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5篇
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

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抗洪救灾人物就要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总结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20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1暴雨袭来,浊浪滔天,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境内连日暴雨,河道水位上升,多地被淹严重,灾情危急。
天灾无情人有情,面对骤雨险情,怀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众志成城抗击洪灾,涌现了无数抗洪代表人物,谱写一段段真挚感人的抗洪故事。
穿了4天的篮球服在这样闷热难当、静坐尚且一身汗的盛夏时节,一套衣服连穿4天是什么感觉?“没啥感觉,就是‘男人味’重了点。
”怀宁县平山镇副镇长张受星笑着打趣说。
7月5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张受星,连家都顾不上回就急忙赶回了镇里,匆匆在宿舍洗了个澡套了件篮球服就赶赴自己的防汛段石牛村长滩圩。
紧张的抗洪工作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与精力,这套蓝色的篮球服一穿就是近4个日夜,直到8日下午因为回镇处理紧急事务才洗换下来。
受强降雨和皖水上游泄洪影响,从7月5日开始,张受星所在的长滩圩外河水位迅速上涨,一度上升至警戒水位直逼保证水位,情况十分危急。
尤其是6日晚间,因为遭受不断上涨的河水带来的巨大压力,堤防内侧几乎同时出现多处管涌。
“发现紧急情况,抢险突击队马上集合。
”正在巡堤的张受星闻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调配人员,带头冒着大雨冲向最大的一处管涌点,一声令下,40多名正在附近巡查的民兵队员迅速集合完毕。
“邦兴带几个人去装砂石,程书记跟结胜带人去其他几个点看看,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堵住渗漏点!”张受星一边指挥调度一边参与抢险,装袋、传送、围填抢险现场一派忙碌,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他这处险情终于得到控制,但随着水位越来越高,各巡查段的报警电话纷纷打来,张受星顾不上休息,又急忙赶赴下一个险情隐患点排查处置她是“防汛后勤部长”防汛期间,平山镇大洼社区的责任区共划分了四个防汛点,每个点都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各党小组组长带队,带领、安排党员同志们实行24小时轮班制,保证巡查、排险等工作实现全天候、无盲点,确保了防汛具体工作、责任的落实。
2020年抗洪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5篇

2020年抗洪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5篇在大灾面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
小偏整理了2020年抗洪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5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抗洪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一“,洪水很快就涨到家里和店铺来了!马上要被淹了,邻居都开始搬东西了,我们家里那么多货物和家具电器,我和儿子来不及搬那么多啊!你在水东那么近,赶快回来帮忙啊!”的妻子在电话里急切地对丈夫说。
“现在是关键时刻,我这里根本走不开啊,洪水越来越大,水东村还有很多群众要转移,再不转移很危险。
我是水东的包村领导要以身作则,责任重于泰山啊。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有人就有一切,你马上通知邻居一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短短的几句对话,体现了一个纪检干部心系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
同志,男,1955年出生,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85年参加工作就从事纪检工作,担任两届乡镇纪委书记,1999年至今任旧县乡副科级干部。
在旧县乡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抗洪救灾过程中,不顾个人财产损失,奋不顾身地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体现了纪检干部一切为民着想的高尚情操。
6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旧县河上游及旧县乡全境连降特大暴雨,旧县河水位暴涨。
上午7时接到险情后在乡里值班的同志马上乘车赶到受灾的水东村。
到达水东村后同志马上召集村干部商量对策,启动村防洪抢险预案。
随后同志立即带领村干部积极投入到通知转移群众的工作中。
上午9:10左右,31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在梅溪村堤田坝机砖厂,此时205国道水东段路面已被淹没,车辆无法通行,对面就是梅溪村堤田坝机砖厂,四周都被洪水围困,水位有1米多深,接到通知后同志马上带领干部赶赴抢救现场,积极协助抢救工作,直至12时50分,31名被围困群众全部安全解救出来。
同志随即回到水东村组织群众转移。
下午13:10,坝上电站通知放水,流量达到每秒2500立方米,地势较低的水东村情况万分危急,接到通知后,同志再次进家入户,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动员他们立即转移。
2020年抗洪救灾解放军抗洪救灾事迹5篇

2020年抗洪救灾解放军抗洪救灾事迹5篇我国人民响应党和政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
