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已知空间两点的投影,即点A的三个投影a、a′ 、a″ 和点B的三个投影b、 b′ 、b″,用A、B两点同面投影坐标差就可判别A、B两点的相对位置。 由于xA > xB,表示B点在A点的右方;zB > zA,表示B点在A点的上方; yA > yB,表示B点在点的A后方。总起来说,就是B点在A点的右、后、 上方。
坐标为0)
有两个投影在投影轴上,另一个
投影和其空间点本身重合。
VA
例如:在V面上的点A
a′
X
a
H
Z
a″ W
O
2.3.4.2 在投影轴上的点(有两 个坐标为0) 有一个投影在原点上,另两
V 个投影和其空间点本身重合。
例如在OZ轴上的点A
X
H
Z
A a′a″W aO
2.3.4.2在原点上的空间点(有三个坐标都为0), 因此,它的三个投影必定都在原点上
Z V
W
X
a′a″ aA O
H
Y
2.3.5 两点的相对位置
2.3.5.1 两点的相对位置: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在投影图中是由它们 同面投影的坐标差来判别。 其中左、右由x坐标判别,前、后由y坐标判别,上、下由z坐标判别
(1)距W面远者在左(x坐标大);近者在左(x坐标小); (2)距V面远者在前(y坐标大);近者在后(y坐标小); (3)距H面远者在左(z坐标大);近者在左(z坐标小)。
A a″ = a′a z = a a y (即aYH),反映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
Z
V a′ X
W
Z
a′
aZ
a″
aZ
Z
A
a″
X
aX
OW
X aX

正投影原理基本视图

正投影原理基本视图
ERA
正投影的定义
正投影是一种通过光线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的方法。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 ,正投影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图纸,以便进行设计和 分析。
正投影是通过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实现的,其中平行投影是将光线与投影面平行 ,中心投影则是光线通过一点投影到投影面上。
正投影的特点
1 2 3
总结词
详细描述平面立体在正投影下的表现形式, 包括投影形状、投影特点等。
详细描述
在正投影下,平面立体表现出其真实的形状 和尺寸。由于光线垂直于投影面,平面立体 的各个面都会被如实反映出来,不会出现透 视变形。
曲面立体的正投影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曲面立体在正投影下的表现形式, 包括投影形状、投影特点等。
04
正投影的作图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积聚性法作图
总结词
利用积聚性法作图时,投影线会积聚在某一表面上,从而在该表面上形成清晰 的投影。
详细描述
在积聚性法作图过程中,当投影线与某一表面相交时,它们会积聚在该表面上, 从而在该表面上形成清晰的投影。这种方法常用于绘制平面图形,如矩形、圆 形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左视图的形成
左视图是物体从左侧 观察,在垂直于投影 面上的投影。
左视图与主视图平行, 且在主视图的左侧, 其投影方向与主视图 垂直。
左视图主要反映物体 的宽度和高度。
俯视图的形成
俯视图是物体从上方垂直向下观察,在水平投影 面上的投影。
俯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俯视图与主视图垂直,且在主视图的上方,其投 影方向与主视图垂直。
类似性法作图

简述正投影图的基本原理

简述正投影图的基本原理

简述正投影图的基本原理
正投影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垂直于投影面的光线将被投影物体的各个点映射到投影面上,从而形成一个和实际物体形状相似的二维图像。

正投影图的投影面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关系不会改变被投影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比例。

这种投影方式常用于工程、建筑、制图等领域,能够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在正投影图中,平行线保持平行,垂直线保持垂直,视点被设定为无穷远。

这种投影方式也被称为等轴测投影。

3正投影原理

3正投影原理

投影面上的投影必重叠,重叠的投影称为重影,
重影的空间两点称为重影点。

如图3.23中,A、B是位于
同一投射线上的两点,它
们在H面上的投影a和b相
重叠。A在H面上为可见
点,点B为不可见点。
图3.23 重影点
[例3.5]已知点C的三面投影如图3.24(a) ,且点D在点
C的正右方5mm,点B在点C的正下方10mm,求作 D、B两点的投影,并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解 ] (1) d″与c″重合,如图3.24(b)。

