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和背景二、试验方法和步骤1.装备准备:准备好围井注水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注水器、水泵、注水管道等。

2.试验井选择:选择一口矿井或水井作为试验井,确保其地层特征和注水对象符合试验要求。

3.试验开始前:清理井筒,确保井筒内无杂质和聚合物残留。

4.注水操作:将水泵连接到注水器,通过注水管道将水泵中的水注入井筒。

记录注水量及注水时间,保持注水速度稳定。

5.监测数据:在注水过程中,对井下地层进行监测,包括注水压力、井筒液位、地层渗透性等数据。

6.试验结束:当注水时间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水量满足试验要求时,停止注水。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三、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1.注水压力:试验中注水压力保持在稳定范围内,未出现异常情况。

2.井筒液位:在注水过程中,井筒液位保持稳定,未发现明显波动。

3.地层渗透性:通过监测井下地层的渗透性数据,评估围井注水对地层渗透性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注水后的地层渗透性明显提高,说明围井注水可以改善地层渗透性。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注水速度不稳定:由于水泵的供水不均匀,注水速度出现波动。

解决方案:更换更稳定的水泵,确保注水速度恒定。

2.地层渗透性数据偏高:由于试验过程中注水压力较高,可能导致测得的地层渗透性值偏高。

解决方案:降低注水压力,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围井注水可以显著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井底采水能力。

2.在实际注水作业中,应注意控制注水速度,保持稳定。

3.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应控制注水压力,避免对地层渗透性值产生过高的影响。

4.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更多不同类型的井中进行,以获得更全面的结果和更精确的数据。

以上为围井注水试验报告,通过对注水过程的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围井注水可以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井底采水能力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和试验建议。

降水头注水试验报告及计算书

降水头注水试验报告及计算书

前一段时间在写一份勘察报告,里面有注水试验的数据。

特意查看规范及相关公式对注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的方法进行了学习,结果发现原来网上好多的都是错的。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特意选了一份网上原有的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处。

由于这个表格格式的问题,将报告转到第二页进行说明计算。

以便报告可以完全显示。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报告编号
试验日期:2010-08-10 孔号
孔径:10cm 地下水位高程:195.0m 试段长度:6m 初始试验水头:2100cm
计算书
对于计算单位的说明,在这里面最后的K单位为(cm/s),在计算中半径r的单位用(cm),形状系数的单位最后计算也是(cm),时间的计算是(min)。

时间计算中,因为0.0523已经将min换算成为了s,因此时间用min单位。

形状系数的取值可以根据规范中的附录,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围井注水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概述为确保高压旋喷桩施工的质量及合理施工参数,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围堰高压旋喷桩施工前进行了围井试验,并于2008年3月29日进行了注水试验。

二、施工情况1、位置基本选择在:坞口北端头处(断面12-12附近);2、位置选择的原则:地层地质情况与坞口及坞尾围堰相似;3、具体布桩:a)用高压旋喷桩做一个有效外边为3m×3m的围井;b)桩间距600mm,桩径800mm(同围堰高压旋喷桩);c)桩深为9.1m;d)具体桩位布置如下:三、注水试验注水试验于3月29日上午9:30开始,经过测量,试验孔口水位(与孔口齐平)为2.798,潮位为-0.227;历经3小时至12:30观测,试验孔口水位为2.715,潮位为0.176。

则井底标高为-6.302,地下水位以潮位平均值计为-0.026.围井注水试验的各项参数如下:Q——稳定流量,m3/d计算说明:1、Q=V(观测期内围井内部水流失总体积, m3)/T(观测时间,d)2、围井内部含水量按60%计算;3、试验孔孔径按0.14m计算;4、围井高喷墙厚度t按平均值计为0.66m。

计算过程V=(2.798-2.715)×[(2.4-0.66)2×60%+3.14×0.072×(1-60%)]=0.151 m3T=3h=0.125dQ=V/T=0.151/0.125=1.21m3/dt——高喷墙平均厚度,mt=0.66mL——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L=9.6mH——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H=9.1mh0——地下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h0=-0.026-(-6.302)=6.328m渗透系数K=2Qt/L(H+h0)(H-h0)K=2×1.21m3/d×0.66m/[9.6m×(9.1+6.328)m×(9.1-6.328)m]=3.89×10-3m/d=4.50×10-6cm/s四、试验总结经过注水试验,其防渗效果能满足设计渗透系数≤5×10-5cm/s的要求。

注水试验报告.docx

注水试验报告.docx

注水试验报告1.前言1.1试验目的通过注水试验,定性地了解岩土层的相对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的相对程度,评价岩土层的透水性,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1.2试验依据和实施本次注水试验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1.2.1注水试验的设置1.2.1.1注水试验的平面布置与数量本次注水试验设置试验钻孔1个。

