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拍摄模式基本设置
必须掌握的单反相机基本参数和拍照模式

许多朋友想买一台单反相机,或者是刚刚购买单反相机的朋友,还不知道单反相机的基本参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基本参数1、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亮,字母“F”后面的数字就是光圈值。
其中数字越小,光圈越大,镜头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
2、快门:相机打开到关闭所有的时间。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进光亮越少,画面越暗。
为防止抖动,快门速度最好低于焦距的倒数。
如焦距50mm时,使用快门要高于1/50秒。
3、感光度:就是ISO。
ISO越高,可以捕捉到的光亮就越多。
同时,ISO越高,拍出的照片噪点越多(其他条件不变)。
一般ISO控制在800以下,画质都不错,白天最好使用100的ISO。
4、焦距:如镜头上18-55mm,就是指此镜头的焦距为18-55mm,其中f3.6-5.6是指焦距为18mm时,此时光圈最大为f3.6;焦距为55mm时,最大光圈会变为5.6.焦距越长,相机和被拍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近。
5、景深:就是能够清晰成像的距离范围。
景深小,前景清晰,背景模糊;景深越大,前景背景同样清晰。
6、曝光度:在取景器中,曝光表一般调整至0,向右调增加曝光,向左调,减少曝光。
二、拍照模式1、P档:程序自动曝光,全自动傻瓜模式。
不知道该怎么设置参数时,可以使用。
2、AV档: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自己设定光圈大小和ISO,程序自动设定快门。
一般大多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控制景深。
3、TV档:快门优先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自己设置快门和ISO,由程序自动测定光圈值。
一般用于长时间曝光,如瀑布拍摄、夜景拍摄、星空拍摄等。
4、M档:完全手动模式,各种参数自己调试。
5、微距模式:拍花鸟鱼虫可用。
6、运动模式:拍运动的人和物体。
7、人像模式:拍静止的人。
【佳能5d3】5D?Mark?III相机拍摄设置基本技巧

【佳能5d3】5D Mark III相机拍摄设置基本技巧菜单是单反最主要的设置界面。
怎样的设置才是最优化的设置呢?来看看吧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1、画质:RAW。
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
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用,请参见说明书!2、提示音:启用。
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
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
包括以下很多项设置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
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
快门同步:前帘同步。
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根据拍摄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
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我的机器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
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别费那个劲了,留给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不错,设置偏移和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
不过拍完了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
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及中手就设置sRGB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么设置了。
相机操作说明完整版

相机操作说明完整版一、启动相机在使用相机之前,请先确保相机已经正常开机,并将电源连接好。
二、拍照1. 按下相机背面的电源按钮,进入拍照模式。
2. 使用相机镜头对准拍摄对象。
3. 轻轻按下快门按钮,完成拍照。
三、录像1. 按下相机背面的电源按钮,进入录像模式。
2. 使用相机镜头对准拍摄对象。
3. 按下快门按钮的录像图标,开始录制视频。
4. 若要停止录制,再次按下快门按钮的录像图标。
四、设置闪光灯模式1. 进入相机设置菜单。
2. 找到闪光灯设置选项。
3. 选择所需的闪光灯模式,例如自动模式、打开模式或关闭模式。
五、调整曝光模式1. 进入相机设置菜单。
2. 找到曝光设置选项。
3. 选择所需的曝光模式,例如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或场景模式。
六、调整对焦模式1. 进入相机设置菜单。
2. 找到对焦设置选项。
3. 选择所需的对焦模式,例如连续对焦模式、单次对焦模式或手动对焦模式。
七、拍摄模式切换1. 进入相机设置菜单。
2. 找到拍摄模式选项。
3. 选择所需的拍摄模式,例如自动模式、全景模式或人像模式。
八、查看和删除照片/视频1. 进入相机库或者相机回放画面。
2. 浏览照片或者视频。
3. 若需删除照片或视频,选择所需文件,然后找到删除选项。
九、存储媒体设置1. 进入相机设置菜单。
2. 找到存储媒体设置选项。
3. 选择所需的存储媒体,例如内存卡或相机内部存储。
十、关闭相机1. 按下相机背面的电源按钮,进入相机选项界面。
2. 找到关闭相机选项。
3. 选择关闭相机。
以上是相机操作说明的完整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机设置与功能如何正确设置相机参数和使用相机功能

