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上4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综合提升 能力提升
• 1.【湖南衡阳中考】下列光现象与日B 食的形 成原因不同的是( )
11
• 2.【湖北随州中考】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 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 ”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A 狂奔,当他 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 333分钟!据 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
• (3)通小过孔成实像验中所,成的可像与以物看体的到形状蜡有烛关 和灯泡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说明倒小立 孔成像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_在_同_种_均_匀_介_质_中.沿直线传播
•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
烟”_)为_准__开_始_计_时_,_原_因_是大_光于_速________来___解(选填释“大.于”或“小于”)声速;若选
择了错误的计时方法,则运动员的成绩________(选填“偏好”或“偏差”). 偏好
9
• 7.室内一盏电灯S(可视作一个发光点)通过 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 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 内电灯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及时巩固
名师点睛
• 1.光源 •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2)分类 • ①自然光源:太阳、灯笼鱼、萤火虫、闪电
等. • ②人造光源:发光的灯泡、烛焰等. • 易错警示 月亮本身不发光,它不是光源.
2
• 2.光的直线传播 •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面上所成的像.
太阳
18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主备人板书设计:光沿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电灯、火把、手电、蜡烛等。
月亮、镜子不是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
4、光速:光的传播速度。
①光在真空、空气认为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C水=3c/4 C玻璃=2c/3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科学探究找到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为学生今后从事物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大量器材,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选择器材,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思考,交流,动手,探索,感悟,从中会发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1.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始设计时,是以光的传播路径作为课题,让学生进行猜测“光传播的路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但经过调查后发现,学生学过的《自然常识》和生活经验使他们对“光沿直线传播”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提出课题:光的传播路径和提出猜想:光沿直线传播,必定会降低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把课题改为“光沿直线传播”,并引导学生对“光一定沿直线传播”产生质疑。
使学生的思维由“我早就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拓展到“难道光沿直线传播还有问题吗?”,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
2.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在物理学习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所限,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进行探究,如:本节中物理模型“光线”的建立、光的传播速度等,对于这样的知识,我们还是要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明了,学生一听就懂。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引发对光现象的学习兴趣。
观察光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通过了解日食和月食现象,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生活和大自然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同一种介质,当介质分布不均匀时,光就会发生偏折,不再沿直线传播,回家实验:把大量白糖溶解在水中,静置2个小时,用激光笔斜着入射到水中,你能看出光偏折了。
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为了更好的描述光的传播规律,我们用光线(标有箭头的直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许多光线组成光束。
太阳的平行光束。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和应用,利用:在挖掘隧道时,用激光束定位,让挖掘机沿着激光束的方向挖,就不会偏离方向。
枪的准星,打枪时,人的眼睛透过准星看目标,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也是利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栽树时,人站在树后沿着载树的方向看,看不到后面其他树,就直了。
在教室中摆放桌椅,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小孔成像:当孔径足够小时,光沿直线穿过小孔,蜡烛的烛焰上方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汇聚在屏的下方,烛焰下方发出的光穿过小孔汇聚在屏的上方。
就形成了倒立的蜡烛的像因为这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我们也把它叫蜡烛的实像。
小孔成的像是亮的。
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屏到孔的距离都有关系。
若孔到屏的距离不变,则物体离孔越远成像越小,物体离孔越近成像越大。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 3过程与方法:4.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5.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8.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教学过程一、引入(1)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
提问:是什么使城市的夜晚如此美丽?正是有了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迷人。
对于人类来说,光的意义远不止此,相信你学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后,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1)观看视频:2008北京奥运会击缶和日晷的画面。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样的画面吗?你有震憾的感受吗?如果有,你认为是什么让你感受到了震憾?二、授新1.光源:(1)思考:生产和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学生举例,教师适时展示一些光源的画面。
(2)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1)思考:打开电灯,我们就可以看见它的光,这是由于光从灯泡到达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2)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展示生活中光传播的一些画面。
(3)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①演示:在暗室中一束光传播的动画。
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________。
②演示:一束光在水中传播的动画。
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_________.③演示:一束光在有机玻璃中传播的动画。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2.为了检查一块木块的棱是否直,木工常闭住一只 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这是因
为( )B
A、因为用一只眼睛看方便 B、根据光的直线传播 C、由于人们的习惯 D、让光集中射入一只眼睛
3、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
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D)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水 玻璃
光速
3×108米/秒 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为真空中的3/4 约为真空中的2/3
问: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 1秒钟可绕地球 飞多少圈? (r=6400km, L=2πr=4.0192×107m 。)
解:n=
s L
= vt L
3×108 m/s×1s
= 4.0192×107m
=7.5圈.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重点掌握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来解释影 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 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太阳
地球
月亮
小镜子
萤火虫
发光水母
板书设计
• 一、光源 • 1、定义: • 2、分类 • 二、光的直线传播 • 1、条件 • 2、光线 • 3、现象: • (1)影子的形成(2)日食、月食(3)无影灯(4)小孔成像 • 4、应用 • (1)激光准直;(2)瞄准;(3)排队 • 三、光速 • 1、真空中最快。 • 光年是长度单位。 • 2、空气:接近真空中速度。 • 3、水:3/4 • 4、玻璃:2/3
电灯
蜡烛
二、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呢?
