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合集下载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之一,描写了老渔夫桑提亚哥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

海明威以简洁明了的文风,真实而质朴的描写,深刻探讨人性,运用象征手法和重复手法,塑造了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故事。

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使《老人与海》成为一部不朽的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他对人类意志和勇气的表达,海明威将一位孤独的老渔夫变成了一个永恒的英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在阅读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老人与海》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打鱼的故事,更是关于生存、信念和坚持的寓言,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引言:- 《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学地位正文:- 简洁明了的文风- 真实而质朴的描写- 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运用象征手法- 重复手法的运用结论:- 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 《老人与海》的文学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 引言1.1 介绍《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家海明威于195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作品讲述了一个老古巴渔夫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描写了老人与自然、老人与命运、老人与生命的关系。

海明威以简练、朴实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魅力。

小说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一种真实而深刻的生活哲学。

通过对老人与海洋的斗争描写,海明威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对抗,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困境的坚韧不拔。

《老人与海》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风格、细腻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视为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1.2 海明威的文学地位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间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文学的巨星”和“现代文学巨人”。

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和拥趸。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常被用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揭示社会问题以及传达作者的理念。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文学作品出发,解读其中的象征主义元素。

作品一:《老人与海》海洋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被运用为象征主义的意象。

老人与海的对决象征着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挑战,老人的孤独与坚韧象征着人类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

同时,海洋也暗示着命运的无常和无尽的力量。

作者通过对海洋的描绘和老人与鱼的斗争,传递出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

作品二:《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红色猎人帽成为象征主义的符号。

主人公霍尔顿戴着红色猎人帽代表着他对社会的反叛和自我保护的心理,他认为社会的虚伪和不真实使得他无法融入其中。

红色猎人帽也象征着年轻人对世界的理想主义和对成人世界的不满。

作品三:《飘》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风暴是象征主义的元素之一。

风暴在小说中经常出现,代表着人心的颠覆和变幻无常的命运。

风暴的来临带来战争和社会剧变,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斯嘉丽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通过风暴的描写,作者将人物的命运与风暴的力量相联系,传达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动荡。

作品四:《红与黑》斯道夫人的《红与黑》以色彩的象征主义为特色。

小说以红与黑两种颜色代表两种不同的社会和人物。

红色代表着情欲、热情和欲望,黑色则象征着政治斗争、欺骗和权力。

通过对人物行为和环境的色彩描绘,作者展现了社会的层次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作家可以将深层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同时,象征主义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解读的空间,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总结起来,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是一种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通过象征与隐喻的运用,可以深化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解读《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解读《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解读《⽼⼈与海》中的象征⼿法2019-05-26海明威是⼀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他的创作最⾼峰处于象征主义流⾏于⽂坛的时期,因此理论界将他划⼊象征主义作家的⾏列,并⾼度赞扬了他⽤象征主义创作⼿法来表现⼈物形象的内⼼以及主题思想的独特之处。

⼀、海明威与《⽼⼈与海》海明威他⼀⽣创作了多部⽂学作品,其中《⽼⼈与海》以及《永别了,武器》是最为⼈们所熟知的两部作品。

《⽼⼈与海》为海明威赢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包括1953年的普利策奖,以及1954年的诺贝尔⽂学奖。

《⽼⼈与海》为读者讲述了⼀名⽼渔夫的⼀次海上经历,主⼈公是⼀名年⽼的渔夫,他经历了很多苦难,有⼀次在出海过程中碰见⼀头⼤鱼,他耗费了⼤量的精⼒最终将⼤鱼制服,可不幸的是,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鲨鱼的袭击。

⽼⼈并没有举⼿认输,⽽是同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最后取得了胜利。

⼩说中的⽼⼈、鲨鱼等都是个性鲜明的⽂学形象,作者在这⾥充分运⽤了象征主义创作⼿法,赋予⽂学形象鲜明的象征意义。

⼩说中的⼤马林鱼是⼈类理想的象征,暗含着⼈类很难脱离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欲望;鲨鱼指的是⼈类永远⽆法摆脱厄运的袭击;⼤海指的是⼈类现实社会;狮⼦代表了英勇与果断,为⼈类美好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说中的⽼渔夫是⼈类的代表,是硬汉的象征,他⾝上能够体现出不屈从于命运、永不服输的⽃争精神;⽼渔夫在出海过程中的危险遭遇则象征着⼈类与⼤⾃然之间的⽃争,最后他失败了,这体现出在⼈类与⾃然进⾏抗争的过程中,⼈类永远不可能战胜⾃然的真理。

