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2.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 (1)检漏
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 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 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两次均不漏水方可使用。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2)冷却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会吸热或放热,而容 量瓶必须在常温下使用。 (3)加液 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入,且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 内壁上,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流出,造成溶质损失,或液体附着在刻度线上方内壁上造 成误差。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例3】 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 g· -3)配制浓度为0.5 mol· -1的稀硫酸500 mL。 cm L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2)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量 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量取的体积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下同)。 (3)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 搅 拌 过 程 中 有 液 体 溅 出 , 结 果 会 使 浓 度 ____________。 (4)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 ___________,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_____;并洗涤烧杯2~3 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____。 (5)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若仰视则使浓度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原理依据——公式法
误差分析的关键是抓住原理:
(NaOH)
cB= B,c(NaOH)=
=
(NaOH)
(NaOH)·
其中M不变,不规范的操作过程会导致m(NaOH)和V的值发生变
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2)具体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口玻璃塞;
②标志: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③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④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
1.1 mol·L-1H2SO4溶液的含义是(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
中
解析:A项,应选用250 mL容量瓶;B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
器,应在烧杯中溶解;C项,应将溶解NaOH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
向容量瓶中转移;D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
(2)俯视刻度线(图2)。恰好相反,刻度线高于液面的实际读数,使
得加水量偏小,结果偏大。
思维建模
1.容量瓶的使用
(1)使用前一定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步骤是加水、倒立、
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固体试样必
须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移。
c1·V1+c2·V2=c(混)·V(混)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预习·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自主预习1. 表示出质量(m )、气体体积(V )及微粒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来表示 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 物理量。
单位 符号: 表达式:【归纳·核心知识】一、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判断:(1)1L 食盐水中溶有1molNaCl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2)将58.5gNaCl 完全溶解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3)从1L2mol ·L —1稀硫酸中取出0.5L,这0.5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 ( )计算:1.将2molNaOH 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则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2.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的H 2SO 4溶液500ml ,含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 .将23.4gNaCl 溶于水中配制成25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4. 配制500mL0.1mol/LNaOH 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________【归纳整理】a .概念中的体积是指 体积,而不 是 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升。
b .溶质的量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而不是质量。
c.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不变。
【知识拓展】1. 0.5L 2mol/L K 2SO 4溶液中,含有K +的物质的量为 ,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有SO 42-的物质的量为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 0.1mol/L Al 2(SO 4)3溶液中Al 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2节-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 高

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和误差分析。
(重点) 3.了解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和稀释计算。
(重难点)一、物质的量浓度1.58.5 g NaCl投入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吗?为什么?【提示】不是1 mol/L,因为溶液体积不是1 L。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1.主要仪器:(1)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100_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容量瓶2.主要步骤(1)计算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5.85 g。
(2)称量准确称量NaCl固体5.9 g。
(3)溶解将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恢复到室温。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4)移液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至100_mL容量瓶中(5)洗涤、振荡: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都转移至容量瓶,轻轻摇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①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1~2_cm。
②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8)装瓶: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贴上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及浓度。
2.玻璃棒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作用?【提示】搅拌促进溶解,引流。
3.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在烧杯中刚好溶解,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这样可以吗?若不可以,这样所配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提示】不可以,溶液未冷却,液体膨胀,故向容量瓶中所加的水偏少,这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1.判断(1)1 mol NaCl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
第二节物质的量浓度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 的量浓度。(P15) (2)符号:cB (3)单位:mol/L(mol· L-1)
(4)数学表达式:????
5.数学表达式: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nB CB= V
nB
V= C B
nB=cB· V
【讨论】 1. 将2mol NaOH 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 2mol/L? 2. 将2克 NaOH 配制成1L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 2mol/L?
【思考】 从1 L 1mol/L NaOH 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 10mL 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 等?所含溶质的量是否相等?
②再配制溶液(实验)
实验1-5
配制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的NaCl溶液
(1)计算:
解:n(NaCl)=c(NaCl) ×V [NaCl(aq)]
=1mol/L×0.1 L =0.1 mol m(NaCl)=n(NaCl) ×M(NaCl) =0.1mol×58.5g/mol =5.85g ≈5.9g (托盘天平)
学与问 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并将 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 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的内壁 上还粘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馏水洗涤 烧杯,容量瓶中的溶质就会减少,即容 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所配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偏低。为了减少溶质 的损失,应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并将洗涤后的溶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m(NaOH) = n(NaOH) ×M(NaOH) =0.1 mol × 40g/mol = 4 g 答:含有NaOH的质量为4克。
【精编】1.2.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引起误差的操作 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 管吸出 定容时仰视标线 定容时俯视标线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 又加水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
提示:此处用到胶头滴管。
越努力越幸运
7.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然后倒转和摇动容量瓶几次, 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想一想】
摇匀放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能否补充水?
