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标准 1 范围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法对冷冻食品运输要求

食品安全法对冷冻食品运输要求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冷冻食品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更是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冷冻食品的运输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一、冷冻食品的贮存温度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的贮存温度必须低于零下18摄氏度。

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必须安装温度监测设备,确保冷冻食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符合要求。

运输工具的贮存温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确保温度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冷冻食品的包装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用合格的包装材料。

运输工具要有保鲜功能,杜绝污染和异味的侵入。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冷冻食品的卫生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的运输工具必须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确保运输环境的卫生安全。

运输工具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培训和考核,具备一定的卫生常识和操作技能。

运输工具的配送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冷冻食品的运输管理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的运输必须遵守相关的运输管理制度。

运输工具的装载和卸载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确保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受到挤压和碰撞。

运输工具的行驶速度必须稳定,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对冷冻食品造成损坏。

五、冷冻食品的运输记录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的运输过程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包括运输工具的温度记录、包装材料的使用记录、运输工具的卫生记录等。

运输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以上就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对冷冻食品运输的要求。

为了保障冷冻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上述要求,确保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受损坏,最终为用户提供安全放心的冷冻食品。

在现代社会,冷冻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冷冻食品包装规定

冷冻食品包装规定

冷冻食品包装规定1. 总则为了确保冷冻食品的安全、卫生,保护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冷冻食品的包装。

2. 包装材料2.1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确保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2.2 禁止使用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制作食品包装材料。

2.3 包装材料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3. 包装标识3.1 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3.2 应标明产品成分、营养成分表、食用方法、贮存条件等。

3.3 应符合国家有关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规定。

4. 包装规格4.1 包装规格应根据产品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设计,以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卫生。

4.2 包装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以保持产品的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5. 包装过程5.1 包装应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进行。

5.2 包装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5.3 包装过程中应避免食品与包装材料直接接触,防止污染。

6. 运输和储存6.1 运输和储存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确保产品品质。

6.2 应采取有效的防潮、防尘、防虫等措施,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6.3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撞击等,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7. 监督和管理7.1 企业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包装过程进行严格监控。

7.2 企业应定期对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7.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冷冻食品包装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8. 附则8.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2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并非真实法规。

如需了解真实法规,请咨询相关部门。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同时,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业 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物流环节对于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至关重要。冷冻、冷藏食品的安全性 和品质保证,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更多地依赖于包括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整个物流环节的温度控制和物 流管理。
但是,随着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冷链物流的发展突飞猛进,《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 运输和储存》(GB/T -2009)在部分规定上存在的界定不清楚、不科学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修订了国家标 准《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019)。
2017年15月23日,国家标准计划《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T-469)下达,项目周 期24个月,由TC269(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 输和储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05 意义价值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019)是2020年3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义价值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019)的制定对于进一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提 升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促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规范冷链技术,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 展。
谢谢观看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019)规定了冷藏、冷冻食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包 装、标志、运输、储存和追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冷藏、冷冻食品的物流作业与管理。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17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之一(国标委综合[2017]55号),项目编号20170461-T-469,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提出并归口,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古冷藏仓库有限公司、舟山陆港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凯东源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得米新材料、上海利泰物流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

二、标准编写的目的、意义近年来,冷藏、冷冻食品迎合了人们对快捷、便利生活的追求,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占城镇居民食品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扩大。

但是,冷藏、冷冻食品的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的物流工程,包括冷藏、冷冻食品从生产开始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环节。

冷藏、冷冻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保证,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更多地依赖于包括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整个物流环节的温度控制和物流管理。

因为,低温状态下的冷藏、冷冻食品,尽管其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但并未被杀死,在流通过程中,一旦冷链中断或者温度失控,发生升温或者解冻,就会使残存微生物急剧繁殖增生,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可以说,冷藏、冷冻食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物流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是冷藏、冷冻食品品质的基本保证。

基于此,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牵头制定了GB/T 24616-2009《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和GB/T24617-2009《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这两项国家标准,于2010年3月1日发布实施。

