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月龄段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1](1)
各龄段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

各月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大肌肉运动方面精细动作方面感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大肌肉运动方面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个月时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
宝宝从会做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
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精细动作方面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的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马上动手去取。
此时,宝宝的分辨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得很好。
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用食指操纵多种开关。
感知方面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
他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
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语言方面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时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也包括用表情),这时任何一个母亲懂能懂的表达方式。
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去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言语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
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对陌生人表示不安。
7—9个月宝宝能做的有亲子依恋情绪;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能够熟练爬行;会拇指和食指对捏食物,会拿勺子盛到食物;穿衣时能伸头伸手配合;扶杯喝水,自食饼干;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有模仿行为,如“谢谢”、“再见”;指认3~4种日常物品,会认指身体1~2个部位。
儿童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一、0 - 1岁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感知运动阶段)1. 生理发展- 新生儿的身体各部分机能还很脆弱,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身体快速发育。
例如,婴儿的视力在出生时很模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能看清物体轮廓、颜色等,到1岁左右视力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 婴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从最初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逐渐发展为有目的的动作。
在0 - 3个月时,主要是头部和颈部的动作发展,如能抬头;3 - 6个月时,开始学会翻身、坐立;6 - 9个月时,能爬行;9 - 12个月时,部分婴儿开始站立和行走。
2. 认知发展- 感知觉发展迅速。
婴儿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例如,他们对声音非常敏感,在胎儿期就开始有听觉反应,出生后能区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
在视觉方面,他们对黑白对比强烈的图案、人脸等比较感兴趣。
- 这一阶段婴儿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运动来实现的。
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如抓握、摇晃、敲打物体等,来了解物体的属性和因果关系。
例如,当婴儿发现拉玩具上的绳子会使玩具靠近自己时,他们就开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
3.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出生后就会表现出情绪反应,如哭、笑等。
0 - 3个月时,主要是满足生理需求后的满足性微笑;3 - 6个月时,开始对熟悉的人有更多的社会性微笑;6 - 12个月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如母亲)的依恋关系,当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不安(分离焦虑),而见到母亲回来时会表现出高兴(依恋行为)。
- 婴儿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有简单的人际交往,如与家人的目光交流、发出声音回应等。
二、1 - 3岁幼儿早期(前运算阶段早期)1. 生理发展- 身体发育速度较婴儿期有所减缓,但仍然在不断成长。
