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_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词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这里是铭记国耻、缅怀先烈、警醒民族的圣地。
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北街46号,馆区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展览面积9180平方米。
在这里,我们将带领您走进那段历史的深处,一起回顾那一段充满血泪和抗争的历史。
博物馆内展览以九一八事变史和东北14年抗战历史为展览主轴,由“日本侵华政策与战争蓄谋”“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东方主战场的东北抗战”“铭记历史珍爱和平”6个部分、20个单元构成。
馆内共展出珍贵历史照片、图表1000多张,文物、文献档案近3000余件,大小场景12个,雕塑6组,油画、国画5幅,大屏幕投影演示系统10处,电脑触摸屏15台。
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历史照片、实物、模型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当年的一些新闻报道和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我们重现那段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馆内的模型和场景复原也是一大亮点,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战争场面。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多个多媒体展示系统,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同时,博物馆还经常举办临时展览和特别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圣地。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那段历史。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一段悲壮的历史,不忘国耻、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感谢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希望您在这里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导游词欢迎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本博物馆以纪念九一八事变为主题,展示了当时日本侵华军队对辽宁沈阳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无辜牺牲。
以下是本次参观的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让我们回到1931年的九月18日午夜。
当时,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的南满铁路发生了一起列车爆炸事件,这次事件至今都被称为“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遭遇的第一次最严重军事侵略行动。
事变之后,日本军队进一步占领了沈阳,展开了对东北的侵略。
在之后的几年里,中国人民遭受了无比的苦难和灾难。
现在,让我们进入博物馆的第一展厅。
展厅内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实际情况。
通过文物、图表和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沈阳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变。
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第二展厅以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抗日斗争为主题。
这一阶段,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以武力和智慧与侵略者作斗争。
在展厅中,你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各地的抗日武装和抗日军政府的组织和行动。
这些展品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勇气。
第三展厅聚焦于九一八事变带给中国人民的社会影响。
展厅内展示了东北工人、学者、妇女和儿童等群体在抗日斗争中的作用和付出。
他们的拼搏和牺牲为中国民族精神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四展厅,这里是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反思历史,缅怀英烈。
通过观看影片、听取讲解和观看照片展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
各位游客朋友们,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展示了那段黑暗历史。
希望通过本次参观,可以让大家更加珍惜和维护和平,并一起构筑一个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9.18纪念馆介绍词

9.18纪念馆介绍词九一八,这是一个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日子,沉重又难忘。
而九一八纪念馆呢,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悲痛的过去。
九一八纪念馆那建筑啊,就立在那儿,像是一位沧桑的老人,默默地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你一走近它,就能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就像乌云突然遮住了阳光。
馆外的一些布置啊,简单却又那么有力量,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绿植都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走进纪念馆里面,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就好像突然走进了那段黑暗的岁月。
里面的陈列可细致了,各种照片、文件、实物,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历史碎片,拼凑出了当年那幅完整而又悲惨的画面。
那些黑白的照片啊,上面的人眼神里满是惊恐和无助,就像受伤的小鹿。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就是我们的先辈们曾经经历过的吗?那些被侵略者破坏的家园,残垣断壁的,就像一个好好的精美瓷器被人无情地打碎了。
你再看那些展示的武器,侵略者的武器看起来那么先进、那么冰冷,就像恶狼的獠牙。
而我们先辈们用的武器呢,很多都很简陋,跟人家比起来就像是石头和钢铁的对比。
可就是拿着这些简陋的武器,我们的先辈们还是顽强抵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就好比一只小羊面对一群恶狼,虽然力量悬殊,但小羊也绝不低头。
纪念馆里还有一些模拟的场景,真的特别逼真。
那战火纷飞的画面,就像你一下子被拉进了战争的漩涡。
耳边仿佛能听到枪炮声、人们的呼喊声,就像一场噩梦。
你能看到老百姓们四处奔逃,妇女抱着孩子,老人拄着拐杖,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
这时候你就会想,和平是多么的珍贵啊,就像水对于在沙漠里的人一样重要。
在参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关于那段历史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串串沉重的珠子,串起了整个九一八的历史。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无数的血和泪。
有英雄们奋勇杀敌的故事,他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给人们带来希望。
也有普通百姓遭受迫害的故事,他们的遭遇就像冬天里的寒风,吹得人心疼。
从九一八纪念馆走出来的时候,你的心情肯定很沉重。
九一八解说词

九一八解说词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
1997年9月,博物馆进行扩建,1999年9月18日竣工并正式向社会开放,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
新馆总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展览面积9180平方米。