小偏整理了2020年抗洪救灾解放军抗洪救灾事迹5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抗洪救灾解放军抗洪救灾事迹一一、防大汛,他的足迹踏遍河堤6月19日,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袭击高安,市防汛指挥部提前启动防汛ⅲ级应急预案。
副市长、公安局长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
作为指挥部成员,徐四清接受任务后,立即陪同同志深入一线查看汛情。
他们首先来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监所安全防范工作,随后又赶赴锦河沿岸的龙潭、石脑、祥符等乡镇,全面部署并督察防汛工作,认真调查掌握险情发生后所涉及的人口数量和农田面积。
在市公安局挂点的龙潭镇,他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详细制定了《龙潭万安堤防汛应急方案》和《龙潭万安堤人口疏散紧急预案》。
一连数天,他都坚守在龙潭镇,吃住在派出所,时刻关注汛情和水位涨落情况,组织对万安堤灰埠大桥施工地段险情的抢修。
6月20日下午4时20分,高安市委书记皮德艳同志来到万安堤巡视汛情时,得知、徐四清等公安干警连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深情地对大家说:“有公安干警在险堤险段,市委就放心了!”二、救险情,他是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6月24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该市汛情再度告急。
6月25日凌晨3点,驻守在龙潭镇的徐四清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紧急指令,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河八景镇灶岗村委会杨家村堤段发生险情,十多米堤坝产生裂缝,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紧急调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
险情就是命令。
作为联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领导,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从龙潭驻点赶回市局,在极短的时间内,- 组织武警、消防队员共25人,火速驰援灶岗,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同志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
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
2020解放军抢险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精选5篇

2020解放军抢险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精选5篇6月中旬以来连续不断的降雨,山洪爆发,道路阻断,小偏整理了2020解放军抢险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精选5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解放军抢险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精选一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党和各级党员干部的根本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面对洪灾,容不得我们党员干部有不作为的行为,有半点闪失,否则群众不答应,组织也不答应。
2.切实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长久之计洪水无情如猛兽,只有将它挡在圩堤之外,闸门之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我镇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抗洪工作的胜利,是与近年来的投入分不开的,但我镇目前依然还存在部分患工险段,存在排涝模数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闸站,只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动性,把损失降到最低。
3.切实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组织好群众、发动好群众,才能降服凶猛的洪魔。
在组织群众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在发动群众中,减少灾害损失程度;在宣传群众中,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化解群众情绪。
4.切实加强科学决策,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科学之路抗洪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闪失,我镇的区域位置特点是地势低洼,地理位置落差悬殊,田块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早关闸,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时,重视抓好二级排涝,加大组织力度,提高自救的组织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审时度势,加强决策,对抗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分关键。
5.切实履行职责,体现先进性,是抗洪工作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抗洪的过程是一个战时的过程,战时是广大党员干部平时工作作风、意志品质、工作能力、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考验干部的过程,更是锻炼干部的过程,抗洪的过程,既能体现先进性,更能提高先进性。
