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2014年河南高考理综试卷:试题难度有所减弱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调研试卷参考答案共5页word资料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调研试卷参考答案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调研试卷参考答案1.A2.C3.C4.A5.D6.B7.B8.C9.D10.B11.C12.C13.B14.D15.C16.C17.B18.B19.AC20.BD21.AD22.(1)平衡摩擦力(2)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CD23.(1)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6 Ω(2)①见下图②UI-r1U为电压表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r1为电流表A1的内阻24. 【解析】(1)设在AB段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Wf,由动能定定理得mgR-Wf=12mvB2。
对运动员在B点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v2BR,又FN=2.8mg,解得Wf=0.1mgR=1 080 J,vB=18 m/s。
(2)在BC段运动过程,对运动员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vC=vB-a=15 m/s ,由xB=vB+vC2t得,xB=9.9 m。
运动员从C到D做平抛运动,由H=12gt2得,t=2 s水平位移xC=vCt=30 m,所以B与D点的水平距离是s=xB+xC=39.9 m。
25. 【解析】(1)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L=v0t竖直方向:L2=vy2t得vy=v0。
则P点的速度为v=2v0。
故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v的大小为2v0 。
(2) P点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vyv0=1,所以θ=45°vy=at,a=qEm,L=v0t,解得E=mv20qL。
(3)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为45°。
由几何关系得r=22L,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qvB=mv2r,得B=2mv0qL。
26.(1)S2、SO2、CO2、CO(2)③②(3)5SO2+2MnO4-+2H2O=5SO42-+2Mn2++4H+(4)5.327.Ⅰ.(1)3MnO42-+2CO2=2MnO4-+MnO2↓+2CO32-(2)8600Ⅱ.(1)KOH(2)MnO42--e-=MnO4-Ⅲ.(1)24(2)①乙②Mn2+?D5e-+4H2O=MnO4-+8H+28.Ⅰ.(1)C(2)(3)5.6×10-5mol/LⅡ.(1)小于(答“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A=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20+12mv20,解得,v0=vA=gh。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点及得分分析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
【答案】A
本题以几种常见的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同分异构体的概
念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对同分异构体的正确书写等能力。
涉及必修 5 同分异构体
分组名称
分组名称
平均分 得分率
全省中学
4.37 72.83%
长沙市中学
4.52 75.32%
全省示范性中学 4.75 79.15%
本题得分率排 7 道选择题的第 2 位。
选项 全省中学 长沙市中学 全省示范性中学
A
10810
5.80%
1512
6.09% 4456 5.12%
B
135844
72.90%
18732
Na2CO3
③ AgNO3 与 AgCl 的浊液
溴水
Ba(NO3)2 溶液
Na2SiO3 溶液
实验结论 Ksp(AgCl)>Ksp(Ag2S)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SO2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
白色沉淀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答案】B
本题通过一个组装的实验装置,考查了溶解平衡移动的本质、浓硫酸的特性、SO2 的化 学性质、浓硝酸的挥发性和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等知识点。
注意:如果写成“溶解醋酸,分液除去”或“稀释硫酸,分液”等给分。
(第二空)洗掉碳酸氢钠。其他给分答案:除碱。如果写有多个化合物名称,只抓关键词
“碳酸氢钠”。例如:“洗去醋酸钠,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给分。
以下答案不给分:单一只写:醋酸钠,硫酸钠等不给分。除杂质等。
2014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题分析

2014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题分析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高考在命题形式上继续突出课标要求,回归基础,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
相较于2013年的考题,在必考题部分题目情境变化,计算量减少,试题难度整体来说较2013年有所降低,具体分析如下:选择题部分:化学试卷的选择题部分依次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速率、元素周期表、沉淀溶解平衡、化学实验基础、元素化学部分的知识,题目难度降低,没有考查离子浓度部分内容,也没有出现有机物性质的考查,着重增加了基础知识。
现详解如下:第7题延续了近几年有机化学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没有大的变化。
来自有机物同分异构体考查,其中戊烷、戊醇都来源于三年内的高考题,题目难度较小。
第8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盐类的水解和氧化还原反应部分。
烧碱去油污、漂白粉变质、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FeCl3和Cu线路板都是来源于课本,难度小。
第9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基本知识,涉及内容包括催化原理,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及关系。
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均有考查,并且较以往的化学原理题来说,难度降低。
第10题保留了近几年课标卷的必考题: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其中短周期、同一周期、最低(最高)价,电子层结构相同,考察半径大小、熔沸点均为基本考察点。
第11题与2013年课标卷保持一致,考查了难溶电解质。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是这几年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与去年的单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同,今年结合了难溶电解质溶解曲线图考察温度对于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以及Ksp、重结晶知识。
这次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考察,虽然形式变化,但试题难度适中。
第12题考查了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本次重点考察了锥形瓶、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来源于高中化学的两个基础定量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酸碱中和滴定。
