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一塌糊涂

历年高考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一塌糊涂
历年高考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一塌糊涂

。。

. . 。。. .

南京高考成绩一塌糊涂?教育局局长纠正误传

本报特约记者薛雯记者王琦

教育,一个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教育,一项让人们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的社会活动。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关注,教育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而深远,教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人热议、让人焦虑。教育究竟为什么,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究竟走向何方?让我们随同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的思路一起来思考、探究———

弄清“教育是什么”是讨论教育问题的起点

记者(以下简称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现在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可能会影响您休息吧?

徐传德(以下简称徐):我首先要感谢媒体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晚间看看书报,思考一些问题,和有关同志研究工作,是我多年的习惯。晚上安静,能够保持思维的连续性,相信我们今天可以讨论得比较深入。

记:教育的话题现在很热,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甚至很激烈。这些都牵涉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教育的本质属性。能否请您先谈谈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徐: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不少教育界内行长期思考的问题。按照现行教科书的通行说法,教育是一种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但对教育的目的问题,人们却一直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体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影响个人的发展与幸福。例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启蒙时期的卢梭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在东方,印度诗人泰戈尔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在我国,孙中山先生1924年提出“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这些都体现了个体本位的倾向。

还有一种是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例如德国的赫尔巴特从国家主义出发,强调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社会我”,而不是“个体我”;在我国,从孔孟的“克己复礼”,到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到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都有着鲜明的社会本位倾向。

按照我的理解,关于教育的目的问题可以这样回答: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明的基本途径,它的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要么过分强调社会要求而忽视个性发展,要么过分强调个性发展而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实,这两者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健全的社会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有赖于健全的社会,尤其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的历史阶段,

两者是互为前提的。

“老百姓对教育现状不太满意有三种原因”

记:确实像您指出的那样,我们过去讨论教育问题,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单一的观察视角,以至于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您对现实的教育怎么看?

徐:我们今天的教育,追求实现促进个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育的双重功能给予高度重视。

纵观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当前的教育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革。我有一个未必准确的归纳:中国的现代教育长期处于“追随”他人的摇摆状态。五四以后追随欧美,解放后追随苏联直至“文革”走向虚无,改革开放后先是博采众长、之后才逐步有了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自觉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三次会议所产生的质的飞跃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尽管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其实,从世界范围看,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也是国际教育的共同趋向。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宣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是未来教育的4大支柱。四个“学会”的核心就是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先进理念也得到广泛推崇和积极有效的实践。

可以说,今天中国教育变革的深刻性、广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变革的总体方向就是让教育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记:南京教育的发展轨迹怎样呢?

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是南京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总体看,南京教育运行着从“短缺”的教育→充分的教育→优质的教育,从面向政治的教育→面向经济的教育→面向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轨迹。从教育普及程度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尚未普及小学教育,现在,全市不仅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也已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常住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36%,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教育工作的重点看,改革开放初期南京教育着力解决的难题是实现“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现在,我们不仅彻底解决了危房问题,校舍的标准化、教育设施的现代化也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工作的重点转到如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从老百姓的需求看,过去期盼“有学上”,现在期盼的却是“上好学”,甚至于“好中选优”,期盼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

正如江苏省副省长王湛所评价的那样,十六大提出的今后20年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南京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记:可是,现在的舆论似乎对教育的批评比较多,这是否反映老百姓对教育的现状还不够满意?

徐:舆论批评教育是否客观公允,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老百姓之所以对教育现状不太满意,我认为主要有3种原因:一是教育滞后于社会。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大大提高,教育虽然发展比较快,但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社会滞后于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教育,开始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教育改革探索充满活力也伴生大量新的问题。社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个逐步认识、逐步认同的过程。三是教育、社会存在一些失序现象。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处于1000至4000美元这一阶段,社会矛盾暴露比较充分。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整体转型阶段。社会不同阶层的变化,多元价值理念的冲突,加之变革时期教育内部程度不同出现的认识不统一、法规不健全、政策不清晰、改革不成型等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议论有所增多。

但是,只要我们不怀有任何偏见,就应该很容易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今天的南京教育与十多年前比,究竟是倒退了,还是进步了?市民受教育的机会与过去比,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比,南京教育的差距究竟是拉大了,还是缩小了?

当然,对于舆论的高度关注,老百姓的议论,我们一直秉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关注体现着重视,议论体现着期待。这些关注和期待,同样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一方面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正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努力。

“不能为了今天而失去明天”

记:您的这番见解很有见地。可是,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该如何面对呢?

徐:你的这个问题非常厉害。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观点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性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方向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承认教育的现实功利性,追求教育功利的超越。人的选择大多是利益的选择,教育也不例外。我国人口多,就业岗位少,生存竞争激烈。这种竞争必然会在教育上有所反映。在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必须通过升学考试、就业、招聘考试等方式公平合理地分配就学、就业的机会。这就是教育的现实功利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高考)‘剃光头’就‘剃光头’好了,只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就没错。”实事求是地讲,大多数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我———还没有这样的气魄。我们现在还无法超然于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之外。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然而,我们的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局限于升学考试成绩、升学率或就业率上,而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很可能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很可能把正当合理的教育价值追求异化为对学生智力的片面开发,扭曲为对学生身心的极大伤害。现实已经给我们上演了多出“人间悲剧”。

“我想纠正一种误传很广的说法”

记:我觉得您是一位清醒的教育理想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教育现实主义者。

徐:我觉得自己只是一名理性的教育实践者。我虽有这样一些不一定成熟的想法,但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在现实的环境中协调好各种关系,如何把正确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工作实践之中。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应当做得很实在。

记:说到基础教育,高考可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请问您怎么看高考制度,怎么看南京的高考?