博物馆共设有包括序厅在内的8个展厅,10余个大型场景。
新馆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有分区广播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影视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系统等设施,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史料及多种展示手段反映了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十四年遭受奴役、奋起抗争、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
教育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一展厅:“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速走上军国主义和对外扩张之路。
在其大陆政策的指导下,其侵略矛头直指向中国。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在我东北攫取了大量特权。
而1915年,又提出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随着金融恐慌的爆发,日本法西斯势力趁势崛起,经过东方会议,日本便赤裸裸地提出了侵略中国的总体构想。
而此时的中国东北,正处于日本支持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统治下。
1928年6月,由于张作霖没有完全满足日军的要求,日军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展厅中“皇姑屯事件”合成景箱就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张作霖被炸这一历史事件。
此后,少帅张学良子承父业,并宣布东北易帜,调兵入关,东北防务空虚。
时至1931年9月,日军的一切武装侵略准备已基本就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面临着一场劫难。
二展厅:“九.一八”的爆发和东北沦陷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制造柳条湖事件,随后突袭北大营,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展厅中用沙盘仿真场景形式向您展现了日军制造的罪恶事件。
在此之前,蒋介石曾三番五次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展厅中“蒋张会晤”场景就深刻地向您揭露蒋介石这个民族败类的丑恶形象。
沈阳918纪念馆导游词3篇

沈阳918纪念馆导游词3篇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沈阳918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沈阳918纪念馆导游词范文1:九一八纪念馆馆内收藏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近1000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及700余件历史文物,分7个部分,展示了东北人民从沦为亡国奴走向抗战胜利的历史。
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残历碑,整个建筑高十八米,宽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
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
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整个建筑庄严肃穆,风格独特,既有现代化特点,又不失民族风格,让每个参观的人都回浮想联翩,记住那个“国耻日。
在“残历碑的前面有一座警世钟,悬挂在三角形的支架上。
锈迹斑斑的钟身上铸造着醒目的铭文:“勿忘国耻。
警世钟的旁边,倒放着一座“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是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修建的。
此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基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
基座成梯形,碑身为方锥形,与碑座衔接处为正方形,碑顶为炸弹尾翼形,三翼间距为七十六厘米,埋深为二百六十厘米(俗称“炸弹碑)。
这块碑既无碑志,也无铭文,碑身高七米,下面梯形基座,上书“爆破地点。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
与之相反,在“残历碑广场的一侧,见到了另一个石碑,黑色大理石碑面上镌刻着“反霸权、反战争、反侵略醒目的大字,是日本友人组织的“侵华历史传讲会在“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时建立的。
它告诫后人“反对霸权、消灭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院内还有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刻系创作的两件雕刻作品,一为《国难》,镶嵌在博物馆南面的墙上,雕塑藉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国土失守,山河破碎,东北锦绣河山惨遭日寇蹂躏,生灵涂炭,黑土地区在流血呻吟。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导游词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导游词九一八博物馆坐落于辽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大街46号,位于沈阳市东北部地区,柳条湖高架桥大西北,西靠成长铁路线。
下边是见识网我梳理的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文章参照。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导游诸位游人,大家好!现在我们赶到了九一八博物馆,九一八博物馆是一座使我们拼劲子孙后代没忘记以往,牢记屈辱的历史的历史博物馆。
1931年,日本侵略军启动的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情,是中国现代史里的一个历史大事件。
它当做中华文化的屈辱的历史,是中国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的。
1991 年,恰逢九一八事情60周年庆典之时,党中央总弟记挥毫写出了莫忘;九。
一八的题字,沈阳亦决定创建一座残历碑式留念房屋建筑。
残历碑表层铭记着事情的通过和实情,内部结构举办了九一八事情历史时间陈列设计,这就是最初的九一八博物馆。
以便进一步达到对广本广大群众,尤其是对众多青少年儿童开展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必须,1997年,沈阳决定改建。
;九一八,博物馆;原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
副书记刘华清朋友亲赴沈阳市为改建工程奠基石,广大人民群众亦陆续捐助冠名赞助、经历2年,于1999年9月18日新馆获胜完工。
为九一八博物馆书写了馆名。
九一八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大街46号。
总建筑面积为12600平米。
展会总面积为9180平米。
馆村举行的九一八事情历史时间专题讲座陈列设计,是一部东北地区老百姓备受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的屈辱历史,都是一部在我党呼吁和领导下,东北地区老百姓和全国人民一道反侵略、反奴隶、不屈不挠的抗日抗争历史时间。
总体陈列设计是一座记录庄重的中华民族中国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
在这儿我们将要向您叙述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沈阳市启动九一八事情,东北地区老百姓遭到十四年奴隶之苦的凄惨历史时间,劝诫人民要时时刻刻当心日本殖民主义复生,文化教育老百姓勿望屈辱的历史,奋发图强。
本展览会共分七个一部分。
第一部价九一八事情的时代背景日本企图侵吞我国古已有之,百日维新后,日本便快速踏入殖民主义和侵略扩张的之路。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导游词结束语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导游词结束语
1、亲爱的观众朋友们,重温“九一八”这段难以忘却的历史,我们从中思索和悟出些什么?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要匆望国耻,振兴中华!
