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疏散宽度规范
疏散楼梯的一般尺寸

疏散楼梯的一般尺寸楼梯是连接建筑物不同楼层的重要通道,疏散楼梯的尺寸设计关系到人员疏散的安全和效率。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疏散楼梯的一般尺寸,希望对大家有所指导。
首先,疏散楼梯的宽度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建筑物的公共区域设置的疏散楼梯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1米,而在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宽度要求更高,一般不小于1.5米。
这是为了确保大量的人员能够安全、顺利、迅速地疏散出建筑物。
同时,疏散楼梯的宽度也要考虑到紧急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栓等。
其次,疏散楼梯的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设计。
踏步高度是指楼梯每个踏步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过高的踏步高度会增加人员跌倒的风险,过低的踏步高度则会使人员疲劳增加,影响疏散效率。
踏步宽度是指楼梯每个踏步的宽度,一般不小于30厘米,踏步宽度过小会使人员行走不稳,过宽则会浪费空间。
合理的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能够提供舒适、稳定的行走体验,减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此外,疏散楼梯的扶手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
扶手的设置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帮助人员保持平衡,在疏散时有效地减少人员的跌倒风险。
根据规定,疏散楼梯的扶手高度一般不低于90厘米,扶手的材质要求坚固耐用,易于抓握,并且要保证顺滑的表面,避免划伤人员。
最后,疏散楼梯的安全标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楼梯的两侧、距离地面不超过1.2米高度处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以指示人员正确疏散的方向。
同时,在楼梯入口处和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如灯具和标识牌等,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楼梯并安全疏散。
总之,疏散楼梯的尺寸设计是确保人员疏散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楼梯宽度、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稳固的扶手设计,以及明确的安全标识设置,都能够有效提升疏散楼梯的使用体验和疏散效果。
建筑物的业主和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疏散楼梯时,务必要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楼梯的尺寸能够满足疏散需求,从而为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楼梯疏散宽度规范

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23 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 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 3 模,与3 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4.1.6 商店建筑的公用楼梯、台阶、坡道、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梯段最小净宽、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4.1.6 的规定;表4.1.6 楼梯梯段最小净宽、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楼梯类别梯段最小净宽(m)踏步最小宽度(m)踏步最大高度(m)营业区的公用楼1.40 0.28 0.16梯专用疏散楼梯 1.20 0.26 0.17室外楼梯 1.40 0.30 0.152 室内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且不宜小于0.10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应按坡道设置,其坡度不应大于1:12;6.7.2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 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 ,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空间的宽度设计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空间的宽度设计要求
为避免火灾时人员混乱堵塞,保证疏散畅通,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
1.对建筑物内通道的长度、宽度及疏散门的宽度都做了规
定。
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高规》对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最小净宽做了规定。
2.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00m,并不应小于0.90m。
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也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当各层人数不同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段计算,应按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并应满足最小净宽的要求。
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600字在大型公共场所、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建筑物中,楼梯通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应该如何确定,并阐述其重要性。
1. 定义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是指楼梯通道所需要的最小宽度,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从楼梯疏散。
它包括楼梯台阶的宽度、楼梯间距、楼梯扶手的高度以及楼梯通道两侧的空间。
2. 确定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的因素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的确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人员疏散能力: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和类型,需要考虑楼梯通道的负荷。
根据不同的安全标准和建筑规范,可以计算出每个楼梯通道所需的最小宽度,以确保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员疏散。
- 紧急情况类型:不同的紧急情况需要不同的疏散效率。
例如,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需要更快速、高效的疏散,因此楼梯通道的最小宽度需要相应增加。
- 建筑物类型:根据建筑物类型和功能的不同,需考虑特定的人员疏散需求。
例如,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人员密度较高,楼梯通道的最小宽度应大于一般建筑物。
3. 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的重要性- 提高人员疏散速度: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直接影响人员疏散的速度。
足够宽的楼梯通道可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避免拥堵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在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确定适当的楼梯宽度对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减少人员伤亡风险: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速度和顺利程度与人员的安全直接相关。
当楼梯通道的宽度不足时,人员容易发生拥堵、踩踏等危险情况,导致伤亡风险增加。
合理设置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
- 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规定了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等要求。
遵守这些规定和标准,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还可以避免因不符合规定而造成的法律风险。
疏散楼梯距离设置要求

疏散楼梯距离设置要求
疏散楼梯距离设置的要求可以根据相关的建筑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
1. 楼梯宽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建筑人员疏散需求来确定,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公共楼梯的宽度应不小于1.10米,而疏散楼梯的宽度可能需要更宽。
2. 楼梯踏步长度:楼梯踏步的长度也需要根据相关要求来设置。
通常情况下,踏步长度应足够供人放置全脚,并且不应过大或过小。
3. 楼梯间距:楼梯间距是指两个相邻楼梯之间的水平距离。
楼梯间距的设置需要考虑到人员疏散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间距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人员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拥挤。
4. 楼梯扶手:楼梯应设置扶手,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扶手应符合相关规定的高度和材料要求,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稳定地下楼。
5. 紧急出口标识:疏散楼梯还应配备明显的紧急出口标识,指引人们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除了以上要求外,疏散楼梯的建设还需要考虑人们的疏散时间、建筑高度、使用人数等因素,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因此,具体的疏散楼梯距离设置要求可能会
因场所和使用情况而有所不同,请参考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设计。
通用规范疏散门宽度最新规定

