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神话

合集下载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维生素C (以下简称维C),水溶性维生素,因能防治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

大多数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但是人类、猿猴、天竺鼠等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肉类中。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维C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促进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的更快愈合。

胶原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正因为维C 这些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作用,使得有些人对其功能加以神化,两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鲍林,就是最先大剂量补充维 C 的先驱。

据说他自己每天至少服用12 克维C,他认为维C 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乃至癌症,为此他还写了两本书来推广这个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维C 用量与作用的大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下面,我将从有关于维C 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确实说明维C 对人体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于过量的危害,揭开维C “万能良药”的幌子,使人们正确认识这一种维生素。

一、维C 简介维生素C (VITAMINUMC)化学名:L-3-氧代苏己糖醛酸内酯英文名:Ascorbic Acid(INN)异名:抗坏血酸分子式:C2H8O6分子量:176.13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二、维C 的作用机理这里必须要提到自由基这一名词。

在细胞中游荡的自由基,会威胁到蛋白质和基因的稳定,而这两类物质正是生命的根基。

已经有实验证明在心脏病、中风、癌症乃至老年痴呆等严重疾病中都发现了自由基破坏的痕迹。

维C 在人体内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与物质还原剂而发挥作用。

维生素C带你走进鲜为人知的「VC发现历史」!

维生素C带你走进鲜为人知的「VC发现历史」!

「维生素C」作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维生素”,知名度不可谓不高!我们从小到大就一直听到“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C”,平时或多或少也吃过VC的补充剂,确实也认可它对健康的好处。

但是你是否会好奇“维生素C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得从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说起......维生素C的发现历史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远洋船队航向太平洋,3个月后船员出现“坏血症”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嘴巴出现臭味,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牙齿脱落,腿和腹部肿胀。

由于当时人们对坏血症认识不足,往往是束手无策。

坏血病在整个大航海时代流行了几个世纪之久,直到1747年,英国海军医官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将12名有坏血症的船员分成2人为一组,共计6组,每组受试船员每天吃以下几种不同的东西:第1组:海水;第2组:稀释的H₂SO₄;第3组:醋;第4组:肉豆蔻;第5组:苹果汁;第6组:柑橘类水果。

观测一个星期后,第5组喝苹果汁的船员有所好转,第6组吃柑橘类水果的船员基本恢复了健康。

詹姆斯∙林德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柑橘类食物可以对抗坏血症。

然而詹姆斯∙林德呼吁远航船员在饮食中加入柑橘类水果并没有获得英国海军的认可。

但被人称为“超级航海天才”的库克船长非常认可林德的实验结论,他每次出海远航时,都坚持要求船员吃柑橘类水果,也经常靠岸为船员补给新鲜水果。

经过他的努力,他创造了第一个远航时船员无坏血症的纪录。

1786年,库克还还因此获得了「科普利」奖章[5]。

虽然大家知道了吃柑橘类水果可以对抗坏血症,但对真正发挥作用的维生素C还是一无所知。

1930年,匈牙利生理学家圣捷尔吉从辣椒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它与柠檬中的抗坏血病因子完全一致,于是将其命名为“抗坏血酸”,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维生素C。

后来他因此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6]。

维生素C还可以这样补充我们如今的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生活中也会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

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

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
谣言:健康栏目的专家们会特别强调要补充高剂量维生素C,因为高剂量维生素C有预防和辅助治疗感冒的作用。

真相:没有任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这只是上世纪早期维生素C刚被分离纯化之后诞生的诸多神话之一。

简述:尽管很早人们就知道要使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但直到1932年维生素C才被分离鉴定,随后才出现了用它来治疗许许多多种疾病的尝试,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和疾病原因缺乏了解。

随着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这样的治疗方法被证实是不正确的,也被人们慢慢淡忘了,唯独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说法还被常常提起,而依然有很多人相信。

经期洗头易患癌、坐月子洗头一身病
谣言:有调查发现,多数的乳癌及子宫癌患者,在例假来潮时,洗头发、提重东西,或产后不注意调养吃冰冷食物,致子宫收缩不完全,应该排出的污血未排净而残留在子宫内,日积月累,使体内荷尔蒙分泌不平衡,长久累积而致癌。