2.轴测投影图—单面投影图
物优 体点 长: 、直 宽观 、性 高强 三、 个能 方同 向时 。反 映
构件的正等测
的缺 准点 确: 形不 状能 ,反 如映 圆物 为体 椭各 圆表 。面
3.透视投影图
用于建筑物的效果表现图及工业产品的展示图等, 一般美术作品都符合透视投影的规律. 优点:符合视觉规律、图形逼真、立体感强; 缺点:一般不能直接度量,绘制过程也较复杂。 用 中 心 投 影 法 绘 制
2 正投影基本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投影基本知识 点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基本知识
2.1.1 投影的形成 1、呈影现象 在晴天,太阳照射下,人与物体会形成影子。 晚上,有灯光照射下,会形成影子。 用照相机给人物照相,也会形成影子。 呈影所需三元素: 光源、光线、呈影面。 2、启发 在一定条件下,影子和物体有一定的关系, 影子可以说代表这个物体。
H面投影反映形体的前后、左右关系 W面投影反映形体的前后、上下关系
3.1.3.4 三面正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空间形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度。 如一个四棱柱,当它的正面确定之后,其左右

建筑识图与构造系列课件PPT-投影与三面正投影

建筑识图与构造系列课件PPT-投影与三面正投影

将空间物体放在三维 体系当中,向三面投 影,得到三视图。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位置关系
❖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 图在它的正下方,左 视图在它的正右侧, 位置固定,不必标注。
2、三视图之间的“三等”关 系
❖ 主、俯视图长对正。 ❖ 主、左视图高平齐。 ❖ 俯、左视图宽相等。
3、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方位对应关系口诀:
投影与三面正投影
第一节 投影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 一、投影的概念 ❖ 二、投影的种类及特点 ❖ (一)中心投影及特点 ❖ (二)平行投影及特点
什么是投影?
❖ 投影——光线照射物体在落影面上形成的影子。
光线:投影线 落影面:投影面 影子:投影图
投影分类
❖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关系
投 影
形 成 的 影 子
正投影
平行的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
*正投影
❖ *平行的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
❖ *本课未加注明的投影均为正投影
三、建筑工程常用的投影图
❖ 1.正投影图 ❖ 2.轴测投影图 ❖ 3.透视投影图
二.工程图原理 1.正投影 形成: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所得投影
2.轴测投影 形成: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所得投影
比较
光 线 照 射 物 体
中心投影
投射线聚于一点
平行投影
斜投影
平行投射线斜 交于投影面
正投影 ——平行的投射线垂直 于投影面
中心投影
规定
大写字母表示空间点
小写字母表示相应空 间点的投影
图2-3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
D A
C B
a
d
c b
D ABC
d a
bc
斜投影

《投影的基本知识》课件

《投影的基本知识》课件

平行投影的应用实例
建筑图纸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常常使用 平行投影来绘制建筑图纸,以准
确表达建筑的形状和尺寸。
地图制作
在制作地图时,地理学家使用平 行投影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平面 地图上,以保持距离和角度的准
确性。
电影和动画制作
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动画师使 用平行投影来创建三维场景的二 维图像,以保持场景的真实感。
投影的原理
投影的原理基于几何学和光学原理, 通过光线传播和物体表面的反射或折 射,将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 来。
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是指光线从一个点出发,通过物体表面反射或折射后,汇聚到一个点上成像。这 种投影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立体感,常用于制作3D电影和游戏。
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是指光线以平行的方式投射到物体上,然后在平面上成像。这种投影方式可以保 持物体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常用于建筑设计、工程制图等领域。
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中心投影也用于制作三维场景的二维图像,通过调整物体的 位置和角度来模拟真实场景。
04
正投影
Chapter
正投影的定义
01
正投影是指平行投影的一种特殊情况,当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 所形成的影子。
02
正投影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且物体的各个面都与投影面平行,因此物体的形 状、大小和方向都能在投影面上得到反映。
建筑设计 工程制图
电影和游戏制作 艺术创作
在建筑设计中,投影被广泛应用 于绘制建筑图纸、表现建筑外观 和内部结构等。
在电影和游戏制作中,通过使用 不同的投影方式,可以创造出逼 真的3D场景和角色,增强观众的 沉浸感。
02
平行投影
Chapter