2、我不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但我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请记住日本人对我们做的一切,振兴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3、历史兴衰交替,唯有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历久弥新,只有不断在教训经验中前进,我们才能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历史已经过去,21世纪的我们要时刻铭记那段屈辱史,以史为镜。
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5、当我们即将走出展厅,大概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滴血,而且每一滴血似乎都凝固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中华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串铁打的事实,为何有人至今不能正视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后就要挨打,何以落后?这里的每一尊遗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告诉我们:忘记英雄的民族是堕落之邦?还是告诉我们门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国门?是告诉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还是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我是一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博物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最具权威性的一座纪念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九一八事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沈阳的一起事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
那天,日本军队以炸毁沈阳南满铁路为借口,进攻了中国东北的沈阳市。
这次侵略行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填膺,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庄重大气,整个博物馆分为七个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
首先,我们来到了“侵略的前奏”展厅。
这里展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沈阳南满铁路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九一八事变前的历史情境。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九一八事变”的展厅。
这个展厅通过现场复原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当天的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军队的进攻、中国军民的抵抗以及沈阳市民的悲愤情绪。
这一部分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侵略的残酷。
随后,我们来到了“全国抗战的号角”展厅。
这个展厅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人民奋起抗战的情景。
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抗日武装、游击队和民众的抗战精神,展厅向观众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团结力量。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其他展厅中,还有“国际援华的友谊”、“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九一八事变的国际影响”等展览,分别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中国人民在长期抗战中的艰苦奋斗和九一八事变对世界的影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纪念九一八事变的重要象征。
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观看展品、听取解说员的讲解,更加深入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教育人们珍爱和平、警醒侵略的场所。
作为一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我深感责任重大。
每一次为观众讲解,我都希望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增强对和平的珍视和对侵略的警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概况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之际。
1997年9月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扩建后的博物馆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展览面积9180平方米,共设有8个展厅。
一残历碑残历碑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残缺的台历而得名。
是“九·一八”事变爆发60周年建成的。
在碑的右侧醒目地刻着1931年9月18日的日历,而碑的左侧,刻有一段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杨仁恺先生题写的碑文。
在残历碑广场的西南角还悬挂着一幢高2.38米,重达4.2吨的铜铸警世钟,钟的正面铸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每年的9月18日,都要在此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二“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在残历碑广场的西侧,陈列着两块当年日本人建造的石碑,碑的顶部分为三叉,造型酷似炸弹的尾翼。
因此也被人们称作“炸弹碑”。
《国难》浮雕在广场的西侧有一面墙,墙上刻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扩建工程损赠名录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
