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婴幼儿是指年龄在出生后一个月至三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成长发育对于他们后续的生活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的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长需求。
本文将就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阐述。
0-6个月:发育迅速、依赖性强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幼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父母或护理者的照料和镇抚。
此时的婴幼儿的主要特点包括:1.生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育迅速,他们能够抬头,转动,甚至能够尝试翻身。
他们还在探索视觉和听觉感知能力,并逐渐开始掌握抓握物体的技巧。
2.特殊需求:婴幼儿在0-6个月的阶段对于安全、抚养和温暖的环境有着极高的需求。
他们对于吃、睡的需求也十分频繁,需要父母或者护理者提供足够的食物和安静的睡眠环境。
3.情感联系:婴幼儿在这个阶段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联系,特别是母亲。
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安抚和安全感,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7-12个月:运动能力增强、社交意识开始形成在婴幼儿7个月至12个月之间,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运动能力和社交意识,主要特点如下:1.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能够爬行、翻滚、坐立并尝试自己站立、行走。
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并对于玩具和其他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社交意识:在7-12个月的阶段,婴幼儿开始对他人的存在和互动产生兴趣。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表达情感来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逐渐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3.语言发展: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会开始模仿一些简单的音节,并试图复制成人的语音和声音。
他们可以通过指物、声音和表情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1-3岁:独立性增强、语言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在婴幼儿1-3岁的阶段,他们逐渐发展出更强的独立性,并体现出更加复杂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具体特点如下:1.独立性:在1-3岁的阶段,婴幼儿会表现出独立性的增强。
他们会试图尝试自己穿衣、洗手等日常自理能力,并展示出对自己决策的强烈需求。
各龄段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

各月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大肌肉运动方面精细动作方面感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大肌肉运动方面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个月时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
宝宝从会做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
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精细动作方面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的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马上动手去取。
此时,宝宝的分辨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得很好。
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用食指操纵多种开关。
感知方面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
他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
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语言方面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时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也包括用表情),这时任何一个母亲懂能懂的表达方式。
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去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言语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
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对陌生人表示不安。
7—9个月宝宝能做的有亲子依恋情绪;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能够熟练爬行;会拇指和食指对捏食物,会拿勺子盛到食物;穿衣时能伸头伸手配合;扶杯喝水,自食饼干;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有模仿行为,如“谢谢”、“再见”;指认3~4种日常物品,会认指身体1~2个部位。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婴幼儿期是一个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迅速进行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经历了从无法自主行动到逐渐掌握生活技能的过程。
