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 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 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诗 要是有这么大的中国想要重新朝气蓬勃, 靠的是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 一样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
意 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某种规格而降下 更多的人材。
诗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与我无关 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 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
意 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 们的父亲!
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了无牵挂 了。写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这句话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 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 二字,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理解首句
1.诗人对死亡有怎样的认识? 死去元知万事空
豁达
2.诗句中的“万事空”?是什么意思? 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万事空”的意思 是“什么都没有了”, 从中体会到了诗人面对 死亡的释然与豁达。
品读第二句
1.结合诗歌内容思考:第二句中的“但” 字有什么作用?
“但”字一转,悲从中来。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是诗人的毕生心愿,而此心愿 至死未了,这怎么能让人瞑目呢?表现出 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北定中原
告乃翁
深厚的爱国情
示
死元知——万事空 豁达的 感慨:悲不见——九州同 生死观
收统 复一
儿 嘱托:王师——定中原 强烈的
诗 要是有这么大的中国想要重新朝气蓬勃, 靠的是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 一样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
意 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某种规格而降下 更多的人材。
诗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与我无关 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 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
意 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 们的父亲!
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了无牵挂 了。写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这句话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 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 二字,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理解首句
1.诗人对死亡有怎样的认识? 死去元知万事空
豁达
2.诗句中的“万事空”?是什么意思? 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万事空”的意思 是“什么都没有了”, 从中体会到了诗人面对 死亡的释然与豁达。
品读第二句
1.结合诗歌内容思考:第二句中的“但” 字有什么作用?
“但”字一转,悲从中来。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是诗人的毕生心愿,而此心愿 至死未了,这怎么能让人瞑目呢?表现出 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北定中原
告乃翁
深厚的爱国情
示
死元知——万事空 豁达的 感慨:悲不见——九州同 生死观
收统 复一
儿 嘱托:王师——定中原 强烈的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ppt课件

❖ 46.清 明 ❖ 47.江南春 ❖ 48.蜂 ❖ 49.江上渔者 ❖ 50.元 日
目录
目录
❖ 51.泊船瓜洲 ❖ 52.书湖阴先生壁 ❖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54.饮湖上初晴后雨 ❖ 55.惠崇春江晓景
目录
❖ 56.题西林壁 ❖ 57.夏日绝句 ❖ 58.三衢qú道中 ❖ 59.示 儿 ❖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17.静夜思 (唐)李白
目录
❖ 6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 62.四时田园杂兴(梅 子金黄杏子肥) ❖ 63.小 池 ❖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65.春 日
❖ 66.观书有感 ❖ 67.题临安邸 ❖ 68.游园不值 ❖ 69.乡村四月 ❖ 70.墨 梅
目录
❖ 71.石灰吟 ❖ 72.竹 石 ❖ 73.所 见 ❖ 74.村 居 ❖ 75.己亥杂诗
目录
❖ 31、游子吟 ❖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33、渔歌子 ❖ 34.塞下曲
目录
❖ 35.望洞庭 ❖ 36.浪淘沙 ❖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 38.池 上 ❖ 39.忆江南 ❖ 40.小儿垂钓
目录
❖ 41.悯 农(锄禾日当午) ❖ 42.悯 农(春种一粒粟) ❖ 43.江 雪 ❖ 44.寻隐者不遇 ❖ 45.山 行
目录
❖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17、静夜思 ❖ 18、古朗月行 ❖ 19、望庐山瀑布 ❖ 20、赠汪伦
小学古诗大全-课件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踏莎行原文
[北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观书有感》
(二)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踏莎行原文
[北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观书有感》
(二)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ppt课件

第
一
江南
首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 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第
二
首
长歌行
【北宋】郭茂倩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
二十五 首 Nhomakorabea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第 二 十 六 首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第 十 三 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 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 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第
十
首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高度赞美
情趣
品性
主题概括
江南风光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拓展延伸
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对偶
课堂演练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半部分的“鸟”,使整个字结构稳定、平衡。
yīng
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大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自然景物
人文景观
晴朗之景
烟雨之色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应该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读后两句时,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许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中。
夸张
波涛汹涌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情趣
品性
主题概括
江南风光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拓展延伸
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对偶
课堂演练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半部分的“鸟”,使整个字结构稳定、平衡。
yīng
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大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自然景物
人文景观
晴朗之景
烟雨之色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应该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读后两句时,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许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中。
夸张
波涛汹涌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12《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

jì
祭 祭奠
nǎi
乃 康乃馨
xūn
熏
熏陶
háng
杭
杭州
shì
恃
恃强凌弱
āi
哀 哀叹
hài
亥 己亥
jū
拘 拘束
多音字
觉 jué 发觉 jiào 睡觉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 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 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 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从此山河破碎,不 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 金屈膝投降,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 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解释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句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 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 心痛。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 势的看法。
古诗三首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同学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 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 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古诗三首。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说说诗的大意。 3、边读边想: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
解释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65首PPT课件

