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下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治2.北宋时期,哪位皇帝实施了“庆历新政”?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3.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次数是?A.4次B.5次C.6次D.7次4.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明成祖B.明宣宗C.明英宗D.明宪宗5.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康熙、乾隆B.康熙、雍正、乾隆C.雍正、乾隆D.顺治、康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2.宋朝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曾来华,并担任过官职。

()4.明朝的“一条鞭法”是一种税制改革。

()5.清朝的“洋务运动”是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改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2.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4.明朝的“靖难之役”是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战争。

5.清朝的“鸦片战争”是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战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2.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3.简述明朝的“海禁”政策。

4.简述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

5.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请分析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对宋朝的影响。

3.请分析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影响。

4.请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对清朝的影响。

5.请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分析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你以唐朝的“玄奘西行”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请你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5*2=50分)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

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为什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闻鸡起舞3.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4.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5.2007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A.50周年 B.51周年 C.53周年 D.56周年6.“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 )A.钱塘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南京长江大桥D.川藏、青藏公路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8.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行农业合作化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0.有些人的名字往往和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A. 发展重工业B. 发展农业C. 发展轻工业D. 发展商业答案:A2. 我国第一辆汽车是在()年生产的。

A. 1956B. 1958C. 1960D. 1962答案:A3.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年研制成功的。

A. 1956B. 1958C. 1960D. 1962答案:B4. 我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是在()年建成的。

A. 1958B. 1960C. 1962D. 1964答案:A5.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年爆炸成功的。

A. 1960B. 1962C. 1964D. 1966答案:C6. 我国第一颗氢弹是在()年爆炸成功的。

A. 1960B. 1962C. 1964D. 1967答案:D7.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年发射成功的。

A. 1958B. 1960C. 1962D. 1970答案:D8.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是在()年研制成功的。

A. 1958B. 1960C. 1962D. 1970答案:C9. 我国第一条铁路是在()年建成的。

A. 1881B. 1905C. 1910D. 1952答案:A10. 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是在()年建成的。

A. 1912B. 1937C. 1950D. 1957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第一辆汽车是在____年生产的。

2.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____年研制成功的。

3. 我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是在____年建成的。

4.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____年爆炸成功的。

5. 我国第一颗氢弹是在____年爆炸成功的。

6.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____年发射成功的。

7.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是在____年研制成功的。

8. 我国第一条铁路是在____年建成的。

9. 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是在____年建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请参考以下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哪种教育制度在明朝时期得到了推广?A. 精英教育B. 集市教育C. 公益教育D. 家庭教育2. 以下哪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治君主”?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3. 以下哪一项不是南京“三山五园”的代表性景点?A. 中山陵B. 颐和园C. 明孝陵D. 紫金山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哪个?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活字印刷术5.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个城市?A. 大马士革B. 洛阳C. 长安D. 吐鲁番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1. 明朝时期,杨惠妃被封为__________。

2. 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了__________政策。

3. 乾隆时期延续了清朝的__________政策。

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__________。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了总数为__1800_的县。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0分)1. 简述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2. 解释洪武新政对明朝的贡献。

3. 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4. 以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简要介绍西方文艺复兴的特点和意义。

5. 描述一下明朝时期的社会结构。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C2. D3. B4. A5. C第二部分:填空题1. 贵妃2. 海禁3. 封建4. 要道5. 1800第三部分:简答题1. 科举制度是明朝时期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使得在明朝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提高,教育得到了重视。

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负担过重、排斥其他形式的晋升途径等。

2. 洪武新政是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等改革措施,使明朝得以建立并保持长达几百年的统治。