幼儿的身高、体重稳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提高。
例如,他们能够更稳地走路、跑步,还能尝试攀爬等动作。
- 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迅速,幼儿能够用手进行更复杂的操作,如用勺子吃饭、搭积木、涂鸦等。
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以下是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详细说明:1.0-1岁婴幼儿期:年龄特点:-身体发展迅速,逐渐学会坐、爬、站和行走。
-语言能力尚未发展,主要以哭泣、咿呀声和面部表情来表达需求。
-需要大量的食物和睡眠来促进生长和发展。
心理特点:-通过触摸、咀嚼物品等方式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对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亲近和依赖性较强。
-具有直觉思维,对环境变化敏感。
2.1-2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学会站稳和行走,开始探索环境和物品。
-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能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欲望,倾向于自己尝试和实验。
心理特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勺子、杯子等。
-学会模仿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摇头表示拒绝、笑表示高兴等。
-具有“自我中心”思维,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2-3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具有丰富的动作能力,能够跑、跳、爬等。
-语言能力显著增强,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和表达愿望、需求。
-开始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有一定的认识。
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喜欢提问并探索新事物。
-开始培养社会技能,如分享玩具、等待轮流等。
-具有逆反心理,倾向于挑战和反抗成人的规定和限制。
4.3-5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大脑发展迅速,思维逐渐理性化,开始实施计划、解决问题。
-语言能力大幅增强,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和语法结构。
-协调能力提升,例如能够踩脚踏车、穿衣服、梳头等。
心理特点:-开始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愿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具有群体意识,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并形成友谊。
-增强社交技能,能够根据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去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综上所述,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在身体发展、语言能力、认知发展以及社交技能方面都有具体的差异。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不同月龄段宝宝的心理发展、行为发育等健康知识、

不同月龄段宝宝的心理发展、行为发育等健康知识
宝宝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发育健康知识会因月龄而异。
以下是一些不同月龄段宝宝的心理发展、行为发育等健康知识:
新生儿期(0-2月):
* 心理特征变化最大,心理发展最迅速,能够产生本能和条件反射。
* 视听觉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定向活动认识世界,手眼动作也会逐渐协调。
婴儿早期(1-6月):
* 产生依恋关系,语言功能会萌芽,肢体动作也在此时期迅速发展。
* 可以进行简单的手部精细动作,如抓握玩具等。
婴儿晚期(6-12月):
* 开始能够爬行,并逐渐发展出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 开始尝试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符号进行交流。
先学前期(1-3岁):
* 思维和言语能力逐渐发展,能够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展现出最初的独立性。
* 开始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学前期(3-6岁):
* 此阶段具有较大的情绪作用,拥有强模仿性以及肢体活动性并开始自觉控制和调节心理活动,逐步展现出独特个性。
* 对成人依赖性强,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抽象思维逻辑开始发展。
在宝宝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父母和家庭成员的陪伴和互动对宝宝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同时,良好的教育和照顾也是宝宝行为发育健康的关键。
这包括提供稳定的环境、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