解放军抢险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精选二7月18日,合川涪江、嘉陵江、渠江先后迎来了198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各级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事迹5篇-5068儿童网

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事迹5篇 - 5068儿童网在每一次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令人感触良多,大家感受如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一)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和中上游来水影响,安徽防汛救灾形势严峻。
在省委组织部号召组织下,6.1万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180多万名农村党员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检验党性、书写担当。
闻“汛”而动众志成城党旗扬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在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中,安徽省委组织部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长丰县岗集镇党委第一时间落实上级指示,细化工作预案,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提高认识、压实责任,把好思想意识关、一线巡查关、监测预警关,为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黄山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
屯溪区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中组建的209支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防汛抗灾战斗。
徽州区西溪南镇严格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14名地灾监测员、山洪预警员、水库管理员全员在岗,实时监测水位和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发布水情信息。
无为市石涧镇党委成立陈闸水系、集镇防洪大队临时党支部,建立健全值巡制度,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工作机制,党员群众积极投入防汛救灾,有序完成了水域清障、险处加固等工作。
逆“汛”而上洪水中挺起脊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面对严峻汛情,广大农村党员火速行动,不惧危难,冲锋在前。
“我参加过多次防汛,比年轻人有经验。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可不能退缩!”眼看洪水即将破堤,55岁的桐城市新渡镇金圩村村委会主任吴宜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在冰冷的河水中泡了4个多小时,最终在20多名抢险队员通力合作下,闸口成功被堵,避免了破堤险情。
7月7日,东至县木塔乡特大山洪暴发,位于苏村村东南部的南安大桥被洪水冲断,百余米宽的洪峰将两个村民组隔离,大水涌入部分民房。
2020防汛救灾先进事迹感人故事5篇

2020防汛救灾先进事迹感人故事5篇闻令而动,勇往直前,危急在哪里,应急人就在哪里。
在防汛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事迹,下面就是给大家准备的防汛救灾先进事迹,仅供参阅。
防汛救灾先进事迹【1】8月10日下午,市长李明远在蓝田县检查防汛工作时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安排部署,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位于蓝田县普化镇的水陆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明远来到水陆庵,仔细察看院内地势走向及文物分布情况,分析可能形成的水流趋势,询问工作人员防汛救灾工作具体举措。
他指出,今年入汛以来全市降雨量高于往年,局地短时大雨频发,大家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以最强的责任心密切监测雨情、水情、险情,及时果断处置,确保万无一失。
要想在前、做在前,加强对各点位排水、漏水情况的巡查检查,坚持24小时值守、切实扛起职责,全力保护文物安全。
随后,李明远在蓝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听取全县防汛工作安排汇报,了解全县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叮嘱大家要严格落实防汛救灾责任制及各项防范措施,细化防汛避灾工作预案,坚守岗位、严防严守,确保遇到险情能第一时间处置。
李明远指出,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市还将迎来新一轮强降水天气,当前防汛形势严峻复杂,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思想,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抓好防汛救灾工作。
要严格落实防汛救灾工作责任,加强值班巡查制度,确保每项工作责任到人。
要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紧盯河流水库、山区峪口、尾矿库等重点区域,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防汛避灾演练。
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遇到险情时,尤其是沿山镇街、景区要果断采取措施,第一时间转移人员,做到不漏一人。