海明威认为,这部⼩说中的⼈物性格以及渔村的描写很少,⽽是故意采⽤了“冰⼭”式的创造⼿法。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说中的情节展⽰以及⽭盾设计都逐渐⼀⼀展现在读者⾯前,在读者与作者之间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

对读者来说,在阅读⼩说时必须与作者⼀起与⼈物进⾏对话,深⼊挖掘⼈物内⼼和价值。

对不同读者来说,这部⼩说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也会千差万别,每⼀个⼈可能会从中获得不同的⼈⽣启⽰。

《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

《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

《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老人与海》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明威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从而莫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

本文试着从作品的、象征手法、语言风格和意识流手法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其艺术价值。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加工而成的小说,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

作品丰富的象征寓意无疑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例如:《老人与海》,这一标题本身就使人展开丰富的联想:一个年迈、孤独的老人,驾一叶扁舟搏击于充满险风恶浪、茫茫无助的大海,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

此时的桑提亚哥不只是一位普通的渔夫,他象征着整个为生存而斗争的人类,而大海者则象征着难以把握的变幻无穷的人生海洋。

人在自然面前,在危机四伏的社会中是那么的渺小、无助。

人类需要的正是海明威歌颂的桑提亚哥的硬汉精神,而它象征着一种人类精神,即人在精神上是不可摧毁的。

在困难面前坚毅不拔的毅力、冰不服输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人类取得美好未来的保证。

大马林鱼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它象征着人们所想要达到的人生目标。

老人追捕大马林鱼的过程,就是他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

对于一名作家而言,大马林鱼则离意着一部非凡的杰作,是作者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小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象征物,是圣地亚哥魂系梦萦的“那群狮子”,它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着老人对力量的追求和对强者的向往,每次梦见“那群狮子”后都给老人增添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群狮象征着同情弱者,仇视邪恶,既能创造人间奇迹,又能战胜各种邪恶势力的团结友爱的群体。

群狮的个体模式表现在老人圣地亚哥同鲨鱼搏斗到手无寸铁的风度,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标志着后期海明威在思想上的发展与进步,寄托着他的理想及对人类的希望。

在故事的结尾处,当孩子看到那苍白的鱼骨架和老人那伤痕累累的双手时,孩子心痛地哭了,孩子心痛的不仅是老人那双流过血的手,更心痛的是老人历尽艰险才得到的战利品竟然被鲨鱼咬噬得一干二净,更心痛的是老人在历经长达八十四天的凄惶失意和极度紧张艰苦的考验后所换来的却只是更大的失望。

简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

简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

简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文学作品,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是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

小说中老人、大海、鲨鱼、小男孩等角色实际上并非角色本身,表面上简单的角色及故事情节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本文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人翁桑提亚哥、大海、鲨鱼、小男孩等各个方面对其象征主义进行剖析并总结其象征手法,以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象征手法;老人;大海海明威崛起于欧美象征主义由诗坛向整个文学领域渗透、扩张的年代,研究者们将他视为象征主义作家,认为他应该“与爱伦·坡·霍桑和麦尔维尔列为一类,即描写象征内心世界形象的作家”海明威自己也认为小说应该是一座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七深藏在水面下,是需要读者自己理会的。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同时也只为我们展现了八分之一的面貌。

对于《老人与海》象征因素虽然海明威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

”但他也曾经说过:“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很多东西。

”他这里说的“意味着许多东西”,“实质上就是象征主义”。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物象,再让读者从具体的物象激发经验想象和情感的表现,去挖掘其中的意蕴,通过局部修辞手段的象征手法来赋予这部小说象征性。

本文将这部小说的主人翁桑提亚哥、大海、鲨鱼、小男孩等各个方面对其象征主义进行剖析并总结其象征手法,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一、《老人与海》主要的象征形象1老人的象征作者通过对老人和大马林鱼以及鲨鱼之间斗争的描述,展示了人类在逆境中不断奋进的伟大精神。

