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高 线 及 地 形 图 基 础 知 识

合集下载

地形图知识点

地形图知识点

地形图知识点地形图是以比例尺为基础,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文字等手段表现一个区域的地表地貌特征及相关信息的地理图形。

它是地图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学习地形图知识点是每个地理爱好者的必修课程。

一、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是指地形图上图像与实际地类地貌的比例关系。

比较常见的有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等,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图像和实际被代表地貌的比例就越大。

二、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形图最常用的标记方式之一,通常用棕红色表示。

等高线是贯穿地图的线条,代表相同高程的地理线。

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高差可以计算出来。

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呈现山脊、山谷、水域等地貌特征。

三、地形符号地形符号是地图上标注地类地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标记各种地貌形态、地表特征,如山体、塔楼、平原、道路、桥梁、建筑物等。

地图上的地理西湖等水域通常用蓝色标记,山峰等地物通常用黑色标记。

四、颜色颜色是地面特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常用的颜色有绿色、棕色、深浅红色和灰色等。

其中,绿色适用于植被茂密的地区,棕色适用于荒漠、岩石等地貌特征区,深浅红色适用于高山、山谷等特征区。

可以通过颜色的不同来快速地识别地形的特点。

五、比例尺尺度线由于地图的比例尺代表实地比例的大小,所以在地形图的角落或多或少地还有一段比例尺线。

比例尺线通常会用中佑(mm)或英寸(英寸)代表,图中通过比例的变化来让读者知道多少远距离的地图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英寸。

六、注记注记是地图上除了图形符号和颜色之外的一种重要标记方式。

注记可以标示地名、标志点、测高值、坐标等信息。

注记既可以在坐标轴、比例尺线、图例甚至图框上加上文字也可以在地形图内的特定位置加上文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形图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地质地貌特征,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等高线地图识别基础知识素材

六年级科学上册 等高线地图识别基础知识素材

等高线地图识别基础知识扫盲在网上关于如何制作ozi等高线地图的教程很多,写的也比较详细,但是我感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得动等高线地图,因此,本人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等高线地图识别的基础知识来扫扫盲。

废话,这里就不多说了,直接开始进入整体进行扫盲。

一、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等高线地图相关的基础概念?1. 等高线的含义: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它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还要附加一些内容)。

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

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度。

1.1 等高线的特点:1.1.1 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1.1.2 自行封闭,即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局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

1.1.3 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1.1.4 等高距全图一致。

1.1.4.1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

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1.1.4.2 既然说到了等高距,那么自然不能缺少等平距。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

地形坡缓,等高线平距长,反之则短。

提示:1. 首曲线: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它是宽度为0.15mm 的细实线。

2. 计曲线:凡是高程能被 5 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为了读图方便,计曲线要加粗(线宽 0.3 mm )描绘。

3. 间曲线和助曲线:当首曲线不能很好地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

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间曲线和助曲线可不闭合。

4.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第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和重点:本章主要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重点内容是:比例尺精度、地形图的分幅、地物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等高线原理、等高线表示基本地貌、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线。

7. 1 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将整个地球或者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参考椭圆体表面,得到的图形保持了与地面实体的相似性。

如果不是投影在椭圆体表面,而是投影在平面上,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变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种特殊的制图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若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应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按比例尺缩小后绘于平面上,这种图则称为地图,例如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对于一个小地区,不考虑地球的曲率,把地球椭圆体表面当作平面,将地面上的图形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工程上所指的平面图仅仅表示出地物的形状和位置,而没有表示出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如果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和形状,而且把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地貌也表示出来,这种图便称为地形图(图7 —1)。

图7—1 1 : 2000地形图7. 2比例尺地面上的地物或地貌(高低起伏的地表情况)在平面上的投影,不可能按其真实的大 小绘在图上,而是将其缩小。

经缩小后,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与其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 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设在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为 I ,在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为 L ,则地形图的比例 尺为111如丄,,一— 等。