通用规范疏散门宽度最新规定
疏散门宽度是指用于疏散逃生的门的宽度,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疏散门的宽度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疏散门宽度规定。
在中国,疏散门宽度的最新规定是根据不同的场所以及人员数量来确定的。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的相关规定,以下是通用的疏散门宽度最新规定:
1. 住宅建筑:住宅建筑的疏散门宽度应根据建筑的总人口数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设置一扇宽度不小于1.2米的疏
散门;每层楼设置不少于2扇疏散门,每扇门宽不小于1.2米,其中至少一扇应设置在楼梯口附近。
2. 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疏散门宽度应根据总建筑面积和总人员容量来确定。
根据规范的相关表格,可以得出每层楼所需的疏散门数量和宽度。
一般来说,每层楼设立的门数量不应少于规定数量,每扇门的宽度应为1.2米以上。
3. 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疏散门宽度的规定相对更为严格。
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每个楼层设置的疏散门数量和宽度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总人口数以及安全出口的安排来确定。
其中,疏散门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定仅是通用规范,对于特殊建筑如医院、地铁、影剧院等,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定。
总之,疏散门宽度的规定是为了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减少火灾等事故对人员安全造成的损害。
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最新规定进行设计,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楼梯疏散宽度规范

楼梯疏散宽度规范
商店建筑的公用楼梯、台阶、坡道、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梯段最小净宽、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4.1.6
的规定;表4.1.6 楼梯梯段最小净宽、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楼梯类别梯段最小净宽(m)踏步最小宽度(m)踏步最大高度(m)营业区的公用楼梯1、400、2
80、16专用疏散楼梯1、200、2
60、17室外楼梯1、400、300、152 室内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且不宜小于0.10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30m;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应按坡道设置,其坡度不应大于1:12;6.7.2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此外,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6.7.3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以保持疏散宽度的一致,并能使家具等大型
物件通过,民用设计通则6、4、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室外疏散楼梯安全要求规范

室外疏散楼梯安全要求规范1. 建筑设计1.1 楼梯宽度和坡度室外疏散楼梯的宽度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楼梯宽度应根据人流量及楼层高度来计算,一般不应小于1.5m,且应采用对称式设计,即两侧的步距相等。
楼梯坡度应不超过30度,一般设计为25度左右。
1.2 楼梯高度和踏步深度楼梯高度和踏步深度要合理。
楼梯高度一般不大于15步,即3.6m,踏步深度一般不小于0.28m,不大于0.38m。
1.3 楼梯扶手和栏杆楼梯扶手和栏杆是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
楼梯扶手应该与人的手掌相平,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抗腐蚀性质。
栏杆按照要求设置,栏杆高度一般不低于1.05m,杆顶至楼板的距离一般不小于0.05m。
1.4 楼梯照明和标识室外疏散楼梯要设置照明和标识。
照明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及消防部门要求设置,以便疏散人员在黑暗中敏捷和安全地逃生。
疏散标识应在楼梯上下口和有异人转角处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
2. 维护和管理2.1 检查周期性检查疏散楼梯的安全状况,有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内容应包括:楼梯防滑、平整度、扶手、栏杆、照明设备、标识等。
2.2 清洁和维护将疏散楼梯清洁干净,及时消除楼梯上出现的积水、杂物、雪、冰等。
维护疏散楼梯的设施如扶手,栏杆等,确保其能够承受正常使用的荷载。
2.3 疏散演习定期进行疏散演练。
在演习中模拟各种不同的状况,让员工掌握疏散的方法,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员工的疏散能力。
3. 注意事项3.1 外部环境室外疏散楼梯的安全状况也与周围环境有关。
如:车辆、人流、建筑等。
在周围环境不利时,应加强管理和监控,保证楼梯的通道畅通和用户安全。
3.2 疏散人员在使用疏散楼梯时,民众应按照标识走楼梯,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疏散中不得抓住栏杆上下跳跃,轻踩楼梯,不得奔跑、拥挤,以免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室外疏散楼梯的规范设施和管理措施对于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相信在相关部门的规范下,更为安全的疏散楼梯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2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 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4.1.6 商店建筑的公用楼梯、台阶、坡道、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梯段最小净宽、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4.1.6的规定;
表4.1.6 楼梯梯段最小净宽、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
楼梯类别梯段最小净宽(m)踏步最小宽度(m)踏步最大高度(m)营业区的公用楼
1.40 0.28 0.16
梯
专用疏散楼梯 1.20 0.26 0.17
室外楼梯 1.40 0.30 0.15
2 室内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且不宜小于0.10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应按坡道设置,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6.7.2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此外,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 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
6.7.3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以保持疏散宽度的一致,并能使家具等大型物件通过,
民用设计通则
6.4.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