他们的心理发展也经历了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意识逐渐觉醒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幼儿的意识逐渐觉醒。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外界的感知非常有限,只能感觉到温暖、饥饿、不适等基本感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逐渐能够感知更多的刺激,开始注意到周围的声音、光线和人物形象。
他们开始对外界产生兴趣,逐渐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2. 依赖性和亲近性强婴幼儿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照顾者具有强烈的依赖感。
他们需要被守护和照顾,以满足生理和情感需求。
婴幼儿很难分离开父母,因为他们对父母的亲近和安全感有着迫切的需求。
这种依赖性和亲近性是婴幼儿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他们正常成长的基础。
3. 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初步发展婴幼儿期是认知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婴儿通过观察、探索和模仿来学习。
他们会通过眼睛和手的协调动作来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试图抓住并玩耍。
同时,他们开始尝试模仿成人的言语和动作,意识到自己能够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逐渐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
4. 情绪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变化婴幼儿期,宝宝的情绪表达和社交能力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婴儿的前几个月,他们主要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开始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微笑、咿呀声和手臂的挥动。
婴幼儿也能够通过眼神接触和身体接触与他人建立联系,显示出对他人的兴趣和喜爱。
5. 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婴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能力,意味着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婴儿期,他们通过触摸、反射和体验对自己的身体有初步的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周围事物之间的区别,并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
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婴幼儿的身份认同和自信心的形成至关重要。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婴幼儿是指出生到3岁的幼小儿童。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迅速,他们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0-1个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的行为主要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性反应。
他们对声音和触觉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会通过用手握住物体、吮吸来探索新事物。
2-3个月:在2-3个月的阶段,婴儿开始对声音和视觉刺激作出更有目的的反应。
他们会追踪移动物体和人的面部表情,并会对熟悉的声音作出反应。
此外,他们的头颈肌肉也开始变得更强壮,可以抬头和侧身。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会用手抓住玩具、将物体放进嘴里,并试图翻身。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转头、眨眼和制造噪音来与大人进行交流。
7-9个月:在7-9个月的阶段,婴儿的移动能力发展迅速。
他们开始爬行、站立、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会试图用手指指向感兴趣的事物,并可以相互传递物体。
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学习走路。
他们会试图用家具进行支撑,尝试站立和行走。
他们逐渐展示出更多的独立性,试图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语言指令。
1-2岁:在第一到第二年,孩子开始表现出更加独立和自主的特点。
他们会使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
他们开始展示出更多的动手能力,能够使用勺子和玩具。
此外,他们还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
2-3岁:在2-3岁的阶段,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使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开始组织简单的句子。
他们对绘画和模仿有较高的兴趣,并开始培养一些独立的生活技能,例如穿脱衣服和洗手。
总的来说,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各不相同。
他们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与婴幼儿互动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文案

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文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从小到大,不断经历着身体、思维和性格上的变化,让每个父母都感到无比地惊喜和欣慰,也让每个宝宝都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着。
以下将从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
【生理】1. 出生:体重一般在2.5-4千克左右,身长在50-60厘米之间。
2. 3-4个月:宝宝开始会扶起脑袋,转动身体,慢慢地开始掌握头部的控制力度。
3. 6-7个月:宝宝开始会爬,学会用手拍打物品,自己伸手去拿东西,还会说些简单的音节,比如“ba ba”、“ma ma”等。
4. 1-2岁:宝宝学会站立,有了自己的双脚,便可以自由地向前走,学会用勺子、手指小心翼翼地抓取食物,并且可以说出更多的单词,还会用手指指物品。
【心理】1. 0-3个月:宝宝逐渐适应了外界的环境,认识到了声音和触感的不同,有了睡眠和醒来的模式。