假设某直线在地面上水平距离为500 1000 10000形图上长度为4.6 cm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丄 _ 4.6 1 M 一 9200 一 2000以分数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的分母表示地面水平距离在图上 缩小的倍数。

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

工程建设上,,等则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所谓比例尺的大小,是当一种比例尺与另一种1000000比例尺相比较时,如某一种比例尺在图上对同一地物所画出的图形比较大,则该比例尺 为较大的比例尺。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思维导图《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海拔:某一个地点高出⑴的垂宜距离相对為慶:某个毗面栗牛地点高出另一卒地点的⑵薙离地面高度的计尊含沁诲拔相同的各点的连贱除陡崖外”任盘寻高线,都是一EL的曲践等高线同一条等离践上的各,特点」点,海扱高度型L等謂线有克数祭含艾:用等髙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山年:等髙线闭和,盘值从中同向四周遥渐卫_ 蠢地:等髙践封阖,数值从酉周向中咼達谢⑹山嶷:等高禰的哼曲部分向卫一凸出山咨:等高喪怖穹曲部分向卫L凸出鞍部」个山顶之间的低逢部分陡屋:等商致⑴)处判述零探线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片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定文[用不同的颜色表加小同的高度绿色表示竺L;疏色表示㈣: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班㈣为基础转绘成的可以立观的看出地面的起伏绘制步骤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二、知识点解析500米之间;山地海拔高,起伏大;高原海拔高,起伏较小。

答案:B知识点三、地形剖面图(1)定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优点: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低起伏的状况。

【例3】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a B . b C . c D . d(2)在图乙中画出图甲沿线的地形剖面(3)绘制步骤如下:①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如上图中的直线。

②确定比例尺:先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与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再确定垂直方向的高度差(一般与图上方向的等高距相等)与垂直方向的比例尺(一般大于水平比例尺)。

③量出剖面线与不同等高线的相交点间的相对位置,并读出其海拔。

④在剖面图上画出相应的点,各点的水平位置及海拔必须与上一步所确定的点相对应。

高三地理笔记等高线知识点

高三地理笔记等高线知识点

高三地理笔记等高线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地球表层形态、地球内部结构、地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等内容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高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地理高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1. 高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高线是地图上标示不同海拔或高度的等值线。

等值线是连接同一高度的地点的线段,常用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顺序依次标示。

通常,等值线的间距表示高度的变化,间距越密集,表示高度变化越大。

在地图上,高线可以用等高线、形势图、地形剖面图等方式表示。

等高线是一种用等高线显示地形地貌的方法,通过等高线的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出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的位置、高度以及地势的陡缓程度。

形势图是以等高线为基础,描绘了地形地貌特征的地图。

它通过等高线的几何形态和相互关系,以及海拔标注和河流流向等,更直观地显示地理信息。

地形剖面图是从地图上选择一条线,将该线上各点的海拔绘制成高程图,从而直观地展现地貌的变化情况。

2. 高线的作用和意义高线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势特征及其分布。

通过高线,我们可以观察到地球不同区域的高低起伏、山脉河流等地形特征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地貌特征、预测自然灾害、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高线还可以用于制定地理线路和行程。

旅游者可以通过高线图来计算和选择最合适的行进路线,确保安全和效率。

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了解地形和使用高线图可以帮助他们在野外活动中更好地规划行程和导航。

3. 高线与地质高线与地质密切相关,因为地质过程是地形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

地质力学、岩石类型和构造等因素对地势起伏、山脉形成以及河流的发育等都有影响。

在地质学中,通过对高线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质剖面的特点,进而了解地壳的结构和演化过程。

