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书愤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书愤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书愤理解性
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1、《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侧面表现富春江水清澈。

2、《与朱元思书》中,“ ,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

3、《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4、《与朱元思书》中,“ , ; ,”句子是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5、《与朱元思书》中,“ , ;, 。

, ”句子是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6、《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7、《与朱元思书》中,“ , ;, ”句子是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8、《与朱元思书》中“ , ; ,”是写水的静态美,突出了水的清而深。

9、《与朱元思书》中,“ , ”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形容水流湍急,如快箭奔马,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10、《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总领全文山水特征。

1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 ”与《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有异曲同工之妙。

12、《与朱元思书》中,“ , ”句子是正面描写富春江水清澈。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

《与朱元思书》答案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9、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专项训练一、理解性默写二、问题研讨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2. 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句子(各举一例)奇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的_____________,《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8.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0.(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默写、简答

《与朱元思书》注释、翻译、默写、简答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初二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初二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初二语文下册古文理解性默写一、《与朱元思书》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二、《五柳先生传》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三、《马说》(韩愈)一文中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材,鸣之不能通其义。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四、《岳阳楼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及滕子京政绩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
1.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7.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二、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4. 作者的行进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5.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6.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 作者走在森林中的感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1.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2. 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3. 《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简答题1. 概括各段段意。

① 总写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② 写水之异;③ 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

2. 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

4. 本文的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5. 本文的写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6. 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是什么?表达效果如何?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效果:描写了各种声调不同的音韵,和谐齐发,引人入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喜爱,写出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