要抓好城区防汛排涝,重点关注低洼易涝点及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出现积水及时抢险、隔离,保证城市运行正常有序,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救灾先进事迹【2】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
今年在防汛中的先锋故事

【最新版5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___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今年在防汛中的先锋故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5篇)《今年在防汛中的先锋故事》篇1今年在防汛中的先锋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河南省新密市牛店孜村党支部书记王广俊,在暴雨中组织村民撤离,但发现有村民没有及时撤离,他毫不犹豫地冲进洪水,将7名被困村民逐一背出。
2.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大兴村党支部书记潘海华,在洪水中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成功营救出100多名被困群众。
3.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前楼村党总支书记王新勇,在洪水中连续奋战10多天,组织群众抗洪抢险,守护家园。
4.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黄山头镇联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勇,在洪水中连续奋战7天7夜,组织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故事展示了基层干部在抗击自然灾害时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敢的行动。
《今年在防汛中的先锋故事》篇2今年在防汛中的先锋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河南郑州抗洪抢险救灾:在2021年河南郑州的抗洪抢险救灾中,许多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救援行动。
其中,一位名叫陈祥禄的战士在洪水中救出了多名群众,最终不幸牺牲,被追授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 湖南湘潭抗洪抢险救灾:在2020年湖南湘潭的抗洪抢险救灾中,救援队员们冒着危险,驾驶冲锋舟在洪水中搜救被困群众。
其中,一位名叫周明建的救援队员在搜救中被洪峰卷走,不幸牺牲,被追授为“三等功”一次。
3. 安徽芜湖防汛抗洪:在2020年安徽芜湖的防汛抗洪中,当地居民自发组织救援队伍,扛沙袋、筑堤坝、抢险救灾。
其中,一位名叫胡绪辉的居民在救援中不幸被洪水卷走,不幸牺牲,被追授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抗洪救灾感人故事事迹最新大全5篇

2020抗洪救灾感人故事事迹最新大全5篇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抗洪抢险救灾过程中却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不论是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还是自觉参与的普通百姓,大家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抗洪救灾感人故事事迹最新大全.欢迎阅读!抗洪救灾感人故事事迹【1】7月1日至2日,持续两天的暴雨,肆虐着__镇周边地区,各地相继出现了洪水灾情。
2日清晨开始,数小时的急剧降雨,灾情加剧。
__水灾!__水灾!各地洪灾的视频出在他的视野里。
他的心里陡然出现四字:__危险!经历过涨水的他,一早起来就往河边跑。
看到即将上岸的洪水,转身就往学校的方向跑去。
一到学校,作为具体管安全的领导,他首先请示刘兴福校长,在与其他领导通气后立刻启动了防洪预案。
紧接着,他与在校的其他行政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物资转移工作中。
工作中,作为党员的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赢得了学校老师们的赞誉和尊敬。
他就是__小学党员教师__。
抗击洪魔身先士卒这是自20_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洪水。
7月2日12点,洪水夹带着泥沙与垃圾涌入校园,来势凶猛。
__与在校老师们正在转移学校贵重设备、物品。
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楼上楼下反反复复地来回跑动,尽管累得气喘吁吁,他都咬牙坚持着。
随着洪水水位不断上涨,底楼物资抢出的难度逐渐增大,他不管不顾毅然跳进水中,冲向远隔50米左右地综合楼,去抢运实验器材。
全身湿透的他,连手机也浸泡在水中,他没有顾及自己的手机是否可以开机,是否完好,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器材转移的工作中。
器材运完了,抗洪也告一段落,刚买的新手机也报废了。
他说,他不后悔,作为党员就应该有献身精神,有种舍我其谁的精神。
关爱同志涉险送饭7月2日晚上12点,水已下降到1米2左右。
__为了坚守岗位的同志们能吃上热饭,坚持要泅水回家给他们做饭。
在回家的途中,由于街上的水流湍急,他被一个大浪掀翻,撞击在街上的卷帘门上,撞伤了头部,幸好被过路的救灾船发现救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5篇在救灾的过程中,不管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还是到本地企业及普通群众,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体现了绥德群众大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最新.欢迎阅读!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1】绥德水文站位于绥德县名州镇薛家畔居委,办公楼旁便是无定河支流大理河,属国家重点水文站、中央报汛站。