此外,对于宝宝的情绪反应,父母和家庭成员应给予关注和理解,并帮助宝宝学会表达和处理情绪。
【儿童心理】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

【儿童心理】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1、13~15个月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注意力更加持久和有目的性,能逐渐集中注意力看书、图片、电视、听儿歌及故事等。
(2)记忆力能够忘记自己的东西,以及几个不好伙伴的名字,对曾经鼓腮过的事物维持记忆的时间减少,能够内隐记忆几天至十几天前的事物。
(3)思维开始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但仍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概括能力很低。
(4)情绪和情感发生同情心,当多个孩子在一起嬉戏时,如果一个孩子大哭了,其他孩子也可以一起大哭,以表示同情。
这个时期的孩子与亲人相互憧憬的情感最强大,也就是拆分恐惧情绪最强大的时期。
(5)意志出现最初的意志状态,但控制能力仍很差。
2、16~18个月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能根据大人的要求,服从一定的活动需要,注意某些事物。
(2)记忆力对曾经处分的事物,维持记忆的时间进一步减少。
(3)思维仍以直觉行动性思维为主,具体的形象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
(4)情绪和情感主要特征为同情心、拆分恐惧和闷闷不乐人或陌生环境。
(5)意志力能按大人的吩咐完成一定的动作,如拿东西等,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3、19~21个月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能集中注意某一事物达5~8分钟。
(2)记忆力能够忘记大人一些直观建议,以及忘记一些短小歌曲或诗歌。
发生回忆起的能力。
(3)思维能分析简单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4)情绪和感情情绪分化更为显著,例如开心的情绪分化为高兴与欢欣两种情绪;驳斥的、不开心的情绪中,又分化为憎恶、恐惧和愤慨等相同的情绪。
(5)意志力在行动中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如桌子上的东西太高,拿不着时,孩子会搬凳子,爬上去拿。
4、2岁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能集中注意10~15分钟,能精确、更主动地听故事。
(2)记忆力能够忘记直观的儿歌,发生重现的回忆起。
(3)情绪和感情对亲人发出微笑,对陌生人、物或环境有恐惧感。
能爬或走向特定的人,并尾随其后表示欢迎或再见等喜悦情绪。
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对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环境有初步认识
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喜欢模仿成人行为
开始建立起同伴关系,享受与其他儿童玩耍
开始养成一定的自理能力
感受到成就感,喜欢被表扬和肯定
幼儿(3-6岁)
身体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学习跑、跳、爬等动作
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丰富,能够表达复杂的想法和情感
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年龄段
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新生儿
睡眠时间长,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
对声音、触觉和温度敏感
以基本的生理需求为主,如吃、睡、拉、撒
喜欢听亲人的声音,能分辨出亲人和陌生人的声音
需要亲人的关爱
吸吮反射发达
头部大而圆,脊柱弯曲,手脚弯曲成半握状态
婴儿(1-12个月)
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和进食状态
开始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等
想象力丰富,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
对于游戏和玩具有浓厚兴趣,喜欢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
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分享资源
对社会规则和家庭规范开始有初步认识
开始感受到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
逐渐形成日夜节律,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生长迅速,Leabharlann 体各部分比例逐渐接近成人比例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喜欢观察和探索
发育迅速,掌握头部支撑、翻身、坐立等基本动作
开始形成依恋,喜欢和亲人互动
对简单的声音、图形和色彩产生兴趣
开始学习模仿语言和动作
幼儿(1-3岁)
步态逐渐稳定,开始尝试行走
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能够表达简单的需求和情感
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0-3岁婴幼儿是人类生命的最初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