它在军事制度、农业政策、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贡献。

3.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成果,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也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标志?()A. 灭六国B. 建立秦朝C. 制定严酷的法律D.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发展农业生产3.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汉朝的建立?()A. 刘邦称帝B. 陈胜吴广起义C. 楚汉战争D. 文景之治4.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推行“推恩令”B. 创设“中朝”C. 实行盐铁官营D. 开疆拓土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A. 张骞出使西域B. 班超出使西域C.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D. 东汉设立西域都护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A. 黄巾起义B. 赤壁之战C. 三国鼎立D. 晋朝统一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赤壁之战B. 曹操统一北方C. 刘备建立蜀汉D. 孙权建立吴国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开始?()A. 晋朝灭亡B. 刘裕建立宋朝C. 萧道成建立齐朝D. 陈霸先建立陈朝9. 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实行科举制度B. 创立三省六部制C. 开凿大运河D. 推行府兵制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唐朝的建立?()A. 李渊称帝B. 李世民即位C. 武则天称帝D. 安史之乱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 (10分)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12. (10分)分析汉武帝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作用。

13. (10分)试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4. (10分)结合历史事件,说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15. (10分)简述隋朝和唐朝的建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16. (10分)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祖国大陆最后获得解放的地区是()A.新疆B.广东C.云南D.西藏2、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A.1967年B.1970年C.1973年D.1964年4、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6、“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7、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8、如图中的信息表明,二战后美国实行了()A.杜鲁门主义B.罗斯福新政C.单边主义 D.马歇尔计划9、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A.贫穷与富裕的矛盾B.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习近平讲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中提到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指中国实现了() A.国家统一B.国家富强C.全部解放D.民族独立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经过充分协商,达成重要协议。

协议第一条规定: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协议的签署表明()A.新中国成立时机成熟B.祖国统一大业已完成C.帝国主义被赶出中国D.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A.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C.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D.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把握内容主旨。

根据下图中的章节内容,你认为最合适的主旨是()第一节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节抗美援朝第三节土地改革A.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5.从1953年到1957年,在工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

1957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增长34.2%,国有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了约42.8%。

这些数据表明“一五”计划()A.兼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C.提倡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 D.谋划产业布局与地区平衡6.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做主。

这些宣传() A.表明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B.说明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国国际地位提高C.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营造了氛围D.说明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7.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与下面报道和证书内容相关的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成就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被誉为“铁人”的是()A.周恩来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3、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在弹药用尽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他”是()A.黄继光B.杨根思C.邱少云D.罗盛教4、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政权D.建立了社会制度6、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第一颗氢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7、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为克服困难局面,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A.调整、补充、发展、提高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调整、发展、充实、提高D.调整、巩固、充实、发展8、“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促进朝鲜统一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为了保家卫国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40分,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共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选择题部分(40分)
1.下列事件中哪一件是中国积极参加的国际组织的创建?
A. 联合国
B. 世界卫生组织
C. 非洲统一组织
D. 东盟
【答案】A
2.下列哪个时期人类最初学会使用金属?
A. 新石器时代
B. 旧石器时代
C. 青铜器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C
3. 以下哪个朝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A. 元朝
B. 明朝
C. 唐朝
D. 清朝
【答案】B
4. 百年国耻是指从 1840 年开始的多次侵华战争,包括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直到哪一年才结束?
A. 1945 年
B. 1949 年
C. 1954 年
D. 1958 年
【答案】B
5. 中国革命各阶段和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周恩来
B.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胡适,新文化运动——鲁迅
C.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胡适,新文化运动——周恩来
D. 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鲁迅
【答案】B
...
非选择题部分(60分)
一、简答题(10分)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什么?
【答案】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仍然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2.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间外交、传播宗教、传播文明等。

...
二、论述题(20分)
1. 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以
建立民主政治和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爱国斗争和革命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的真正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开创中国现代史的重大意义。

...
三、阅读理解(30分)
清华附中一名初三学生在参观《伟大的变革——中共中央文件
选编》展览后写了这样一篇感悟:
“纵观伟大的中国革命历史,我们能从中看到中国共产。

1942
年的“整风运动”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日臻完备,使得
其内部组织、思想体系进行一系列革新。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谈到了哪个历史时期?
【答案】1942 年的“整风运动”。

(2)整风运动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案】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日臻完备,内部组织、思想体系进行一系列革新。

...
本次试卷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