钻孔的具体位置见报告中的水文地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ZK33号钻孔。

1.2.1.2试验孔注水孔采用XY-100回旋式钻机钻进成孔,井深10.10m,开孔直径Φ110mm,终孔直径Φ94mm。

1.2.1.3注水试验设备钻孔注水试验设备一览表设备类型名称供水设备水箱、水泵量测设备水表、量筒、瞬时流量记、秒表、米尺等止水设备栓塞、套管水位记电测水位计1.3注水试验方法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渗透性比较大的壤土、粉土、砂土和砂卵砾石层,或不能进行压水试验的风化、破碎岩体、断层破碎带等透水性较强的岩体。

该场地地层为粉土、卵石层,适用于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1.4试验过程在进行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前,应先测量地下水位,采用清水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超过允许值,影响试验长度,应进行清孔,全孔下入特制的PVC过滤花管护壁,试验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至孔口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量测住水流量。

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量测5次;以后每隔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

当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2.注水试验结果本次注水试验工作于2018年7月13日7时10分开始,至13日16时10分停止观测,注水过程历时9小时。

完成3组注水试验。

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50<H/r<200、H≤l时,可采用下公式计算试验岩土层的透水系数:式中 K——试验岩体层的渗透系数,cm/s;Q——注水流量,cm3/s;l——试段长度,cm;h——试验水头,cm;r——钻孔内半径,cm;经计算:3.注水试验成果分析本次注水试验记录准确,计算参数选择合理,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注水试验报告

注水试验报告

目录文字部分1、前言2、试验原理及仪器设备3、野外测试方法及工作内容4、资料整理方法5、试验结果图表部分序号图纸名称编号张数1 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综合成果图2010.0.02.07-1 62 土的压实度与渗透系数关系曲线图2010.0.02.07-2 1附件1、土壤压实度试验报告2、土壤击实度试验报告3、《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进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野外试验》委托书1、前言受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广西分公司投资发展部的委托,按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关于“对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进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试验”的建议》要求,我院于2010年4月24日至5月9日完成了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进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野外试验工作。

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以便选取符合代表性土样,本次试验土层经与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选定了三号库段中部位置的土层作为试样。

本次野外试验采取翻填、碾压、取样检测、野外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等手段进行。

本次试验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1:工 作 量 统 计 表 表1序号 项 目 本次工作量 工作方法承担部门1翻填土方450m 3/8个台班采用PC-220挖机进行翻填二十三冶2 土方碾压(3.0m ×15m ×5条×2层)/8个台班采用徐工集团XS142J 型压路机分两层以不同的碾压次数分别进行碾压3 探井 1.2m/6处 用铁锹开挖1.2m ×1.2m 规格的试坑长勘广西分院技术组4 取扰动土试验 1件(40kg) 直接从原状土层中用铁锹采取5 取压实度土试样 10件 采用环刀从碾压后的土层中采取6 注水试验 6处 试坑单环法7 土壤击实试验 1件 标准试验方法 平果铝检测站8土壤压实度试验10件标准试验方法备注:1) 本次注水试验满足《注水试验规程》(YS 5214-2000)及《三号排泥库库底土层行不同压实度情况下的渗透系数野外试验》委托书等相关要求。

煤层注水试验总结报告

煤层注水试验总结报告

煤层注水试验总结报告
本次试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探、材料准备和设备调试等。

第二阶段为注水实验,将试验井进行注水处理,并在注水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和观测。

数据分析: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煤层注水可显著提高煤层采收率,其中煤层注水量越大,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显著。

2.煤层注水可明显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从而降低了矿井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3.煤层注水可降低煤尘浓度,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结论:
本次试验表明了煤层注水技术在煤矿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可通过合理注水量的控制提高采收率、降低瓦斯含量和煤尘浓度,从而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注水量的控制,避免对矿井地质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 1 -。

注水-压水检查报告

注水-压水检查报告

1、孔位布置2#北1(▽164.795~167.745)共布置取芯孔11个,孔径φ150mm,孔深穿透该层砼底面即▽164.795m,一般孔深在3.2~3.3m;风钻孔3个,孔径φ56mm,孔深3.2~3.3m。

详见2#北1(▽164.795~167.745)孔位布置图。

2、检查方法⑴、注水检查:对已钻的φ150mm检查孔,先逐个进行敞开式大流量的清水冲洗,注水前先将孔内及周边孔和砼表面冲洗干净并用风吹干积水。

注水采用单孔不分段进行,在注水过程中观测其余孔及砼表面缺陷情况,记录注水总量、漏水流量,描述与相邻孔及砼表面缺陷串通范围、先后顺序及出水口流量大小,并在缺陷素描图上标明。