这两项标准的实施为我国冷藏、冷冻食品的配送作业提供了参考性指导,为保障冷藏、冷冻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突飞猛进,这两项标准在部分规定上存在的界定不清楚、不科学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食材冷链运输标准

食材冷链运输标准

食材冷链运输标准
食材冷链运输标准是指对于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食材冷链运输标准:
1. 温度控制:食材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运输,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通常,低温食材如肉类、海鲜、乳制品等应在0-4摄
氏度之间运输,冷藏食材如果蔬、熟食、鸡蛋等应在4-8摄氏
度之间运输,冷冻食材如冷冻肉类、冷冻水产品等应在-18摄
氏度以下运输。

2. 湿度控制:一些食材对湿度要求较高,如蔬菜、水果等,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脱水和变质。

通常,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

3. 保鲜包装:食材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保鲜包装,以减少水分蒸发、氧化、变色等现象。

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泡沫箱、保鲜膜、保鲜袋等。

4. 卫生要求:食材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卫生,防止污染。

运输车辆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

5. 冷链监控:运输过程中应有冷链监控系统,记录并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食材冷链运输标准是为了确保食材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和安全,从采购到配送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冻品行业

冻品行业

1 冻品介绍冻品的概念2009 年11 月15 日,我国《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GB/T 24617-2009)正式颁布,标准指出冷冻食品(frozen foods)是指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可食用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原料,经预处理、速冻、包装等工序,在-18℃以下储运与销售的食品。

冻品完全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品质(使食品内部的热量或支持各种化学活动的能量降低,同时将细胞的部分游离水冻结,即降低水分活度),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同时使食品营养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

冻品的特点一、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二、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卫生质优、经济;三、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冻品的分类冻品按原料和消费形式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一、冷冻畜产品:如冷冻猪、牛、羊肉、冷冻鸡、鸭等。

二、冷冻水产品:如冷冻鱼、虾、贝介。

三、冷冻农产品:包括冷冻蔬菜和冷冻水果。

四、调理食品: 特指两种以上的生鲜、农、水、畜产品为原料,加工处理,急速冷冻的速冻食品,分为不需加热即可食用和需加热才能食用二种。

调理类速冻食品又分为以下几类:中式点心类:水饺、汤圆、沙包等;火锅调料类:鱼饺、鱼丸、贡丸等;裹面油炸类:鸡块、可乐饼、鱿鱼排;菜肴料理类:三杯鸡排等;糕点点心类:芝麻球、比萨饼、各式冷冻蛋糕等。

2 冻品的发展现状国内冻品的发展现状冻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但由于人们对冻品缺乏必要的认识,起初并没有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冻品才得以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系统地研究了冻品,并制定了《冷冻食品制造法规》。

此后,冻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开始进入超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特别是果蔬单体快速冻结技术的开发,很快风靡世界,开创了冻品的新局面。

近年来,世界冻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年均高达20%-30%,超过任何一种食品,品种达3000多个,美日欧一些国家已形成从原料产地加工、销售、家庭食用的完整的冷藏链,保证了冻品的工业化和社会化。

冷冻食品贮运规范

冷冻食品贮运规范

冷冻食品贮运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冻食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冷冻食品的贮存和运输过程往往需要特殊的规范和标准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冷冻食品的贮存、运输和安全方面展开论述,以探讨冷冻食品贮运规范的重要性。

1. 贮存规范1.1 温度控制冷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贮存过程中,确保冷冻食品保持在适宜的低温下是至关重要的。

贮存温度通常应在零下18°C至零下24°C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地延缓冷冻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

贮存区域的温度应经常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温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2 区分储存冷冻食品的储存区域应根据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区分,避免不同种类食品的交叉污染。

例如,肉类和海鲜应分开储存,以防止蛋白质交叉反应及细菌传播。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贮存温度需求,区分储存区域,确保温度合适。

1.3 包装要求冷冻食品在贮存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包装材料,以保持其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以防止冷冻食品与环境气氛、水分接触,避免冰冻食品的干燥和变质。

此外,包装材料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和变形。

2. 运输规范2.1 运输温度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恒定的低温。

运输温度应根据冷冻食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设置,并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持续监测。