2. 6-7个月: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个人喜好,嗅探不同的香味,发现自己和外界的不同,在语言的认知上开始快速提升。
3. 1-2岁:宝宝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慢慢明白了锻炼的乐趣,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行为】1. 3-4个月: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表情,能够表现出开心、哭泣、惊喜等情绪,口中模仿各种不同的声音。
2. 6-7个月:宝宝爱好探索和发现,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学习走路时摔倒倒立也不怕。
3. 1-2岁:宝宝有了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会模仿大人说的话和动作,在孩子的心里打下了自己的印记。
通过对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宝宝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真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喜悦。
作为家长,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他们的成长,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2-6个月婴儿心理行为发育

2-6个月婴儿心理行为发育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2-6 个月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期,宝宝的心理行为逐渐丰富起来,每一个新的变化都令人感到惊喜和欣慰。
2 个月的宝宝,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更多的兴趣。
他们的视觉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看清一定距离内的物体,尤其是对人脸表现出特别的关注。
当父母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时,宝宝会盯着看,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此时的宝宝还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啊”“哦”,虽然不成词语,但这是他们尝试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到了 3 个月,宝宝的笑容变得更加频繁和灿烂。
他们开始能够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对于经常照顾他们的家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亲近和依赖。
这个阶段的宝宝也开始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经常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有时候还会尝试把小手放进嘴里。
4 个月的婴儿,社交互动的欲望进一步增强。
他们会用笑声来回应父母的逗弄,而且开始能够发出一些更复杂的声音,比如“咯咯咯”的笑声。
宝宝的翻身动作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发展,他们会努力尝试翻动身体,探索周围的环境。
5 个月大的宝宝,认知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物品,比如自己的奶瓶、玩具等。
同时,宝宝的手部动作也更加灵活,能够抓住一些较小的物品,并试图摆弄它们。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声音的敏感度也提高了,会转头寻找声源。
6 个月的婴儿,心理行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当熟悉的照顾者离开视线时,可能会哭闹。
宝宝的模仿能力也逐渐展现,会模仿大人的一些简单动作和表情。
而且,他们开始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拍手”“再见”等。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情感需求也日益增加。
他们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温暖的拥抱、轻柔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都能让宝宝感到安全和满足。
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互动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比如,和宝宝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可以增强他们的物体永恒性概念;给宝宝讲故事、唱儿歌,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同时,宝宝的睡眠和饮食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行为发育。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宝宝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脾气和情绪,不再 完全依赖父母。
社交能力
宝宝开始对其他孩子和成人产生兴趣,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也希望 得到别人的关注和互动。
喂养和教育
喂养
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同 时逐渐引入固体食物,确保营养 均衡。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依赖 奶制品。
教育
通过亲子游戏、儿歌、绘本等促 进宝宝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的 发展。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 好的生活习惯。
婴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 0-3个月 • 4-6个月 • 7-9个月 • 10-12个月
01
0-3个月
生理特点
01
02
03
身体发育
新生儿和婴儿在头三个月 内经历快速的生长和发育, 体重和身长增长迅速。
运动能力
新生儿和婴儿在这个阶段 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 但会逐渐开始尝试抬头和 翻身。
视觉和听觉
新生儿和婴儿的视觉和听 觉系统逐渐发育,开始对 周围的声音和颜色产生反 应。