相机设置与功能如何正确设置相机参数和使用相机功能相机是人们记录生活、拍摄美好瞬间的必备工具之一。
然而,为了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我们需要正确地设置相机参数和灵活运用相机功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设置相机参数以及合理使用相机功能,让我们的摄影技术更上一层楼。
一、相机参数的正确设置1. 曝光参数曝光是影响照片明暗度的重要因素。
正确设置曝光参数可以保证照片的亮度合适。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三者的组合来完成曝光设置。
如果想要得到明亮的照片,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值和较慢的快门速度,或者提高ISO感光度。
相反,如果想要拍摄昏暗的场景,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和较快的快门速度,或者降低ISO感光度。
2. 对焦参数对焦是确保照片清晰的重要因素。
在拍摄前,请确保相机被正确地对焦在目标物上。
一般来说,相机对焦有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两种方式。
在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选择对焦点,并锁定焦距;而在手动对焦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对焦点,灵活调整。
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有助于确保照片的清晰度。
3. 白平衡参数白平衡是指调整照片色温的参数,以使得白色在照片中真实显示。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如白炽灯、阳光等。
正确设置白平衡参数可以避免照片偏色。
一般来说,相机提供了自动白平衡和预设白平衡两种模式。
自动白平衡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调整色温;而在预设白平衡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设参数,如阴天、阴影、白炽灯等。
二、相机功能的合理使用1. 高级拍摄模式相机通常提供多种拍摄模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除了自动模式外,还有景深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和手动模式等。
景深优先模式可以控制景深的大小,使得前景和背景都能保持清晰。
快门优先模式可以控制快门速度,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捕捉短暂瞬间。
手动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等参数。
2. 拍摄模式除了拍摄模式外,相机还提供了多种场景模式,如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运动模式等。
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解析

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解析在摄影领域,单反相机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首选。
单反相机具备多种拍摄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对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单反相机。
1. 自动模式自动模式是单反相机最基本的拍摄模式,也是最容易上手的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等参数,以确保照片曝光合适。
这种模式适合初学者或者快速拍摄时使用,但相机的自动调节可能无法满足特殊拍摄需求。
2. 全自动模式全自动模式与自动模式类似,但它还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对焦点和测光模式。
全自动模式适合于拍摄一些简单的场景,如风景、人物等。
但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相机的自动选择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照片曝光不准确。
3. 程序自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是一种介于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之间的模式。
在程序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但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控制照片的亮度。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对照片亮度进行微调的情况。
4. 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是一种重视光圈设置的模式。
在光圈优先模式下,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光圈大小,相机会根据光圈大小自动调节快门速度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如拍摄人像或风景。
5. 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是一种重视快门速度的模式。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快门速度,相机会根据快门速度自动调节光圈大小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冻结运动或拍摄快速移动物体的情况。
6. 手动模式手动模式是最灵活的拍摄模式,用户可以完全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感光度等参数。
这种模式适合于对摄影技术有一定了解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调整。