保持合适的运输温度有助于防止冷冻食品的融化、变质和微生物的繁殖。

2.2 运输工具和设备为了确保冷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运输工具和设备要符合规范。

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温度控制系统,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

运输设备还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以防止冷冻食品受潮和变质。

2.3 运输记录和追溯在运输过程中,应对冷冻食品的运输进行记录和追溯。

记录包括温度、时间、路线等关键信息,以备追溯和问题解决。

这样可以在发生问题时,快速找到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安全规范3.1 原材料安全性冷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与其原材料直接相关。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2010-12-13 来源:中物联作者:标签: 物流标准冷藏食品物流包装冷藏食品物流标志冷藏食品物流标志运输摘要:本标准规定了冷藏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物流过程中的各类冷藏食品。

前言本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藏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物流过程中的各类冷藏食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8559-1987苹果冷藏技术GB 9829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流条件定义和测量GB/T 15233包装单元货物尺寸GB/T 16470托盘包装GB/T 16471运输包装件尺寸界限GB 50072冷库设计规范JT/T 650冷藏保温厢式挂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450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冷藏食品refrigerated foods在物流过程中,中心温度始终维持在8℃以下、冻结点以上,并最大程度保持原有品质和新鲜度的这类食品称为冷藏食品。

3.2冷藏运输refrigerated transportation采用可以达到低温要求的运输工具,将食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冻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冻食品物流环节的规范性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15233 包装单元货物尺寸
GB/T 16470 托盘包装
GB/T 16471 运输包装件尺寸与质量界限
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SB/T 10379-2004 速冻调制食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冻食品frozen foods
指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可食用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原料,经预处理、速冻、包装等工序,在-18℃以下储运与销售的食品。

4运输包装
4.1 冷冻食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应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卫生标准要求,耐低温,具有良好密闭性和低水蒸气渗透性。

4.2 冷冻食品的运输包装应坚固完整,应有足够的防湿、耐压强度,封口严密,不易散包,便于运输和装卸。

4.3 运输包装尺寸宜符合GB/T 15233和GB/T 16471的规定,兼顾GB/T 16470托盘包装要求以及冷冻集装箱、冷藏车、冷冻船(舱)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尺寸规定。

5运输包装标志
5.1 冷冻食品的运输包装标志应清晰、牢固,图标标志的名称和图形、颜色、打印位置等应符合GB/T191规定。

5.2 运输包装上宜采用GB/T191中“温度极限”标志或以文字注明储藏、运输温度。

5.3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规定。

6运输
6.1运输设备要求
6.1.1 冷冻食品运输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制冷能力以及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确保运输期间厢体达到-18℃及以下的温度要求。

可采用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藏船、冷藏列车和附带蓄冷设施的运输设备。

6.1.2 运输设备厢体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对食品容器的规定,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异味。

厢体内壁使用光滑、防水、防锈、耐腐蚀的材料。

6.1.3 冷冻食品运输设备性能应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对食品冷链运输设备性能要求,定期对制冷设备进行保养和融霜,发现设备异常应停止使用,及时维修。

6.1.4 运输设备厢体应配置外部能直接观察的厢体测温仪,或配置温度自动记录设备全程记录运输过程中厢体温度。

测温设备应定期校正和检定。

6.1.5 如果运输工具制冷系统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冷媒,必须在厢体出入门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告标志或安全规程。

6.2装卸操作规范
6.2.1 在运输装载前应对运输设备内壁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

6.2.2 运输设备厢体应当在装载前预冷到10℃以下,并根据装载的时间、期间的能量消耗以及装载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在装载前进行除霜循环。

车厢内的积霜应在预冷前清除干净。

6.2.3 冷冻食品装载前,应按不同目的地对冷冻食品加以筛选和分组,根据“后卸货物先装载,先卸货物后装载”的顺序进行装载。

6.2.4 多温区冷冻运输设备,在同一温度区域,冷冻与非冷冻食品、直接入口与非直接入口冷冻食品不得混装运输。

6.2.5 冷冻食品装载时,货物堆积要紧密,与厢壁周围应留有缝隙,货物与后门之间宜保留至少10cm距离,天花板和货物之间宜留出至少25cm距离,用支架、栅栏或其他装置来防止货物移动,保持冷气循环。