徐:高考作为解决目前相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教育部门在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比较1978年和2004年的高考试卷就不难发现这一点。今天的高考其实已经注意体现人的素质要求,有些地方的高考命题甚至已经直接涉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这方面的探索一定会逐步成熟。因此,尽管高考制度确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却不能寄望它短期内退出历史舞台,而只能寄望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我看来,高考制度应当更加深入地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一切有益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应当成为高考录取“加分”的依据。高考制度应当把学生真正导向全面发展的轨道,不能把学生导向重智轻德、重书面考试轻动手能力、重知识记忆轻创新创造的轨道。高考制度应当鼓励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鼓励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引向“独木桥”。

关于南京的高考情况,我想纠正一种误传很广的说法,即:南京高考成绩一塌糊涂。南京2004年高考成绩虽然仍不算理想,但与往年相比,是前进而不是倒退。从实际录取情况看,反而是历史上最好的水平。2004年南京市高考本、专科合计录取率为82.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8个百分点。南京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较为明显,学生升学的“立交”架构已初步显现。南京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与单独命题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大致相当。传统的高考评价习惯已明显跟不上现代教育及学生多元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不会因此或自惭形秽,或沾沾自喜,或以此掩盖自身不足。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在南京调研时曾经这样说过,一级政府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国家不会对你提出高考升学率的要求,但你必须努力创造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李书记的要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此外,我个人认为,眼下的“高考困境”是特定历史阶段特有的“风景”,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局面一定不会持久地继续下去。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的门槛将会越来越低。也许用不了多久,高等教育就会由现在的“教方市场”转变为“学方市场”,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可能会像推销冰箱彩电一样登门招揽生源。高考竞争弱化了,就业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使考入大学,也未必有一个理想的前程。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教育问题大多由三大基本矛盾派生出来”

记:您的这些观点非常重要,纠正了一些人对教育的认识误区。对当前社会议论较多的其他热点难点问题,您怎么看?

徐: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问题除了高考之外,还有择校、收费、有偿家教、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我们的基本国情。穷国办大教育,使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发展中面临三大矛盾: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二是义务教育在法律上由政府承担和实际上政府难以承担的矛盾。三是教育两大功能的矛盾,即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和配置人的社会地位的功能的矛盾。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配置,特别是第一次社会地位的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教育择校、收费、负担过重、有偿家教等许多问题,大多由三大基本矛盾派生出来。

关于择校现象,我认为这是社会、家庭普遍重视教育的体现,也是生存、就业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总体而言,择校现象趋热,家庭、社会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应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长远看,教育应当尽可能增加可选择性,这样才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自身的优胜劣汰。但是,教育尤其基础教育毕竟是一种公共产品,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原则来配置资源。在我国的现实形势下,择校现象的泛滥和膨胀,必然冲击正常的教育秩序,拉大地区教育差距和校际差距,导致教育严重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四不”、“四要”,即:不鼓励、不提倡、不刺激、不支持;要引导、要化解、要限制、要规范。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

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必要的。“减负”所要减去的是过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不是什么负担都没有。我主张,小学讲愉快,初中讲勤奋,高中讲刻苦,大学讲拼搏。在实施“减负”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提高承载学习负担的能力。一个完全不能承担学习压力的人,恐怕也很难承担社会的压力。

谈到教育收费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总是面露委屈之色。应该承认,当前的教育收费工作确实显得失序,“生存型”和“发展型”的乱收费行为都有所存在。在财政投入尚不能满足需要的现实面前,我能体会到基层学校面临的矛盾和压力。但是,教育乱收费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定,它所付出的代价是伤害群众尊重教育、关心教育的感情,恶化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必然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痛下决心,旗帜鲜明地加以治理。关

于有偿家教问题,曾经有人很纳闷地对我说,下一个有偿家教的“禁令”不就得了?有法律专家认为,有偿家教实际上是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一种满足方式;全面禁止有偿家教,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但是,我们对有偿家教现象绝不可以放任自流。我们的态度是:不鼓励、不提倡,合理限制,有序规范。

许多教育问题单靠教育自身很难解决。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要靠社会、家庭、学校的通力配合,还要靠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三大基本矛盾将在较长时期客观存在,我们在处理相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时,必须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一刀切”的做法;多一份信心和耐心,少一份埋怨和急躁。

“人人都来指挥教育,我们的工作该怎么干?”

