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根据检疫需要,检疫人员到输入、输出动植物产品 的生产地实施检疫
产地检疫和预防的意义: 1.提高检疫结果的可靠性 2.简化现场检疫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3.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
隔离检疫是对进境的植 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 殖材料,因怀疑其可能 带有危险性有害植物, 必须在植物检疫隔离圃 内,在隔离条件下试种 一个生长期,在此期间 进行检验和处理的检疫 过程。
是有检疫员在现场环境中对植物、植物 产品或其他的限定的商品进行直观检查 ,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
检查方法: X 肉 眼 检 查
过 筛 检 查
线 机 检 查
检 疫 犬 检 查
实验室检测是在实验室中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样 品进行检测,是现场检验的进一步深入。 检测方法:
比重检测、染色检测、洗涤检测、保湿 萌芽检测、分离培养与接种检测、鉴别 寄住检测、血清学检测、显微镜检测。
在众多的传播的有害生物中,并不是所 有的生物都要检疫,必须通过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来确定检疫的重点。 检疫对象:国内尚未发生或仅局部地 区发生,传入几率高,适应性较强, 对农业生产和环境有严重威胁,一旦 传入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有害生物, 在检疫法中规定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是我们检疫的目标。
1.检疫许可
根据现场检验或实验室检测,由官方根据 检疫结果确认对检疫物实施各种处理。
处理方法: 一、除害处理 二、改变用途
1.国内植物检疫
2.进出境植物检疫
无论各种方法,我们的 宗旨都是防止各种有害 植物、有害病菌的传出 、传入,以保障农林牧 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演讲:崔月贞 副讲:朱强强
讲义资料整合:李增强、冯楷阳
目的: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扩散 蔓延
手段:对检疫区内所有应检物的生 产、加工、存放和运输移动等进行 监督与管理,对所有应检物中是否 存在疫情进行检测,以防止疫情的 扩散与传播。
植物检疫的概念

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在世界各国实施的一项全球绿色行动的一部分,它关乎着世界各国人民的财富和福祉,是一项管理国家重要农作物的灾害防治措施。
植物检疫是将有害生物从非本国植物中移除并阻止它们进入非本国植物的过程,是防止害虫和病原体破坏本国农业生产,威胁人民财产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植物检疫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植物危害扩散的过程,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国家农业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例如,植物检疫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体,保护贵重植物资源,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植物检疫既包括实施各种措施防止有害植物危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国家之间采取共同措施,防止和控制有害植物的传播。
跨国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有害植物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的概率最低,保护当地的植物免受有害植物的破坏。
尤其是,更大的国家领域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扩散,保护地区经济发展和植物资源的安全。
植物检疫通常采取检疫隔离、检疫检查、检疫检测和植物检疫化学控制等措施,确保有害植物能够被发现、控制、防止它们从其他国家传播到本国。
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植物检疫防治系统,确保有害植物的扩散最小化,保护本国和区域的植物资源免受到危害。
植物检疫是政府在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为了提高人类健康、保护人们财产和改善经济发展所努力的方向。
因此,在植物检疫方面,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完善的以防治为目的的检疫体系,加大植物检疫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检疫检测、检疫检查等系统,实施完善的植物检疫规划,加强植物检疫宣传教育,加强与世界各国植物检疫机构的合作,为保护本国植物资源、社会安全、人民财富和福祉而努力。
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

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农作物、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的定义、重要性、关系以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定义植物检疫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有害生物的侵入和扩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检疫查验、隔离、灭绝、封锁等。
它是保护农作物、森林、园林和其他植物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1. 维护农业生产安全植物病害和有害生物的侵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它们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民的生计。
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和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2. 保护生态环境植物病害和有害生物的扩散不仅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同时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强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侵害,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保障食品安全很多植物病害和有害生物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加强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病害和有害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为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1. 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环节植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植物资源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病害和有害生物对其造成危害。