以下是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1.快速生长:0-3岁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都会迅速增长。
他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几倍的体重和身高。
2.发育进程互相关联:在婴幼儿期,基本的生理系统,如视觉、听觉、运动和认知等都在同时发展。
这些系统的发展互相关联,相互作用。
4.初步形成身体意识:婴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身体部位,并尝试控制和移动它们。
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手、脚、头等身体部位的存在和功能。
二、心理特点:1.感受力强:婴幼儿对外界的刺激和感受非常敏感。
他们对声音、光线、触摸等刺激有很强的反应,可以通过甩动手臂、大声哭喊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注意力短暂:婴幼儿的注意力很短暂,他们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在一个事物上。
他们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和刺激更感兴趣,容易分心和转移注意力。
3.情绪变化剧烈:婴幼儿的情绪起伏较大,情绪会随着需要和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他们可能会突然变得兴奋、焦虑或哭闹,需要家人和照顾者的关怀和安抚。
4.理解能力有限:婴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还不能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
他们主要通过模仿、感知和行动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5.善于模仿:婴幼儿非常善于模仿和学习。
他们能够模仿成人的动作和表情,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
6.社交互动能力初步形成:婴幼儿开始发展社交互动能力,他们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他们开始与家人和照顾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并逐渐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
以上是0-3岁婴幼儿的一些主要生理心理特点。
这个阶段的特点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和照顾者应该根据这些特点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和教育。
0-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开始学步
1岁以前只是行走的准备阶段。身体的发育和大脑的发展,使得婴儿在8-9个月的时候可以扶站片刻,10-12个月可独立站片刻并可扶走,部分孩子开始独自迈步走。
(二)手指活动更灵活
6个月的时候婴儿在抓东西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五指分工,该阶段的婴儿会用手捏取细小的物品,同时学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伸出食指抠东西。该阶段婴儿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认识到一些物体之间最最简单的联系,比如敲击东西会发出声音,所以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去敲,这是孩子最初的一些“思维”活动,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大进步。
超敏感性。任何刺激的突然变化都会引起惊吓和啼哭。
该阶段的婴儿没有太多情绪状态,对外界环境也根本不感兴趣,所寻求的是舒适感,喜欢被抱起来并四处走,喜欢吮吸。
在第一个月末期,宝宝会逐渐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些兴趣。观看的适宜距离18-20厘米,有三样东西会吸引宝宝刚刚萌发的视觉兴趣:与视线平行的位置对着婴儿床摆放的镜子;设计得当且摆放位置适当的mobile玩具;以及宝宝从婴儿床上或者仰躺时能看到的自己面前的东西。
3)3-6个月
总体特征:这一阶段宝宝的第一个特征是情绪状态高涨,白天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是醒着的,醒着的时候有很多事情可做,并且无论做什么都显得很开心。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开始扩展,日益增长的探索欲望,包括视觉探索,声音探索,触觉探索。第三个特征是开始玩自己的脚,宝宝的胳膊和腿开始进行有力的运动了,并且学会了翻身。
1)0-1个半月
总体特征:软弱、易睡、易怒、视力有限、超敏感性
具体表现:
该阶段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而且社会意识和视力都非常有限,此时有趣的事物刺激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新生儿行为的不连续性。刚刚出生的婴儿行为中只包含很少的、笨拙的、不完整的和孤立的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月龄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7—9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大肌肉运动方面●精细动作方面●感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大肌肉运动方面满6个月的宝宝很快便会坐稳而且学会连续翻身,到7个月时已开始学习匍行,进入第八个月,练习爬行就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了。