《老人与海》虽然只是描述了一位勇敢、自信、谦虚、能够自控的老人,但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老人的精神世界远比上面提到的那些内容要更丰富。

老人身体瘦小、年迈、身上布满了多年以来捕鱼所留下的伤痕,他身上的每样东西都示得那么破旧,除了他的眼睛,但是只有这样老人才能体会得到在那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艰难。

象征主义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象征主义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象征主义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蒋晓蒙 上海海事大学摘 要: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影响最深的一个派系。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蕴藏着深刻的主题和多个层次的象征义。

这种象征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也使这个故事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圣提亚哥、小男孩、大马林鱼、大海的象征意义进行挖掘,全面深刻地展现了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精髓——象征手法。

关键词:象征主义;老人与海;海明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100-01一、象征主义的概述象征主义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产生、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派系,被人们看做是古典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分界线。

该流派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其后扩展到欧美各国。

象征手法就是指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使用事物、人物暗示寓意深刻的含义。

用象征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尤其是表现作者的内心真实想法。

海明威,在写作的过程中十分热衷于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因为,象征手法在激发读者的情感,丰富读者的想象空间上比直白的表述方式更胜一筹。

二、《老人与海》内容简述《老人与海 》是海明威所著小说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部作品。

《老人与海》以简洁、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生活上贫困又失意的老渔人圣地亚哥接连着84天都没有铺到一条鱼了,因此受到大家的言语讥讽与打击,就连跟着他的小男孩也离开了。

老人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他独立驾着船去深海捕鱼。

这次,他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马林鱼体积庞大、生性凶猛,老渔夫与马林鱼进行了三天两夜的斡旋,最终捕获了它。

但在回家的途中,渔夫遭到了鲨鱼的攻击,他竭尽全力和鲨鱼进行生死搏斗。

最后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只剩下一根鱼骨。

三、《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研究1、老人的象征意义老人圣地亚哥连着84天都没有铺到一条鱼了,终于在第87天捕到了一条比船都要大的马林鱼。

论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

论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

论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创作的小说,以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为主人公,描写了一个追逐巨大马林鱼的故事。

海明威在小说中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屈和顽强生存的精神。

这篇论文将论述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

首先,海明威用桑提亚哥的年龄来象征他的经验和智慧。

桑提亚哥已经六十四岁了,他是这片海域最有经验的渔夫之一,而且他在这里打渔已经八十四天了。

他不仅对海洋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自己的能力也有清醒的认识。

他知道什么时候放线,什么时候收线,怎样操作渔船,怎样应对巨大的马林鱼等等。

桑提亚哥的年龄象征了智慧和经验的积累,在面对自然的挑战时,他能够准确地掌握时机和方法,保证自己的生存。

其次,海明威用马林鱼象征自然的力量和挑战。

马林鱼是一个巨大而强壮的鱼类,他们长约十几英尺,体重可达千磅,是海洋中最大的食鱼类之一。

在小说中,桑提亚哥遇到的马林鱼也非常巨大、歹毒和狂暴。

他不仅拖拽着渔船在海上奔腾,而且还不断地反击桑提亚哥。

马林鱼象征了自然的力量和挑战,他们无情地攻击人类,显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

而桑提亚哥与马林鱼的较量则展示了人类的顽强生存和不屈精神。

第三,海明威用渔船象征人类的信仰和勇气。

在小说中,桑提亚哥的渔船是他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他信仰和勇气的象征。

渔船是一个小而坚固的木船,它经受住了无数次海上风浪和巨浪的考验,而且让桑提亚哥能够独自面对海上的挑战和危险。

渔船象征着人类的信仰和勇气,只有持久的信念和勇气才能够让人类在自然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海明威用鲨鱼象征着死亡和毁灭。

在小说的结尾,桑提亚哥把他已经死亡的巨大马林鱼拖回家的途中,遭遇了鲨鱼的袭击。

他们无情地攻击着桑提亚哥的渔船,并不断地割咬着巨大的马林鱼。

鲨鱼象征着死亡和毁灭的力量,正如它们在小说中所做的那样,无情地践踏人类的努力和信念。

但是桑提亚哥并没有放弃,他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战胜了鲨鱼,展示了人类在面对死亡和毁灭时勇气和追求胜利的决心。