再次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回归课本。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阅卷体会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阅卷体会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陈庆威 2014.06.252014年6月9日—6月19日,我有幸受邀,又一次参加了河南省物理高考的阅卷工作。
2010年我参加过一次。
说真的,这次来改卷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认真完成阅卷工作的同时,了解高考阅卷情况和学生的答题情况,研读评分标准,总结学生答题的得失,以对自己日后的教学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
现把自己几日来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6月8日上午8点到6月9日中午12:00是改卷老师的报到时间。
我们是理综组,几年来改卷地点一直设在河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中心,由河南工业大学理工学院负责。
6月9日下午2:30召开动员会,强调纪律,明确任务,端正态度,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
当然,面对全省各地来的几百名老师,河南工业大学也没有忘记一次很好的宣传自己的机会。
首先,我们报到时发给每个老师一个印有河南工业大学的手提袋,手提袋里装的是工大的简介和招生简章。
另外,在动员会上理工学院的领导也不忘花大段时间来宣传自己。
6月9日下午4:00分组培训,同一小题的阅卷老师集中一个地点培训,讲评该题与给分标准,各种不同表达及其给分标准和依据等。
然后进行试评,对碰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总结,以补充和完善标准答案。
经过培训、试评之后,于10日上午10点,物理、化学、生物的一些对答案没有争议的试题已经正式的开始高考阅卷工作。
我批阅的是理综物理实验题的25题,由于试评中出现了多种解答情况,答案一直在完善和补充,直到10号下午5才开始正式评卷。
这也充分说明了高考的阅卷答案是经过了再三的斟酌后得出的。
19日下午所有阅卷工作结束。
阅卷现场管理比较严格,没有证件绝对不允许进入,而且不能带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及U盘之类的存储设备,每次进出阅卷场地都有武警严格检查。
连水杯放的位置也经常被提醒。
每一个阅卷场地都有摄像头实时监控。
理综阅卷地点设在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全省考卷共有356446份,阅卷人员有几百人,大部分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高三教师,少部分是郑州部分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来自全省各地的高三教师。
2014年河南高考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分析 碧沙岗陈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课标1理科数学难度分析今年是河南省使用新课标卷高考的第三年,经历了第一年的易,第二年的难,第三年的难易适中,考前按一线教师的估计今年应该不难,趋于稳定。
但从学生考完后的反应来看,选择题、填空题感觉简单,解答题与往年相比不太难。
我拿到试卷认真分析后,认为今年的考题不偏、不怪,理科数学与去年难度略降,但灵活性较强,文科数学与去年相比难度将近。
一、2014年高考数学具体有以下特点1、试题构成总体稳定,风格特点基本没变2014年高考数学试卷在题型、题量、难度分布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也有些题不乏新意。
如第6、14、16题。
从试题总体来看,主干知识中函数约22分,立体几何约17分,圆锥曲线约22分,三角函数约20分,概率统计约22分,数列约12分,不等式及其应用约15分,向量、二项式定理、命题、集合与不等式、复数及算法各5分。
不过理科卷中一些常见知识没有考查,比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积分,正态分布,排列组合,线性规划,独立性检验与回归分析等。
今年的考题仍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
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尽相同,进行了适度创新,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
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为以后的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试题知识点考查层次分明,难度设置比较合理理科试卷共24个题,其中22、23、24题是三选一。
1到12题是选择题,13到16题是填空题,17到24题是解答题。
选择题、填空题中前16个题目中,有14题都是比较常规题型,是学生平时常练的类型,容易上手。
不过个别题目问法较为新颖,需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第6题融合了类比三角函数的正弦、余弦的推导过程,以及三角函数图像的画法等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
2014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的生物试题充分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稳中求新、求变:知识点的分布和覆盖面加宽,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强,试题类型灵活多变、求新求异。
二是难度降低,全卷无偏题和怪题,减少了文字的书写量。
三是命题情境贴近生活,立足课本,延伸课外,不再单纯地考查考生的识记情况,而是重视考查考生的能力。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一下这套试卷的命题特色。
试卷在命题上仍以主干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对象,例如选择题考查了细胞、稳态、核酸、代谢等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从考查形式上分析,试题多借助
图表等形式来命题,侧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如第4、29、32题。
此外,命题时还紧密联系生产实践,以实验题的形式呈现,如第30、31题。
试卷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细胞的代谢(第6、29两题)、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30两题)、遗传的分子基础与遗传规律(第5、32两题),生态学(第31题)所占分值略低。
其中,第4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及其应用,对考生来说,仅掌握基础知识,却不能正确分析图示很难答对;第32题结合山羊性别决定的实例与遗传系谱图,考查考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应用,命题方式新颖。
2014年高考理综试卷分析

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河南卷)化学试卷评析一、试卷评价1.试卷结构2014 年是河南省新课程高考的第三年,理综试卷的结构与2013年(新课程)相比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今年河南高考理综试卷与全国高考理综(新课程卷)保持了相同的试卷结构:试题分I、II两卷,共40小题,满分300分。
第I卷(选择题)包括二个大题,21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26分,占全卷总分的42%;题型为单项选择题(1~6小题,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学科;7~13小题,内容主要涉及化学学科)和不定项选择题(14~21小题,内容主要涉及物理学科)。