植物保护是植物检疫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出发点,植物检疫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植物保护的目标。
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是密切配合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全面的植物健康管理体系。
植物检疫以预防为主,着重于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而植物保护则以防治为主,着重于对已经存在的病害和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1. 加强入境植物检疫加强入境植物检疫,对进口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检疫查验,及时发现并隔离外来有害生物,防止其扩散。
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植物保护覆盖等,减少对农药的使用,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导言动植物检验检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国内动植物安全和保护国民的健康。
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外来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传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文将介绍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什么是动植物检验检疫?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指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审批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对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的进出口进行检验、检疫,并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审批。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是保护国内动植物的健康和生物安全,防止外来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传入。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保护农业生产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农业生产。
外来的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可能对国内的农作物和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动植物检验检疫通过对进出口动植物和产品的检验和审批,防止了外来生物的传入,从而维护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保护公共健康动植物检验检疫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保护公共健康。
一些外来的动植物疾病可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对动植物和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和检疫,可以防止这些疾病传播到人类,并确保人们食用的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
一些外来的有害生物可能对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威胁生物多样性。
通过对进出口动植物和产品进行检疫,可以防止这些有害生物进入国内,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的稳定。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施方式检验和检疫流程动植物检验检疫分为检验和检疫两个阶段。
检验是指对动植物和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其是否携带有害生物或疾病。
检疫是指对检验合格的动植物和产品进行进出口审批,并在进出口关口进行查验。
这些流程都是根据相关法规和国际标准进行的。
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施依据是国内的法律法规和国际间的协议。
在中国,主要的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范围、程序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1. 概述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指对进出口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以保障国家的农业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携带者有可能携带有害生物,如病原体、有害昆虫等,因此需要进行检验检疫,防止这些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
2.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动植物检验检疫对于国家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的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理由:2.1 预防疫病传入动植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如果没有进行检验检疫,这些病原体有可能传入到本国的动植物群体中。
这会导致动植物疫病的爆发,给本国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2.2 维护健康的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对于国家的农业、医药、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很重要。
检验检疫可以防止有害生物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保护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2.3 保障食品安全动植物及其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来源之一。
进行检验检疫可以确保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3.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内容和方式动植物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检验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需要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携带有害生物。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3.2 检疫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需要进行检疫,以排除有害生物。
