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管理的思考
风险持续暴露 中小银行思危求变

被行业变革裹挟又迎向时代风口,我国银行业正加速分化,竞争自上向下挤压,中小银行日渐式微。
从经营管理短板突出、股权结构混乱、多家地方性银行危机事件频现,到传统业务领域趋于饱和、息差收窄明显,再到入局金融科技场域成本过高的力不从心,以及疫情叠加下的揽储承压、潜在不良资本反弹、流动性风险集聚,凡此种种都在不断推升着当前中小银行转变经营逻辑与明晰定位的迫切性。
1月22日,国新办就银行业保险业2020年改革发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强调,“中小银行必须要有抗拒盲目做大诱惑的能力,扎根在当地,做小、做细、做实。
”风险暴露:多重痛点待解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
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
实体经济的变化向金融领域传导的滞后效应会接连显现。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
2021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在今年才会暴露出来。
”各机构不良贷款清降工作反复风险持续暴露 中小银行思危求变本刊记者 张菀航且艰巨,而中小银行尤甚。
记者经梳理发现,2021年开年以来,已有包括天津农商行、浦发银行、莱商银行、阜新农商行等在内的至少7家中小银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违规处置接受行政处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王刚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中小微银行整体风险可控,但其中部分高风险机构前景堪忧。
据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中公布的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8-D 级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共计545家,占比12.4%,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回顾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的历史演进,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方意认为,第一阶段即起步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至2009年,中小银行艰难地从无到有,从小做大。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思考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小企业发 伴随着人 民币升值的影响及 出。 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 展迅速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 全球金融危机的降临 ,企业成本 理制度设置都不够规范 , 没有专门 组成 部分 , 吸纳 劳 动力 、 进 市 大 幅上 升 ,相 应地 利 润 空 间越 来 的财务人 员和规 范 的财 务制度 , 在 促 在 场竞争、 方便群众生活 、 推进技术 越小 , 品需求萎缩 , 产 中小企业在 报表编制的信息披露上机制都不 创新 、推动经济发展等多方 面发 竞争 中处 于越来越 不利的地位 。 够健全 , 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挥 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 ,成为拉动 目前 在 珠 三角 地 区 出现 的大 量 中 ( 缺乏完善的法律及制度 四) 经济 的新 的增长 点 。因 中小 企 业 小 企业 倒 闭 的现象 就是 一个 较 为 保障 自 身具有生命期较短 、信息不对 典型 的例子 。 在 当前 关 于 中小 企业 发 展 的 称 问题 突 出 、现 代 企业 管理 理 念 ( 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 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 的条件 下 , 缺失和金融需求及时性要求高等 我 国 目前 的很 多 中小 企 业 由 存在 对银 行债 权保 护不 利 的情 特点 , 在发展过程 中遇到了“ 融资 于 自 有资金不足 、专业人才缺乏, 况 。法律 的执行 环境 也很 差, 一些 难” 问题 ;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贷 所选择 的行业 均为进入 门槛较低 、 地方政 府 为 了 自身局部 利 益, 默许
在提供就业、 创造需求、 促进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中小企业信贷 风 险 的现 状 出发 , 对商业银 行如何 采取相 应措 施 , 强化 对 中小企业信 贷风 险 的管理 与控 制 , 最终 实
浅谈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

用、 周转 的 内部 控制 , 高资 金 使 提
20 0 1 6
・ 第271期 l 总 ‘0 25
用 效 率 , 效 地 保 护 企 业 资 产 区 、 用 等 级 的 中小 企 业 设 定 额 质 量 , 到控制 风 险 的 目的。 有 信 达
堑 I 潮 l _ 董 筻 黉 豳 _ ■
囡圜囤困囵圆圆圜圆圆圆圈国
口 张 洁 在 后 金 融 危 机 时 期 , 进 中 利 润 ; 的甚 至 仍存 在 “ 本 账 ” 促 有 多 小 企 业 健康 稳 步 发 展 是保 障我 国 现 象 , 增加 了信 用 风 险 。 经 济 平 稳 较快 发 展 和 缓解 就 业 压 3 管 理 不 规 范 。不 少 中小 企 .