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运用

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运用

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运用《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以老渔夫桑地亚哥为主角,讲述了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斗争的故事。

小说通过老渔夫与海之间的斗争,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对抗的主题。

而这种对抗与和解的关系,则通过海明威巧妙运用的象征手法得到了深刻地体现。

首先,海与桑地亚哥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对抗。

海明威通过描写海洋的力量和危险,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抗。

在小说中,海被描绘成庞大而深邃的力量,既给予人类诱人的诱惑,又给予无情的打击。

而桑地亚哥则是一个顽强的老渔夫,他与海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斗争,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和坚持。

同时,海也象征着命运,它代表着人类无法掌控的力量,人类与之对抗只能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这种无法掌控的关系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和命运的挑战。

其次,马林鱼象征着桑地亚哥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命的追求。

马林鱼是一个巨大而威猛的生物,它代表着力量和挑战。

桑地亚哥一直梦想着捕获一条马林鱼,这个梦想代表着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渴望。

而当他离梦想越来越近时,他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让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助。

桑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斗争与对抗,给了读者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己存在的反思。

另外,三天的斗争象征着人性与时间的对抗。

在小说中,桑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斗争持续了三天三夜,这一时间的长度象征着人类与时间的对抗和无奈。

桑地亚哥在这三天的斗争中经历了体力和精神上的煎熬,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但最终鱼还是被鲨鱼吞噬了。

这种对抗和无奈,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类的无力。

最后,桑地亚哥背负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回到家乡,象征着他的胜利和对生活的肯定。

尽管他失去了鱼肉,但他还是保留了鱼骨,这象征着他赢得了斗争,并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他背负着马林鱼骨,走回了家乡,被人们仰慕和尊敬。

这种象征手法表达了海明威对日常生活中微小胜利的肯定和对人类坚持不懈精神的赞扬。

综上所述,《老人与海》通过巧妙运用海、马林鱼、时间等象征手法,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和和解,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摘要]本文解析了海明威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阐释海明威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

描写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类的拼搏精神,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

在颂扬抽象的“硬汉”精神的同时,表达了人类的生存及命运与环境冲突的主题,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与深刻的象征意义完美结合起来。

[关键词]老人与海;冰山原则;象征性;现实性
“象征”一词源于希腊文symbolism,是一种木制信物(一剖为二,各执一半,再次见面拼为一体以示友好)。

后来引申为某个观念或事物的代表,是一种艺术手段,常以具体形象的事物揭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强化或美化人与物之精神品格。

海明威创作的作品里有很多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如《永别了,武器》中的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山峦、《老人与海》中的鲨鱼。

海明威通过最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他写作时独具一格的“冰山原则”。

即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我总是按照冰山的原则来写作,那就是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于水下,略去不写的就是含而不露。

”我们从象征在文本中的运用、象征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两方面来解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内涵。

一、象征在《老人与海》中的具体运用
海明威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不仅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他实践“冰山原则”取得最高成就的一部作品,具有双重审美意义。

从表面看,作品所述故事十分简单:圣地亚哥(也译作桑提亚哥)连着84天未捕到一条鱼,第85天他再次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殊死搏斗,终于捕获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在返航途中,却遭遇了一群凶猛鲨鱼的进攻,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仍无济于事,待返回港口时,一条肥美的马林鱼变成了一幅巨大的空骨架。

作品只塑造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和小男孩曼诺林两个人,然而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包含着多层复杂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巨大而深刻的象征结构。

和海明威许多作品中的人物一样,《老人与海》中塑造的圣地亚哥,是在处理人与自然这一人生角斗场上的失败者。

“他是一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过去了八十四天还没捉到一条鱼,”[1]于是孩子的父母不再让孩子跟从他。

他的船帆“用面粉袋补了又补”“正好似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子”,他的神态“消瘦而憔悴”。

他的双手布满了很深的伤疤,这些伤疤“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古老”。

[2]这些描述展现给我们一个孤独而失败的老人形象。

但“那双眼睛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4],也只有这双眼睛表现出圣地亚哥绝不向厄运屈服,象征着一种坚不可摧的毅力。