记:那么,作为教育领导者、教育管理者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徐:教育行政领导首先要出思想、出思路。也就是说,教育行政领导首先应当是思想的领导。教育领导者要对所管理的区域或学校提出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可行的工作思路。

第二,教育行政领导要定政策、定规范。教育行政领导不同于教育理论工作者。他(她)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思路必须能够最大程度转化为教育实践。要集思广益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必要的工作规范,并通过政策和规范来组织和调度各种资源实现发展目标。

第三,教育行政领导要有措施、有落实。要善于开展务实的、精细化的管理,形成配套的工作措施,推进正确理念和正确政策的有效落实。

以上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彼此分割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作为基层的教育领导者,我们一定要对理念、政策、落实三个层面作全面的考虑,实现三个层面的联动推进。现在,一些地方热于理念,疏于制度,怠于落实,不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理念、制度需要创新创造,落实更需要创新创造。

记:但是,在我看来,有些决策可能很难。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对教育的问题形成一致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样的情形下,您和班子的同志怎么决策?

徐:人们对现实的教育认识不一致,有多方面的原因。客观上看,今天的教育较以往的教育更加复杂,人们对纷繁教育现象的认识难免产生分歧;主观上看,这与个人的认知水平、文化背景、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所处位置和观察视角、所占有的信息量不同有关。经常有一些家长给我们来电来信,就某一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些人习惯于拿外地的做法来与南京的教育作比照。比如,上海中小学已经取消期中考试,南京为什么还要考?杭州中小学生一年有4个假期,南京为什么不实行?浙江某小学实行“朝九晚五”,南京什么时候实行?某某市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少,高考成绩好,南京为什么不向人家学习?似乎任何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拿某个普遍的或者个别的事例来要求南京的教育仿照执行。

其实,我们对外地的教育工作经验并非一无所知,对世界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有一定的了解。譬如学生负担问题,澳大利亚的学生普遍比较轻松,由于就业容易,不少高中学生对上大学没有兴趣;而在新加坡,小学四年级学生就必须参加全国统考,然后按照考试成绩

分成“特长班”、“快班”和“普通班”,被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实际上意味着将来很难进入大学学习,最后能够上大学的被认为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德国也是实行小学后分流制度,小学毕业生分别进入主体中学(培养技术工人)、实科中学(培养技术管理人员)和文理中学(培养高校预备人才),学生负担轻重不一。外地也好,外国也好,他们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跟风,一定要从南京教育的实际出发;同样,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为我们所参考,但不能人云亦云,失去主见,一定要经过理性思考后作出专业的判断。人人关注教育并非坏事,但若人人都来指挥教育,那我们的工作该怎么干?

把个人的得失进退考虑得少一些,把教育发展考虑得多一些;把自身的名利考虑得少一些,把学生的发展考虑得多一些,我们的两难决策就会迎刃而解。

“痛苦并不能使我们丧失进取之心”

记:您作为教育局长,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位和责任?

徐:我有幸走上这个岗位,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常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这个岗位有着很大的做事机遇、创造空间,每一天都使我充满责任的激励和事业的激情。但是,由于教育变革发展阶段矛盾多、难度大,有时我也会产生一些急躁、焦虑的情绪。即使在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我也常常想着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觉察,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想到,唯恐自己的些微疏忽给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带来不利。这样,我和我们班子的成员就会感到比较累。当精心推进的工作遭到轻率非议时,我们也会产生委屈、埋怨的情绪。有时候我也想,如果我不是搞教育的,可能未必这样累、这样辛苦。但是,我觉得这种累又是值得的。我们虽然少了一些“潇洒”,却拥有更为充实的人生——这就是“精神回报”。这种回报使我们产生满足感、充实感和幸福感。

记:在工作中您有过困惑或者痛苦吗?

徐:有,肯定有。今天从职教育事业,不但需要吃苦精神,而且需要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工作中常有的一种痛苦是,看出了问题,想出了办法,也知道这办法一定有效,却因为诸多掣肘因素不能推行,因为种种压力良机错失。特别是看着自家的“墙内之花”在别的地区争奇斗艳,

这是我最大的痛苦。

但是,这些痛苦并不能使我们丧失信心和进取之心。

记:新闻媒体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你可能感觉得到,媒体上的有些声音您可能也会不舒服。您对我们媒体有什么话要说吗?

徐:没有媒体的配合、舆论的支持,教育发展是难以想象的。教育发展需要借助媒体来宣传理念政策,也需要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监督。从我个人来讲,对媒体的职责和特点是能够理解的,对媒体正确的报道和批评积极欢迎,对媒体揭示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并吸收其中的合理意见。但是,媒体面对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读者群,是否每一位读者都能够理解

媒体的真实意图呢?会不会因为误读误解引起一些认识的散乱、情绪的滋长,从而给教育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呢?因此,我们希望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时,能够留意一下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够考虑一下教育的自身规律,能够确认一下报道内容的客观公正性,给教育更多一份尊重和关怀。

