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经典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经典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过氧化钙(CaO2)常用于活鱼运输时的增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过氧化钙样品中含有少量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杂质,取该样品15.0g投入盛有108.0g水的烧杯中,缓慢搅拌,充分反应,最终收集到氧气质量为3.20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96%【解析】【分析】【详解】解:设过氧化钙质量为x,22222CaO2H O=2Ca(OH)O14432x 3.2g14432=x 3.2g++↑x=14.4g,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4.4g15.0g×100%=96%,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96%。
2.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
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24g 39.0% 490g【解析】【分析】【详解】(1)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0g+20g-116g=24g,故填:24g;(2)设生氧剂中KO2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钾的质量为y2224KO 2H O =4KOH 3O 28422496xy 24g 28422496==xy 24g++↑x=71g y=56g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71g 71100%=39.0%100g⨯⨯答: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0%。
化学中的化学方程式题解析及技巧总结

化学中的化学方程式题解析及技巧总结化学方程式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表示方法,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过程。
解析和解题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和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关键,本文将针对化学方程式题目进行解析,总结解题技巧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在生成物之前,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表示。
例如:2H2 + O2 → 2H2O。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系数表示摩尔数的比例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比例需要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
二、解析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技巧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摩尔数。
例如:已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物为H2和O2,生成物为H2O。
2. 平衡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比例关系,确定方程式中的系数。
要满足核心原则: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质量守恒要求反应物的摩尔数等于生成物的摩尔数,电荷守恒要求反应物的总电荷等于生成物的总电荷。
调整系数时可以使用整数倍的关系。
3. 检查平衡:平衡后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
检查化学方程式中各元素的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均相等。
4. 验证方程式: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或者已知的物质数据,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
将物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验证方程式是否满足质量守恒和摩尔比例关系。
三、化学方程式解题技巧1. 确定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题目通常给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性质,通过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类型。
常见的反应类型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置换反应等。
2. 运用摩尔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通过摩尔关系,可以计算反应物的量,确定哪种物质是限制因子,以及生成物的量等。
3. 平衡方程式的技巧:平衡化学方程式时,可以从简单的物质开始调整系数,逐渐扩展到复杂的物质。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溶液的组成,取50g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的气体及沉淀质量关系如图。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50g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3)y=_____。
(4)a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
【答案】5 11.1% 2.2g NaCl和CaCl2【解析】【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后溶液为稀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生成沉淀的质量是5g。
(2)设溶液中CaCl2质量为x2233CaCl+Na CO=2NaCl+CaCO111100x5g↓111100=x5gx=5.55g故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5.55g100%11.1% 50g⨯=(3)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1064453g 10%y+↑⨯10644=53g 10%y ⨯ y=2.2g(4)在a 点,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a 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得到的氯化钙,化学式为NaCl 和CaCl 2。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2.某厂生产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12g 该样品于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至73g 时,气泡不再冒出,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80.6g .请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 1%)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4 10.6g 16%【解析】【分析】(1)烧杯中的物质前后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求出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依据反应方程式可求生成的氯化钠质量,同时可依据碳酸钠的质量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进而依据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求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称取5.8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气体全部逸出,所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0.2g(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试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
【答案】5.6g【解析】【分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8g+94.6g-100.2g=0.2g设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是x,2442Fe+H SO=FeSO+H562x0.2g56x=20.2gx=5.6g答: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是5.6g。
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222CaCO 2HCl =CaCl CO H O7344x4.4g 73x =,x=7.3g 44 4.4g++↑+ 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3.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
某工厂用以下反应:2Cu+O 2+2H 2SO 4=2CuSO 4+2H 2O 来生产硫酸铜,若要制得 40kg 硫酸铜。
试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质量分数是_____。
(2)若恰好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是 200kg ,则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答案】40% 12.25%【解析】【分析】【详解】(1)CuSO 4中Cu 元素质量分数=6464100%=100%=40%6432416160⨯⨯++⨯。
(2)设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x 。
22442H SO 2CuSO 2Cu O 2=2982160x 40kg2H O+++⨯⨯ x 29840kg 2160⨯=⨯ x=24.5kg则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4.5kg 100%=12.25%200kg⨯。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关于化学式的计算(一)关系式法[例1] 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产品,经测定,其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杂质不含氮)。
