戲迷見後,發誓要壓倒對方,便臨陣派人四處尋購更大更氣派的銀瓶,結果真搬來一對高過三尺的大銀瓶,並重新上光上色,于余氏上台之際將其置于台口,因高過前者數寸且嶄新,故更加白光耀眼,台下為之熱烈叫好,可謂“台型扎足”。

不怕“坍招勢”的人一定不思進取,相反好“扎台型”的人一定上進心強,對于一座城市,這是一樣的道理。

這兩年讓上海“扎台型”的事情很多,比如APEC會議,比如大師杯網球公開賽,2010年世博會……但是有些上海小市民“鮮咯咯”扎台型扎過了頭,未免就讓人反感了。

很多外省人就抱怨上海人動不動洋洋得意說“阿拉上海怎麼怎麼好”,有一回幾位山東朋友來上海,遇到個上海司機,人很熱心,但是他們實在受不了司機那些個“扎台型”的話,一會兒“阿拉上海有東方明珠!你們有伐?”一會兒“阿拉上海有金茂!你們有口伐?”搞得幾個山東大漢一路上“胸悶”像“養媳婦”一樣抬不起頭。

2、【別苗頭】凡是上海人都喜歡扎台型,大家的“台型”碰到一起,自然就要“別苗頭”了,尤其是上海女人。

“別苗頭”最初指農村莊稼漢比誰家的稻苗長得好,後來才漸漸變成了上海人“攀比”的代名詞。

最近在上海舉行的什麼風尚大典,就是一個娛樂明星別苗頭的“莊稼地”,一個個明星得意洋洋從地毯上走走停停,供人品頭論足,仔細想來這些光鮮的姿態背後,卻也有著一點比試虛榮的農民意識。

女人之間攀比虛榮可不光是在“賣相”上,那些有知識有思想的,也是爭先恐後“別苗頭”,比如前兩年上海風頭最健的兩位美女作家,據說就爭得不可開交,還在公共場所比劃拳腳。

這樣的“文化女人別苗頭”在上海是有傳統的,早在20世紀40年代,張愛玲、蘇青、關露、潘柳黛那一批“小姐作家”,就相互之間作矜持狀,各自談及同時代的女作家,都流露自傲各不相讓:“目前女作家的作品,我不大讀”,“女作家的作品我從來不看”,蘇青與張愛玲則互唱互和仿佛唱雙簧:“只看張愛玲”(蘇青語),“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

”(張愛玲語)而蘇青在《續結婚十年?蘇州夜話》里,則用了只有女人才具備的尖刻,把關露描繪成一個“談吐很愛學交際花派頭,打扮得花花綠綠,只可惜鼻子做得希奇古怪”並且“對男人有幻想”的老姑娘3、【有面子】愛面子是中國人的傳統,上海人尤其愛面子,“面子”問題是上海人的大問題,有時候錢財可以破,面子是不可以失的。

舊上海有勢力的少爺如果看上了哪個舞女,她決不可以拒絕,否則就是不給少爺“面子”令其“坍台”,那麼她的後果不堪設想,搞得不好,是要遭潑硫酸的。

而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更是深諳“面子”的重要。

蔣介石發跡前,曾在上海向幫會大亨黃金榮投過門生拜過帖子。

事隔十多年,顯達後作為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再到上海,並要去拜訪黃金榮。

黃金榮通過杜月笙得知這個消息,自然臉上有光,喜不勝收:“阿元!(蔣介石原名瑞元)阿元要來啦!他還記得我?有良心額!我當初就說阿元好!”徒弟做了大官,師傅自然是要送見面禮表賀,可舊徒的地位今非昔比,究竟送什麼好呢?送金條吧,不倫不類,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好象斗富;送大金匾吧,也不妥,招搖俗氣。