确实有少数这样的媒体,今天批评你不搞素质教育,害得学生“吃不消”;明天又批评你不重视高考,不代表群众利益,害得学生上不了大学。今天要求学校照顾学生“朝九晚五”,明天又要求学校考虑家长早上班、晚下班。如此等等,让人无所适从。我们开展小学抽样调研测试,受到媒体批评,这一做法却在广州全面推广,教育部《基础教育动态》刊发该市的做法并予以肯定;我们较早实施分层次教学,被个别媒体指责为分快慢班,这一做法却成为上海教学改革的突破;我们推出“中小学生才艺拓展计划”,个别媒体反诘道:“唱唱跳跳就是素质教育吗?”我们在小学实行冬季作息时间,想让小学生冬天推迟10分钟到校,个别媒体又追问:“10分钟能挽救孩子的睡眠吗?”……这些事想起来就令人唏嘘不已。就是这样一些争论,使我们丧失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付出了许多本可不付的代价。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鼓励“干”,允许“试”,不争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给用心做事者更多一些鼓励,给积极创造者更多一些宽容,给教育工作者更多一些信任和支持。

记:谢谢徐局长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注:对于记者关于所谓的“高考之痛”、“县中模式”的争论的提问,徐局长淡然一笑不予置评。)

《江南时报》 (2004年12月07日第五版)

历届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全国卷

高考完形填空专项训练步步高 抓好三方面●跨好三大步●做好三结合 ------谈完形填空解题技巧中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不善于抓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对整篇文章的推理、判断,导致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和文章的中心相悻。 2.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对文意分析不透,忽视特定语境中知识的运用。 3.对完形填空题怀有厌倦、畏惧心理,以至做题时处于应付状态,做题能力得不到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做完形填空题的能力呢?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训练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抓准主旨、透析文意、理清逻辑。并在做题过程中把这三方面与做完形填空的三大步骤“通读、精读、复读”有机结合,明确每步的思维主攻方向。即抓好三方面,跨好三大步,做好三结合。 一、通读短文抓主旨 一般情况下,完形填空短文都不给标题,不容易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大意。但短文首句通常不设空格,这就为我们窥视文章全貌提供了一个窗口,而尾句往往是文章的总结、结论或点睛之笔,所以抓住开篇启示作用的首句和总结概括性的尾句是必要的。借助于首尾句给予的启示,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满怀信心,全神贯注,目光越过空格,注意能体现文章大意的关键词句,尽力从整体上理解短文大意,这是逐空填词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如果一开始就忙于见空填空,势必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概要,无法形成连贯的思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理解偏离文章的中心,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甚至影响做题速度。 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后,我们围绕主旨大意去阅读、预测、推理、判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干扰性强,容易使人犯想当然错误的选项就会迎刃而解。 二、精读短文析文意 在基本抓住文章的主旨后,应逐句精读短文,逐题分析选项,对特定的语境做深人的理解,克服“定势思维”,根据全文大意和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逐项填空。切不可以单纯的词汇辨析或语法角度去做题,而应以能否恰如其分地表达文意作为选择最佳答案的唯一标准。要吃透文意,理解到位,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上下文的角度考虑,注意其内在联系。就题论题,断章取义,忽视上下文的信息提示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做题时要注重暗含的信息提示,找准突破口,确保文意畅通。 2.从词汇意义及用法、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去考虑,准确判断。NMET完形填空题中考查词汇意义及用法、惯用法和搭配的题目逐年增多,必须结合上下文把握文意,研读

2015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解析版】.doc

2015 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5 分)( 2015?四川)设集合A={x| ( x+1 )( x﹣ 2)< 0} ,集合 B={x|1 < x< 3} ,则 A ∪B= () A . { x|﹣ 1< x< 3} B . { x|﹣ 1<x< 1}C. { x|1< x< 2} D . { x|2< x< 3}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求解不等式得出集合A={x| ﹣ 1< x< 2} , 根据集合的并集可求解答案. 解答:解:∵集合 A={x| (x+1 )( x﹣2)< 0} ,集合 B={x|1 < x< 3} , ∴集合 A={x| ﹣ 1< x< 2} , ∵A∪ B={x| ﹣ 1< x< 3}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集合的运算,属于容易题. 2.( 5 分)( 2015?四川)设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i 3 ﹣ =() A .﹣ i B .﹣3i C. i D . 3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 通分得出,利用 i 的性质运算即可. 解答: 解:∵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i 3 ﹣, ∴===i ,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掌握好运算法则即可,属于计算题. 3.( 5 分)( 2015?四川)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的值为()

A . B .C.﹣ D . ﹣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k 的值,当 k=5 时满足条件k> 4,计算并输出S 的值为.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k=1 k=2 不满足条件k> 4, k=3 不满足条件k> 4, k=4 不满足条件k> 4, k=5 满足条件k> 4,S=sin=, 输出 S的值为.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属于基础题. 4.( 5 分)( 2015?四川)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 是() A . )B. y=sin (2x+ ) y=cos( 2x+ C. y=sin2x+cos2x D . y=sinx+cosx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20