投影的基本知识

投影的基本知识
显示。
投影显示技术的分类
根据投影显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 以分为前投式、背投式、内投式和外 投式等多种类型。
背投式投影机则将图像投射到一块特 殊的屏幕上,通常用于高端家庭影院 和商业展示。
前投式投影机通常将图像投射到一个 大屏幕上,广泛应用于商务、教育、 家庭等领域。
内投式和外投式投影机则分别将图像 投射到室内和室外的屏幕上,常用于 大型活动和户外广告等场合。
交互式游戏
通过投影技术将游戏场景与实体环境相结合,实 现游戏与现实世界的交互。
虚拟现实游戏
通过投影技术将虚拟游戏场景投射到头戴式设备 上,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艺术创作
在艺术创作中,投影用于将三 维物体或场景转换为二维图像 ,以便进行绘画和摄影等创作

02 投影几何学
投影线与投影面
投影线
连接投射中心和投影表面的线段 ,表示光线在投射过程中经过的 路径。
投影面
接受投影的平面或曲面,通常是 一个垂直于投影中心的平面。
正投影与斜投影
正投影
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方式,能够真实反映物体的形状 和大小。
斜投影是指投影面与投影线倾斜,物 体的图像会产生变形。斜投影常用于 地形图、地图和透视图等领域。
投影的应用场景
工程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投影用于将三 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图纸,方便
施工和制造。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投影用于制作 建筑图纸和效果图,以便更好 地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 构。
地理信息系统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投影用于 将地球表面的信息转换为地图 上的二维图像,方便分析和可 视化。
投影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图像或视 频信息投射到一个大屏幕上,通过改变 光线投射的角度和强度,形成可见的图

机械制图第2章

机械制图第2章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1.2 正投影的投影特性 (1) 真实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 其投影 反映实形(或实长)的性质称为真实性, 如图2-6所示。源自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6 正投影法的真实性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 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 其投影 积聚为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的性质称为积聚性, 如图2-7所示。 (3) 类似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 其投影 变小(或变短), 但投影的形状与原来形状相类似的性质称为类 似性, 如图2-8所示。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对应投影面的 距离, 即:
a′ax=a″ay=A点到H面的距离Aa;
aax=a″az =A点到V面的距离Aa′; aay=a′az =A点到W面的距离Aa″。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2.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点的空间位置可用直角坐标来表示,即把投影面当作坐标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3 中心投影法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4 采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图样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2. 平行投影法 若将图2-3中的投射中心 S移至无限远处,则投射线都相互
平行,如图2-5所示。这种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
影法。 平行投影法按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 又可分为斜投影 法和正投影法。 (1) 斜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图 2-16 点的直角坐标
第 2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可见, 空间点的位置可由点的坐标(x,y,z)确定,点的空间位 置、点的投影与其坐标值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我们可以直接 从点的三面投影图中量得该点的坐标值。反之,根据所给定的 点的坐标值, 可按点的投影规律画出其三面投影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威海职业学院教案单元三正投影的基本原理第一讲投影的基本知识计划教学课题投影的基本知识 2 课时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 投影法的概念3. 投影法的种类及应用4. 机械工程上常用的图样简介教学目标 5.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6. 点的投影7. 点在两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8. 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教学重点掌握点的三面投影教学难点掌握点的投影规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本讲主题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 投影法的概念3. 投影法的种类及应用4. 机械工程上常用的图样简介5.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6. 点的投影7. 点在两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8. 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9.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10.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11. 两点的相对位置所用环节方式教学内容时间幻灯片演示投影过程,动态分析投影。