物理学中用“光线”来表现光沿 直线传播的特征。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一)光源[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生甲]太阳、电灯、蜡烛.[生乙]手电筒、火把、油灯.[生丙]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学生答]它们都能发光.[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生甲]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光源①能发光的物体.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生甲]我猜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一下.[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生甲]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乙]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师生共同活动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说明:①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②演示实验可用激光器演示.也可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带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烟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红墨水,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随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学生实验:讲桌上放置点亮的白炽台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光线(板书)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指导学生看教材图2.1—3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生甲]激光准直.[生乙]排直队要向前看齐.[生丙]打靶瞄准.[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演示3]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师生共同活动得: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②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师生共同活动得: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说明:演示时,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四)光速[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学生答]340 m/s.[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教师随即给出光速.[板书]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1.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出这个速度有多大,形成具体的认识,可让同学们看课本图2.1—4.2.简单介绍伽利略测定光速失败的原因.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加深对光速很大的进一步认识.3.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④为什么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很大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学生阅读课文后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为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6.3072×1015 m=6.3072×1012 km③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④因为天文数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时,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随即讲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我们应该:①宏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联系神话故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神话,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②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如宇宙之大,恒星发光,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投影片显示例题][例1]左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例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板书设计:光沿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水中和果冻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1、播放视频《创意人体组合投影》2、早晨,我们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了教室,老师看到了大家一张张的笑脸.试想,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还能相互看到吗?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讨论)白天,如果我们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这又是为什么?二、进行新课(一)什么叫做光源,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提问: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回答、讨论)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
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板书:1、光源(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是如何传播的?用镭射笔向墙壁投射图案,学生感叹其奇妙。
提问光是如何传播过去的?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猜测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你们谁见过光的传播路径?学生思考回答。
(此时教师展示一些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也加以证实)大量事实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那么,光在水中和果冻中又是怎样传播的呢?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器材加以探究。
实验过程: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果冻中,观察光在果冻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2、光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光线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发生了偏折。
问: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
图1如图1,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
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学生能看到光斑在抖动。
这是因为加热使空气分布不均匀,光不沿直线传播。
教学反思1.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始设计时,是以光的传播路径作为课题,让学生进行猜测“光传播的路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但经过调查后发现,学生学过的《自然常识》和生活经验使他们对“光沿直线传播”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提出课题:光的传播路径和提出猜想:光沿直线传播,必定会降低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把课题改为“光沿直线传播”,并引导学生对“光一定沿直线传播”产生质疑。
使学生的思维由“我早就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拓展到“难道光沿直线传播还有问题吗?”,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
2.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在物理学习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所限,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进行探究,如:本节中物理模型“光线”的建立、光的传播速度等,对于这样的知识,我们还是要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明了,学生一听就懂。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研究如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还要研究在遇到讲授性的知识时如何辩证地运用教学方法,使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融入现代教学理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激光笔、喷雾器、带水的 水槽、果冻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方案:(提示) 方案一:激光笔、喷雾器 方案二:激光笔、带水的水槽 方案三:激光笔、果冻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空气中喷出大量水雾,用激光笔在水雾中射出
光在果冻里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果冻中也是沿直线传 播的。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思考: 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光还是不是沿直线传播? 现象:
激光在水面发生偏折,光传播路径不再是沿直线传 播。 说明:
光在同种介质中能直线传播。
?上面现象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才沿 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 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归纳总结: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描述光的传播
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 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源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便形成了影子
皮影戏
讨论: 人走过路灯过程中他的影子是
如何变化的?
影子逐渐变长
b.日食、月食
小结 1、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日食、月食、
打枪瞄准、栽树成行、 激光准 直等
作业:本节课后题 《阳光课堂》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斧头鱼
灯笼鱼
水母
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2、光源的分类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 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水母等。
人造光源:火把、篝火、 电灯、霓虹灯、蜡烛、油 灯、手电筒等
找一找:这些都是光源吗?
月亮不是光源
讨论:月亮是怎么“发光”的呢?
日食
月食
太阳 太阳
日食
月食
月球
地球
地球
月球
c. 小孔成像:
分组实验: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
小孔成像
结论:
(1)小孔所成像是 倒立的实像。 (2)像的大小由 孔与光屏间的距离 决定, 距离越 大 ,所成的像也越 大 。 (3)像的大小由孔与物体间的距离 决定, 距离越 大 ,所成的像也越 小 。
2、做广播操排队时,站在后面的同学看 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 队就排直了,它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来解释。
3、为了检验瓦工砌的墙是否平直,有经验 的人常在晚上点燃一支蜡烛,紧贴所砌的 墙,如果发现墙面都是亮的而无黑暗处, 就表示墙面平直,这是 光沿直线传播 的应 用。
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C ) A、水母 B、蜡烛 C、月亮 D、电灯
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
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返回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 用激光笔在半透明的果冻里射出一束光,观察
想一想:
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
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 圆 形
的。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 无关。
4.解决实际问题:
a.激光准直:
b.瞄准:看图说明打枪是如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
c.排队:10名同学排成一行(或列),说说怎样才能 排直。
课堂巩固练习:
1、立竿见影,就是把竹竿竖在太阳下, 立刻就能看见它的影子,如果将竹竿 移动,影也随之移动,这说明:由于 光 沿直线传播 使竹竿形成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