真相:经期洗头洗澡、提重物、吃冷饮冷食并不是禁忌,更不会因此而患上癌症。

产妇也应该保持个人卫生。

简述:关于经期洗头、吃冷饮、喝凉水的话题,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样的生活方式可导致妇科疾病。

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及脏器平滑肌收缩,可能引起脏器一过性的缺血性或者痉挛性疼痛。

有人认为会因此加剧痛经的症状,但这并不是痛经的原因,更不会造成癌症。

产后确实要注意恢复与保健,但传统坐月子观念中的很多做法,比如不能吹风、洗澡、洗头等,不但不科学,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维生素的发现故事

维生素的发现故事

维生素的发现故事维生素是一种非常小的有机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在19世纪初被发现之前,人们对它的作用并不清楚。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维生素的发现故事。

维生素的发现源于对食物的研究。

19世纪初,有一位名叫贝采林的德国医生,他注意到他的病人经常吃一些名为“狐梨”的食物,这些食物让他感觉好多了。

贝采林医生觉得这种食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他并不知道这种食物是如何起作用的。

后来,一位名叫希波克拉底的法国医生来到了贝采林医生的医院。

希波克拉底医生听说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即贝采林医生认为狐梨具有治疗作用。

希波克拉底医生开始研究狐梨,并发现它确实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希波克拉底医生开始尝试在自己的病人中使用狐梨,并取得了成功。

这些研究引起了其他医生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狐梨,尝试将其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狐梨中所含的维生素。

后来,英国医生哈维·布雷顿发现了维生素C。

他在1828年的《伦敦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指出狐梨中含有一种能治疗多种疾病的维生素。

然而,当时并没有谁知道维生素的概念。

直到1846年,德国医生卡尔·冯·魏尔肖才正式提出了“维生素”一词。

他认为狐梨中所含的物质就是维生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维生素并非只存在于狐梨中,还存在于其他食物中,如柠檬、草莓、牛奶等。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维生素。

同时,人们还发现了一些方法来提取和利用维生素。

1906年,美国化学家威廉·哈维·汤姆森首先从动物脂肪中提取出了维生素A。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还发现了维生素B1、B2、B6、B12等。

今天,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人们对维生素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很多领域,例如维生素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在预防某些疾病中的作用等。

此外,人们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维生素,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

总之,维生素的发现故事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历史。

维生素C的故事(完整版)

维生素C的故事(完整版)

维生素C与心血管疾病预防
维生素C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
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研究表明,摄入适量的维生 素C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维生素C摄入量的建议
为了维护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对于成 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75-90毫克的维生素C。可以通过食用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蔬菜等来满足这 一需求。
Hale Waihona Puke Funk将维生素C命名为“抗坏 血酸”(ascorbic acid),这
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维生素C的命名
01
维生素C的命名是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
02
“维生素”(vitamine)一词是由波兰出生的生物化学家Funk
创造的,用于描述食物中的“活力物质”。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一词则是因为这种物质具有抗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成年人每天应摄取约100 毫克维生素C。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维生 素C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建议适当增加摄取量。
ABCD
对于吸烟者和经常暴露在 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建议 摄取更多的维生素C,以 帮助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C的摄取量并非越 多越好,过量摄取可能导 致腹泻、胃部不适等不良 反应。
促进铁吸收
维生素C能够将非血红素铁转化为可吸收的形式,有助于预防贫 血。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 激反应,对预防慢性疾病有益。
维生素C在生物体内的合成与代谢
合成
高等植物和某些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 素C,而动物则无法自身合成,需要从 食物中获取。
代谢

《维生素C的故事》

《维生素C的故事》
教育公众关于合理饮食和营养健康的 知识,以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06
维生素C的未来研究与发 展
维生素C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词
尽管维生素C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 了广泛的研究,但仍有许多潜在的应用 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
VS
详细描述
目前,许多临床试验正在研究维生素C在 各种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癌症、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研究将有助 于更全面地了解维生素C的功能和作用机 制。
维生素C与疾病预防
01
02
03
预防感冒
研究表明,每天适量补充 维生素C可以缩短感冒病 程,减轻症状。
预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适量摄入维生 素C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 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 病。
预防癌症
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预 防癌症的发生。
03
维生素C的膳食来源
柑橘类水果
柠檬
黑莓
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可以增强 免疫力和预防癌症。
绿叶蔬菜
菠菜
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有助于促 进胎儿发育和预防贫血。
甘蓝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 有助于预防癌症和促进消化。
芥蓝
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有助于 增强免疫力和预防贫血。
其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番茄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癌症 和心脏病。
体需要。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功能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骨骼、肌腱等组织的主要成分,维生素C可 以促进其合成,维持组织的健康。
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预防慢性疾病 如癌症、心脏病等。