————————————————————————————————作者:————————————————————————————————日期: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 (1990年)-20 Benin Benin is one of the smallest African states. It lies in West Africa on the Gulf(海湾)of Guinea, to the south of Burkina Faso and Niger, between Togo on the west and Nigeria on the east. Benin used to be called Dahomey and was controlled and ruled by France from 1893 to 1960, when it became independent(独立). In 1963 the army general Soglo overthrew(推翻)the first president Maga. Soglo set up an army government and called himself head of state in 1965, but was overthrown and replaced(取代)by a civilian(非军人)government in 1967. In December 1969 Benin had another change of power with the army again taking over(接管). In May 1970, Maga and two other men set up a new government, with each of them acting as president in turn for two years. However, half a year after Maga turned over power to the second man Ahomadegbe, the three-man government was overthrown by the army once more and General Kerekou became president. In November 1975 Kerekou changed the name of the nation from Dahomey to Benin, Benin being the name of a 17th century kingdom covering the same place.Kerekou also announced that Benin would be a People's Republic based on Marxism-Leninism. 81.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ps shows rightly the positions of Benin and its neighbouring countries?(Bn=Benin ; Tg=Togo ; Nr=Niger ; BF=Burkina Faso ; Na=Nigeria ; GG=Gulf of Guinea) 82.For how long was Benin under France? A.For over a century. B.For roughly a century. C.For over half a century. D.Under half a century. 83.For how long was Benin an independent state before it became a People's Republic? A.15 years. B.25 years. C.20 years. D.30 years. 84.Choose the right order in which the following people ruled in Benin. (Ah=Ahomadegbe; Ke=Kerekou; Ma=Maga; So=Soglo) A.So, Ma, Ah, Ma, Ke B.Ma, So, Ma, Ke, Ah C.So, Ma, Ke, Ma, Ah D.Ma, So, Ma, Ah, Ke 85.When and how did Benin get its two names-Benin and Dahomey? A.Dahomey was its oldest name, but it has been replaced by Benin. B.Benin was its oldest name. The name Dahomey was used later, but has been replaced by Benin again. C.Dahomey was its oldest name. The name Benin was used later, but has been replaced by Dahomey again. D.Benin was its oldest name, but it has been replaced by Dahomey.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汇总最新

高考阅读高频词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5.consume v. 消耗,耗尽15.campus n. 校园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a.裂开的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n. 运输,运输工具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23.vanish vi. 消灭,不见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7978943.htm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46.stimulate vt. 刺激,激励 39.extraordinary a. 不平常的,特别的,非凡的47.acquire vt. 取得,获得;学到51.tidy a. 整洁的,整齐52.trace vt. 追踪,找到n. 痕迹,踪迹 62. academic a. 学术的;高等院校的;研究院的70. oblige v. 迫使,责成;使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糊的,不明确的 63. academy n.;学会高等)专科院校72. extent n. 程度,范围,大小,限度 73. exterior n. 外部,外表a. 外部的,外表的74. external a. 外部的,外表的,外面的79. decent a. 像样的,体面的82. sake n. 缘故,理由8. tendency n.趋向,趋势 86. tedious a. 乏味道,单调的, 4. scale n. 大小,规模;等级; 89. ultimate a. 极端的,最大的,最终的n. 极端90. undergo v. 经历,遭受 95. casual a. 偶然的,碰巧的;临时的;非正式的103. expel v. 驱逐,开除,

历年高考完形填空常用词汇总结

高考完形填空常考词汇总结 高频辨析词语 动词类: 1“看” look看的动作/ see看的结果; watch观察/observe为了研究进行的观察; notice注意 catch sight of看见stare好奇地看/ glare瞪着看glance瞅见/glimpse瞥见see a film watch TV 2“说” te ll sth to sb.=tell sb sth告诉的内容talk with sb about sth强调说话者之间的交流 say sth诉说的内容speak in English说的语言whisper sth to sb 耳语 inform sb of sth 通知某人某事reason /talk/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bargain讨价还价chat聊天repeat重复explain解释warn警告remind提醒discuss 讨论debate辩论figure 指出declare宣布claim自称mention 提起admit 承认deny 否绝describe描述announce 公布introduce 介绍complain抱怨 3“叫” cry哭叫call叫shout大喊scream尖叫moan呻吟sigh叹气quarrel大吵 4“问” ask 询问interview 采访express表达question审问 5“答” answer回答respond回应(用其他方式回应) reply回复 6 “听” listen to听的动作hear听的结果pick up收听overhear无意听到 7“写” dictate听写write sth 写describe描写drop a line 写信draw画 take down/write down写下,记下 8“拿/放” take拿走bring拿来hold举着carry扛,挑(无方向性)fetch拿来拿去lift举 put放lay 铺/放置pull拉/push推 9“抓” take hold of 抓着seize紧抓grasp 握住scratch 抠 10“打” hit一次性的打击beat不间断的打击strike突然的击打/突然想到 blow吹刮attack攻击 11“扔” throw扔drop掉放弃错过fall 倒下无意掉下来wave 招手shake摇 12“送” send寄送deliver递送give给offer 主动给予see off给某人送行 13“摸/抱” touch摸/fold折叠/embrace拥抱/ hug抱/hold 握in one’s arms 14“踢/碰” kick踢/knock敲/ tip 轻敲 15“行” walk run climb jump skip 单腿跳slip溜come/go enter进入 move搬迁drive开车ride 骑fly crawl 匍匐前进 16“坐” sit down be seated seat oneself take a seat/ stand站,耸立/ lean斜靠

历年高考英语真题汇编_时态语态2.