5分钟教一、模型演示学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0分过2. 投影法的概念钟程二、分析讲解 3. 投影法的种类及应用4. 机械工程上常用的图样简介威海职业学院教案5分钟三、练习幻灯片演示投影过程,动态分析投影。

10分四、模型演示钟5.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60分6. 点的投影钟7. 点在两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8. 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五、分析讲解 9.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10.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11. 两点的相对位置布置课后练习 P9 1~2 作业2.1投影的基本知识2.1.1投影法概念:是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预定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得到图形的方法。

2.1.2投影法的分类:,、中心投影法:投射线从投影中心出发的投影方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法:用相互平行的投射线对物体进行投影的方法称为平行投影法,所得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方法称为斜投影法,所得的投影称为斜投影。

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方法称为正投影法,所得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以后无特殊说明,投影均指正投影。

2.1.3机械工程上常用的图样简介1、轴测投影图2、多面正投影图2.1.4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真实性2、积聚性3、类似性2.2点的投影威海职业学院教案2.2.1概述:点是组成形体的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因此研究形体的投影问题应从点开始。

2.2.2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两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互相垂直的正立投影面(正面),和水平投影面(水平面),,构成两投影面体系,其投影面之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

投影平面是没有边际的,,向下延伸,,向后延伸把空间分成四部分,分别是第一分角,第二、第三、第四分角。

本书只讲第一分角投影。

2、点的两面投影规律(,)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即aa’?OX。

(,)点的正面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反映该点到,面的距离;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反映该点到,面的距离,即a’a=Aa, aa=Aa’ xx2.2.3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面、,面、,面,三面的交线,,轴、,,轴、,,轴也互相垂直,、在三投影面投影规律:(1) 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轴。

(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轴。

(3)点的水平投影到,,轴的距离和点的侧面投影到,,轴的距离相等。

课堂练习: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求作其第三投影。

2.2.4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点到W面的距离=oa=aa=aa x坐标 xzYH=,,点到V面的距离=oa =aa=aa= y坐标。

YHxz,,,点到H面的距离=oa=aa=aa=z坐标 zxyw2.2.5特殊位置点的投影:定义:空间点在投影面上或投影轴上,称之为特殊位置的点。

分类:投影面上的点、投影轴上的点特殊位置点的投影特性:威海职业学院教案,) 投影面上的点:必有一个坐标为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与该点自身重合,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 投影轴上的点:必有两个坐标为零,在包含这条轴的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与该点自身重合,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则与原点O重合。

2.2.6两点的相对位置:1、点相对位置:根据两点的各个同面投影之间的坐标关系,可以判断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即V面投影反映出两点的上下、左右关系;H面投影反映出两点的前后、左右关系;W面投影反映出两点的上下、前后关系。

X值大的在左,Y值大的在前,Z值大的在上。

2、重影点两点不相同的那个坐标值,哪个大,哪点投影可见。

不可见的投影要加括号。

课堂练习:,、画出A(12,10,20),B(5,12,20)两点的三面投影,并比较两点的相对位置。

2、已知C(10,5,15),点B在A点上方5,左方3,前方10,求点A和点B 的投影。

威海职业学院教案第二讲直线的投影计划教学课题直线的投影 1 课时1. 直线的投影教学目标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教学重点掌握特殊直线的投影特征教学难点掌握直线的投影特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本讲主题1. 直线的投影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所用环节方式教学内容时间幻灯片演示直线投影过程,动态分析投影。

5分钟一、模型演示10分1( 直线的投影二、分析讲解钟教 5分钟学三、练习过5分钟程直线的投影图解。

四、模型演示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5分五、分析讲解钟布置课后练习 P11 1~3 作业复习提问:点的投影特征练习:点的三面投影讲授新课:2. 3直线的投影2.3.1直线的投影图威海职业学院教案空间一直线的投影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同名投影来确定。

