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荷兰篇读后感荷兰的精神
大国崛起观后感荷兰

大国崛起观后感荷兰荷兰,这个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小国家,曾经是17世纪的世界强国之一。
电影《大国崛起》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影片中展现的是中国的崛起,但我想通过与荷兰的对比,来思考和探讨大国崛起的背后所涉及的问题。
首先,荷兰的崛起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作为一个低洼的国家,荷兰人民在对抗海洋的长期斗争中,培养了卓越的海上贸易和航海技术。
这给予了荷兰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
荷兰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的勇气和骄傲,他们面对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但依然坚持不懈地向前奋斗,最终实现了崛起。
中国也具备类似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人口。
中国拥有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成千上万的河流与内陆水道连接了整个国家。
这使得中国能够从全球各地获取资源并拓展贸易。
然而,与荷兰不同的是,中国也面临着其独特的挑战。
由于人口数量庞大,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国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来应对这些挑战。
其次,荷兰的成功是其高度开放和自由的经济政策的结果。
荷兰在17世纪实行了开明自由的政策,鼓励人们追求商业利益和自由。
这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投资者,推动了荷兰经济的繁荣。
荷兰的自由贸易政策也为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也采取了类似的经济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和推动自由贸易。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大国崛起,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放的挑战。
如何平衡内外市场的需求,维持经济稳定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荷兰和中国的崛起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荷兰拥有一流的教育体系,培养了无数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企业家。
荷兰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为学生提供免费的高等教育,并激励学生追求创新与实践。
这为荷兰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也十分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和研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积极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
然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教育体制的问题仍然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大国崛起之荷兰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荷兰观后感在观看这部纪录片之前,不得不承认,我对荷兰的认识,也许仅仅停留在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气候冬暖夏凉,以及曾在高中历史书上了解到的,它是17世纪航海与贸易强国,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但在观看完纪录片之后,我对荷兰这个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又或者说,是对它的崛起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对于片子里所展示的一切有关于荷兰崛起的事件:荷兰人独创的货船,鲱鱼巧妙的食用方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建立等等??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可以这么说,荷兰的崛起,的确速度惊人,却也非一朝一夕,荷兰人用自己的智慧、汗水、诚信以及客观包容的目光,创造了那个时期属于他们自己的“黄金时代”,这是值得令人惊叹和妒忌的,但在羡慕嫉妒恨的背后,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荷兰崛起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从中借鉴?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何启示?首先,我个人认为,荷兰崛起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究底,核心因素还是创新。
西方人的创新精神是有目共睹的,土地贫瘠,农作物匮乏,气候恶劣,种种因素都迫使西方人不得不将发展的目光转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勇于冒险的性格和求变务新的精神。
荷兰人同样如此,有限的国土不利于进行大面积耕种、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更是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陆地环境的恶劣并没有让荷兰人民自艾自怜,相反,他们感激大自然的另一赐予——优越的海洋地理环境。
在《大国崛起》里,有这样一个片段,讲的是荷兰为什么能成为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因为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但荷兰的船几乎没有装备武器。
所以,荷兰的船造价就很便宜,用荷兰的船运送货物自然也很便宜,这样,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好处是,船的造价低,运费自然也低,但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
荷兰大国崛起观后感

荷兰大国崛起观后感导语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却在近代历史上崭露头角,成为一个强大的大国。
我在研究荷兰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深受启发和感悟。