【提示】不能。因为这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
瓶口磨砂处有所损失所致。
越努力越幸运
8.装瓶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
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
答: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mol·L1。
越努力越幸运
【练一练】
配制500mL 0.200mol·L-1的NaCl溶液,需NaCl的
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
解: =0.200 mol·L-1×0.500 L n(NaCl)=c(NaCl)×V =0.100 mol m(NaCl)= n(NaCl)× M(NaCl) =0.100 mol× 58.5 mol·L-1 =5.85g 答:所需NaCl的物质的量是0.100 mol,质量是5.85g。
越努力越幸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 转移 洗涤
转移
定容
摇匀
装瓶
越努力越幸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100mL 1.0mol·L-1 NaCl溶液为例 1. 计算: n(NaCl)=1.0 mol·L-1×0.100 L=0.10mol
m(NaCl)=0.10 mol×58.5 g·mol-1=5.85 g
越努力越幸运
专用活塞 只有一个刻度
配制溶液要求比 较精确,应该使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标 人教版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标人教版根据新课标和人教版教材,设计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硫酸铜。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称量物质的质量?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用摩尔(mol)作为单位表示。
2. 解释为什么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精确地控制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产物的量和性质。
3. 引出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计算理论产物的质量和计算反应物的过量与不足。
三、示范操作实验(20分钟)1. 示范如何利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
2. 示范如何利用酸碱滴定法确定液体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3. 示范如何利用气体收集和气体分析仪器测定气体的物质的量。
四、实验操作训练(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称量物质的质量。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天平和其他相关实验仪器,掌握精确称量物质的方法。
3. 强调要注意控制好实验操作的时间和顺序,完成实验所需的精确称量。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按照实验结果计算反应所需的摩尔比例和产物的理论质量,并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减小误差。
六、小结与扩展(10分钟)1. 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提供更多的相关实例和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习题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2)等体积或等质量溶液混合后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 ①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的密 度大于1 g·cm-3,则混合溶液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 一半,若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则混合溶液的质 量分数小于它们和的一半。 • ② ③无论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还是小于1 g·cm-3,等质量混合时,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都 等于它们和的一半。
例1、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密度为1.32g/cm3的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设:溶液的体积为1L即1000ml 12mol/LX1LX63g/mol
ω=
=57.3%
1.32g/cm3x1000mL
m(aq)=ρ(aq) x
(g/mL或g/cm3)
V(aq)
(mL)
CB =
mB MBV(aq)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钾 3.91 甘油三脂 0.99 低密度蛋白质 2.96 直接胆红素 1.9 尿素氮 5.34 尿酸 361 葡萄糖 5.00 果糖胺 2.49 总胆固醇 4.9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2
检查时间:2007-08-24 10:05
检查医生:董波
(一)、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
=
mB =C
BMBV(aq)
mB m(aq)
CB MBV(aq) = ρ(aq) x 1000V(aq)
=
CB MB 1000 ρ(aq)
2、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物质的量浓度CB
例2、36.5%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 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溶液的体积为1L即1000ml C(HCl )= ρ[HCl(aq)]x V [HCl (aq)]xω(HCl) M(H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2计算公式: 3符号:表示。
4单位:或
5注意: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例1: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练习巩固: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知识升华:
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2 稀释公式:c (浓) V (浓) = c (稀) V(稀)
例2:配制250mL 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三)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2:配制100mL1mol/LNaCl溶液。
学生阅读课本15页,并结合图1-18,小结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
结论: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装瓶贴签
(四)误差分析
配置步骤错误操作n V c
计算计算结果m=5.85g,称5.9g
称量砝码生锈(没有脱落)
少量NaCl沾在滤纸上
溶解为促进NaCl溶解而加热,
将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转移溶液未冷
玻璃棒在刻度线上引流
洗涤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
量瓶
定容仰视
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摇匀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装瓶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
例1. 1.实验室欲配制100mL 1.4mol/L的NaNO3溶液,试回答:
(1)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mL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NaNO3 g (3)实验开始时,需检查容量
瓶
(4)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5)若用1.4 mol/L的NaNO3溶液润洗容量瓶,实验结果将。
例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
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