2.3.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根据直线相对投影面的位置不同,直线可分为三类:(1)投影面平行线;(2)投影面垂直线;(3)一般位置直线。

前两类统称为特殊位置线。

Hαβν。

直线与、, 、,的倾角,分别用、、表示,、投影面平行线:定义: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

水平线:平行于,面,α=0分类正平线:平行于,面,β=0侧平线:平行于W面,γ=0特性:(,)在所平行的投影面内的投影是一条倾斜于投影轴的线段,与投影轴间的夹角,分别反映该直线对另两投影面的真实倾角,且反映实长。

(,)在另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指直线所平行投影面的两根轴),但不反映实长。

,、投影面垂直线定义: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必与另两个投影面平行)的直线。

铅垂线:垂直于,面,α=90,β,ν,0分类: 正垂线:垂直于,面,β=90 ,α,ν,0侧垂线:垂直于,面,ν=90,α,β,0投影特性:(,)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垂直投影面的两根轴),且反映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及其投影特性定义: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线。

投影特性:三个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且不反映该直线的实长;投影与投影轴的三个夹角,也不是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课堂练习:威海职业学院教案在物体的投影图中标出AB、BC、CD各棱线的三面投影~并判断它们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

威海职业学院教案第三讲直线上点的投影计划教学课题直线上点的投影 1 课时1. 直线上点的投影2. 直线上点的投影3. 直线投影的定比性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教学目标5. 平行二直线6. 相交二直线7. 交叉二直线8. 直角投影定理教学重点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角投影定理教学难点掌握两直线的相交及交叉的可见性判别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本讲主题9. 直线上点的投影10. 直线上点的投影11. 直线投影的定比性12.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3. 平行二直线14. 相交二直线15. 交叉二直线16. 直角投影定理所用环节方式教学内容时间多媒体教学分析投影。

5分钟一、模型演示1. 直线上点的投影 20分2. 直线上点的投影钟二、分析讲解3. 直线投影的定比性教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学5分钟过三、练习程相关实物演示 5分钟四、模型演示17. 平行二直线 15分18. 相交二直线钟五、分析讲解 19. 交叉二直线20. 直角投影定理威海职业学院教案布置课后练习 P12 4~6 作业2.3.4 直线上点的投影1、直线上点的投影直线上点的特性: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反之,如果点的各投影均在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则点必在该直线上,否则点不在该直线上。

2、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之比等于其投影之比。

2.3.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共面有三种情况: 相交交叉异面1、两直线平行性质:如果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两直线的各同面投影必定互相平行。

反之,若两直线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则两直线在空间也必定互相平行。

判别:对于一般位置直线,根据两个投影就可以判断两直线在空间是否平行,但当两直线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则需观察两直线在所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否平行才能确定。

2、两直线相交性质:如果两直线在空间相交,则它们的各同面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

反之,如果两直线的各同面投影相交且交点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则此两直线在空间必相交。

判别:一般情况下,只需根据空间两直线的两个投影即可判定该两直线在空间是否相交。

但当两直线其中有一直线是某投影面平行线时,其判别方法如下:(1)补投影判别(2)用定比法判别3、两直线交叉如果空间两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则称为两直线交叉。

交叉两直线不存在共有点,但存在重影点。

其同面投影表现为相交的点,不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实际是两直线在处于同一投影线上的两点的投影。

重影点在某一投影中的可见性,一定要相应地从另一投影中用“前遮后、上遮下、左遮右”来判别。

2.3.6直角投影定理当相互垂直的两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投影面是,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角。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各直线是否垂直。

威海职业学院教案威海职业学院教案第四讲平面的投影计划教学课题平面的投影 1 课时1. 平面的投影2. 平面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 3.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4. 特殊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性5. 一般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性教学重点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教学难点掌握平面的投影特性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多媒体教学和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相结合。

本讲主题1. 平面的投影2. 平面的表示方法3.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4. 特殊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性5. 一般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性所用环节方式教学内容时间幻灯片放映平面在各个方向的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