课题 :动词的时态语态 2011年高考真题 1. Planning so far ahead _____ no sense— so many things will have changed by next year. (全国 I. A. made B. is making C. makes D. has made 2. I wasn’t sure if he was really interested or if he ______ polite. (全国卷 I A. was just being B. will just be C. had just been D. would just be 3. When Alice came to, she did not know how long she _____ there. (全国卷 I A. had been lying B. has been lying C. was lying D. has lain 4. Experiments of this kind _____in both the U.S. and Europe well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A. have conducted B. have been conducted C. had conducted D. had been conducted 5. Tom __________ in the library every night over the last three months. (北京卷 A. works B. worked C. has been working D. had been working 6. - Bob has gone to California. - Oh, can you tell me when he _________?(北京卷 A. has left B. left C. is leaving D. would leaving 7. ----That must have been a long trip. ---Yeah, it __________ us a whole week to get there. A. takes B. has taken C. took D. was taking 8. After getting lost in a storm, a member of the navy team _____ four days later. (上海卷 A. rescued B. was rescued C. has rescued D. had been rescued 9. Did you predict that many students ______ up for the dance competition? (上海卷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你:不明白你的意思。 7、外龙你妈:表示惊讶,并不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订屁你!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你:不优你

历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及答案合集(四)

历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及答案合集(四) () 3105 Having left the town, the girl stopped the car at the landing near the entrance of the bay (海湾)She stepped into the 16 and rowed out silently. The tide was rushing to the entrance and 17 to the wild open sea. She had to row across the bay to reach 18 side. The waves struck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boat, 19 and uneven; it became 20 difficult to row. If she 21 for a moment, the tide would push the boat back towards the 22 . She wasn' t even halfway, 23 she was already tired and her hands 24 from pulling on the rough wooden oars (船桨).“I'm never going to 25 it”, she thought. She rested the oars on her knees and 26 her head helplessly, then looked up as she 27 the boat shift(晃动) against the tide. The east wind , which had swung(旋转) around from the south-west, 28 her help and pushed the boat towards the mountains. It was going to be 29 . Her hands weren't so painful. Her chest didn?t feel as if it was about to burst 30 .

2014四川高考数学试题(理)

B C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四川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20} A x x x =--≤,集合B为整数集,则A B ?= A.{1,0,1,2} -B.{2,1,0,1} --C.{0,1}D.{1,0} - 2.在6 (1) x x +的展开式中,含3x项的系数为 A.30B.20C.15D.10 3.为了得到函数sin(21) y x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sin2 y x =的图象上 所有的点 A.向左平行移动 1 2 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行移动 1 2 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 4.若0 a b >>,0 c d <<,则一定有 A. a b c d >B. a b c d D. a b d c < 5.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x y R ∈,则输出的S的最大值为 A.0B.1C.2D.3 6.六个人从左至右排成一行,最左端只能排甲或 乙,最右端不能排甲,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192种B.216种C.240种D.288种 7.平面向量(1,2) a= ,(4,2) b= ,c ma b =+ (m R ∈),且c 与a 的夹角等于c 与b 的夹角, 则m= A.2-B.1-C.1D.2 8.如图,在正方体 1111 ABCD A B C D -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 设点P在线段 1 CC上,直线OP与平面 1 A BD所成的角为α,则sinα的取值范 围是 A .B .C .D . 9.已知()ln(1)ln(1) f x x x =+--,(1,1) x∈-。现有下列命题: ①()() f x f x -=-;② 2 2 ()2() 1 x f f x x = + ;③|()|2|| f x x ≥。其中的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10.已知F是抛物线2y x =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2 OA OB ?= (其 中O为 坐标原点),则ABO ?与AFO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A.2B.3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复数 22 1 i i - = + 。 12.设() f x是定义在R上的周期为2的函数,当[1,1) x∈-时, 2 42,10, () ,01, x x f x x x ?-+-≤< =? ≤< ? , 则 3 () 2 f=。 13.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67 ,30 ,此时气球的 高是46m,则河流的宽度BC约等于m。(用四舍五入法将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 数据:sin670.92 ≈ ,cos670.39 ≈ ,sin370.60 ≈ ,cos370.80 ≈ 1.73 ≈) 14.设m R ∈,过定点A的动直线0 x my +=和过定点B的动直线30 mx y m --+=交于点 (,) P x y,则|||| PA PB ?的最大值是。 15.以A表示值域为R的函数组成的集合,B表示具有如下性质的函数()x ?组成的集合:对 于函数()x ?,存在一个正数M,使得函数()x ?的值域包含于区间[,] M M -。例如,当 3 1 ()x x ?=, 2 ()sin x x ?=时, 1 ()x A ?∈, 2 ()x B ?∈。现有如下命题: ①设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D,则“() f x A ∈”的充要条件是“b R ?∈,a D ?∈,() f a b =”; ②函数() f x B ∈的充要条件是() f x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③若函数() f x,() g x的定义域相同,且() f x A ∈,() g x B ∈,则()() f x g x B +?; ④若函数 2 ()ln(2) 1 x f x a x x =++ + (2 x>-,a R ∈)有最大值,则() f x B ∈。 其中的真命题有。(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近五年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汇总

