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提示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处理事特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或和同学协作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同学们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Office的其中一个软件Word,对于文字的输入、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表格软件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通过引导同学们把日常的表格信息用电脑来处理,让他们了解到原来平时用手工来处理的表格数据,在电脑里面处理是这么简单、高效的,从而增进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②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技能目标

①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数据的表格处理。

②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③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

3.情感目标

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①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②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以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五、教学策略和教法、学法

1、教学策略

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硬件)上课。在上节课教学“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结束时,已布置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通过预习,学生对这部分内容

应该已有大体的感性认识,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将经历“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分析“成绩统计分析”的案例入手,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组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2、教学方法:诱思导学法、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

3、学法指导:形象探究法、体验探究法、协作式学习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