【注释】 1. 白鹭:一种水鸟。 2.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3.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jì)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蜂
( 唐)罗隐
•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山尖:山峰。
【简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
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 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简析】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对远行者的体
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注释】 1.忆:想念。 2.异乡:他乡、外乡。 3.逢:遇。 4.倍:格外。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 丽美好。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楚江:即长江。2.回:回旋。3.出:突出。
4.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简析】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 绚丽的画面,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简析】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3.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jì)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蜂
( 唐)罗隐
•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山尖:山峰。
【简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
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 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简析】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对远行者的体
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注释】 1.忆:想念。 2.异乡:他乡、外乡。 3.逢:遇。 4.倍:格外。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 丽美好。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楚江:即长江。2.回:回旋。3.出:突出。
4.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简析】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 绚丽的画面,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简析】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PPT课件

4.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CHENLI
19
5.风 (唐)李 峤qiáo
❖解 落 三 秋 叶,
❖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
❖入 竹 万 竿 斜。
CHENLI
20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CHENLI
52
38.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CHENLI
6
目录
❖ 31、游子吟 ❖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33、渔歌子 ❖ 34.塞下曲
CHENLI
7
目录
❖ 35.望洞庭 ❖ 36.浪淘沙 ❖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 38.池 上 ❖ 39.忆江南 ❖ 40.小儿垂钓
CHENLI
8
目录
❖ 41.悯 农(锄禾日当午) ❖ 42.悯 农(春种一粒粟) ❖ 43.江 雪 ❖ 44.寻隐者不遇 ❖ 45.山 行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CHENLI
53
39.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ān。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CHENL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欣赏
制作人:裴彦斌
2013年12月
所见
静夜思
草
鹅
朗 读
鹅
鹅、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练 习
导 引
资 料
欣 赏Leabharlann 导引练习春晓朗读
欣赏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资料
导引
草
欣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孟浩然唐 朝著名诗人。
评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 雨后清晨的美景,表现了 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 然的热爱。
朗读 练习 资料
导引
欣赏
静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朗读
练习
资料
导 引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和下土。 谁知盘中餐,
练习
资料
朗 读
欣赏
粒粒皆辛苦。
导引
所见
袁枚
欣赏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读 练习 资料
AB C D E
退 出
AB C D E F
配 乐 欣 赏
AB C D E F
作 者
评 析
资 料
AB C D E F
chan
Yue
ku
蝉
樾
返回
枯
小朋友,你见到的春 天是什么样儿的?能用自 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景 色吗?咱们看看唐朝诗人 孟浩然是如何描写春天的!
春天的夜晚入睡后不知不 觉天就亮了,醒来即听到处 有鸟儿在鸣叫。昨天夜里听 见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 儿被风雨打落了多少?
制作人:裴彦斌
2013年12月
所见
静夜思
草
鹅
朗 读
鹅
鹅、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练 习
导 引
资 料
欣 赏Leabharlann 导引练习春晓朗读
欣赏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资料
导引
草
欣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孟浩然唐 朝著名诗人。
评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 雨后清晨的美景,表现了 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 然的热爱。
朗读 练习 资料
导引
欣赏
静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朗读
练习
资料
导 引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和下土。 谁知盘中餐,
练习
资料
朗 读
欣赏
粒粒皆辛苦。
导引
所见
袁枚
欣赏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朗读 练习 资料
AB C D E
退 出
AB C D E F
配 乐 欣 赏
AB C D E F
作 者
评 析
资 料
AB C D E F
chan
Yue
ku
蝉
樾
返回
枯
小朋友,你见到的春 天是什么样儿的?能用自 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景 色吗?咱们看看唐朝诗人 孟浩然是如何描写春天的!
春天的夜晚入睡后不知不 觉天就亮了,醒来即听到处 有鸟儿在鸣叫。昨天夜里听 见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 儿被风雨打落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