本文将对荷兰大国崛起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探讨,以及我的一些观点和感受。
荷兰大国崛起的原因荷兰大国崛起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荷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毗邻北海和重要的贸易海洋航线。
这方便了荷兰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使其成为欧洲的贸易枢纽和海上霸主。
其次,荷兰在国内外政治和经济体系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
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地殖民开发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商业帝国,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主导权。
同时,荷兰政府推行保护主义政策,通过高关税和贸易壁垒,保护了本国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此外,荷兰还拥有先进的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使得他们在海上贸易和军事上具有巨大优势。
荷兰的帆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速快、载货量大,这极大地促进了荷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荷兰人还善于航海,有很多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如伦伯特·赫尔曼·左登、威廉·贝伦斯等。
他们通过探索和发现,开拓了世界贸易的新航道,使荷兰成为世界领先的海军强国。
荷兰大国崛起的影响荷兰大国崛起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荷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
荷兰大量的商人和投资家积极参与商业活动,并在金融、保险、股票交易等领域成为领先者。
荷兰的金融体系稳定、完善,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范例。
其次,荷兰的大国崛起也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荷兰的繁荣和富饶为科学家和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资金支持。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如伦勃朗、弗兰斯·哈尔斯等,都在荷兰崛起的时期涌现出来。
他们的成就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科学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荷兰大国崛起对全球的贸易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近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新兴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崛起迅速,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历史上,有一个小国家却曾长期占据着世界的舞台,那就是荷兰。
作为17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中心,荷兰曾经是欧洲最富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通过观看相关历史记录和文献,我对荷兰大国崛起的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荷兰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崛起荷兰地处欧洲西北部,地势低平,四面环海。
这个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荷兰海洋贸易的发展。
在17世纪之前,荷兰是西欧的一个边缘地带,但由于世界航海技术的快速发展,荷兰成为了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著名商业帝国的所在地。
荷兰人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海上强国,大规模扩张了殖民地,积累了巨大财富。
荷兰黄金时代的璀璨辉煌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也是荷兰大国崛起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荷兰经济繁荣,艺术文化蓬勃发展,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城市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口,带动了整个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荷兰崛起的启示观察荷兰大国崛起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地理环境对国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荷兰低平的地理条件催生了荷兰的海洋贸易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其次,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开放态度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
此外,荷兰政府的稳健治国和国际视野也为其大国崛起提供了坚实基础。
结语荷兰的大国崛起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带来了荷兰自身的繁荣,也为世界历史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荷兰历史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国家兴衰的规律和条件,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后,我们应该珍惜历史的教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奋斗,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如有任何修改或补充,请随时提出。
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荷兰篇有感