产 成 本相 对 较 高 、 利 能力 低 、 盈 产 保 , 括实 物 抵 质 押 、 利 质 押 或 成 本 控 制 与 考 核 、 动 效 率 上 下 劳 包 权 品质 量 较 差 、 制 市 场 价 格 的 能 第 三 方 信 用保 证 等 。然 而 中小 企 功夫 ; 用决 策 管 理效 率 优 势 , 控 利 提
势 , 时 调 整产 品结 构 , 整 目标 及 调
1 模 较小 。和 大企 业 相 比 , . 规 中小 企 业规 模 小 、 产量 低 , 未实 现
4担 保 难 落 实 。农 行 对 中 小 市 场 ; 高 、 善 企 业 内部 管 理 , . 提 完
规 模 效益 ; 理水 平 不 高 、 品生 企 业 的 贷 款 要 求 借 款 人 提 供 担 强 化 企 业 内部 控 制 , 质 量 保 障 、 管 产 在
不 高 , 实 、 细 、 整 的 财 务 报 的情 况 下 , 行 逆 向选 择 也 会 主 银 行 信 贷 资金 的使 用 、 款 来 源 , 真 详 完 银 还 表 和 会 计 信 息 很 难 获 得 ; 的 为 观 放 大 中 小 企 业 贷 款 的 信 用 降低 偿 债 风 险 。 四是 加 强 资金 使 有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几点思考

比较单一 , 一旦市场环境或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 化, 很容易被“ 中” 击 而一蹶不振 , 因此抗风险能力 较弱 , 而风险承受能力恰是银行衡量能否放贷的
一
个至关重要 的因素。 3 现有 的中小企业在 内部治理结构上还存 .
构, 要创造上市 条件 。 而要做到这些 , 就必须在全 力盘活存量不 良贷款的同时 , 慎重选择新准入的 客户 , 确保新发放贷款的质量 , 同时还要保持存 款 的增长率 以保有足够的支付 能力 。 在当前优质 客 户数量有限 、 国内银行都熟谙“ 二八定理 ” 的前提
近年来 , 中小企业贷款难 的问题不 断被提升
关注级次 , 国家 也 出 台 了一 系 列关 于促 进 中小 企 业 发 展 的文 件 与 措施 。9 8年 和 19 19 9 9年 , 国人 中 民银 行 连 续 发 布 了 《 于 进 一 步 改善 中小 企 业 金 关 融 服务 的意见 》 关 于加 强 和改 进 对 小企 业金 融 和《
下 , 这 些优 质 大客 户 争 抢 和 拼 杀 就 成 为新 时期 对 商 业 银 行 竞 争 的 “ 点 ”而 这 种 竞 争 往 往在 无 限 热 ,
的拼 死 争 抢 的 注 意力 稍 稍 分 散 一 些 过 来 , 辟 新 再
能力也受到一定 的约束 , 在其产 业链 中只能为起
主导 作用 的骨 干企 业做 配 套 、 助性 的工作 , 者 辅 或 在 产 业 链 的粘 合 过 程 中起 一种 “ 滑 剂 ” 润 的作 用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锯所 硒宪考 02 考20 年第8期( 第1 2 6 6 期) 总 6
关 于 国有 商 业银 行 与 中小 企 业源自 信 贷 支 持 的几点 思 考
中小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分析

中小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分析中小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首先是信用风险。
中小银行在借贷业务中往往面临较高的信用违约风险,因为其借款客户多数为中小企业,其经营状况较为脆弱,容易出现还款困难或违约的情况。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中小银行需要加强客户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模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避免因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
其次是市场风险。
中小银行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由于市场波动较大,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受到市场利率变动和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导致资产负债匹配的短板,增加银行的损失风险。
中小银行应加强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对冲机制,降低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
第三是流动性风险。
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资金缺口和资产负债错配。
由于资金来源相对有限,中小银行在面临大额提款或支付时容易出现流动性紧张的情况,而导致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兑付需求。
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短期流动性监测,确保可随时处理资金缺口和资产负债错配问题。
最后是操作风险。
中小银行的操作风险来自于内部操纵、员工犯错、系统故障等因素。
由于中小银行的规模较小,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薄弱,容易发生操作失误或内部人员的违规行为,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为了防范操作风险,中小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设,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制度,确保操作风险的控制和预防。
中小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中小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预警体系,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提升整体风险抵御能力。
中小银行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员工教育,提高组织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

四 、 论 结
贷 款 风 险 的 控 制 是 商 业 银 行 支 持 中
一
2 因中小 企 业贷 款 用 途 改 变 所形 成 批 准 的 条件 。 、
商 业 银 行 向 中小 企 业 贷 款 风 险 的 的 风 险 。 业 银行 贷 款 一 向要 求 是 专款 专 商 二 、 业 银行 向 中小 企 业 贷 款 的 风 险 商 表 现 与成 因 用 ,这 是 商业 银 行 信贷 管 理 的 基 本 规定 , 分 析
囝
《 作 经 济与 科 技 》 2 1 年 5月号 上 ( 第 4 6期 ) 合 01 总 1
种 形 式 。 然 我 国 中 小 企 业 的信 用 担 保 制 个 有 机 的整 体 , 是 一项 系 统 的工 程 。这 操 作 的 流 程 , 时注 重产 品 的 组 合 和业 务 虽 更 同
当 的局 限性 。
立 权 利 制 衡 机 制 ,明 确 各 岗位 的 具 体 职 信 贷 管 理 模 式 , 实 加 强 中小 企 业 信 息 的 切