喂养和教育
辅食添加
01
此时可以开始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但仍应以母乳或配方奶为
主。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02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固定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洗澡、换尿布
等。
进行早期教育
03
通过与宝宝的互动、游戏和音乐等,促进其认知、语言和生理特点
身体发育
7-9个月的宝宝体重和身高持续增 长,肌肉和骨骼逐渐强壮,为爬 行和站立做准备。
心理特点
情感依赖
新生儿和婴儿开始对主要 照顾者产生情感依赖,寻 求亲密接触和安抚。
睡眠模式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睡眠模 式与成年人不同,通常需 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并且 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课件——4-6个月婴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

亲子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1. 符合婴儿发展需求:学坐大动作、手眼协调 2.以抬头与视听触觉为主要发展内容 3.活动时长短暂 4.注重家庭开展适宜性
亲子活动设计----学坐活动
• 婴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 • 大动作发展循序渐进
拉坐 4-5个月 靠坐 5-6个月 独坐 6-8个月
亲导
目录
01 4-6个月婴儿生理发育特点 02 4-6个月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4-6个月婴儿生理发育特点
4-6个月婴儿生理特点
体重均值
4个月末 7.01-7.06kg 5个月末 7.53-8.02kg 6个月末 8.0-8.62kg
身高均值
4个月末 63.8-65.1cm 5个月末 65.5-67.0cm 6个月末 67.6-69.2cm
心理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4个月的孩子不会对每个人都非常友好,他最喜欢父母。 如果他有哥哥、姐姐,当他们与他说话时,他会非常高兴。
5个月的孩子会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区别家人的 声音,能识别家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会做出躲避的姿态。
6个月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之间天生的个体差 异会更加明显。有的孩子不需要扶也能坐一小会儿,有的孩子 需要扶着才能坐稳。
藏猫猫”
活动目标:培养儿童物体永恒性 活动准备:小手绢或布巾1块 活动时间:5分钟 活动过程: (1) 抱着宝宝,突然用手挡住住脸,仍然同 宝宝说话。 (2) 宝宝突然看不到妈妈,正在左右观看有 点儿着急时,拿开手,笑嘻嘻地说:“喵儿— —”逗宝宝,宝宝感觉又惊喜又快乐。 (3) 多玩几次后,妈妈再盖上手,宝宝会自 己动手把手推开,找到妈妈,宝宝和妈妈都发 出笑声。
谢谢
心理发展----动作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大肌肉运动方面: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月时
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
(宝宝从会坐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
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
2.精细动作方面: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能马上动手去取。
此时,宝宝的分辩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的很好。
(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有食指操作多种开关。
)
3.感知方面: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
他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大有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
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
4.语言方面: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是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包括用表情),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能懂得的表达方式。
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语言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5.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
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陌生人表示不安。
二、7-9个月的宝宝能做的
1.有亲子依恋情绪;
2.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
3.能够熟练爬行;
4.会用拇指和食物对捏取物,会拿勺子盛到食物;
5.穿衣时能伸头伸手配合;
6.扶杯喝水,自食饼干;
7.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
8.有模仿行为,如“谢谢”、“再见”8.指认3-4种日常物品,会指身体1-2个部位。
三、7-9个月宝宝的游戏
1.追皮球:妈妈把皮球从床的这边滚到床的另一边,引导宝宝爬地去把皮球抱住或者用手拍打皮球。
(这个游戏能促进宝宝熟练地爬行、活动全身部分肌肉)
爬行训练了脑指挥肌肉协调活动的能力扩大了宝宝认识世界的范围,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练习爬行最好的玩具是色彩鲜艳、大小不同的皮球。
皮球之所以能受到宝宝青睐,是因为无须宝宝费什么劲,皮球就能滚得老远。
此外,每次皮球滚动的方向是无法预料的,而且皮球可以失而复得,这就是增加了宝宝玩耍的新奇性和趣味性。
2.奇妙的口袋:做一个布口袋,让宝宝看着你将一个汤匙,一个手刷或一个塑料杯放进去,然后让宝宝玩弄这个口袋,并鼓励他找出口袋里的东西。
(这个游戏训练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促进宝宝触觉的发展)
3.准备一个相册:你制作的宝宝相册应小到能让宝宝抓住和玩弄,当宝宝进入“陌生人焦虑症”阶段时,这是个有益的玩具。