手动模式在拍摄复杂场景或特殊效果时特别有用。
7. 运动模式运动模式是专门用于拍摄运动场景的模式。
在运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选择快门速度以冻结运动,以确保照片清晰。
这种模式适合于拍摄体育比赛、舞蹈等快速移动的场景。
单反相机的基本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在摄影中,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拍摄参数设置的建议:1.室内拍摄:-光圈:室内光线通常较暗,选择较大的光圈(F值小)有助于提高曝光量。
-快门速度:根据被摄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常见的室内拍摄可以选择1/60秒。
-ISO:室内光线暗,可以适量增加ISO值以提高曝光,但过高的ISO 会引入噪点,需要谨慎调整。
2.室外拍摄:-光圈:室外光线充足,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F值大)来提升景深效果,使画面更加清晰。
-快门速度:根据被摄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一般室外光线较亮,可以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来冻结运动。
-ISO:室外光线足够,可以选择较低的ISO值以避免噪点。
3.夜景拍摄:-光圈:夜晚光线较暗,选择较大的光圈(F值小)有助于提高曝光量。
-快门速度:夜晚景色中的光源往往会呈现出流光效果,可以通过较慢的快门速度(数秒)来捕捉到这种效果。
-ISO:夜景拍摄中,可以选择适量增加ISO值以提高曝光,但要注意过高的ISO会引入噪点。
4.肖像拍摄:-光圈:为了突出被摄人物,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F值小)来模糊背景,营造出浅景深的效果。
-快门速度:根据被摄人物的动作情况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常见的肖像拍摄可以选择1/125秒。
-ISO:根据光线情况来调整ISO值,保持曝光适中同时减少噪点。
5.风景拍摄:-光圈:根据景深需求选择适当的光圈,如果想要大景深效果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F值大)。
-快门速度:根据主题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例如拍摄流动的河流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数秒)来呈现流水效果。
-ISO:根据光线情况调整ISO值,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较低的ISO以避免噪点。
总之,在摄影中,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是拍摄成功的关键。
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主题来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同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进行调整和尝试,不断探索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相机参数的设置对于照片的拍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对照片拍摄效果的影响:1.曝光参数:-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的曝光时间,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物体,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捕捉光线轨迹或者创建流水效果。
-光圈值:光圈值决定了照片的景深,较大的光圈值(如f/1.8)可以实现背景虚化效果,较小的光圈值(如f/16)则可以获得整个景深清晰的效果。
2.ISO感光度:-ISO值表示相机的感光度,较低的ISO值(如100)可以获得较小的噪点和较高的图像质量,较高的ISO值(如1600)则可以在低光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曝光亮度,但可能会带来噪点。
3.白平衡:-白平衡设置决定了照片的色彩温馨,常见的白平衡选项有自动、日光、荧光灯、阴天、白炽灯等。
不同的白平衡设定适用于不同的拍摄环境,以确保照片色彩真实。
4.对焦模式:-单点对焦:通过选定相机对焦点,对焦在物体上,适用于静态物体。
-连续对焦:相机会持续追踪运动物体的对焦,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
-手动对焦:手动调节对焦环,适用于特殊需求或者拍摄复杂光线环境下的照片。
5.图像格式:-JPEG:为了减小文件大小,相机会对照片进行压缩,这样可以保存更多的照片,但可能会带来图像质量损失。
-RAW:未经压缩的图像原始数据,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和色彩信息,但文件较大。
6.百分比灵敏度:-该选项可以在照片中增加百分比灵敏度的显示,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曝光和构图。
7.焦距:-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长焦镜头可以拉近远处的景物,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宽广的景象。
8.防抖功能:-镜头或相机内置的防抖功能可以减少因手持拍摄而引起的图像模糊。
9.闪光灯模式:-自动模式: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自动闪光,适用于需要补光的场合。
-手动模式:手动控制闪光灯的开启与关闭,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的拍摄环境。
10.照片尺寸与质量:-拍摄照片的尺寸和质量设置,影响照片的分辨率和细节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如果已经了解了相机的基本操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观察取景器决定照片的构图了。
