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19•【字号】•【施行日期】2024.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各高等学校:根据广西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和整改验收,现将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共95个,详见附件1)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依托高校要认真履行重点实验室建设主体责任,严格依照《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和申报时所作出的承诺,将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提供场地、人员、经费等条件保障,坚持“四个面向”和科教协同,强化绩效考核,引导实验室为广西科教振兴、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各依托高校要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过程管理,指导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区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展有组织科研,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通过“广西高校科研管理与服务云平台”(网址:https://)将学校的年度考核情况及重点实验室的年度报告报我厅备案。
2025年建设期满后,我厅将组织验收,对验收未通过的予以通报,并取消其立项建设资格。
对评估为优秀的实验室我厅将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更高级别重点实验室。
三、在上一轮建设优化调整以及整改验收后,部分高校重点实验室因已升格为省部级等高级别实验室,或因人员场地任务重叠、未实际建设运行、整改核验未通过等原因,未纳入新一轮立项建设名单(具体名单见附件2),不再纳入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不得再以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名义开展活动。
附件:1.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2.退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的实验室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2024年1月19日附件1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附件2退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的实验室名单。
广西民族大学获201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汇总表

第2页,共2页
YCSW2012057 YCSW2012058 YCSW2012059 YCSW2012060 YCSW2012061
中国语言文学 广西瑶族勉语方言语音的地理语言学研究 中国语言文学 北海咸水歌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语言文学 《渔洋诗话》与《瓯北诗话》的对比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京族民间文学旅游开发研究 民族学 体育学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35 0.35 3.7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7 0.7
YCSW2012055
民族地区新农保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YCSW2012056 以广西为例 高校档案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
YCSW2012064 YCSW2012065 YCSZ2012062 YCSZ2012063
计算机科学与 《新型蝙蝠算法的改进分析及应用研究 资助总额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1.05 1.05
广西民族大学获201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资助额度(万元) 序号 课题组人员姓名 李鹏飞、戴瑞、高佳红 、唐晓凤、刘伟 席典玉、魏景晋、任志 蕊 薛小勇、周娟、刘世荣 、卢丹丹、肖志敏 刘荣 欧阳武 李亚丽 程玲、杨夏月 莫明星、马君东 蒋娟娟 闵庆鹏 封余贤、陈阿明、乔磊 磊、谢宏福、牟金波 马昭、刘作娇、刘晓林 李秀文、宾茂君、陆佩 芬 谢健、唐忠华、陈信、 周强 所在学院 年级 指导教师 所属一级学科 获助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财政拨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政关学院 法学院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外语学院 民社学院 体健学院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理学院 信工学院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陈元中 李立景 包学雄 麻新纯 韦树关 陈丽琴 冯仲平 刘志强 谢崇安 徐波 蓝平 黄在银 刘振海 周永权 政治学 法律硕士 公共管理 档案学 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下广西乡村基层民主建设 YCSW2012054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学校配套
本科教学创新助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知识获取途径和手段越 来越方便快捷,然而在课堂上,教师与手机争抢学生的
收稿日期:2023-04-21 作者简介:赵磊岩,广西民族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本科教学创新助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JGY2023108)
培养的探索应该是多维度的, 除人才培养过程一体化 外,还应关注到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体化。 教育部副部长 吴岩在《深化“四新”建设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报 告中,大力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 硕、博阶段对于学生 的学术创新力和实践创新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那 么这一培养理念如何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实现贯通,如 何通过本科教学过程的培养, 选拔出适合继续进行硕 士、博士培养的优质人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从人才培 养理念一体化角度来探讨, 有利于形成相对开放式的 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 从而避免过程一体化模式带 来的操作层面的困境及学术研究层面的弊端。 对于硕 博招生体量有限的地方高校来说, 更宜将过程一体化 和理念一体化统筹考量,以本科教学创新为起点,通过 改造传统课堂,进行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实践探 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让优秀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机会 参与到教师的研究平台中, 初步具备进修硕博的综合 能力,为广义上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储备优质人才 资源。
项目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环 境,把知识放入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参与“教与学”的全 过程, 在构建所学的知识体系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自
学生留出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引导他们打破思维定势, 在“行动化效应”的影响下产生记忆优势,同时案例和 项目带来的“情境依赖效应”也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习 得过程中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所学内容,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自生成效应”的驱 使下会以主动的方式产生创新性的想法[6-7]。 由此可见, 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可以让教师很容易选拔出思维活 跃、 创新能力强的本科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进行项 目研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5.04•【字号】•【施行日期】2023.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自治区学位委员会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申报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桂学位〔2022〕13号)要求,经学校申报、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决定立项一批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包括: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157项(见附件1),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530项(见附件2),研究生学术论坛15项(见附件3)。
凡经我委立项的项目,各学位授予单位需予以经费保障,项目资助经费在不低于申报通知要求的最低平均额度基础上由各学位授予单位自定。
二、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承担者,在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或申报有关科研成果时,应标注“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英译写法统一为“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
三、根据工作需要,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中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单独申报和立项,另行公布。
四、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以外,其他各类项目的结题和管理工作由各高校负责。
附件:1.2023年广西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名单2.2023年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名单3.2023年广西研究生学术论坛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23年5月4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现状与优化策略