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荷兰篇有感第一篇: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荷兰篇有感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荷兰篇有感应老师的要求,我观看了一集大国崛起,我挑选的是荷兰。
原因是我一直对荷兰崛起的原因十分好奇。
正如纪录片开头所说,荷兰是一个小国,它只有两个半北京大。
但是在十七世纪,它成为当时世界的强国,它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方,是海上马车夫,是海上贸易之王。
它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新一代崛起的领军人物。
小国大业,是对荷兰最好的描述。
带着探秘其崛起的原因,我观看了这集纪录片。
纪录片中把荷兰强大的起源与鲱鱼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发明了一刀把鲱鱼的内脏抽出的方法,荷兰的鲱鱼远销各地,占据了广大的市场。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为日后荷兰占领海上市场埋下了伏笔。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马克思哲学里的相关原理,那就是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多样的。
小小的鲱鱼和一个国家的强大,同样存在着联系。
而在讲到荷兰的地理位置时,我又感受到了什么叫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但是在海洋贸易时代,荷兰北朝大西洋的北海,欧洲两条主要水道由此入海,这便成了荷兰具备了成为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地理大发现,使荷兰地理位置的劣势变成了优势。
依靠一刀子去除鱼肠子的创新技术,荷兰人在与苏格兰人争夺鲱鱼的竞争获得了胜利,而在与英格兰人争夺贸易的竞争中,面对强大的对手,荷兰同样以创新获得了胜利。
荷兰人首先一反传统,制造了仅能运送货物,不能装置火炮的造价低廉的商船。
为了更大地获取利益,他们制造了种甲板小,储存货物量大的船只。
因为运送成本更低,荷兰垄断了海上贸易,赢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创新,为荷兰创造了巨大的优势。
而已生命为代价守护的贸易的诚信,是荷兰商人制胜的关键。
诚信,成为了荷兰贸易的准则,也为荷兰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
我认为,这也说明了人的意识能动作用,对于诚信的坚持,指导荷兰商人们作出宁死不毁合约的行动。
在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荷兰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商人的崛起触动了原本贵族的统治根基。
大国崛起读后感荷兰五篇范文

大国崛起读后感荷兰五篇范文第一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荷兰荷兰——小国大业凭借临近海洋的独特地理优势,荷兰创造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方式。
荷兰地域面积小,而与西欧各国往来较为密切,制造业相对发达,尤其造船技术的优势使得荷兰扩大了其对海洋资源的利用。
于是,鲱鱼的捕捞成为了荷兰人最初的生计。
但是,仅仅依靠自然资源而谋生并不是长久之计,其必定会引来竞争与冲突。
苏格兰人同样也迫切希望以此种方式赢得经济的发展。
而就在这样的竞争中,智慧的荷兰人又寻到了新的商机。
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
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毗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成为了拥有无比优势的中间商。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荷兰人摸索到了更加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造船工艺,减轻自重,扩大船腹;同时荷兰人敢于拼搏、勇敢顽强、诚实守信也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商机。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商人的资本开始有了积累,需要拥有更多的自由权利。
于是城市自治权的买卖出现了,这极大意义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生以及商人的积极性,市场真正地活跃了起来。
与此同时,荷兰人的市场也开始一步步跨向亚洲,并向国内发行股票,使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
很快,荷兰人的脚印遍布了全世界。
直到17世纪,荷兰的发展日趋缓慢,最终也退出了强国的舞台。
不过无论如何,因地制宜是王道,勤劳勇敢是捷径,敢于开拓是商机。
荷兰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第二篇: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大国崛起之荷兰篇读后感——小国的商业帝国梦在人们印象里荷兰是个风车之国,并且有着极富盛名的郁金香,荷兰的足球也是相当的出名,想到这些都并不足以将他们和大国联系上。
能登上帝国的圣域,必有过人之处,确实让人想不到的是,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很普通的水产——鲱鱼开始的。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提起荷兰,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一片片色彩斑斓的郁金香花海,以及悠然转动的风车。
但在观看了《大国崛起》中关于荷兰的篇章后,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心中满是震撼与感慨。
曾经,荷兰只是一片低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都在海平面以下。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荷兰人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勇气和智慧。
他们筑坝围堤,向大海要土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片中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荷兰的造船业。
那时候,荷兰的造船厂里热闹非凡,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锤子的敲打声、锯子的锯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荷兰人造船的速度简直快得惊人,别的国家造船需要一两年,而荷兰人几个月就能搞定。
而且,他们造出来的船不仅数量多,质量还特别好。