6.2.6 产品装卸或进出冷库要迅速,在装卸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作业环境温度和时间,保证食品温度不高于-12℃。

如果没有密闭装卸口,应保持运输车门随开随关。

6.2.7 完成运输作业后,应立即对运输工具厢体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晾干,才可进行新的运输作业。

6.3温度控制和记录
6.3.1 冷冻食品运输途中厢体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装卸时短期升温温度不应高于-15℃,并在装卸后尽快降低至-18℃以下;产品运送到销售点时,产品温度不应高于-12℃。

6.3.2 在装卸和运输全程中,应按规定控制和记录运输设备厢体内部温度,运输温度记录应保持1年以上。

6.3.3 冷冻食品温度物流过程中的产品温度、环境温度的选择和测量方法可参见SB/T 10379中6.4.1。

6.3.4 装卸时的温度测量,宜针对运输货物的同一相对位置,或针对同一样品,且在冷藏环境条件下进行。

6.3.5 尽量避免在装卸过程中打开运输设备测量温度。

无温度自动记录设备的运输车辆,可通过从外部读取厢体内部温度的方式记录温度。

装卸过程中检查产品温度不应延迟装卸过程,并保持运输设备关闭。

6.3.6 除了产品温度测量,物流过程中其它目的的产品检查也宜在装卸点并且在受控的环境状态下进行。

7储存
7.1储存冷库要求
7.1.1 冷冻食品储存冷库应符合食品卫生场所要求,应有足够的容量和适当的制冷设备,保证冷库温度达到-18℃以下,冷库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

7.1.2 冷库设计应符合GB 50072规定,宜建有能控制温度在15℃以下的封闭式站台,并配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密封装置。

冷库门应配有电动空气幕、塑料门帘或回笼间等隔热隔湿装置。

7.1.3 冷库各冷藏区应合理配置库温检测仪表,测温精度为±1℃,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冷库温度,库温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

7.1.4 冷库应安装禁闭警铃和报警系统。

照明设施应防潮、防爆。

7.2冷库作业要求
7.2.1 仓库管理者应记录每一批冷冻食品入库时的温度,记录至少保留1年以上。

7.2.2 冷冻食品到货温度高于-12℃时,仓库管理者应及时通知货主,双方协商处理措施。

冷冻食品温度过高时,应和其它冷冻食品分开放置。

7.2.3 冷库内冷冻食品应按食品类别分区域放置,防止串味和交叉污染。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或其他杂物混存。

7.2.4 冷库内产品堆放应稳固、整齐、适量,遵守“先进先出”原则。

没有货架设施的冷库,货垛应置于托板上,不得直接接触地面,货物高度不超过底层外箱承载强度。

7.2.5 存储产品应以不影响空气循环的方式放置,不与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直接接触,与墙、天花板或地板之间距离应至少10厘米。

7.2.6 冷库内应定期除霜、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

冷库的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以使库内得到均匀的温度为宜。

7.3零售点储存要求
7.3.1 冷冻食品运送到销售点后,卸货后应立即放入冷冻陈列柜。

冷冻陈列柜应配有温度仪表,冷冻陈列柜除了除霜和装货时间外,应保持在-18℃以下。

7.3.1 冷冻食品运送到销售点后,产品温度高于-12℃时可通知货主,拒收或与货主协商处理措施。

7.3.2 冷冻陈列柜中的冷冻食品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下,短时间温度回升不宜高于-12℃。

冷冻陈列柜应使用适当数量的隔板,将不同类别的冷冻食品分开。

7.3.3 冷冻陈列柜不应受阳光直射及强烈的人工光线照射,并且不正对加热器。

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冷冻陈列柜应在非营业时间除霜,除入货和顾客选购冷冻食品时,冷冻陈列柜应保持柜盖闭合。

7.3.4 冷藏陈列柜储存的冷冻食品不得超过规定的装载限量,并注意检查食品保质期,做到产品“先进先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