研究生创新计划申报书

附件1
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申请表
申请者姓名:
学位点名称:
研究方向:
申请项目名称:
所在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年月日
附件2
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申请表
申请者姓名:
学位点名称:
研究方向:
申请项目名称:
所在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年月日
附件3
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附件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申请表
申请课题的名称:
课题牵头人姓名:
课题牵头人职称(职务):
课题牵头人所在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年月日
附件5
2019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按推荐先后顺序排列)
附件6
各学院2019年博士、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申报名额
注:学校进行差额评审,按自治区学位委员会下达指标数上报。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汇总表(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2012
结构工程
√
火灾(高温)后再细微观锚固机理及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2
黄沃成
黄沃成、莫林、蒋翊、梁伟英、万翔
陈正
副教授
2012
结构工程
√
非均匀扩散场条件下海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边界元法研究
3
陆鹏
陆鹏、孟二从、曾文祥、
陈朋朋
苏益声
教授
2012
结构工程
√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3
郑巍
郑巍、叶培欢、梁莹、李伊、王欢欢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汇总表
(按推荐先后顺序排列)
学院名称(盖章):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序号
申请者姓名
课题组人员姓名
申请者导师姓名
年级
所属学科
研究生类别
申请项目名称
博士
硕士
1
陈宇良
陈宇良
陈宗平
教授
2013
结构工程
√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SRC柱破坏机理及滞回性能研究
2
李泽深
李泽深
张克实
教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序号申请者姓名课题组人员姓名申请者导师姓名年级所属学科研究生类别申请项目名称博士硕士1陈宇良陈宇良陈宗平教授2013结构工程压弯剪扭复合受力src柱破坏机理及滞回性能研究地震作用下t型钢半刚性节点损伤性能及理论模型研究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桥梁结构两层面承载安全设计与优化高温循环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微观塑性行为和破坏分析钢筋再生混凝土细微观锚固机理及粘结滑移性能研究2李泽深李泽深张克实教授2012结构工程3欧伟欧伟杨绿峰教授2012结构工程4刘贵龙刘贵龙张克实教授2013结构工程1冯超冯超宁纪源龚马驰孔德辅陈孔邓志恒教授2013结构工程2黄沃成黄沃成莫林蒋翊梁伟英万翔陈正副教授2012结构工程非均匀扩散场条件下海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边界元法研究3陆鹏陆鹏孟二从曾文祥陈朋朋苏益声教授2012结构工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3郑巍郑巍叶培欢梁莹李伊王欢欢陈宗平教授2012结构工程火灾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及其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关于申报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来源:研究生学院日期:2012-9-29 10:13:21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及研究生:根据教育厅《关于申报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桂学位〔2012〕34号)的文件精神,我校开始启动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3年资助项目(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三)研究生学术论坛(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研究二、申请2013年资助项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一)已获得201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但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二)申请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者必须是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能够在学位授予之前结题。
(三)原则上允许研究生结合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申报科研创新项目。
三、申报要求(一)各二级学院要广泛发动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科研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按照《关于申报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桂学位〔2012〕34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精心组织,认真申报。
(二)申报者将填写好的《创新计划项目申请表》(见附件2-3)交到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院组织专家评审。
(三)2011年获得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生和老师应在2013年9月30日以前完成结题工作。
(四)申报时间表2012.9.30—— 2012.10.11 申报者填写“申请书”2012.10.12—— 2012.10.22 研究生学院组织专家评审2012.10.25 —— 2012.10.27 校领导审批、上报区教育厅学位办四、申报程序:研究生学院向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及研究生公布申报条件→申报者填写创新计划项目申请表→上交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院组织专家评审→校领导审批→上报区教育厅学位办。
五、其他相关事宜:附件1:桂林医学院201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安排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数10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数2项研究生论坛1项附件2: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申请表附件3.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附件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研究申请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
一环。
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是广西高校间积极推动校际合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
水平的一项措施,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广泛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素养。
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重视学科交叉、团队合作,面向实际问题和行业发展需求,The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农业、轻工业、信息科技、能源等。
每
年都会向广西各高校公开申报,学生自愿参加,且需得到其所属学校的支持,评选工作严格、透明,每届优秀项目均能获得财政支持,更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竞赛以及策划论坛。
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不仅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实践机会的拓展,同时也是
高校间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项目申报与评审中,考虑到学科和专业特点,各高
校常常会组织硕士生和导师相互配合,形成一些跨学科、跨领域、跨校合作的研究团队。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创造了机会,让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从
而深入了解各学科的发展状况,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已推出多年,自主创新,良好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引进国内
外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使得该项目不断壮大,成为高校之间有影响力的交流平台和人才
培养重要渠道,有力地推动广西学术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学术创新的深入发展。
总的来说,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是广西高校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测评平台,是培养
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信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项目能够进一步完善,为广西的学术
和人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