(能满足宝宝对人的面孔喜爱之情,而且你不在时,对宝宝来说,相册是个临时的替代物。
4.捏拢放开:大人边念歌儿“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拍一拍。
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放下来。
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
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这是嘴巴”边做动作。
捏拢:大人把宝宝的五指合上。
放开:再把宝宝的五指伸开。
小手拍一拍:大人左手握住宝宝的一只手,用右手轻轻地拍宝宝的小手三下。
小手放下来;大人握着宝宝的手放下来。
爬呀:大人左手握住宝宝的一只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从宝宝手心开始向上“爬”,一直爬到头顶上。
最后一句按儿歌顺序指宝宝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这个游戏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在玩中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五官。
)
5.敲敲打打:给宝宝一些可敲打的东西,如带盖子的小罐子、奶粉桶或咖啡罐等,然后再给他一根木质的汤匙,让他自由地玩敲敲打打的游戏。
(教宝宝认识声音的起因,同时让他了解因果关系)
6.澡盆里的沉与浮:当你用澡盆给宝宝洗澡时,可以不时地给他一些玩具。
不必限于那些能漂浮的东西。
还可以试着给他一些能沉下去的。
(在澡盆中嬉戏对宝宝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了解哪些东西会漂浮,哪些会下沉也是很有趣的。
7.对拉棉球:将两个棉球系在松紧带的两头,你抓住一个,让宝宝抓住另一个,你轻轻地拉开一点,然后弹回去,让宝宝也这样做。
请多重复几遍。
(这一活动能增加宝宝的肌肉力量,并教宝宝知道“力”是如何产生的。
)
8.拍气球:你与宝宝面对面的坐在床上,鼓起你的嘴部做气球状,然后用手轻轻拍拍它,发出“扑扑”声。
反复做这动作,直到孩子会模仿为止。
(孩子喜欢那些易于看出其结果的重复性活动,这些活动能使他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
)
9.指偶游戏:把故事中的角色做成小指偶,大人带上指偶给宝宝讲故事(最好是以表演短剧的形式,即多些对话)。
讲完后将这些指偶套在宝宝的指头上,让宝宝模仿大人。
(这些小故事会引起宝宝,有助于他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事物。
你应该鼓励宝宝模仿,让他也来试试。
)
10.跳绳子:妈妈抱宝宝坐在桌子前,桌子上放着两根绳子,一根绳子系着玩具,一根没有,让宝宝自己选择拉哪一根绳。
经过多次反复,宝宝可以分辨出哪根绳上有玩具,哪根绳上没有,并很快地把玩具拉过来。
(初步训练宝宝分辨事物的能力)
11.在一个彩色小箱中放上色彩斑斓、样式和质地不同的物体,如小镜子、项圈、小彩球。
你每天都打开小箱子,让宝宝看着箱子里都有什么。
(要经常更换箱子里的东西。
因为孩子正等着辨认箱中可能会出现的小玩意,这会增强他的记忆力。
)
12.滚球:你与宝宝面对面坐在地板上,腿伸开,四脚相对,将一个大皮球向他滚去,然后鼓励他将球向你滚回。
根据宝宝的熟练程度可适度延长滚球的距离。
(这是一个易于看出其结果的重复性活动,它在便于宝宝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的同时,促进了
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
)
13.捏豆豆:让宝宝坐在你腿上,两肘搁在桌面上,在桌上的盘子里放一个有盖的透明的杯子,里面装上色彩的豆豆(黑豆、黄豆、绿豆)。
告诉他:“这是豆豆”。
边说边示范把一粒豆豆从盘里放进杯子里。
让宝宝来操作,教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豆豆,放进杯子里。
(这个游戏训练宝宝拇指和食指配合捏物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14.找玩具:把宝宝正在玩的玩具拿走,当着他的面藏到被子或枕头下(一点不露),让宝宝把玩具找出来。
再将玩具藏到小箱子里,然后当着宝宝的面,把它取出来,藏进一只小包里,让宝宝找。
(这时妈妈要做的是:看宝宝会不会翻小包,是不是仍到箱子里找;当他往箱子里看时,他会出现什么表情。
宝宝找玩具的过程,就是他观察、记忆、推理后才行动的过程。
)
15.盒子与玩具:给宝宝大小不同的盒子各一个,教他将盒子变得放进大盒子里面而不是把大盒子往小盒子里放。
之后,再给他一些积木,教他将积木放进小盒子后,再把小盒子放进大盒子里。
(这些活动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使之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他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当婴儿的经验越来越多时他所拥有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这就是他在学习新东西时更容易。
这是因为记忆力不是孤立存在的。
当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婴儿的脑子里彼此形成联系时,新的记忆信息就会被保存下来。
这种信息连接要等婴儿长到8-9个月才会发生。
那时,婴儿在学习新东西时,脑内会有更多的信息连接发生,这样他就更容易学到新知识,并回答起学过的知识。
科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手指的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中心相应区域的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
同时,大脑在接受刺激后,反过来使手的动作的灵巧性得以发展和提高。
对婴儿来说,手的动作发展很重要,因为手的动作出现在语言之前,它比语言更早地反映心灵世界。
手是婴儿感知事物的器官,它能反映婴儿心灵极其微妙的变化。
在早期学习中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分离开来,这是婴儿学习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一旦他意识到他已经和父母分开了,他就会开始明白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和所想都依赖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学习。
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使婴儿认识到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他们对自身的关注和聆听自己的声音。
研究人员发现,越小的婴儿越偏爱关注自己,到8个月时,他们开始明白无须再把关注集中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