构图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素:被摄体的位置、画面的横竖、收入画面的范围大小等。
决定照片构图的是画面的方向以及画面的宽阔感拍摄照片时的构图原理和绘画时要考虑的画面构成完全相同。
拍摄者完全可以将相机的取景器想象成画布,而如何在一张照片上均衡地安放被摄体就成了关键。
就像绘画时我们有时将画布竖起来,有时将它横过来一样,拍照时我们也可以选择横拍或竖拍。
还有,将被摄体安放在照片中的哪个位置也完全取决于拍摄者自身,应该根据被摄体的大小和周围的状况来安排画面。
另外,画面的宽阔感也是构图时的重要要素,是将整体拍入画面还是只将一部分被摄体放大,不同选择会使照片的整体气氛发生很大不同。
构图不是能用某些数值具体衡量的东西,而是拍摄者按照自身“意图”进行的一种创作。
横向的照片能够展现出宽阔感这张照片是按照风光摄影的基本手法——横向构图法拍摄的。
横向拍摄的照片和人类的自然视野相似,能给人以一种安定感。
在这张照片中,近处的船和背景对比鲜明,产生了一种令人愉悦的紧张感。
竖拍可表现出画面的纵深感用竖拍截取风景,画面往往给人以失去均衡的感觉,但是有时也会产生独特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近景与远景的距离感被更加夸张地表现出来,在画面中形成了纵深感。
拍摄范围也会改变照片整体印象拍摄范围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会有很大不同,这被称作“画面视角”。
拍摄距离和所使用镜头的种类都会让它发生很大变化。
例图中靠近被摄体竖向拍摄的照片与在稍远一些距离上横向拍摄的照片效果完全不同。
我们用竖向和横向的构图分别拍摄了左图中红框内部分。
虽然拍摄地点、模特完全一致,但是因为画面视角不同,给人的印象就完全不一样。
■横向拍摄,画面宽广■竖向拍摄的特写拍好人物照人像模式采用人像模式可以轻松拍摄出漂亮的人物照片。
相机不仅会自动选择对焦点,而且画质也被设置为更加适于拍摄人物的模式。
相机的设置和图像处理风格使人物更加美丽与常规的全自动模式相比,人像模式的相机设置具有两大特征。
一个特征是利用光圈效果虚化背景。
人像模式的光圈值自动设置为接近所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值(光圈叶片完全打开,通过光量最多的状态)。
通过光圈效果提高背景虚化程度,以凸显人物,使人物更加醒目。
另一个特征是利用照片风格对照片色调进行调整,使肌肤质地更加柔和。
另外,曝光也相对偏亮,使皮肤显得更加白皙。
虽然色调并未发生大变化,但人物肌肤会略带粉色,使人物显得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人像模式/EF 70-200mm f/4L IS USM(F4 / 1/400秒 / ISO 100 / 白平衡:自动 / 照片风格:人像)小提示采用大胆的构图在进行人像摄影的构图时,最重要的是将人物布置在画面内的哪个位置。
另外,如何截取人物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如果采用普通的拍摄方式,就很容易落入类似证件照的刻板模式。
所以应大胆进行裁剪,或者仔细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尝试用艺术风格来拍摄人物。
■拍摄特写时可将头顶截掉拍摄特写时,如将头的上部剪裁掉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表情。
同时应在左边或右边留出一定余白,这样可以使构图更加协调。
留余白的方式没有固定要求,但最好是在人物面部侧向的一边留出余白,以获得更加自然的效果。
■采用低角度仰拍变化构图采用低角度仰拍人物,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可以获得充满艺术性的效果。
如果配合使用广角镜头会更加有效。
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风光模式采用风光模式时,相机设置保证了能够对由近及远的大范围景物进行锐利的成像。
同时还具有使绿色、红色更加鲜艳的特征。
照片整体印象更加清晰、锐利。
光圈效果使画面整体锐利鲜艳地再现风景风光模式下的相机设置,光圈值略大(光圈叶片横向关闭),可使近景到远景全部合焦。
光圈与合焦范围的关系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首先只要知道这是光圈所具有的特性就可以了,可以得到与人像模式下的光圈效果完全相反的效果。
在画质方面,不仅提高了锐利度,还能够对细节部分进行细致表现,并且加强了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彩的色调,使天空和树木等显得更加鲜艳。
基于以上原因,即使是在略有阴云的条件下也能够拍出比实际视觉所见更清晰的照片。
虽然采用的是比较大的光圈值(光量较少),但由于ISO感光度被设置为自动,相机会自动对感光度进行调整,所以通常能够以合适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但是在黄昏等场景下,由于光线不足,可能会产生手抖动,此时应使用三脚架,才能充分发挥出风光模式的效果。
另外,在此模式下,不管环境有多暗,内置闪光灯都不会自动闪光。
一切拍摄设置都是针对风光摄影需要的。
风光模式 / EF 17-40mm f/4L USM(F8 / 1/160秒 / ISO 100 / 白平衡:自动 / 照片风格:风光)小提示风光摄影的构图基本要求是保持水平在进行风光摄影时,需要特别注意画面是否倾斜。
但通过取景器来判断画面是否倾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再加上如广角镜头可能导致的变形,甚至连水平的图像都无法得到。
这种时候应该使用三脚架内置的水平仪等来保证画面的水平。
在谈论构图之前应首先保证画面的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
自动曝光模式 Av、Tv、P模式相机的各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和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是能够自动计算出适当曝光量的模式。
由复杂的算法计算出适合的曝光量,使我们可以轻松地拍摄。
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微距模式的设置便于拍摄各种微小被摄体。