地质学家可以根据高线来确定构造线、断裂带和地壳变形的强度。

通过对高线和地质信息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演化的认识。

测绘基础知识简介

测绘基础知识简介

• 6、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 一次技术革命。
• 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三维激光扫描 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 率的数字地形模型。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项高新技术,是继GPS空 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它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 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可以快速、大量的采 集空间点位信息,为快速建立物体的三维影像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由于其具有快速性,不接触性,穿透性,实时、动态、主动性,高密度、高 精度,数字化、自动化等特性,其应用推广很有可能会像GPS一样引起测量技术 的又一次革命。
测绘基础知识简介
一、名词解释
1、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 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的活动。
2、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 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 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3、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又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 谢谢!
• 2、GNSS系统: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 ,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相 关的增强系统。
• 3、定位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 国家的GNSS系统 贵州省的参考系统(在建)
• 地籍测量任务:
• (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 (2)地籍细部测量 • (3)地籍原图绘制 • (4)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 (5)成果的检查与验收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地形图识别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含义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地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

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二、地形图的图外注记1、图名: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

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图号: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

①1:100万,纬差4°,经差6°;②1:10万,纬差20′,经差30′;一幅1:100万地形图可分成12×122=144幅1:10万地形图。

③1:1万,纬差2′30″,经差3′45″;一幅1:10万地形图可分8×8=64幅1:1万地形图。

如:G-49-126-(45)3、接图表:标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

4、图廓:地形图边界,内有经纬度和纵横坐标(公里网)。

5、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

1•数字比例尺:如:1:10000,10000•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6、地形图的方向:一般地形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三.地物符号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1)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半比例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4)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

如地物名称、江河流向、森林类别等。

四、地貌表示: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称地貌。

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定义: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之差。

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

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

1400 米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4.读“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幅图,乙叫 地形剖面 图,它能反映地势 甲 丙三幅图, 的高低起伏;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的高低起伏;丙叫 等高线地形 图,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的相同。 它 海拔 的相同。
鞍部的判断
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C
B A
A、B、C三点分别位 、 、 三点分别位 于 山坡 、 山脊 、 山顶 。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 的相对高度: 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 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
H高min-H低max<H相<H高max-H低min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问题的计算
4.估算陡崖的高度问题 若假设等高距为n 陡崖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m (若假设等高距为n,陡崖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m,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 最高值为y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最高值为y)
(1)陡崖底部的高度 海拔高度 底,其公式为:(x-n)<H底≤x 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 陡崖底部的高度 海拔高度)H 其公式为: - 其公式为: <(y+ (2)陡崖顶部的高度H顶,其公式为:y≤H顶<(y+n) 陡崖顶部的高度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基础知识一、了解基本概念1、海拔(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如左下图中:甲的海拔为500米,乙的海拔为1000米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左下图中:乙地与甲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500=500米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经测量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法如右上图所示。

用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距:任意相连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左上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5、示坡线又叫降坡线,在没有标出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在图上标有一条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其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做示坡线。

如右上图分别表示山地和盆地地形的示坡线。

6、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7、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通过地形剖面图,可直观地看到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二、认识:陆地5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从总图判断)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平坦宽阔。

2、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小。

3、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等高线稠密。

4、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不大),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边缘陡峻),而等高线的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

数值小(面积小的叫洼地)。

三、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地形部位名称及特征(附下两页)主要地形部位名称:1、山顶(山峰):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则山地地形的海拔最高处2、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面积小的叫洼地3、陡崖:多条等高线的汇合处。

4、峡谷:两组正相对山脊等高线的中间部分5、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马鞍形部位6、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形部位。

7、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形部位。

重点突破:巧判山脊与山谷;(结合下列简图讲解分析)1、凸向法(概念法):凸高为低——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中间地形低,为山谷)凸低为高——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说明中间地形高,为山脊)(1)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的方向,其海拔高度“低”于两侧地区,为山谷地形;如下图,A′处等高线向“高”值(海拔高度较大)方向凸出,其海拔高度“低”于两侧地区,,地形为山谷;(2)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度较低的方向,其海拔高度“高”于两侧地区。

为山脊地形,如下图中A处等高线向“低”值(海拔高度较小)方向凸出,其海拔高度“高”于两侧地区,,地形为山脊。

2、切线法(或截线法:如上图):在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高线的切线,比较切点处与两侧海拔高低。