在小说中出现的象征物不是抽象的,他们与被象征物之间有着某种客观相似性,都能引起人们浮想联翩。

大海象征着人所面临的变幻无常的神秘处境,马林鱼象征着人生目的,鲨鱼象征着永远摆脱不了的悲剧,狮子象征着勇气和力量,甚至老人圣地亚哥也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完全哲理化的人类形象和人类精神”。

我们通过老人与自然、与鲨鱼的搏斗,看到了一幅“老人闯海斗鱼”的图景,其实也象征着人生角斗。

对于圣地亚哥来说,捕鱼“不仅仅是为了活命,卖钱糊口”,更主要的是要“表现你是个渔夫”,因此在与凶残鲨鱼的搏斗中,老人想到自己是强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更加坚定战胜鲨鱼的决心。

尽管最后失败了,但这八分之一的故事却暗示给我们潜台词,即: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是无法抗拒的,然而,人在精神上是不可摧毁的,这是人类取得美好未来的保证。

这种言尽意未尽的艺术效果,正是象征技法所营造出来的。

二、象征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从感觉、听觉、视觉、触觉各方面去刻画形象,将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把具体鲜明的画面映入读者的头脑,让读者体味凝聚在作品里的思想,用这样极其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营造出
了浓烈的象征意味。

《象征主义宣言》的撰写者莫瑞亚当斯说:“象征主义的目的不在于表达意念,而形象则处于从属地位……故而,自然、景物、人物的活动,种种具体的形象都不会原封不动地出现在象征主义艺术中。

”海明威的作品中有象征,但不拘泥于这种艺术原则,正如美国评论家哈里代说:“在新的文学史里,我不愿看到海明威作为…象征主义者‟出现”,并认为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家里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优秀的作品里总是坚定地维护现实主义”。

海明威是一个带有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注重文学传统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依靠我们想象得出的简洁而令人信服的细节描写的创作手法,获得其作品中大半的难忘效果” [4]在海明威多部作品中,象征性与现实性互相融合,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效果。

基于此,他运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通过对生活的精确描摹来再现生活的客观和具体,使生活如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染其情的逼真感,从而使圣地亚哥这个追捕大马林鱼的老头,在世界文学形象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圣地亚哥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又黑又瘦,后颈上堆着很深的皱纹,双手布满被网绳勒出的伤疤,脸上长满了热带海面上太阳反射晒成的肉瘤。

他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金枪鱼,困了就蜷缩在船板上睡觉。

在捕鱼时渴望身边有一个帮手,情不自禁地呼唤小孩。

与鲨鱼搏斗时用的武器,也是顺手够得着的鱼刀、舵把子。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老人。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酷似“实际生活”的普通老人身上,海明威赋予了他一种富有史诗感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把这个古巴老渔夫树立成一种高贵品格的象征,一种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可能也应该具有的品格象征。

海明威笔下的艺术世界是完整的,既不支离客观世界重新组合,也不臆造表现内心幻觉的意象,简而言之,不是象征主义的所谓“象征”,而是洋溢着写实主义品质的象征,在超越特定时空象征意义的同时,也坚持忠实于特定时空的“实际生活原则”,达成象征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结语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艺术的大海中打到的一条最大最美的马林鱼,在完全写实的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其象征性与现实性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圣地亚哥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最终失败了,但他没有失却一个硬汉的风度,他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在同不可思议的大自然搏斗中,虽然注定是悲剧命运,但他表现出的惊人勇气和毅力,却铸成永远打不败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在圣地亚哥身上,借助象征手法的隐喻性,展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赞美了人类生命的伟大。

海明威将水面上八分之一与水面下八分之七巧妙结合,使简练的文字与深沉的含义相互撞击,迸发出巨大的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张力,这种极富个性的创作手法,对现代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美〕海明威.亦夫译.老人与海〔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工人出版社,1986.
[4]〔美〕杰弗里•迈耶斯.萧耀先等译.海明威传〔M〕.中国卓越公司,1990.
[5]〔英〕赫•欧•贝茨.董衡異选编.海明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6]孟庆枢.西方文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高尔基.戈宝权译.论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8]董衡異.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