按规定,产品中含尿素[ ]质量分数在95%以上为一级品,试根据计算判断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属于一级品?解析:设该产品含尿素x%,根据题意得:~ 2N60 28x% 42%∴该厂生产的化肥不属于一级品。
又如:①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CO和的质量比为。
② 质量相同的CO和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 质量相等的Fe与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这几道题均可用关系式法来求解。
提示③方法一:设与的质量均为160,则方法二: ~160 4850%∴方法三: ~16050%∴关系式法是解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时最常用、最基本也最灵活的方法。
(二)代换法记[例2] 在化合物和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为()A. 20%B. 25%C. 30%D. 35%解析:设X、Y、Z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由中Y的质量分数为40%,知由中Y的质量分数为50%,知将代入中,y的质量分数答案:B(三)变形法[例3] 下列含铁的化学式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 B. C. D.解析:首先将这几种含铁化合物的化学式变形为含一个铁原子的化学式;,然后再比较剩余部分的质量,其质量越小,含铁的质量分数越高。
答案:C(四)适当组合法[例4] 由和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为22%,则其中含硫元素为()A. 32%B. 46%C. 78%D. 22%解析:在和中,除氧元素外,若剩余部分与混合物中合并到一起,则该混合物可看成只由和O两部分组成。
因氧元素占22%∴ 部分占78% 由关系式 ~ S78 3278%答案:A三.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涉及反应物量的问题的类型[例5] 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的残余固体质量为,共用去氢气,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中考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计算题类型及解题技巧类型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化合物AmBn为例)①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B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的质量分数=( 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100%④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AmBn)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0·徐州中考)20XX年4月玉树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C.NaClO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4%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2、下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
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1)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Vc的化学式为______;(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Vc30 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解题时要把握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明确两个注意事项。
即:两个注意事项: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统一;方程式中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对于有杂质的物质,需先换算出纯净物的质量,然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解答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时,以化学方程式作为分析推理的主要依据,找准解题的关键以及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逐层推导,分类讨论、判断并计算。
3)对于与化学方程式结合求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解答时要明确以下几点:①溶液是混合物,要用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中学化学备考化学方程式题解技巧

中学化学备考化学方程式题解技巧化学方程式题目在中学化学考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掌握好解题技巧,能够高效地解决方程式题目,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学化学备考化学方程式题目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化学方程式题目的基本结构化学方程式题目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化学方程式。
在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类型,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导求解。
掌握基本的化学方程式题目结构,有助于快速理解题目要求,缩短解题时间。
二、常见反应类型的辨别和应用在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类型。
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辨别反应类型的关键是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变化,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电荷变化,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常见化学方程式题目解题技巧1. 消失气体的确定在一些反应中,气体会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或消失。
消失气体的确定对于正确编写化学方程式至关重要。
常见的消失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等。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已知条件和反应类型,推断出消失气体的存在,并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表示。
2. 沉淀物的识别在沉淀反应中,溶液中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或多种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物,称为沉淀物。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反应类型,判断是否会产生沉淀物,并正确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
一般来说,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反应生成的产物往往是沉淀物。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方程式题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并正确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
一般来说,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通过观察物质的电荷变化,可以帮助判别氧化还原反应和正确编写化学方程式。
四、练习和巩固掌握解题技巧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及解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要点与例题精析【知识要点】一、理论依据及常见题型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进行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1.解题格式要规范,运算要准确(1)设未知量(如:设***的质量为x)(2)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3)求出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将已知量、未知量对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严格要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目的是培养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2.正确处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 CO H O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2.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钢中碳的含量为 %~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质量样品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50g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 g;(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50g++ ,故填; (2)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 x22Fe +2HCl =FeCl +H 562x0.2g↑56:2=x : x= 铁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5.8g-5.6g5.8g×100%≈%答:铁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3.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6g 石灰石样品,把80g 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量等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1)表中X 的值为________g ;(2)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