在 2 0 年 对 河 北省 中小 企业 融 资贷 责 。 据 商 业 银 行 对 中 小企 业 贷 款 过程 的 搜 集 、 析 。 其 中 , 中 小 企 业 的信 贷 规 08 根 分 从 款 行 为进 行 抽 样 调 查 的 结 果 表 明 , 6 % 特 点 , 将 贷 款 过 程 中 的 审贷 工 作 简单 分 模 、 域 分布 和 生 产 组 织 形 式 等 方 面 准 确 有 5 可 地 以 上 的 中小 企 业 与 担 保 机 构 没 有 任 何 交 为 贷 款 检 查 岗位 、 款 调 查 岗位 、 款 决 定位 目标 客 户 群 是 信 贷 风 险 防 范和 控 制 贷 贷 集 ; 调 查 的全 部 担 保 机 构 中 , 政 府 完 策 岗位 、 款 审 查 岗位 、 款 稽 核 监 督 岗 的基 本 保 证 ; 行 制 度 创 新 是 防 范 和 控 制 所 由 贷 贷 进
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些思考

【] 尔森 : 集体 行 动 的逻辑》 上 海三联 书店 、 海人 民 出版 社 , 5奥 《 , 上
19 9 5年 。
融、 合作性 金融 和民营性 金融 等多 种形式 并存 、 合理 分工 、 功能 互
学 出版社 , o 2 O年 。 0 [ 周泽炯 : 对农村 金融体 系发 展存在 问题 的调查 与分析 》 《 济 9 ] 《 ,经
纵横》 2 1 ,0 0年第 4期。
『] l 何风 隽 、 o 仇娟 东 : 基 于供 求视 角 的农 村金 融理 论 与实证 研 究 《
综述》 《 , 西南金 融》2 l ,O O年 第 l 1期 。 f1( 0 0年 漯河 市漯河 市经济和 社会发展 统计公 报》 1]2 1 。 『2( 1l农村 金 融的“ 十二 五” 机遇》 中国经济 网 ,0l 年 3月 7日。 , 2 1
在 信贷 、 结算等方面对守信企 业 、 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 。同时 , 严 厉 打击逃废金 融债务行 为 ,对逃废金 融债务 的企业 法人建立责 任 追 究制度 , 依法保 护金融 债权 , 加快农 村金 融业发 展 ; 是继续 推 三
业银 行 、 邮政 储 蓄银行 、 业发 展银 行等 涉农 金 融机 构积 极 发展 农
的全面 风险 管理 。
3 商 业 银 行 全 面 风 险 管 理 内 涵 、
商 业银 行 的全 面 风 险管 理是 以全 球 的风 险管 理体 系、 面 的风 险 管理 范 围 、 全
全 新 的 风 险 管 理 方 法 、全 景 的 风 险 管 理
多样 化需求 , 决定 了国有 商业 银行 必须采
关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基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视角

关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基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视角戴贤荣(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杭州310001)摘要:本文基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视角,分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主要困难在于难以有效克服小微企业融资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责任重等压力,而目前对国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存在考核激励不够、考核导向不足等问题。
为从根本上提升国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内生性动力,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单项考核激励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国有金融机构;绩效考核DOI :10.3969/j.issn.1003-9031.2021.03.008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21)03-0070-06收稿日期:2021-01-05作者简介:戴贤荣(1981-),男,浙江三门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小微企业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本文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源,探析国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绩效考核机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相关建议。
一、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主要困难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根源在于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克服小微企业融资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责任重等压力,是金融机构市场化、商业化理性选择的结果。
(一)“低小散弱”、缺乏抵押物抵押,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高、融资难对目前以抵质押担保为主的信贷机构来说,缺乏抵押物抵押的小微企业自然存在融资难。
从金融资源丰富、小微企业居多的浙江省看,2019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抵质押类、保证类比重分别为56.9%、33.3%,信用类仅占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3期关于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管理的思考焦明玉1,2(1: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特征和成因出发,从实践角度,总结日常经营管理中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了当前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l o)03—0146—03中小企业作为一支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生力军,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大企业融资渠道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各家银行的广泛青睐,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将加快小企业业务发展作为其调整、优化客户和信贷结构,实行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逐步加大,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业务由于其所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的改变、自身经营的问题和银行操作不当所产生的风险也逐步显现。
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特征和成因出发,从实践角度,总结日常经营管理中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了当前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以期对当前国有银行加强中小客户风险管理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实现银行、客户、社会多赢的良好发展格局。