黃金榮想來想去沒有主意,倒是杜月笙腦子“活絡”:“總司令現在什麼最重要?”黃金榮:“你說什麼最重要?”杜:“面子!”黃:“面子?這面子重要又怎麼樣呢?”杜:“我們就送給他面子!”杜月笙鬼靈精怪出了妙法,黃金榮茅塞頓開,蔣介石到上海後,黃金榮先托上海商會會長虞洽卿送去一件“重禮”,蔣介石收下禮一看,喜出望外───“重禮”就是他當年投門生時的帖子!而當時還是虞洽卿帶他去投黃金榮的,正是“解鈴還需系鈴人”。

如此物歸原主可謂“給足他面子了”,既卸除師尊的架子又不失得體派頭,使得雙方都有“面子”,事後黃蔣重逢心照不宣,皆大歡喜,而杜月笙也因“退帖”與蔣介石挂上了鉤。

4、【賣相】時髦的上海人講究“賣相”,有“只重衣裳不重人”的說法,號稱“十里洋場”的舊上海是“衣冠世界”,1873年4月7日的《申報》上《申江陋習》一文中例出“七恥”,其中第一恥就是“衣著不華美”,可想而知,上海人“以衣取人”由來已久。

懂得穿衣使上海人在全國人民面前“扎足台型”,曾經有一首上海民歌:“鄉下小姑娘,要學上海樣,學死學煞學不像,等到學來七分像,上海已經翻花樣。

”這樣的民歌雖然有歧視外地小姑娘之嫌,但也有依據,即便解放後很久中國仍然延續了“穿在上海”的流行語。

5、【額角頭】“額角頭”是上海人迷信的“運道”,“額角頭碰到天花板”經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中了福利彩票大獎的朋友。

額角頭是人人皆有的,上海人卻有兩個額角頭,一個是有形具體的“腦門兒”,一個是無形抽象的“運道”,前者即使撞開花也不無關大體,後者可就關系重大。

在舊上海有句俗話:“額角頭上有三盞火。

”所以不許女人的手指頭在額角頭上亂戳,生怕把火戳滅了,成了“觸霉頭”。

經常有人用手在額頭上輕拍三下,然後咳嗽一聲,說那樣使額角頭的三盞火更旺,一切鬼魅霉運都要退避三舍。

而有些戴帽子的人很慎重,到了室內脫下帽子,不敢隨便放在靠背椅上,因為男人忌諱帽子被女人坐過後戴到頭上,如果女人剛好來例假,身上的晦氣會被帽子帶到額角頭上,把三盞火撲滅。

這樣的想法未免荒謬,這樣小家子氣的男人簡直好被趕出上海了。

不過從中可見,上海人對“額角頭”的重視不一般。

6、【十三點】常省作“十三”,是上海人異性間使用率最高的詞之一,也是上海話中微妙的潤滑劑,其間的妙處,也只有上海人能體會到。

滬人常以“十三點”隱指“癡”,形容人做事沒腦子或舉止輕浮,也指口無遮攔、傻得可愛,象趙薇扮演的“還珠格格”恐怕是最標准的“十三點”了。

但是,當這個詞在異性間跳出來時,它的意思就變得曖昧起來,表面上是罵人癡頭怪腦,實際上卻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說不是魯智深打蔣門神的“煞勃勃”一拳頭,而是王熙鳳扇璉二爺的嗲溜溜一記耳光。

所以,“十三點”多半出自女人之口,罵的時候往往女人臉上笑瞇瞇,眼里泛著“儂哪能格能噶額啦”的挑逗光芒,被罵的男人也常常骨頭更輕。

比如有一位四十好幾的彪形大漢,在大庭廣眾與老婆卿卿我我,並喜老婆喚自己為“囡囡”,這樣的男人誰見了都忍不住在心里送他“十三點”,但是他老婆當面拋一句“十三點”就好像當眾給他發一張獎狀一樣,頓時立刻他臉上有光。

7、【申報紙】原來指《申報》,是英國人美查于1872年4月在上海創辦的中文報紙,從創刊號到1949年5月終刊,歷時77年,是中國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紙。

1887年《申報》連續追蹤報道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引起社會巨大反響,之後人們把《申報》或其它的報紙一概稱為“申報紙”。