常见的检疫措施包括隔离、灭螺、处理病死动植物等。
3.3 监控与预警监控害虫、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3.4 咨询和宣传教育向公众提供有关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知识和信息,增强公众的意识和理解。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方式主要包括现场检验检疫、实验室检验检疫和边境检验检疫等。
4. 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主要受到《动植物检疫法》的规范,该法律法规明确了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程序和要求。
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规和部门标准对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动植物检验检疫 名词解释

动植物检验检疫名词解释1.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定义与意义动植物检验检疫(Animal and Plant Quarantine)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本国动植物资源的生物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防止携带病害、病毒和有害生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或传播到本国,而进行的一系列检验检疫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人畜安全和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遏制农业、林业和渔业资源的病虫害传播,防止种植业与养殖业生产资料和产品受到外来病虫害和污染物的危害。
2.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动植物检验检疫在保护本国农业和生态系统免受外来入侵生物的侵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2.1 防止疫病传播动植物病害可能通过动植物及其产品传播到新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灾害。
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可以防止疫病的跨境传播,保障本国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安全。
2.2 保护当地生态平衡外来植物可以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某些外来物种可能会成为入侵物种,危害本土植物、昆虫和动物的生存。
动植物检验检疫可以防止外来物种的输入,从而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2.3 维护食品安全动植物产品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在食品供应链中起着重要作用。
检验检疫能够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携带病毒、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生物的动植物产品进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福祉。
2.4 促进国际贸易动植物检验检疫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要求,动植物检验检疫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并有助于建立互信机制和国际贸易规则。
3.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施措施3.1 检验检疫检测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依赖于各种检测技术,以确认动植物及其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常见的检测技术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3.2 国际标准与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对于确保检验检疫过程的一致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检疫中的名词解释

植物检疫中的名词解释植物检疫是指对植物及其部分、植物产品和相关包装材料的运输、出口、进口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引入、传播和扩散,保护植物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
在植物检疫工作中,涉及到许多名词和术语,这些名词的解释对于了解和理解植物检疫工作至关重要。
1. 检疫有害生物: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没有自然分布并且有害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害、虫害、杂志、有害的有机体和其他类似的有害生物。
在植物检疫中,检疫有害生物是重要的概念。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会对植物生产、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它们的传播和扩散。
2.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那些当其出现在国内某个区域时,可能危害该地区的植物及其产品,或者侵害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出现时,可能对当地的植物、农业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
这些生物可能是本地没有的,也可能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引入的外来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现需要及时采取控制和防治措施,以避免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3. 检疫准入:指对进口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安全评估并发放检疫准入证明的过程。
在植物检疫中,检疫准入是确保进口植物及其产品符合国际和国内植物健康要求的重要步骤。
进口植物及其产品在获得检疫准入前需要进行安全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检疫风险。
检疫准入证明是进口植物及其产品合规性的重要证明文件。
4. 检疫处理:指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杀灭、消毒、隔离和其他防治措施,以确保其不再携带检疫有害生物或检疫风险已得到控制。
检疫处理是防止检疫有害生物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
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检疫处理包括杀灭、消毒、隔离和其他防治措施,以确保其不再携带有害生物或已得到有效控制。