从广场向北望去,一组巨大的主题为“国难”的雕塑镶嵌在陈列馆入口的墙体上,是由46吨青铜浇铸而成。
整体是一个东北的沦陷图。
三序厅序厅是不等边的方形,四周的墙壁全部装饰花岗岩石板,镶嵌有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白色山脉浮雕。
在灯光的作用下,白色山脉倒映在黑色大理石地面上,墙面、地面浑然一体,营造出白山黑水的壮美景象,象征着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好河山。
地面的中央有一座金字塔形的铜铸卧碑。
碑的顶部是一块红色的宝石,象征着抗日烽火声声不息民族英灵浩气永存。
在碑的四面,分别用中、英、日、俄四国文字铭刻的碑文。
四前言“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的爆发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更标志着东北人民14年浴血奋战的开始。
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日本图谋侵华,由来已久。
自明治维新以后,便开始奉行所谓的大陆政策,而大陆政策的内容就是要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独霸亚洲,进而想称霸整个世界,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首要目标是朝鲜和中国,经过近十年的扩军备战,终于在1894年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商轮“高升”号,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惨败。
甲午战争最后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
当时日本在东北的不断扩张,却引起了沙俄的不满和嫉妒,为了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一些霸权。
1904年终于爆发了日俄战争。
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将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
日俄战争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有许多中国百姓被日军当作俄军密探杀害,1905年8月,日俄战争以俄国的一败涂地而告终。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为了巩固其既得利益和进一步扩大侵略,开始在东北建立起一系列侵略机构。
其中有设在旅顺的日本关东厅,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还有一个是设在大连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这四个侵略机构,既有分工又相互勾结,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得力工具。
第二单元日本扩大侵华与东方会议五1930年,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开始波及到日本,经济危机不但使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从而法西斯势力也乘机崛起。
1927年4月,日本政友会总裁、田中义一上台组阁。
6月27日至7月7日,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东方会义”,而会议的内容就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
第三单元“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局势就在日本努力扩大在满蒙的侵略势力时,当时的东北是由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所控制。
随着张作霖势力的不断壮大,当时张作霖不甘心忍受日本人的摆布,日张关系由此恶化,这样张作霖就成了阻碍日本侵华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日本人决定除掉张作霖,由此就引发了这场震惊中外的炸车谋杀案。
东北易帜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开始主政东北,当时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不顾日本人的威胁,毅然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这样东三省就统属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中国也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东北军主力入关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为争取张学良的支持,蒋介石特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副总司令。
9月18日,张学良发表通电,并派遣东北军10余万精锐部队入关。
东北军主力大批调入关内,造成东北防务空虚,这就给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以可乘之机。
六策划武装入侵的阴谋日本在确立向中国扩张的战略目标后,在国内大肆制造武装入侵的舆论,同时日本军部也开始秘密策划武装入侵的阴谋,并积极研究制定攻占东北的方案。
寻找武装入侵的借口为了寻找武装入侵的借口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屡屡制造事端,其中主要有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日本政府为了做好武装入侵的准备,加紧扩军备战。
强迫学生军训增强军事后备力量。
在东北,日本关东军还组织了四次的“参谋旅行“,来侦察军事地形。
1931年9月10日,日本关东军还从国内秘密运来了两门24厘米口径的榴弹炮,装置在守备队营区内,一门指向了东北当时唯一的一座机场——东塔机场,另一门就对准了当时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此时的东北已是战云密布,侵华战争随时可发。
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东北沦陷七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独立守备队以巡视铁路为名,来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
按照事先的计划,于10时20分用炸药将铁路一侧的路轨炸毁,之后,日本人又制造假现场,在被炸现场放置了三具身着中国士兵服装的无辜百性的尸体,把这次爆炸事件嫁祸于我北大营东北军的官兵。