可应用于拍摄花草、昆虫以及身边的各种微小物体等,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便捷拍摄模式。
凸显主题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是用于拍摄微小物体的拍摄模式。
在色调方面未加特殊处理,但相机设置根据被摄体做出了变更。
光圈值不会调得过大,如果使用较暗的镜头相机会全开光圈。
如果是较明亮的镜头,光圈值则基本在最小值到中间区域范围内自动设置。
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强调前后的虚化效果,使合焦部分更加醒目,可以凸显主题。
另外,考虑到手持进行拍摄的情况,微距模式下ISO感光度设置为自动(ISO感光度设置偏高)以防止手抖动现象的出现。
由于内置闪光灯被设置为可自动闪光,即便被摄体被拍摄者的影子笼罩也可以获得适当的亮度。
微距摄影广泛应用于花草、昆虫等自然摄影以及拍摄身边周围的小物体。
即使是抓拍,微小物体也可以采用微距模式,完全不成问题。
微距模式 / EF-S 17-55mm f/2.8 IS USM(F4 / 1/500秒 / ISO 160 / 白平衡:自动 / 照片风格:标准)小提示配合使用微距摄影专用镜头会进一步增强效果要想放大拍摄微小物体,仅凭标准变焦镜头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
如果想拍摄得更大一些的话,最好还是使用近距离拍摄专用的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的拍摄距离因焦距不同而异,但它们大多数有着1:1(等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且可进行近距离拍摄。
■EF-S 60mm f/2.8 USM 微距最大可进行等倍近距离拍摄的小型微距镜头。
可用于从微距摄影到一般摄影的多种用途。
■硬币特写照片直径仅28mm左右的硬币通过微距镜头拍摄后可放大到如此大小。
同时图像也非常清晰锐利。
拍摄高速运动物体运动模式运动模式组合了适于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各种功能,是可以让任何人都能享受到运动摄影乐趣的高级拍摄模式。
可用于所有运动物体,所以也适于拍摄儿童或宠物。
擅长于捕捉不规则运动的物体运动摄影的最佳拍档拍摄高速运动的人或物,在过去是需要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丰富经验的。
这包括对运动物体持续对焦的技术以及保证不出现抖动以获得锐利成像的能力。
而相机的运动模式在这两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自动对焦功能将追踪正在运动的被摄体,进行连续对焦。
对焦点选择也自动完成。
同时,为了能够凝固被摄体的运动瞬间,相机自动采用较高的ISO感光度以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
而且运动模式还采用了连拍功能,提高了捕捉瞬间机会的能力。
当被摄体进入画面后,半按快门按钮,开始自动对焦。
只要被摄体在画面内,保持半按快门按钮的状态就可追踪被摄体持续自动对焦。
当确定机会来临时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并保持按下状态,这样将连续拍摄动态瞬间,可提高捕捉最佳瞬间的机率。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性能,应采用具备防抖功能的远摄镜头,以获得最佳效果。
运动模式 / EF 70-200mm f/4L IS USM(F8 / 1/2500秒 / ISO 400 / 白平衡:自动 /照片风格:标准)小提示保证被摄体处于取景器中央位置为了保证对运动物体进行稳定连续对焦,需要让被摄体始终处于画面的中央位置。
可将被摄体略微拉近放大以提高多个对焦点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自动对焦系统的捕捉能力。
所有机型的自动对焦传感器都是中央的精度最高,所以使用取景器中央部分追踪被摄体将会更容易合焦。
同时拍摄夜景与人物夜景人像模式是融合了夜景摄影与人像摄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摄影技术的一种拍摄模式。
可同时对人物和背景进行明亮的成像,可避免通常的闪光拍摄时出现的背景完全变黑的弊端。
夜景人像模式的相机设置由闪光灯闪光+低速快门组成。
进行闪光摄影时背景变暗是由于快门速度过高引起的现象,而夜景人像模式为了获得更多的背景光量,采用了低速快门,所以可避免这种现象产生。
另外,为了避免快门速度过低,ISO感光度被设置为自动,相机可根据周围的条件自动选择ISO感光度。
为了保证在更加昏暗的场景下也能够轻松完成对焦,在拍摄前闪光灯进行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比手动对焦模式更能够保证正确的合焦。
夜景人像模式/ EF 50mm f/1.8 II(F2.8 / 1/8秒 / ISO 400 / 白平衡:自动 / 照片风格:标准)小提示随着背景颜色不同,人像的色调也会有所变化夜景人像模式将根据周围的光源自动进行白平衡设置。
不过,由于光源种类存在差异,其中也有数码相机不擅长处理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源,所以偶尔照片整体色调略失真。
如果在拍摄后感觉色调不够自然,可选择能够自由设置白平衡的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再次拍摄。
■夜景人像模式拍摄由于相机试图对背景光源进行正确补偿,导致被闪光灯照亮的人物面部略带蓝白色。
■自己选择白平衡拍摄在预设的白平衡选项中选择“闪光灯”模式。
这样就保证了人物的色调正常。
虽然背景的色调略带红色,但人物色调非常自然。
不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闪光灯关闭模式虽然闪光摄影可对昏暗场景下的被摄体进行明亮的成像,是非常方便的功能,但根据拍摄条件和环境场所的不同,拍摄的时候可能并不希望闪光灯闪光。
这时候可以使用闪光灯关闭模式。
当不想让闪光灯闪光时让人放心使用的拍摄模式闪光灯关闭模式以全自动模式的功能为基础,也是组合了各种功能设置的拍摄模式,与全自动模式最大的区别是闪光灯是否闪光。
与根据情况进行自动闪光的全自动模式不同,不管被摄体的周围环境如何昏暗,闪光灯都不会闪光。
因为不会突然闪光,所以不会破坏现场气氛,可应用于演奏会、美术馆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