【答案】12 % 【解析】 【分析】 【详解】(1)比较第一、二、三次数据,前两次加入稀盐酸一共反应了8g 碳酸钙,故每次加稀盐酸可以反应4g 碳酸钙x=16g -4g=12g 故填:12g 。
(2)由第一次数据可知20g 稀盐酸反应了4g 碳酸钙 解:设盐酸质量分数为y ,3222CaCO 2HCl =CaCl CO H O 100734g 20g y 1004g =,y=14.6%7320g y++↑+⨯⨯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
(3)解:根据实验数据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没变,可知剩下的5g为杂质,杂质质量为5g故碳酸钙质量16g-5g=11g最终所得溶液中钙元素质量:40100%11g=4.4g100⨯⨯答:所得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4.“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了测得该纯碱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5克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1)NaCl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请写出一种用途:_____。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求: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调味品(合理均可) NaCl、HCl %【解析】【分析】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NaCl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用途为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2)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不变,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稀盐酸过量,故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稀盐酸中的氯化氢,化学式为NaCl、HCl。
(3)设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2322Na CO+2HCl=2NaCl+H O+CO10673x146g10%↑⨯10673=x146g10%⨯x=21.2g故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5g-21.2g100%=15.2%25g⨯。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5.配置溶液、计算练习(1)实验室需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该实验中需要准确量取水______毫升。
若某学生用量筒取水时,面对刻度线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则其所配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5%(填“>”、“<”或“=”)。
(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写出解题过程)(3)某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①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②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③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结果保留至%)。
【答案】95 < 80 56% %【解析】【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第一次和第二次两个实验所加合金质量相同,而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不同,但最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说明第一次和第二次两个实验中合金均反应完,第二次实验中的酸一定过量;第三次实验与前两次实验相比,合金质量加倍,而稀硫酸的质量减少,但产生氢气质量不变,20g合金反应完需要消耗稀硫酸80g。
【详解】⨯,该实验(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00g5%=5g中需要准确量取水的质量为100g-5g=95g,需要准确量取水的体积÷。
若某学生用量筒取水时,面对刻度线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偏95g1g/mL=95mL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所配制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5%。
(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x⨯⨯80kg0.5%=x16%x=2.5kg故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
(3)①第一次和第二次两个实验所加合金质量相同,而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不同,但最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说明第一次和第二次两个实验中合金均反应完,第二次实验中的酸一定过量;第三次实验与前两次实验相比,合金质量加倍,而稀硫酸的质量减少,但产生氢气质量不变,20g 合金反应完需要消耗稀硫酸80g ,故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80g 。
②设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2442Fe +H SO =FeSO +H 56220g x0.4g↑⨯56220g x 0.4g=⨯x=56%故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56%。
③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2442Fe +H SO =FeSO +H 5615220g 56%y↑⨯56152=20g 56%y⨯y=30.4g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为20g 56%80g 0.4g=90.8g ⨯+-故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4g100%33.5%90.8g⨯≈ 【点睛】量筒读数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6.某化学实验室用稀硫酸处理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
现取废水样品80g 倒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
(1)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往上述80g 废水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请在答题卡中画出Na 2SO 4质量随加入稀硫酸质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
(4)下表为市面上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有关数据: 物质 纯度 价格(元/kg)浓硫酸(工业级) 98% 浓盐酸(工业级)98%若工厂每天需处理上述废水8吨,选用__________(填“浓硫酸”或“浓盐酸”)更合算,每天可节约________元(保留整数)。
【答案】红色变为无色 10% 浓硫酸 373【解析】 【分析】 【详解】(1)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为中性,而酚酞在中性环境为无色,所以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无色; (2)根据图可知,加入100g 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100g×%=,设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 ,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24242=809814280gx 92NaOH +H SO Na SO 8g y+2H .O 80gx y 9.8g==8014298x=10%,y=,(3)往上述80g 废水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加入硫酸之前,硫酸钠为0,所以七点为0,至加入硫酸溶液100g ,硫酸钠质量达到最大为,之后不再变化,Na 2SO 4质量随加入稀硫酸质量变化的曲线如图:;(4)设若工厂每天需处理上述废水8吨,需要的98%硫酸的质量为a ,需要的30%的盐酸的质量为b ,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 2O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可得:24738098b 8t 2HCl 2NaOH H 108SO %9%a→→⨯ 98%a b 8t 10%==987380⨯ a=1t ,b=,所用硫酸的价值为1t×1000kg/t×元/kg=600元,所用盐酸的价值为×1000kg/t×元/kg=292元,若工厂每天需处理上述废水8吨,选用 浓盐酸更合算,每天可节约600元-292元=308元。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7.为得到高纯度碳酸钙,实验室用Na 2CO 3溶液与CaCl 2溶液反应制取。
现将150gCaCl 2溶液分四次加入盛有100gNa 2CO 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见下表: 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累计加入CaCl 2溶液的质量/g 40 80 120 150 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134168202232(1)第__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CaCl 2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三 18 NaCl 、Ca 2Cl %【解析】【分析】根据第一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40g-134g=6g,第二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80g-168g=12g,第三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120g-202g=18g,第四次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减少100g+150g-232g=18g,分析可知即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则第四次加入氯化钙溶液过量;根据前三次都可以计算出氯化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