沙盘上的这条铁路就是当时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附近的这组方形的建筑群就是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而日本人选定的爆破点就在这座小桥附近,离北大营只有大约800米的距离。
日军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自爆铁路,一是便于嫁祸于北大营东北军的官兵,二是便于事后迅速地向北大营发动进攻。
八突袭北大营柳条湖铁路的爆炸声刚过,日军便开始炮轰北大营。
当时驻扎在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独立第七旅。
装备十分精良,仅官兵就有七千多人。
而当时进攻北大营的日军加上后援部队还不到700人,当日军开始向北大营发动进攻时,第七旅参谋长赵镇藩一面命令部队进入预定阵地,一面用电话向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请示,而得到的命令却是“不准抵抗”,这样日军很快就攻入了北大营。
侵占沈阳城在日本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突袭北大营的同时,在19日零时40分左右,日军兵分三路进攻沈阳城;由于不抵抗政策,南市场、北市场很快被日军占领。
随后日军从小西门蜂拥而入,大帅府、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暑、沈阳市政公署、东北航空军司令部、东三省兵工厂等军政要地相继被日军所占领。
控制南满安奉铁路沿线城镇“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在占领沈阳的同时,不断集结兵力,迅速攻占了南满、安奉铁路沿线的城镇。
九进占吉林侵吞吉林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断从国内和朝鲜增调部队,进一步扩大侵略态势。
在占领长春后,日军迅速向省城吉林市进犯。
由于当时的吉林省代主席熙洽叛国降日,吉林省城很快便陷入敌手。
夺取江桥侵占黑龙江省日军占领吉林后,本打算立即向哈尔滨进犯,但由于害怕引起苏联的干涉,便把进攻的方向指向了黑龙江。
经过激烈战斗,嫩江桥、三间房先后被日军攻占,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屏障全失,门户大开,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被迫于11月18日撤往海伦。
19日,日军侵入齐齐哈尔,黑龙江省沦陷。
侵占锦州攫取辽西地区日军侵占沈阳后,石原莞尔又下达了轰炸锦州的作战命令,12架日机飞抵锦州,一共投下75枚25公斤的炸弹。
11月27日,关东军按计划兵分三路向锦州进犯,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我军奋起抵抗,死伤惨重。
3日凌晨,日军开始攻城,下午6时占领了锦州,随后,锦西、葫芦岛、绥中相继陷落,辽西地区完全处于日军的控制之下。
攻占东省特别行政区日军侵占锦州后,又把目光转向哈尔滨。
2月4日,日军以多门师团长为总指挥,分两路向哈尔滨发起攻击,我自卫军奋起应战。
由于兵力相差悬殊,2月5日,日军主力部队攻人哈尔滨。
十轻取承德侵占热河省日本帝国主义侵吞东三省后,便图谋侵占热河,妄图打开侵略内蒙和华北的大门。
2月17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下达命令,兵分三路向热河发起进攻。
由于东北军孤军奋占,朝阳、凌源等地相继失守。
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
至此,整个东北四省一区全部沦陷。
东北民众流离失所日军侵略东北,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东北沧陷后,不堪忍受日军残杀凌辱的百姓纷纷背进离乡,走上流亡之路。
这座雕塑主题为“流亡恨”,它是根据著名的歌曲《松花江上》创作的,它所表现的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的铁蹄践踏了东北大地,世代生息在这里的东北同胞被迫弃家逃亡,过着苦难的流亡生活。
第三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血腥统治十一策划“东北独立”在事变爆发的第四天,即9月22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召开了商讨统治东北的方案会议,决定建立一个领土包括东北四省及内蒙古,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元首的一个完全脱离中国统治的“满蒙独立国”。
拼凑傀儡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长期霸占中国东北,搜罗了以溥仪为代表的汉奸卖国贼、拼凑肢解中国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表面上把伪满洲国打扮成“独立国家”,实际上一切大权都操纵在日本关东军手里。
建国会议与建国运动关东军为了加快建立伪满洲国的步伐,于1932年2月16日召集张景惠、臧式毅、熙洽、马占山等人在沈阳召开了所谓的“建国会议”,并发表宣言声称“与南京国民政府脱离关系,东北完全独立”。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为了欺骗舆论,把建立伪满洲国说成是东北人民的要求,又指使汉奸大搞所谓的“促进建国运动”。
溥仪粉墨登场按照关东军的策划,伪满洲国由溥仪出任伪执政。
1912年退位后,溥仪一直梦想复辟当皇帝。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溥仪在长春的伪皇宫勤民楼正殿,终于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十二签订日满议定书溥仪为了卖身求荣,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并于1932年3月10日在汤岗子与本庄繁签订了一份“密约”。
而这份“密约”就是后来与日本签订的《日满议定书》。
议定书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条实际上就是将东北的一切主权夺去;而第二条就是确定了伪满作为日本的傀儡,中国东北作为日本的殖民地。
关东军操纵实权对于溥仪,关东军是通过定期拜会,把他们的决定和要求通知溥仪,同样溥仪也要定期的拜会关东军司令官,来以表“忠心”。
此外,关东军还在溥仪身边派遣了一名常驻代表来进行监视和控制。
表面上都是以溥仪为元首,而实际上他只是关东军控制下的傀儡,是受日军任意操纵的“儿皇帝”。
十三白色恐怖下的东北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维护法西斯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军警宪特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任意抓捕、监禁、残害、屠杀东北人民,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大血案,东北大地处于极度的白色恐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