若切点处海拔高于两侧的海拔,则说明中间高为山脊,若切点处海拔低于两侧的海拔,则说明中间低为山谷如上图中:左图,作一直线与300米等高线相切于A点,并与另两条等高线相交于B、C、D、E点,中心A点的海拔高于两侧B、C或D、E的海拔,则为山脊地形。

上面右图中,同样的方法可知;A′处的海拔比两侧低,则为山谷地形。

3、垂线法(下图):在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高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汇合说明为集水区,地形为——山谷,如下面左图所示;若箭头向外围扩散,说明为分水区,则地形为—山脊如下面右图所示。

二、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如右图中A=B =400米,C=D =200米。

2、同图等距: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全图等高距相等。

如右图中M-A=E-F=100米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如果在一幅地图中看不到闭合曲线(中断在图框上某处),这是受图幅范围的限制,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但一定会在另一幅拼接起来的图中闭合。

如右图中:北面等高线未完整。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线除了在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外,在其他地方一般都不相交。

如上图中乙处为陡崖,有3条等高线在此相交5、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如上图中500米、600米等高线外侧的短线,表示外侧为降坡方向(外低里高)6、特殊的等高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即当地的海岸线为0米,如上图中右下角海岸线为0米,200米等高线为平原和低山丘陵的分界线。

如上图中右下角(东南面)200米以下空阔的地方为平原。

7、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稠密表示坡度陡(陡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缓坡)。

如上图中①处坡度较陡:为陡坡,②处坡度较缓:为缓坡。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基础知识练习题(2012年上海高考)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3、读右面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相应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 B 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 坡,_F__________坡G__________(2) 图中有可能形成河流的部位是__________(写出字母)(3) C与F之间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4、读右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名称:A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E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2 ) 图中修建水库大坝最适宜地点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处宜发展以_________为主的农业;G处发展_________为主。

为什么?(4) 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实际距离为________米,甲村在乙村的________方向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或部位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_(2) 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km。

(3) 小河流向______方。

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下面“冀北山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地形或部位名称:C为__________ 、AC为______坡, BC 为_______坡,虚线CD为_______ 线、其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 该地形部位的延伸方向为_____________,虚线EF为______线,其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__;( 2 ) C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米、C位于A的_______方。

若A点气温为18.6°C,则C点气温为____°C,( 3 )欲从A向B修公路,请在A经H至B与A经G至B中选一条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下面地形图回答:(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东部和西部的地形,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的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的名称: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 ) 甲、乙两地坡度较陡的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点海拔为750米,该图等高距为_____米(4)、E处是_______地形,相对高度不小于_______米( 5 ) 若甲地气温约为15℃,只考虑高度变化,乙地气温约为_______( 6 )、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用“‖”画出兴建水库的最佳坝址。

9、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 、D_________(2) 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该河在图示范围内的落差H可能是_______(3) 图:中还有可能有河流流出的地方在______处, 它与小清河的分水岭在_______处11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基础知识练习题答案1、C 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海拔较低(低于500),且等高距较小(100),即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该区域分布有两座丘陵,分居东南和西北,其他区域为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西南和东北两个方位。

2、D 甲、乙两处等高线均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3、(1)A山项,B、山谷,C、山脊,D、陡崖,E、缓坡,F、陡坡,G、鞍部,(2)B B处为山谷地形,利于集水,形成河流。

(3)200, C海拔为800米,F为600米,相对200米。

4、(1) A:山脊,B:山项,C:鞍部,D:峡谷,E:陡崖,F:平原。

(2)D ,D处位于峡谷地段,河流水量大(丰富),利于蓄水,工程量小,投资少,成本低。

(3)F:种植业位于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宽阔,土壤肥沃,河流经过,灌溉便利,G:林果业,位于低山丘陵,发展林果业,利于生态水土保持,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