这些船只航行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为荷兰的贸易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荷兰人对于商业的敏锐洞察力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国家还在为了土地和资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荷兰人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洋,投向了全球贸易。
他们成立了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我还记得片中讲述的一个小细节,一位荷兰商人在与他国商人谈判时,那股子精明和果断劲儿让人印象深刻。
他对于货物的品质、价格,市场的需求都了如指掌。
在谈判桌上,他不卑不亢,凭借着自己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策,成功地达成了一笔又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财富的渴望,但同时也有着诚信和公平的坚守。
这种在商业中的智慧和操守,让荷兰在国际贸易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荷兰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经历了无数的风浪和挑战。
但是,荷兰人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创新精神,一次次地从困境中崛起。
其中,金融领域的创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荷兰人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和股票交易所。
想象一下,在那个还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时代,荷兰的街头已经充满了买卖股票的人们。
大家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股票的涨跌,那场面既充满了活力,又带着一丝疯狂。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

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从小到大,我们都观赏过许多精彩的影片。
看完影片之后,我们获取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这时我们不妨去撰写一篇观后感。
观后感写的多了,便会总结点题,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升华情感及主题。
您有为印象最深的作品写过观后感吗?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篇1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
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
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
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
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
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部纪录片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
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
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
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
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
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
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之荷兰篇读后感——荷兰的精神
在西北欧有一个人口不足两千万的,国土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就是荷兰。
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荷兰人的这些创造性地做法使得他们成为了当时的商品集散地。
他们坚守信誉,开发了很多新航线,垄断了当时的欧洲的海上贸易,想比较于当时处于君主集权下的其他欧洲国家,荷兰的统治很分散,起初是被西班牙国王统治,
后来又得到了英国女王的统治,但是自信的荷兰人发现这些国家的统治着贪得无厌,当时的七个省份便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散的共和
国,一个商人和知识精英为代表的共和国。
荷兰从此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他们的独立当然触犯了其它欧洲国家的利益,西班牙断绝了和他们的一切贸易来往,这个时候,独立的荷兰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便开始了远洋的航行,而要进行那么长距离的海洋航行,荷兰的政府便赋予了当时自己的东印度公司很多权利,而东印度公司也不负众望,在5 年的时间里边,他们便每年建立了50 支海洋舰队,航行于世界各个地方,到17 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便在世界上有了15000个分支机构,在世界上有1 万多艘自己的商船行走于五大洋,在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说到荷兰的繁荣就不得不提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 年的东印度公司,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跨国公司,在之后的二百年间对荷兰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远征东方及东西方之间的远洋贸
易,东印度公司为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富强的结果是造就了荷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荷兰人津津乐道的“黄金时代” :那是一个他们的祖先在大海上纵横驰骋的时代,一个文化艺术无比灿烂的伦勃朗时代。
当然,除了正常贸易之外,东印度公司也是当年贩卖奴隶的主力军,在以印尼为主的东方殖民地极尽欺诈、腐败之能事。
争论归争论,理性的声音最终还是占了主导。
人们普遍认为,首相所谓的东印度公司精神是指其留给后人的积极的精神财富,即它的全球视野,它的开创、创新和冒险精神,而并非道德层面的审判。
应当说,东印度公司的积极开创精神确实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荷兰的精神。
(一)包容的精神