七选五六大解题策略 基础差也可得高分 1. 略读文章抓大意 以最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文章的大小标题、首段、每段的首句,以及表示句、段关系的连接性词语(特别是however, but等后的内容)等重要部分,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意。事实上,一般只需花5~10秒阅读大小标题和第一段首尾句即可。 2. 重点阅读上下句 因为正确选项必定会与上下句之间语义衔接、逻辑通顺,解题时大多只看上句,或只看下句,就可基本确定答案。 事实上,如果没有时间来得及通读或细读,或者基础不够扎实即使读也读不懂,建议通过以下技巧,也基本上可以得满分。

3. 看看结构变轻松 在解题过程中,除了每做一道有把握的题后就在7个选项中将其画掉缩小范围外,通过观察语言结构也可将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心情变得更加轻松,一般可将7个选项缩小到2~4个选项,碰对的机率大大提高。 (1)标题结构 如果考查段落标题,先看看其他标题的语言形式,同一文章中的几个段落小标题基本上是同一语言形式。如果其他标题是名词短语,该题答案也是名词短语;如果其他标题是祈使句,该题的答案也是祈使句。 (2)句子结构 如果正确选项只是某个句子的一个部分,就要看看空后这个部分是不是句子,如果是句子,看看是否有连词,如果没有连词,要选的正确选项就应是短语或是带有连词的从句。 如:

Training for a marathon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and steady, gradual increases in the length of the runs. 36 , buy the best-fitting, best-built running shoes you can find. (2015新课标卷II) A. After six days B. For a good marathon runner C. Before you begin your training E. If they still feel good, you can begin running in them 解析:从句式结构上看,逗号后是祈使句,没有连词,正确答案要么是带有连词的从句,要么是一个短语,只有A、B、C、E四个选项符合,这样就缩小了选择范围;根据空前句中的preparation (准备),和常识可知是“训练前”,故选C项。 4. 词语复现显神功

高考四川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工农医类(四川卷)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P n (k )=C k n p k (1-p )n - k (k =0,1,2,…,n ) 球的表面积公式 S =4πR 2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V = 43 πR 3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0分) 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x )7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是( ) A .42 B .35 C .28 D .21 2.复数 2 (1i)2i -=( ) A .1 B .-1 C .i D .-i 3.函数29 3()3ln(2)3x x f x x x x ?-

历年高考英语真题之应用文

题组一(2017年高考真题) Passage1(2017·全国新课标卷I,A) Pacific Science Center Guide ◆Visit Pacific Science Center’s Store Don’t forget to stop by Pacific Science Center’s Store while you are here to pick up 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 or souvenir to remember your visit. The store is located(位于) upstairs in Building 3 right next to the Laser Dome. ◆Hungry Our exhibits will feed your mind, but what about your body Our café offers a complete menu of lunch and snack options, in addition to seasonal specials. The café is l ocated upstairs in Building 1 and is open daily until one hour Pacific Science Center closes. ◆Rental Information Lockers are available to store any belongs during your visit. The lockers are located in Building 1 near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in Building 3. Pushchairs and wheelchairs are available to

最容易读错的100个汉字

最容易读错的100个汉字 1、氛围fēn(无去声,不读“奋”,读作“分割”的“分”) 2、一场雨、一场大战cháng(不读chǎng, 用于事情的经过) 3、匀称称职称心如意对称chan (读“趁”,不读(乘)cheng) 4、种(姓氏)ch?ng 5、憧憬chōng (读冲,不读ch?ng) 6、驰骋chíchěng(不读ch?ng) 7、处暑处境处女处世为人处于chǔ(不读去声(处)) 8、啜(姓氏)chuài 9、汆丸子cuān(非去声) 10、档案dàng(无(党)dǎng音) 11、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 12、订正dìng(无(丁)dīng音) 13、胴体d?ng 去声(不读(同)tong)句读d?u 14、掇拾duō(拾掇的意思不读du?。在拾掇里读轻声。) 15、菲薄fěi(芳菲是平声) 16、果脯fǔ(不读“普”) 17、准噶尔gá枸杞gǒuqǐ(皆上声) 18、小孩呱呱坠地读(姑)gū(不读“瓜”,gua) 19、力能扛鼎gāng (不读kǎng) 20、契诃夫唐吉诃德hē(不读ke) 21、道行h?ng(修行的功夫,比喻本领。不读hang,xing) 22、飞来横祸蛮横发横财hang 23、横加阻拦hēng 24、一哄而散h?ng (哄堂大笑hōng 哄逗哄骗hǒng) 25、骨骸hái 26、薅草hāo 27、白桦树huà(不读huá) 28、馄饨húntun(轻声不读dun) 29、和泥和面hu? 搅和和稀泥hu? 和牌(读胡) 30、囫囵吞枣húlún(不读lùn,单独囫囵一词时囵读轻声。) 31、溃脓huì(区别溃烂kuì) 32、通缉jī(区别编辑jí)