检疫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检疫风险,保护植物健康和生态安全。
5. 检疫证书:指由检疫机构签发的,用于证明植物及其产品符合检疫要求并可以安全进出口的文件。
检疫证书是在植物及其产品出口或进口时必需的文件。
植物检疫操作规程

植物检疫操作规程
植物检疫操作规程是指对进境或出境的植物、植物产品、种子等进行检疫的一系列操作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国家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植物检疫操作规程。
1. 检查依据:检查人员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操作指南对植物、植物产品、种子等进行检查。
同时还需了解进出口国家的检验要求和检测方法。
2. 检查目的:检查人员应确保进出境的植物、植物产品、种子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不携带有害生物、病原体等。
3. 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对进境或出境的植物、植物产品、种子等进行外观检查、生物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化学检查等多项检查。
4. 检查方法:根据检查内容,可采用目测、显微镜、荧光检测、气味检测、化学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查。
5. 检疫措施:对于存在有害生物、病原体等的进出口植物、植物产品、种子等,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消毒、隔离、销毁等。
6. 报告与通知:检查人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检查结果并通知进
出境单位进行处理,同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
通过实施植物检疫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防止有害生物、病原体等的传播和入侵,保护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特点、属性、类型?1、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 Phytosanitary狭义:指为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人为传播而进行的隔离检查。
广义:指根据有关法规为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由行政部门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2、特点:法规防治;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止人为传播的病、虫、杂草;综合整体性3、属性:强制性;预防性4、类型:根据检疫范围不同外检:对国外植物及植物产品实施的检疫。
内检:对国内各地区间植物及植物产品实施的检疫。
二、“入世”对我国植物检疫的影响及对策?影响:1、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增大用“可接受风险水平”替代“零风险”用“风险管理”替代“拒绝回避风险”用“有害生物发生区”替代“有害生物发生国家”用“风险性分析”替代“检疫对象审定”2、检疫标准国际化,植检工作任务加大3、保护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增大对策:1、要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同等重视进境和出境检疫。
2、加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加强对检疫人员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通过检疫人员自身过硬的工作,使更多的国家信赖我国农产品的健康水平,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做贡献。
3、按照国际标准程序加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4、加强部门间交流。
三、名词解释: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检疫法规、隔离检疫、第三国检疫植物有害生物概念:对植物及其植物产品具有危害性的一切生物主要类群:真菌,细菌及其它原核生物,病毒,寄生线虫,软体动物,昆虫,螨类,寄生性的或有毒、有害的高等植物等。
检疫性有害生物(pest of quarantine significance)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随商品及其运输工具传入的可能性很大,但并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已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法规: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林牧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对外信誉贸易、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的法令,对进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应检物品进行检疫的法规性文件的总称。
法律--外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行政法规--内检法《植物检疫条例》隔离检疫亦称入境后检疫,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在特定的隔离苗圃、隔离温室中种植,在生长期间实施检疫,以发现和铲除有害生物,保留珍贵的种质资源。
第三国检疫:植物繁殖材料先在与输出国和输入国生态条件完全不同的第三国种植,实施检疫。
四、为什么进行隔离检疫?重视隔离试种检疫,把好第三道防线,原因如下:1、有害生物的潜在危险性;2、口岸植检抽样的偶然性,导致可能出现漏检现象。
3、对有些种苗传带的病原生理小种、病毒病,目前尚无快速、有效的方法,口岸难以查出。
五、隔离试种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引进种苗相对集中种植(2)远离引种苗同类作物的种植带(区)(3)引进种苗严禁进入良种繁殖体系六、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目的:防止国内局部发生的或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执行机构: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保站。
法律依据:《植物检疫条例》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实施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国外引种检疫以及植物检疫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等。
七、名词解释:疫区、低度流行区和非疫区、调运检疫、产地检疫疫区(quarantine area)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对象危害并由官方控制的局部地区。
低度流行区是指经主管当局鉴定,某区域内某种有害生物较少发生,并被置于有效的监视、控制或根除措施下的地区。
非疫区(pest free area)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调运检疫:植检机构在种子、苗木及其它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调运过程中的检疫。