一个放眼全世界的海上贸易强国,必定善于同不同的文化和群体打交道,这既是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一个必然结果。
因此荷兰在对不同的文化、信仰、见地的接纳上,是具有泱泱大国的胸怀的。
可以说,这是出于一种贸易的务实精神,但渐渐地也深入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特的荷兰精神:包容、宽厚,有百川归海的气量。
虽然这个特质在近年来的移民问题和种族冲突中开始引来怀疑,但是包容的精神是渗入在荷兰人的血液之中的,“黄金时代”的精神遗产一定会引领他们走出低谷。
(二)协商的精神
在长期与多种文化习俗的共存与交流中,荷兰人还形成了一种多方参与协商、通过交流与沟通来解决问题的处世准则。
除了放眼世界的需要外,这也是荷兰人世代在低于海平面的泽国求生存的准则。
对于时时刻刻面临的“水”的威胁,不管是农人、商贾、还是贵族,必须坐在一起商量对策,如何控制围堰中水位的高度?何时需要升高,何时又需要下降?他们明白,不管你的身份地位如何,大家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只有通过商量和权衡,才能同舟共济。
至今在荷兰的政治中有所谓的“围堰模式”一说,指的就是相关各方商榷、沟通、妥协的模式。
正因为有这样的传统,荷兰人在后来的国际贸易和交流中能如鱼得水。
放大开来看,今天的全球化问题,在实质上同“围堰”理论是一个道理。
这样的传统,使荷兰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也格外强调沟通、交流,而不
是强硬地距人于门外,甚至打上一个“邪恶”的印记。
荷兰地处欧洲中心,是欧盟的发起国之一,这种“商谈、沟通、说服”的外交倾向,也成为欧洲的风格。
(三)自主的精神
包容多元,互相倾听,多多沟通,是不是意味着荷兰没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呢?当然不是。
在欧盟存在之前,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在很多国际大问题上有自己清晰的方向,如巴勒斯坦问题,南非的种族隔离问题等,并不一味跟着大国跑。
在很多国内政策上,众所周知,荷兰更是常常有着超前的富争议政策,如有关安乐死、毒品、同性恋婚姻等等敏感问题,常常遭到国际社会的指责和非议。
指责和非议,往往是出于一种不了解和不理解。
因此,荷兰政府所做的,是耐心地向世人解释相关政策的内涵,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对的这些问题的理解,让人明白,安乐死并不是医生拿着针筒满世界随便给人注射,毒品也不是满街都能随便合法买卖,同性恋婚姻又真正意味着什么,等等。
人们一旦明白了、渐渐也就能够理解与接受。
这点对中国也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互相倾听意见、互相尊重观点的基础上,自己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
争议与非议并不可怕,应该相信绝大多数的非议和怀疑都产生于无知和不了解,中国需要做的也是多交流、多沟通、多协商,永不拒人于千里之外。
有一句流行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并不完全正确。
自己的路当然要走,别人说什么是管不了,但是也不能全当耳边风。
生气和驳斥不是办法,而应本着交流、沟通、说服的态度,积极地向世界展示真正的自己。
(四)创新的精神
一个能在国际舞台上令人瞩目的大国还意味着在科技上有创新,掌握过硬的技术、拥有雄厚的实力,在关键时刻能使全人类受益。
以航海起家的荷兰在世代同江河湖海的斗争中,掌握了过硬的水务管理技术。
而水,对我们这个星球又是何其重要。
世界上只要有同治水有关的大事,往往能看见荷兰人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自信的声音。
不管是迪拜的巨型海上椰树岛围海造岛计划,打捞沉没的俄国潜水艇Koersk 等高难度作业,还是新奥尔良飓风灾难后的技术援助,在国际社会需要的时候,荷兰的企业依靠其独一无二的技术和力量就亮相了。
这一方面表现
出荷兰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心中装着天下的情怀;另一方面这样的亮相又会给荷兰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一个真正的大国,应该拥有这样的技术和实力。
多么富有进取精神的民族啊,朝气勃勃,他们利用东印度公司进行着自己在世界上的商业攻势,他们把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和有限责任公司这些新生的事务统一起来,建立了一个世界上第一个金融体系,虽然那个金融体系还那么单薄,但是它的威力在当时是多么巨大,荷兰的财富增长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全球的商业霸权遍布全球。
他们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中心,使得17 世纪中期的荷兰,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他们为了拓展自己的财富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他们三百九叩了当时的顺治皇帝,当时的代表团的成员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
那个时代的荷兰是非常繁荣的,物质的繁荣使得荷兰的人民
对文化艺术有了更加高的追求,我最欣赏的画家之一伦勃朗就是那个时代最多产的画家之一,他的笔下,反映了当时很平民化的东西,这是绘画史上最大的创新,这也是荷兰人民对世界的贡献之一吧!但是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有着庞大海洋世界的国家,最后也开始衰落下来了,被其它的国家迎头赶上,有的人说由于国土面积、人口等天然不足荷兰开始衰落,但我想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一个民族当他们开始从世界上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后并享受着这些财富的时候,这个民族往往就开始懒散起来了,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一个国家的天性,要战胜这个惰性,需要的就是制度性的新的体制,在人是改变旧习惯,不断地创新,创造新的东西,在国家来说就是改变旧的制度,创造新的能促进新的生产力的体制,荷兰的悲剧很大的原因就在这个上面,这也是他们被其它的国家迎头赶上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的“天朝上国”大清王朝当时就在重复着这个历史的悲剧,所以它开始在世界上落伍了!
现今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形象,这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国人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更加自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充满自信的同时,也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时警醒,走新的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