风钻孔,应进行敞开式风水联合冲洗,直到出清水为止,观测与记录同上。

对于外漏不能注满的孔不做注水试验,能注满的孔应做注水试验,漏量较大的孔可直接装水表进行注水,漏量较小的采用1000毫升量杯进行注水。

注水时应基本保持孔内水位平孔口,根据流量大小每隔2、5、10或30分钟读数一次,记录注水漏量。

注水稳定时间:用水表不少于30分钟,量杯注水不少于2小时,稳定标准与帷幕灌浆压水试验相同。

注水时应注意观测、观测记录内容同上。

⑵、压水检查:当注水试验漏量小于6升/分或注水漏量小于0.02L/min的孔进行压水检查,压水检查前先将孔内、周边孔及砼表面冲洗干净并用风吹干积水。

压水检查严格按操作工艺进行,在水表前装回水闸阀,严格控制压水压力,仔细观测阻塞情况,接头密封情况。

压水检查采用单孔循环方式进行,检查分三段进行,第一段阻塞在孔深2.5M处,第二段阻塞在孔深1.5M处, 第三段阻塞在孔深0.5M处,压水方法为水表压水,压水压力为0.1MPA,压水压力达到规定值并稳定后,记录稳定前的进水量,以后每5-10分钟测读一次压入水量直止渗水量稳定。

压水检查的压水稳定时间为30分钟,稳定标准为30分钟内(Q MAX-Q mix)/Q mix≤15%。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

围井注水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围井注水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围井注水试验的操作技巧;3.分析围井注水试验的结果,评估围井的渗透性能。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1. 围井:直径为10cm,高度为30cm的圆筒形围井;2.水桶:用于测量注入的水的体积;3.尺子:用于测量井筒不同高度的井水位。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围井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调整井口与水平面垂直;2.测量围井内部的纵横截面积A,并记录下来;3.用尺子测量井筒内不同高度的井水位,并记录下各水位值;4.将水桶里的水层层注入围井中,每次注入后等待井水位稳定,记录注水量和井水位;5.注水至井口高度时停止注水,等待井水位稳定;6.记录最后的井水位和注水量。

五、实验数据:1. 围井的纵横截面积A为100cm²;2.测得的井水位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水量(mL),井水位(cm)100,10200,15300,18400,20500,22600,23700,24800,25900,25.51000,26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井水位的变化量:Δh(cm)=最终井水位-初始井水位;2.计算注入的水量:ΔQ(mL)=最后的注水量-初始的注水量;3. 计算围井的渗透系数K值:K(cm/min)=ΔQ/(Δh·A)。

七、实验结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围井的渗透系数K值为0.0083 cm/min。

八、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围井的渗透系数K值为0.0083 cm/min,说明围井具有较好的渗透透水性能。

该结果可作为围井的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

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1.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2.实验中仅使用了一种注水量,考虑使用不同的注水量,对比不同情况下的结果,以进一步评估围井的渗透性能。

十、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围井注水试验,我深刻了解了围井渗透性能的重要性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水试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注水试验报告
1.前言
试验目的
通过注水试验,定性地了解岩土层的相对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的相对程度,评价岩土层的透水性,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试验依据和实施
本次注水试验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
(SL345-2007)。

注水试验的设置
注水试验的平面布置与数量
本次注水试验设置试验钻孔1个。

钻孔的具体位置见报告中的水文地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ZK33号钻孔。

试验孔
注水孔采用XY-100回旋式钻机钻进成孔,井深,开孔直径Φ110mm,终孔直径Φ
94mm。

注水试验设备
钻孔注水试验设备一览表
注水试验方法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渗透性比较大的壤土、粉土、砂土和砂卵砾石层,或不能进行压水试验的风化、破碎岩体、断层破碎带等透水性较强的岩体。

该场地地层为粉土、卵石层,适用于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试验过程
在进行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前,应先测量地下水位,采用清水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超过允许值,影响试验长度,应进行清孔,全孔下入特制的PVC过滤花管护壁,试验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至孔口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量测住水流量。

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量测5次;以后每隔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

当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2.注水试验结果
本次注水试验工作于2018年7月13日7时10分开始,至13日16时10分停止观测,注水过程历时9小时。

完成3组注水试验。

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50<H/r<200、H≤l时,可采用下公式计算试验岩土层的透水系数:
式中 K——试验岩体层的渗透系数,cm/s;
Q——注水流量,cm3/s;
l——试段长度,cm;
h——试验水头,cm;
r——钻孔内半径,cm;
经计算:
3.注水试验成果分析
本次注水试验记录准确,计算参数选择合理,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4.注水试验结论及建议
本次注水试验成果表明本场地卵石土地下水渗透系数K=s,属强透水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