产地检疫指植物检疫机构对种子、苗木以及其它繁殖材料在其原产地所实行的检疫措施。
九、简述产地检疫程序及其工作重点?产地检疫程序:1、在选址以前,应征求当地植物检疫机构的意见2、选择符合检疫要求的地方建立繁育基地3、按照规定作好选地和种、苗、繁殖材料的消毒处理工作4、产地检疫前的准备工作5、现场检疫要求三员共检“种子员、生产员、植检员”6、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产地检疫操作规程7、选择代表性样点8、按规定记载调查结果,并采集标本作为依据9、检疫合格,签发产地检疫证书,准予调运10、不合格的提出除害处理意见,合格后签证放行。
11、不能除害处理的可改变用途或销毁处理产地检疫的工作重点:良种繁育体系:如良种场、原种、苗圃等农林院校、科研单位等试验示范、推广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为调运而繁育生产的其它植物及植物产品十、综述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时的检疫程序?十一. 进境与出境植物检疫的程序有何异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特点:统筹管理------植检、森检、动检、商检十三、过镜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的物品,需经我国境内运往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时,由我国口岸检疫机关实施的检疫称为过境检疫。
十四、.对繁殖材料和非繁殖材料,邮检、旅检的程序有何不同?2、非种子、苗木、繁殖材料旅检邮检------报检---检疫检验检疫检验检疫处理检疫处理------十五、植物检疫检验方法应具有哪些特点?①准确可靠,灵敏度高,能检出低量有害生物;②快速、简单、方便易行;③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检验结果重复性好;④安全,不扩散有害生物十六、检验昆虫、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常规方法各有哪些?昆虫的室内检验:1、过筛检验法2、X光机透视检查3、染色法检验法4、比重检验法5、解剖检验法6、诱器检验法7、害虫饲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检验(一)洗涤检验法(二)吸水纸培养检验(三)深冻吸水纸法检验(四)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检验法(五)种子分部透明检验法(六)生长检验法1、盆栽幼苗症状检验法;2、试管幼苗症状检验法植物病原细菌的室内检验(一)直接检验法(二)常规检验法(三)生长检验法(四)致病性测定(五)过敏性反应测定(六)噬菌体检验法(七)血清学检验法植物病毒的室内检验(一)直接检验法(二)生长检验法(三)指示植物鉴定(四)血清学检验法(免疫技术)植物寄生线虫的室内检验(一)直接检验法(二)染色检验法(三)分离检验法十七、检疫处理方法有哪些?1.退回;2.销毁;3.避害:包括限制卸货地点和时间、改变用途、限制使用范围和加工方式4.除害:包括机械处理、熏蒸处理、药剂处理、物理处理十八、简述玉米霜霉、香蕉细菌性枯萎、椰子红环腐线虫的症状特征?玉米霜霉:分布与为害分布:玉米霜指霉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索马里、扎伊尔、刚果,澳大利亚、前苏联和中国(广西、云南),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墨西哥类蜀黍属植物。
寄主:专性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
危害:是热带、亚热带的毁灭性植物病害症状:小苗:全株淡绿色,逐渐变黄枯死成株:多从中部叶片的基部开始,向上扩展成淡绿色长条纹,后条纹融合,整叶枯死病原:卵菌门、霜霉科、霜指霉属,4个种:玉米霜指霉Peronosclerospora maydis菲律宾霜指霉P.phillipinensis甘蔗霜指霉P.sacchari (台湾)高粱霜指霉P. sorghi玉米霜指霉:孢囊梗基部细,上部肥大,末端小梗三叉状菲律宾霜指霉:孢子囊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小梗二叉状甘蔗霜指霉:孢囊梗基部较细,上部较粗孢子囊长圆形至椭圆形高粱霜指霉:孢囊梗分枝短而粗。
孢子囊近圆形香蕉细菌性枯萎病Banana bacterial wilt (BBW)症状:横切果指、假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有乳白色菌脓流出,花苞上有乳白色菌脓病源:茄拉尔氏菌2号小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 Smith ) Yabuuchi et al.(race 2)]香蕉细菌性萎蔫病(新增外检对象)Banana Xanthomonas wilt (BXW)病源: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香蕉致病变种[X. campestris pv. musacearum ( Yirgou et Bradbury ) Dye]椰子红环腐线虫症状:下层叶片萎蔫枯死,病树茎横切面有橙黄色环腐带(具有大量线虫)十九、简述椰心叶甲、美国白蛾的检疫与防治方法?椰心叶甲的检疫与防治方法1、严禁从分布区引进种苗,口岸发现虫情立即熏蒸处理。
2、出口植物在出口前用甲萘威溶液处理两次。
3、如将心叶轻轻打开,1g/L甲奈威+1.28g 80%的西维因粉剂混合喷施。
对成虫和幼虫有效。
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呋喃丹300g/棵×剪除心叶淋灌100ml甲胺磷爱禾150g/亩,喷施美国白蛾检疫与防治方法1、对进口的寄主植物、包装物、集装箱和运输工具要严格检验。
发现虫情,寄主用20-30g/m3溴甲烷熏蒸48h,包装物可用85℃蒸气处理1h。
2、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从疫区调出寄主苗木3、幼虫用胃毒剂、触杀剂和灭幼脲等药剂喷布树冠,杀灭幼虫4、我国已发现20余种可利用的天敌。
在非养蚕区可利用青虫菌和杀螟秆菌二十、简述日本金龟子、稻水象甲的主要特征?日本金龟子成虫:卵圆形,有强金属光泽。
前胸、头、足和小盾片墨绿色,鞘翅黄褐色至赤褐色,其内、外、端缘暗绿色。
腹末鞘翅外露出的臀板有2个白色毛斑,腹6对毛斑均露出鞘翅外。
鞘翅短,每鞘翅6条点行,胸腹部布满白毛稻水象甲成虫:体灰白色,触角红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黑褐色似瓶状的鳞片带,延伸至鞘翅的3/4处,臀板微露鞘翅外。
二十一2007年5月新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435种,其中昆虫:146种(新增96种,取消138种)软体动物:6种(新增5种)真菌:125种(新增86种,取消21种)原核生物:58种(新增9种,取消3种)病毒及类病毒:39种(新增25种,取消69种)线虫:20种(新增4种,取消15种)杂草:41种(新增10种,取消6种)2006年共修订5次,对内检疫性有害生物有43种新增17种虫害:椰心叶甲、蔗扁蛾、红火蚁、三叶斑潜蝇真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黄瓜黑星病菌、苹果黑星病菌、苜蓿黄萎病菌细菌:瓜类果斑病菌、十字花科黑斑病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线虫:菊花滑刃线虫、腐烂茎线虫、香蕉穿孔线虫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番茄斑萎病毒杂草:豚草属杀卵菌门药剂:甲霜灵、乙磷铝、烯酰吗啉防细菌药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农抗120(广谱)熏蒸剂:溴甲烷、磷化铝防真菌剂:甲基托布津、苯菌灵、福美双、代森锰锌杀线虫剂:涕灭威、杀线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