宝宝从会做发展到学习手膝着地爬行,并逐渐学会从爬行到扶物站起、横向跨步。
这就为以后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精细动作方面这时的宝宝能按大人的吩咐拿玩具,说明宝宝已经记住玩具的名称,看到它在哪里马上动手去取。
此时,宝宝的分辨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动作技能都配合得很好。
手的动作已非常灵活:用它表示的语言更加丰富;会揭开纸或布找到玩具;会用食指操纵多种开关。
感知方面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
他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并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
凡是具有色彩或处于动态的自然景物,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
因此,要利用宝宝的这一特点,让他多听多看。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会认识任意三个他喜欢的身体部位。
语言方面宝宝开始会模仿父母的声音、动作,这时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还会向别人表达意愿,会用四种以上的姿势去表达语言(这里也包括用表情),这时任何一个母亲懂能懂的表达方式。
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法去表达时,他自然也能理解别人言语之外的用意,即学会察言观色,这是一生都有用的交往技巧,它使宝宝更加机灵,更加善解人意。
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会对娃娃表示关心,这是关注别人、同情别人的开端;懂得别人的谈话,当谈到自己时会表现出害羞的神情。
能分清身边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喜欢用咿呀话语交流沟通,对陌生人表示不安。
7—9个月宝宝能做的有亲子依恋情绪;个性发展,好奇心日益旺盛;能够熟练爬行;会拇指和食指对捏食物,会拿勺子盛到食物;穿衣时能伸头伸手配合;扶杯喝水,自食饼干;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有模仿行为,如“谢谢”、“再见”;指认3~4种日常物品,会认指身体1~2个部位。
7—9个月宝宝家长该教的学坐;连续翻滚;让宝宝认识身体部位;锻炼食指;打手势(如“挥挥手表示再见”);学习匍行;学爬;学习寻找。
配合穿衣10—12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大肌肉运动方面●精细动作方面●感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大肌肉运动方面宝宝能自己站稳,并保持身体平衡;能倚靠着沙发或床栏杆慢慢地行走,甚至不用扶持也能走几步。
宝宝还出现攀高行为。
精细动作方面宝宝的手指灵活度增加,手眼也逐渐协调。
这一阶段,他喜欢用手摸着物体去探索它的结构;能用勺子盛上1—2勺饭放进嘴里;将帽子平稳地放在头上;会准确地放上茶杯盖;会用手扯开纸包取出纸包内的食物;会用食指和拇指捏取葡萄干或爆米花;会为大小瓶盖配对;会握住蜡笔在纸上乱涂(这是画写的第一步);会向小瓶中投入小东西等等。
感知方面宝宝独立活动的能力增强,他的视野更广,探索的范围更大。
宝宝有了一定的空间、大小直觉能力,注意力所及的区域扩大,甚至会在书中、玩具商寻找细枝末节的东西;他已经具备一定的辨认能力,能认识身体部位5处以上,并会指图6张以上;他的记忆力有巨大的进步。
“寻找与发现”累类的游戏是这个阶段最好的游戏。
语言方面宝宝理解词语的能力大大提高,能听懂简单的话语。
因此,词语游戏对他来说是非常好的活动,可通过让宝宝辨认事物的方式进行。
这时的宝宝也开始用简单的发音或词语表达自己的要求;会叫爸爸妈妈;会学小动物叫;还会在背儿歌时加上动作。
社交和情感方面喜欢与人交往,玩的时候喜欢有人在旁边;会主动模仿人;长时间注意妈妈的行动,更依恋妈妈。
这时的宝宝情绪反应会更加分明,“陌生人焦虑”已很明显,有陌生人在场时,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安慰他。
10—12个月宝宝能做的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独站及独走几步;学会准确地抓住物体并有意识放下的技巧;喜欢读“布书”、听儿歌、讲故事、学说话,能理解日常日常用语;探索简单的因果关系,发展思维能力;愿意与别的孩子接近,用表情、手势和少数词与人交往;用小勺盛饭,穿衣、盥洗时能配合,便前有表示。
10—12个月的宝宝家长该教的学迈步;摸取玩具;听儿歌表演;学习认识1,知道竖起一个手指是“1”;滚球击物;听儿歌表演;踢球;套碗;找找玩具在哪里。
13—15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动作方面●认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音乐才能的发展动作方面这个时期宝宝的大动作能力已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能独立行走,不左右摇摆。
在精细动作方面已能用手握笔在纸上乱画,用大拇指和另外一根手指提起东西。
认知方面物体协调性增强,12个月时,宝宝开始能在游戏中协调处理两个物体;会模仿大人的做法来使用同一样东西;到15个月的时候,宝宝初步形成空间感;宝宝会用双手捧书,但不是每次都能够把书拿正;宝宝会翻动书页,但不总是能够按从左到右的方向翻页。
语言方面这个时期宝宝语言发展到单词句阶段,一句话只有一个词,这个词常常表示多种意思。
出现单音重复,以音代物现象。
他会继续使用手势动作进行交流,如想喝点什么时就指着冰箱。
宝宝能清楚地区分母语语言的声音,但在区别母语和其他语言声音方面会有更多的困难。
社交和情感方面通过重复经验,宝宝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和控制能力;随着独立意识的形成,宝宝会冒险尝试父母和其他看护人所规定的界限;宝宝开始探索周围环境,但会察看一些附近是否有看护者在;宝宝在面对社会活动中哪些该做何哪些不该做时,会很容易急躁。