高考英语阅读高频词汇(最新版)

高考英语阅读高频词汇690个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burst vi./n. 突然发生,爆裂 3.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4.blast n. 爆炸;气流vi. 炸,炸掉 5.consume v. 消耗,耗尽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a.裂开的 7.spit v. 吐(唾液等);唾弃 8.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1.bacteria n. 细菌 12.breed n. 种,品种v. 繁殖,产仔 13.budget n. 预算v. 编预算,作安排 14.candidate n. 候选人 15.campus n. 校园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 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n. 运输,运输工具 21.shift v. 转移;转动;转变 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 23.vanish vi. 消灭,不见 24.swallow v. 吞下,咽下n. 燕子 25.suspicion n. 怀疑,疑心 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7978943.htm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 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 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 31.accelerate vt. 加速,促进 32.absolute a. 绝对的,无条件的;完全的 33.boundary n. 分界线,边界 34.brake n. 刹车,制动器v. 刹住(车) 35.catalog n. 目录(册)v. 编目 36.vague a. 模糊的,不明确的 37.vain n. 徒劳,白费 38.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39.extraordinary a. 不平常的,特别的,非凡的 40.extreme a. 极度的,极端的n. 极端,过分 41.agent n. 代理人,代理商;动因,原因 42.alcohol n. 含酒精的饮料,酒精 43.appeal n./vi. 呼吁,恳求 44.appreciate vt. 重视,赏识,欣赏 45.approve v. 赞成,同意,批准

历年高考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一塌糊涂

。。 . . 。。. . 南京高考成绩一塌糊涂?教育局局长纠正误传 本报特约记者薛雯记者王琦 教育,一个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教育,一项让人们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的社会活动。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关注,教育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而深远,教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人热议、让人焦虑。教育究竟为什么,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究竟走向何方?让我们随同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的思路一起来思考、探究——— 弄清“教育是什么”是讨论教育问题的起点 记者(以下简称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现在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可能会影响您休息吧? 徐传德(以下简称徐):我首先要感谢媒体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晚间看看书报,思考一些问题,和有关同志研究工作,是我多年的习惯。晚上安静,能够保持思维的连续性,相信我们今天可以讨论得比较深入。 记:教育的话题现在很热,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甚至很激烈。这些都牵涉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教育的本质属性。能否请您先谈谈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徐: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不少教育界内行长期思考的问题。按照现行教科书的通行说法,教育是一种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但对教育的目的问题,人们却一直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体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影响个人的发展与幸福。例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启蒙时期的卢梭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在东方,印度诗人泰戈尔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在我国,孙中山先生1924年提出“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这些都体现了个体本位的倾向。 还有一种是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例如德国的赫尔巴特从国家主义出发,强调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社会我”,而不是“个体我”;在我国,从孔孟的“克己复礼”,到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到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都有着鲜明的社会本位倾向。 按照我的理解,关于教育的目的问题可以这样回答: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明的基本途径,它的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要么过分强调社会要求而忽视个性发展,要么过分强调个性发展而忽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实,这两者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健全的社会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有赖于健全的社会,尤其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的历史阶段,

历年高考完形填空常用词汇总结

高考英语复习精典素材历年高考完形填空常用词汇总结 动词类: 1“看”look看的动作/ see看的结果; watch观察/observe为了研究进行的观察; Notice 注意catch sight of看见/ stare好奇地看/ glare瞪着看 Glance瞅见/glimpse瞥见see a film watch TV 2“说”telll sth to sb.=tell sb sth告诉的内容talk with sb about sth强调说话者之间的交流Say sth诉说的内容speak in English说的语言whisper sth to sb 耳语 Inform sb of sth 通知某人某事reason /talk/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 某事Bargain讨价还价chat聊天repeat重复explain解释warn警告 remind提醒Discuss 讨论debate辩论figure 指出declare宣布claim自称 mention 提起admit 承认deny 否绝describe描述announce 公布introduce 介绍complain抱怨 3“叫”cry哭叫call叫shout大喊scream尖叫moan呻吟sigh叹气quarrel大吵 4“问”ask 询问interview 采访express表达question审问 5“答”answer回答respond回应(用其他方式回应) reply回复 6 “听”listen to听的动作hear听的结果pick up收听overhear无意听到 7“写”dictate听写write sth 写d escribe描写drop a line 写信draw画 take down/write down写下,记下 8“拿/放”take拿走bring拿来hold举着carry扛,挑(无方向性)fetch拿来拿去lift举Put放lay 铺/放置pull拉/push推 9“抓”take hold of 抓着seize紧抓grasp 握住scratch 抠 10“打”hit一次性的打击beat不间断的打击strike突然的击打/突然想到blow吹刮attack攻击 11“扔”throw扔drop掉放弃错过fall 倒下无意掉下来wave 招手shake摇 12“送”send寄送deliver递送give给offer 主动给予see off给某人送行 13“摸/抱”touch摸/fold折叠/embrace拥抱/ hug抱/hold 握in one’s arms 14“踢/碰”kick踢/knock敲/ tip 轻敲 15“行”walk run climb jump skip 单腿跳slip溜come/go enter进入move搬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