上海以前有很多回收舊報紙的在弄堂里吆喝“申-報-紙有口伐”,而現在上海著名的周報《申江服務導報》也常被簡稱為“申報”,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聽“申報”,往往會問:“是從前的《申報》又複刊了麼?”8、【殺胚】“殺胚”這個詞,在上海小青年中普遍流行,一聽就是“五斤沆六斤”殺氣騰騰、橫衝直撞,難怪是用來形容魯莽。

在上海的公共場所經常目睹這樣一幕───模樣小家碧玉的女駭突然對著手機嚷道:“儂只戇巴西(死)到哪里去了?!”見者暗自誇道:“格只女人殺胚額”。

如果要舉出上海灘上最“殺胚”的形象,恐怕要數申花隊以前的“範大將軍”───範志毅了,他最深入人心的形象就扛著一副“千斤頂”肩胛,頭發上汗淌淌滴,手朝前一指嘴巴噘起仿佛開射火箭炮:“儂冊那───!”“殺胚”不是專門用來形容男人的,上海開埠後流入很多洋妓,當時在國人看來就很“殺胚”:“其人大都厲齒蓬頭,無異夜叉變相,獅王一吼,見者寒心。

”如今風水輪流轉,女孩“殺胚”反而流行起來,還美其名曰“野蠻女友”。

9、【混腔水】“混腔水”是個充滿海派特點的上海方言,意思是“隨便馬虎、辦事不認真”。

“腔水”本是英文中“Chance”的發音,“Chance”就是“機會”的意思,上海人在“Chance”前加個“混”字,“大鍋飯”一代人的精神特質就被“混腔水”生動劃出來了。

“文革”期間,不少工廠生產不佳甚至停產,不幹活的工人可以領到與日夜忙碌者一樣的工資,于是很多人覺得不幹活又能領錢反而省事光榮,到了80年代,這種好吃懶做“吃集體大鍋飯”現象在國企里比比皆是,上海曾拍了一部電影叫《阿混傳》,極盡搞笑之能事,講的就是大家混日子的故事,里面那個男主角阿混對待一切都是“混”,上班靠偷懶混,考試靠作弊混,戀愛靠吹牛混。

扮演阿混的著名演員嚴順開天生一副“混腔水”的老油條德性,他之前扮演的靠“精神勝利法”混的“阿Q”,同樣是電影中混腔水的經典形象。

10、【搗漿糊】隨著“大鍋飯時代”的淘汰,“混腔水”這個詞使用率漸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搗漿糊”。

“搗漿糊”是上海十年來最流行的口頭語之一,它是“混腔水”的“升級版”。

如果說“混腔水”是被動地稀里糊塗“混”,那麼“搗漿糊”就是主動地隨機應變地“混”;如果說“混腔水”是閉著眼睛混,那麼“搗漿糊”就是睜著眼睛混;“混腔水”是沒有尺度混到哪里是哪里,“搗漿糊”是心中有數有方向地搗;“混腔水”是非常時期沒有辦法的辦法,“搗漿糊”是大好時代所有辦法里最簡便的辦法。

總之一句話,“搗漿糊”是上海人求生存求發展的“萬精油”。

據說,“搗漿糊”這個詞,最初也是出自上海人熱衷的麻將桌上。

麻將是四人搓的,每人依次捉13個牌,再依次輪流捉進一張,打出一張,當某位牌張成局,即可壺牌,上海話叫“和”。

有些牌者大意,把沒成局的牌當成壺牌攤牌,但這樣的做法次數一多,難免有有意作詐之嫌,北方人稱之“乍壺”,南方人稱為“佯壺”,而上海人牌友之間雖不樂意,但態度比較婉轉,只能客氣地訓斥為“喔呦,儂又搗佯壺了”,漸漸的,“搗漿糊”這個詞就流傳開,用來形容那些耍滑頭蒙混過關的小計謀。

搗漿糊除了要有小聰明,還得有“佯裝”的表演本領與“皮厚”的本錢,也就是說,表面內里都要“做到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