此时,宝宝在某件事需要帮助时,会求助大人,且能够拉住大人表示需要什么或看什么东西的愿望。
此外,这时的宝宝开始对小伙伴感兴趣,会把玩具给人玩或与人争夺玩具等。
音乐才能的发展对音乐的刺激表现积极,并且对音乐的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听到音乐时,开始频繁发音,并能更好地控制发声。
13—15个月的宝宝能做的能独立自行走;能爬上成人的椅子转身坐下;能有目标地投掷;能从瓶中取豆粒;能用笔自行乱画;能将铅笔插入笔筒内。
能连续翻书两次;能在大人示范后搭三层塔;能有选择性地看书中的图;能按要求指出一张画。
能听懂日常语言;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及周围熟悉的人,但发音不一定清楚;会用手指点说出身体3个以上部位(如,眼、鼻、耳等);知道自己的名字,并能用几个单字表达自己的意愿。
见到陌生人开始出现害羞表情;会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也会为做错事而不安;会说“谢谢”;做事时能寻求帮助;能有意识地脱下袜子,而不是拉下来。
13—15个月的宝宝家长该教的指导宝宝发重叠音;学习翻页;使用棍子拨玩具;听故事;套碗;走稳;扶栏上楼梯;指五官;区别大小;比多少;叠放3—4块积木;认识红色,能听指令取红色物品;尝试迈步过障碍。
16—18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动作方面●认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音乐才能的发展动作方面这时期的宝宝走得很稳,能蹲下捡东西,然后站起来再走,很少摔跤。
扶栏能上几步楼梯,开始学跑。
不用大人帮助,宝宝能用积木搭起四层塔。
自己能拿杯子喝水。
认知方面宝宝的想象力增强:会拿东西玩耍,如拿着匙子在空中挥舞玩耍等。
宝宝此时已能够感受和认出自己及他人身体的许多器官。
语言方面词组理解力增强:即使还不能说出多字句子,但宝宝也许能够逐渐理解某些多字词组。
社交和情感方面9~18个月时宝宝"社会与情绪认知期”:他可以暂时离开父母一会儿,再很快地奔回父母身边寻求安慰。
1.寻求帮助来控制情绪:当面临不明白或要求很高的情况时,宝宝指望你帮助他控制情绪。
2.过渡性安慰物:宝宝会用某种替代物来安慰自己。
此外,这时期宝宝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开始显现。
音乐才能的发展1.对低频音显得更为敏感:高频音在此之前比低频音更能引起宝宝的注意,但之后,宝宝听低频音的能力逐渐加强。
2.对发音的控制能力增强:听到音乐时,宝宝开始频繁发音,并能更好地控制发音。
16—18个月的宝宝能做的扶手能上楼梯;跑不稳,会接触球,但不会踢;能自发地用笔乱涂,模仿划线;能叠起3~4块积;会用匙子自己吃饭,但只能吃部分并撒在桌上;看图画书时能说出或指出物名;会说出眼、鼻、耳、嘴、头身体的五个部分;能执行简单的命令,如拾起玩具等;会戴帽子,但不一定戴正。
16—18个月的宝宝家长该教的认识黑色和白色,能听颜色指令取物;追泡泡学跑步;在成人协助下上坡和下坡;端杯喝水;看照片认亲人;踢球;尝试自己吃饭;捉迷藏;尝试找朋友玩;串珠;认识方形。
19—21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动作方面●认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音乐才能的发展动作方面这时期宝宝除能向前走稳外,还能稳定地倒退走和侧身走。
能用脚尖走3~4步。
跑步时可控制速度及绕开障碍物跑。
能用蜡笔在纸上画出线痕;搭积木能搭起5~6块。
认知方面能够回忆起某些特殊事件发生的细节,以及当初自己的感受等;能通过想象形成抽象观念,比如有时他不会自己假称要睡觉,而是让自己的小熊玩具假装要睡觉;开始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个性;宝宝到了21个月大的时候,知道空间是一个具体概念:如果一个球消失在长沙发后面,他知道球还存在着,知道球是在沙发后的某一空间位置。
宝宝这种对空间的认识会使其在废纸篓和爸爸留在地板上的公文包里翻找东西。
语言方面宝宝开始自己快速生成词汇;开始将字母与其发音相联系;开始能识别书中的物件示图,能够理解它们在真实世界中所代表的物件。
社交和情感方面宝宝开始关注“应该是”和常规的行为。
当旁人感到沮丧时,宝宝会做出亲社会行为。
例如:当妈妈脚受伤时,宝宝会给她一辆玩具卡车,企图安慰妈妈。
又如宝宝逐渐开始明白另一个人可以加入到游戏中来。
自我意识的增强有时会引发负面的态度和行为。
如:对自己的玩具看得谨慎,不愿与别人分享;不愿让妈妈抱其他的小朋友等。
音乐才能的发展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开始重复部分歌词并参与唱歌;开始能够更好地掌握音调标准。
19—21个月的宝宝能做的扶栏杆能上下楼梯;能自己上下矮床;能连续跑5~6米;能向不同方向抛球;能找出方形和三角形;能讲3~5个字的句子;能够表达个人需要;听到音乐时有快乐的表情;能跟随大人做简单的动作;能按照大人的吩咐做事。
19—21个月的宝宝家长该教的捡球;捡豆子;感觉味道;认识上下;区分黄色和白色;会简单的问答;同小伙伴一起玩耍;踩影子;击打吊球;登高;玩沙;拧瓶盖。
22—24个月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动作方面●认知方面●语言方面●社交和情感方面●音乐才能的发展动作方面这时期的宝宝能够双脚跳离地面,能够掷球、踢球;手指、手腕能够灵活运动,如拼图、贴纸、折纸等。
认知方面此时宝宝更能够劝阻自己不去做以前会凭冲动意识所做的事情;对别人有意或无意行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宝宝的游戏开始涉及到与他人更多的交流和参与;宝宝会把有些物品看做是其他东西,如把“喝水”叫做“喝茶”,用沙子来烤蛋糕等;这时的宝宝能吧物体和行为的意义,通过转换来适应想象的环境,如纸板箱变成了飞机等,对想象游戏知道或记住更多的细节;宝宝的时间观念在加强,他开始明白过去、将来和因果关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