一、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情况我国是中小企业的王国,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达3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全国G D P的贡献率达51%;我国城镇75%的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提供;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总值的60%;完成的税收占全国全部税收的40%以上,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增加税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各商业银行为调整信贷结构、培育优质客户、提高收益率和分散风险的需要,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办法制度,积极、审慎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特点和原因分析(一)外部面临的政策性风险大1.历次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化生产程度低、环保不达标、能源消耗高等问题,在国家历次宏观调控中均成为重点调控的对象,关、停、并、转现象普遍。
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持续强化的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行业调控风险、环保政策风险和能源政策风险等行业政策性风险正在集聚。
2.信贷紧缩的重灾区。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在信贷紧缩时既不能如大企业般得到银行稳定的信贷支持,也没有大企业那样多的融资渠道,往往成为信贷收缩的直接调控对象,其在银行得到信贷支持的难度加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将出现周转资金断链的风险。
3.所处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出口导向型企[收稿日期]2010—05—02【作者简介]焦明玉(1975一),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研究.146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关税政策的调整和新劳动法的实施等导致的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的经营风险程度在不断上升。
(二)自身经营性风险程度高1.中小企业因自身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和技术创新能力弱、成本消化能力差、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自身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抗风险能力弱的弱点,极容易因上下游企业的变动而产生风险。
中小企业客户所拥有的“船小好掉头”的经营优势,其实也正是“浪大易翻船”的实力劣势所在。
2.中小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其主要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
中小企业由于其产品和服务的入门门槛低、可替代性强等特点,容易形成同业竞争激烈的局面,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为民营企业,没有健全的企业制度,经营决策主要由个别人决定,因此其主要经营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就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这也是中小企业普遍生命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命状态有4种现象:“生不快、长不大、活不长、死得快”,其中“活不长”指:500强民企的平均寿命为40年,中型民企7—8年,小民企平均寿命只有2—3年;“死得快”指:每年新生15万家民企,同时又死亡10万家,有60%在5年内破产,85%在l O年内消亡。
3.财务核算不规范,信息反映不充分、信用程度不高,造成小企业信贷业务本身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客户经营规模较小,其财务制度的建立、财务管理人员的配备难以达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往往还存在人为调整报表的现象,因此普遍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报表可信度低的现象;由于规模小、资本实力弱,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就差,一旦出现产品销售不畅、销售款回笼不及时、陷入经济纠纷或突发重大事故等问题时,即使企业经营者不存在主观逃避银行债务的意愿,也会因丧失履约能力而形成风险。
因此中小企业客户本身的风险程度就较高。
(三)操作性风险控制较难1.因尽职调查不深人而导致的决策性风险。
中小企业客户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信息不透明,给客户经理尽职调查带来很大难度,往往会出现调查深度不够、信息反映不充分、风险揭示不足的现象,决策风险较高。
2.因贷款方案设置不合理导致的贷款期限不匹配、贷款条件难以操作等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客户贷款金额相对较小,客户经理在设定贷款期限时主要采取与企业协商的方式,没有经过仔细测算,所以设定的还款期限会出现与企业经营周期不匹配而出现临时性贷款逾期的风险;同时由于对中小企业客户自身风险的警惕,在审批时设定的条件较大客户相比更苛刻,操作的难度较大,也会造成贷款条件难以落实的风险。
3.因客户经理贷后管理不到位而产生风险。
鉴于当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尚在建设之中,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受惯性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存在重贷轻管、粗放经营现象,客户经理还不能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灵活、多变的特点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中小企业生产资金流转情况监控不严,对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诸如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管理混乱、主要经营人员违法等风险信号不敏感或不能及时识别,从对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来看,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而产生信贷风险的机率很高。