维生素C的起源与作用

维生素C的起源与作用
它通过吞噬细菌病毒、产生抗体的方式来消灭和抵御入侵的细菌和病毒。
《开启免疫之旅》
,增强抵抗力
吞噬细菌病毒
提高白细胞趋化性 和变形能力 促进抗体的合成
移动更快 吞噬更快
产生抗体抗病毒
更快结合病毒
维生素C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显著作用,促进感冒、炎症等疾病的恢复; 对于易感冒人群、服用抗生素人群、免疫力低的人群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吸进污染的空气
压力大
太阳暴晒
吸烟
喝酒
每天我们的身体产生超过
个自由基!
7
产 生 疾 病
过量自由基 不能被中和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因此对增强新陈代谢功能、预
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理3: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将它们联系起来,而细胞间质的关键 成分就是胶原蛋白Collagen 。
21
维生素C与美白、抗氧化
维生素C的作用机理: 维生素C抑制黑色素生成,起到美白皮肤的功效。 VE
……………………………………………………………………
一句话总结
家里有维C吗?可以配着一块吃! 维C能美白,增强维E活性,协同作用更好
参考文献8【Trevithick JR,Mitton KP.vitamins C and E in cataract rick reduction. Int Ophthalmol Clin,2000(4),40:59-69】
VC是维持 羟化酶活性 的辅因子
脯氨酸羟化酶
胶原蛋白的合成必须有维生素C参加,VC缺乏使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 连接障碍,就会产生皮肤老化、骨骼软骨老化、伤口溃疡不易愈合等一系列问题。

《维生素C的故事》

《维生素C的故事》
(二)挖掘内涵,突出人文性
1、谈话导入,关注生活体验
在学情分析时,我们发现维生素C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食品药品广告中,家人的交谈中常会提及;陌生是因为维生素C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学生又似懂非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由师生谈话导入:你听说过维生素C吗?知道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用吗?也许学生并不能回答准备、全面,但这样的提问足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许是片言只语,也许是一知半解,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是单调地学习语文,而是用语文来感知生活、反映生活。
(三)关注人物
维生素C的发现,应该归功于谁呢?似乎和主人公哥伦布密切相关。事实上,任何发明创造都非一朝一夕之功,灵感绝不是发明创造的唯一来源,它是建立在大量汗水的基础上的。没有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和敏锐观察,就不可能有维生素C的故事;没有船员们的顾全大局,也不会有维生素C的发现;没有医生的反复研究,自然也不可能揭开维生素C的秘密。但细细品味,无论是哥伦布的“细心发现”,船员的“顾全大局”,还是医生们的“不懈努力”,都缘于“爱”。这是哥伦布和船员们对航海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又是一代又一代医学家对人类生命的关爱。而任何科学发现都是像这样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这是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该关注的。
(三)整合资源,注重实践性
1、课前预习,积累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应当让学生从狭窄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实践生活。在中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以学定教。本课教学,可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收集和维生素C有关的资料,既能帮助了解课文内容,也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的神话(2014-04-22 17:20:03)转载▼
分类:科普文章
在西方大航海时代,水手们长年累月在海上颠簸,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很容易得一种被叫做“坏血病”的疾病:齿龈肿胀、出血,皮下淤点,关节疼痛,伤口无法愈合,牙齿松动、脱落,最终导致死亡。

在1500年到1800年间,大约有2百万名水手死于坏血病。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坏血病的病因,以为坏血病是因为消化不良、食物腐败、生活环境恶劣、过度劳累等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不过,在长期摸索中,人们也知道吃柠檬、酸橙等柑橘类水果能治疗坏血病,把原因归于它们含酸性物质,所以认为只要是酸性物质就都能治疗坏血病。