第II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包括19个小题(均为非选择题,题型为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共计174分;其中,22~32题为必考题,共129分(22~25题、26~28题、29~32题分别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科);33~40题为选考题,每题15分,考生只需分别从物理(33~35题)、化学(36~38题)、生物(39~40题)试题中任选1题作答即可,共计45分。
试题在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赋分上分别约为110、100、90,分别占总卷的36.7%、33.3%、30%。
2.题型与题量(1)题型分布及赋分表1:2011~2014年理综试题题量、赋分情况比较与2013、2012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新课程高考理综试卷在题型、题量分布及赋分比例上保持了稳定的趋势,说明高考理综新课程卷的试卷结构已趋于成熟。
(2)试卷中各科试题分布比较表2:2011~2014年高考理综试卷中各学科试题分布比较由表2可知,新课程高考理综试题仍然采取了“各学科试题相对集中”、“第II卷必考题与选考题分立”的编排方式,在I卷的学科排布顺序为“生→化→理”,在II卷的必考题及选考题的学科排布顺序均为“理→化→生”。
其中,难度较大的物理试题在全卷位置上相对集中排布,难度较小的生物题为全卷“压轴”,客观上有利于减少学科思维的转换、有利于提高试卷的答完率、有利于考生发挥出自身水平。
2014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剖析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2H 4 (g)+ H2O(g) = C2H5OH(g) 的 △ H=
-1
KJ·mol
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等每年必考内容。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
(1)装置 B 的名称是:
考查中学重要实验仪器的识别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是:
。
重点考查有机物的提纯与分离时的原理
;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
A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重点考查有机物的提纯与分离时的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学、训练学生能力的核心目标。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3 小题, 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考查同分异构现象和判断同分异构现象的程序。类别异构→位置异构→碳架异构。凡有这三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
梁国顺
今年试题平和,熟悉。如第 7 题戊烷、戊醇、乙酸乙酯都是平时重点研究的物质之一。第
26 题类
比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第 27 题类比 H3PO3。第二卷必做题中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禹教育郑州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145室 55608589
名师点评2014年河南高考理综试卷:试题难度有所减弱
6月8日,2014年河南高考结束,本站邀请郑州外国语学校三位名师点评今年的理综试卷。
物理试题难度较去年明显下降,考生普遍感觉题目比较基础、兼顾灵活;化学试题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实验题的比重比往年有所增加;生物试题整体上难度不大,四道必答简答题没有一个图形或者表格的分析,这在近三年新课标卷中还是首次出现。
【物理】郑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吕勇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题型更趋平稳,更加常规,难度较去年明显下降。
常规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考生普遍感觉题目比较基础、兼顾灵活。
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有以下突出特点:
1、题型稳定,重点突出。
2014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坚持以力学和电学知识考查为重点,电学及力电综合类题目增加至59分,所占比重较前几年加大,考查形式和知识点分布相对稳定。
2、重视基础,依据考纲。
试题围绕直线和曲线运动、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场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展开,依据考试大纲对知识考查的范围和能力考查要求,在题目中渗透用“力”和“能”这两个基本观点研究运动、解决问题。
3、注重方法,考查能力。
如14题关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关注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19题“行星冲日”考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有能力;23题渗透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考查电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25题侧重考查运用“能”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力电综合问题的能力。
4、侧重应用,有所创新。
如17题巧妙地将牛顿运动定律与平衡、胡克定律结合起来,25题创造性地把抛体运动、复合场、与动能定理相结合,显得既基础又灵活,更有运用基本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难度。
5、不追热点,回归本源。
试题一改去年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我国航母辽宁号上舰载机的降落等),几乎没有一处明显涉及社会热点,但也更专注于对学科方法和能力的考查,体现高考命题对热点问题当用则用、绝不牵强的意图。
【化学】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备课组长任玉磊
试题难度整体来讲比去年有所降低,题目比较平和。
知识方面:延续往年以考察主干知识为主的思想,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热化学等依然是考察的重点和热点;连续三年考察有机实验,突出有机部分的重要性。
能力方面:突出学生学科素养的考察,体现在实验题的比重比往年有所增加,除了一道大题着重考察有机实验外,选择题里用了两道题考察化学实验,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生物】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刘玲
这套生物试题对于平时学习中重视教材,对教材掌握扎实的学生,会做得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但对于平时只顾做题,极度依赖教辅资料而忽视教材的学生,却会抓耳挠腮,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因为看着非常熟悉的课本原话,自己却答不准、答不全,不会答。
生物试题整体上比较平稳,难度不大,与往年相当。
而往年令学生丢分严重的遗传题,今年也十分平和,考查杂交育种的基本知识,只要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到位,表述清楚,还是可以得高分的。
整套生物试题紧紧围绕教材展开,四道必答简答题没有一个图形或者表格的分析,这在近三年新课标卷中还是首次出现。
语言描述学生熟悉的情境,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迁移。
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强调了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今年的选修题,尤其是40题,出现了一些新气象。
往年选修题对概念的直接考查多,今年加入了图形分析,而且题目设置出现三处原因的阐述,虽然比较基础,但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提高了,增加了选修题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