4.未充分重视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的筛选工作。
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所涉及的行业众多,传统的客户经理往往会出现“等客上门”或“扫街式”直接营销两种倾向,还没有建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别化营销,对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的筛选工作不到位。
5.小企业退出机制不完善。
一是目前没有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管制度,风险识别机制及评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尚未建立小企业的行业准入退出标准,小企业评级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中小企业抵押物处置成本高,处置手段不多,依法处置司法程序太多且时间长,处置过程中不可预见情况较多。
押品实际变现能力不强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经营风险高,情况变化快。
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绝对不能“从生包到死”,一定要做到“大浪淘沙、优存劣汰、快进快出”,没有有效的淘汰退出机制作保障,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谈不上健康发展的。
三、化解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方法和策略(一)加强行业预警,提高对政策的敏感度借助后台系统和力量,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宏观经济信息反馈机制。
从总行到各一级分行应及时发布行业风险预警或相关政策的变动信息,提醒和指导下级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和化解因宏观政策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并将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将行业信息发布、政策指引等纳入管理范围,与国家、147省、市经济信息部门、中心建立信息交流机制,随时发布相关信息。
(二)建立有效的客户准入退出机制对中小企业客户的选择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结合地区经济特色建立科学、合理的准入退出机制。
.在客户选择上,定位要准,在规模上,重点营销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至l亿元的中小型企业;在企业生命周期定位上,重点是已完成原始积累的成长型且成长性较好的、产品有技术含量、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要以培植建行长期合作的优质客户群体为目标。
在行业选择上,对发展前景较好、有一定科技含量、管理水平较高的小、特、优企业要快速进人;对管理混乱、产品竞争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的企业要坚决退出,不能从一而终。
要通过行业周期研究,运用行业筛选机制,可以将行业划分为积极进入、适度进入、控制进入和禁止进入四大类,并实行不同准人标准和信贷管理政策。
在区域选择上,应结合各行经营机构的布局特点,营销的重点应选择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
(三)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客户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注重“八性”“八看”“四为”要点“八性”即法人行为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发展阶段的成长性、经营效益的稳定性、现金流量的充足性、负债比例的适度性和担保方式的安全性。
“八看”指看法人(代表)品行、看自有资金、看销售回笼、看纳税增长、看用电变化、看存货水平、看现金流量和看抵押担保。
“四为”则是“人品为本、现金为王、抵押为主、内控为先”的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判断原则。
对中小企业客户销售收入和贷款规模要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
(四)加大I r I'技术支持针对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多、笔数多、金额少、运行成本高的特性,提高r I.系统在中小企业客户信贷管理工作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在前台部门,r I'的作用在于提供市场分析工具、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在中台部门,r I'的作用在于一体化、自动化的风险监控和信息整合;在后台部门,I T的作用在于稳定可靠的运行平台和数据整理及保存。
(五)全面引入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完善担保公司的担保管理办法适度降低对专业担保公司的资质要求。
目前各家国有银行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担保范围已扩大到固定资产抵押、动产和权利质押、国内保理、第三方保证等多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部分中小企业客户的担保要求,但仍有一些潜在客户无法落实担保条件,因此可以引进经过银行认可并具有担保能力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适应发展融资性担保、l匕务。
[参考文献][1]刘萍.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研究[J].江西金融职上大学学报,2005,18(2):7—11.[2]吴伟文.银行中小企业客户信贷的风险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6,(7):27—29.[3】韩静.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99—100.[4]康蕾.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策略[D].‘上海:同济大学,2008.[5]胡宗义.当前银行业机构“支农支小”工作存在的问题[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9,(10):66-67.[6]傅珊珊.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浅析[J].时代金融,2009,(2):21—22.[责任编辑:赵连志】T hought s on t he R i sk M anagem ent of S M E C us t om er s of St at e--O w ned C om m er ci a l B anksJi a o M i ng yu(C hi na C onst r uc t i on B 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