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做了历史上第一次对照临床试验:他把12名得了坏血病的水手平均分成6组,其中一组每天吃两个橙子一个柠檬,其他组分别服用苹果汁、稀硫酸、醋、海水、大麦水。

到第6天,船上水果吃完了,但是吃橙子和柠檬的那两个水手,一个已经完全康复,一个接近康复,而其他组只有喝苹果汁的那组有所好转。

林德的实验证明了柑橘类水果能够治疗坏血病。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首先要求船上都必须储备新鲜柠檬,从此坏血病在英国海军中绝迹,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纷纷效仿。

不过,一直到1932年,这种能治疗坏血病的神奇酸性物质才被提取出来,命名为抗坏血酸,后来也叫做维生素C。

人们也因此知道,坏血病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缺乏维生素C。

合成胶原蛋白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而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一旦缺乏维生素C,没法合成胶原蛋白,结缔组织变弱,就出现了坏血病的各种症状。

维生素C还有其他的重要功能,例如它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同时在免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你可能觉得奇怪,既然维生素C这么重要,为什么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绝大多数动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C,人和类人猿是少数的例外,这是因为与合成维生素有关的一种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变成了没有功能的假基因,人和类人猿就没法自身合成维生素C了。

我们的祖先以水果为食,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不能自己合成维生素C不会对生存产生影响,这个突变就被保留了下来。

只有在人类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之后,维生素C缺乏才成了一个问题。

多种水果、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肉类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但是一旦加热、烹饪,维生素C就会遭到破坏、丧失。

所以要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的最好方法是生吃水果、蔬菜。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没法储存,所以每天都必须补充。

维生素C的摄入推荐量是男人每天90毫克,女人每天75毫克,大致相当于一、两个橙子的量。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维生素C缺乏症已经很罕见了,因为这要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不到10毫克,持续好几星期才会出现。

某些特定的人群比较容易出现维生素C摄入不足(虽然不缺乏维生素C但达不到推荐量),比如吸烟的人,他们体内维生素C含量比不吸烟的人低,每天应比不吸烟者多摄入35毫克维生素C才能满足需求。

在1933年维生素C就被成功地人工合成了,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和天然维生素C的活性是一样的,而且成本极其低廉。

维生素C因此成了使用最广的维生素,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加到各种食品当中,有的是作为营养素添加,有的是作为抗氧化剂添加。

保健品商还想为维生素C找新的用途,比如宣称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治疗感冒乃至癌症。

这个说法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在几十年前最早提出的,虽然鲍林并
非生物医学方面的权威,但因为名气大,影响也就很深远,直到现在相信的人还很不少。

尤其是维生素C能够预防、治疗普通感冒的说法,流传很广,国内有家药厂长期做“常服维C 防感冒”的广告,有的感冒药添加了维生素C,例如“维C银翘片”。

要证明一种药物的疗效,不能听某个名家说,不管这个名家名气有多大,而要看临床试验的结果,就像詹姆斯·林德做的那样,这样的试验应该是有对照的,而且还要进一步,应该双盲(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避免心理因素、主观偏差的影响。

对服用大剂量(每天200毫克以上)维生素C能否预防和治疗普通感冒,有多项有安慰剂做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效果不佳。

综合这些临床试验可知,服用维生素C不能预防感冒,也不能治疗感冒,有点效果的是:如果一直在服用维生素C制剂,那么感冒时病程会有所缩短(成人病程缩短8%,儿童缩短13%),症状也有所减轻,可能是因为维生素有抗组胺的作用。

但是等感冒发作再服用维生素C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至于服用维生素C能否预防、治疗癌症,临床试验的结果都是否定的。

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有调节能力,每天服用100毫克以上在体内细胞中的浓度就基本达到饱和了,每天服用200毫克以上几乎不会再增加体内维生素C含量。

在通常情况下,维生素C吃多了也不会有害处,多余的维生素C将在尿液里排泄出去。

但是提倡把维生素C当保健品吃的人,往往是要求超大剂量地吃,甚至一天吃几克。

每天口服维生素C达2克以上,就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为大量的维生素C没法被吸收,会导致腹泻。

而且,由于维生素C能够增加尿液中草酸和尿酸的分泌,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增加了患肾结石的风险。

所以即使是维生素C,也不是多多益善的。

2014.4.17.
(《新华每日电讯》2014.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