这里的洪水水文数据,对无定河流域的抗洪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7月25日上午,大理河上游已开始涨水,正在值班的站长马锋接到上级要求做好防汛准备的通知,面对即将到来的洪水,水文站全体4名职工迅速展开测洪演练:两人观测水位、施测流量,一人处理泥沙,一人对外联络、拍发情报。
当晚20点至23点已经收到上游将雨量的数据,当即马锋和退休返聘回站工作的父亲马成伦,唯一的女职工高舒和临聘职工王宏飞迅速穿起救生衣,一边密切注视着河水的变化,一边认真分析着相关数据。
直到26日凌晨整点,暴雨强度都没有减退的迹象,绥德水文站发出了第一份水情电报,就在他们不断测洪时,接到绥德县政府命令,要求水文站迅速拉响警报,提醒沿街两岸的群众尽快撤离。
2时15分,高过头顶的洪水向水文站扑面而来,抢测洪水难度不断增大,水位在快速上涨中,铺天盖地的洪水冲毁了吊箱和供电线路,沿河两岸漆黑一片,身后的街道完全被洪水围堵。
此时,站长马锋镇定说:“大家不要慌,我们水文人的职责就是测洪报汛,测报工作不能停止,今晚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把汛情拍发出去。
” 从一楼退到二楼,再从二楼退到楼顶。
设施被毁、电力中断,但他们没有停止观测水位、拍发情报。
楼顶上,全身湿透的4名职工稍不留神,就会被卷入洪流,楼房也随时会被巨大的漂浮物撞毁。
女职工高舒被大家用绳索绑在楼顶平台附近建筑的防盗网上,以稳定身体。
他们测到了完整的水位、流量、泥沙变化等数据,并把一组组水文数据记录下来、一份份关键情报拍发出去,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为下游的防汛抢险赢得宝贵的时间,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暴雨洪水仍在持续肆虐着。
他们一边测报,一边寻找突围。
6点20分,手机信号完全中断。
这时,横跨于街道南侧、水文站和大理河北岸三点一线的塔架上,横穿着一条用钢索牵引的轨道,平日用于上下升降、左右平移测量水流的吊箱,此时正处于湍急的洪峰之上。
由于吊箱因无法抵挡洪流带来的巨大冲击,被卷入浪涛之中,而回弹的钢索,击中了正在观测水位的马锋和父亲马成伦。
他俩双双倒地,导致头部擦伤,腿部骨裂、拉伤。
天亮时,在延安水文局应急抢险队员及附近10多名群众的帮助下,将他们安全撤离过去。
看着同志们一个个被送到安全地带,马锋才最后撤离。
延安水文局应急抢险队员的到来,让绥德水文站的测报工作没有间断,队员们和站上职工一起并肩测报。
当省水文局副局长王高英来到站上慰问时,看到马锋和父亲马成伦体力不支、疼痛难忍的状况,强令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洪水过后,绥德群众说:“没有他们4人,我们早就没命了。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2】大理河畔守家园7月26日凌晨,值班人员打来的电话,张焕雄赶忙巡视大理河畔,刻警惕观察着水位的变化,当发现水位有漫过护岸林趋势的时候,他大声疾呼,赶快往高处跑。
听到呼喊的乡亲们紧急动员家里人快速撤离,凌晨1点左右的时候,所有的村民都被紧急转移到村委会旁一栋刚刚修建的高楼上,不一会大水就汹涌而来。
看着被安全转移出来的240名群众,张焕雄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下。
7月26日遭受暴雨之后,村委会立刻成立了以张焕雄为组长的协调指挥组,生产自救组、后勤保障组、物资管理组、救灾物资组织组、接待组。
正是由于村里紧急联动,让遭受洪灾后的张家寨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灾难面前,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彻夜不眠守候在家园的大理河畔,为村民守护了平安,保住了生命。
张焕雄在洪灾中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平凡之中彰显不平凡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展现了一心为民的光辉风采。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3】绥德县12岁小学生积极志愿服务灾区50斤的面粉一天扛了70袋7月25日至26日,陕西榆林市绥德县爆发特大洪灾,14.57万人因此受灾。
洪灾过后,留下一片狼藉。
风雨无情人有情,成百上千志愿者活跃在灾区,感人的事迹纷纷涌现。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12岁少年志愿者劳累休憩的照片,在8月2日发出后,迅速被刷爆……照片中,一个戴着眼镜、留着寸头的小男孩,背靠在由矿泉水堆起的“山”旁,嘴巴半张,在太阳下蜷着腿熟睡。
小男孩的身上用别针别着一块红布,上面印着“志愿者,远竹中学”字样。
当地网友称,这是绥德抗洪救灾中的“最小志愿者”。
一直活跃在抢险救灾大后方的他,很快被找到。
他叫胡智博,12岁,是江德小学六年级4班学生,不久前参加完小升初考试,正在家中过暑假。
而在洪灾过后第二天,他就自告奋勇到救灾物资接收点报名当志愿者了。
今年刚刚小学毕业的他在采访中一直说:“我不是小孩子了,能参与救灾,我很开心。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一袋50斤的面粉,他独自抱起卸下,再返回抱起、卸下……搬米、搬面、搬矿泉水,在重灾区帮居民铲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这个小小的身影。
和他一起活跃在抢险救灾现场的,还有同样热忱且朴实的母亲。
许多人看了智博的照片说,小男孩的家教棒棒的。
母亲却说,参与救灾是智博主动提议的,“他说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的“力所能及”,哪怕让一些成年人看来,也汗颜无比——从7月28日参与救灾,他每天忙碌近10个小时,一天不断,有时累得晚上一个姿势睡一晚,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出现在救援现场。
他说:“人家外地人还跑来帮咱救灾呢,咱作为一个绥德人,又怎好意思不主动出力?!”妈妈说:“我觉得孩子说的很对,就来了。
”于是,每天早上8点钟,母子二人便准时来到救灾物资接收点志愿服务,中午也不回家,直到当天志愿服务工作全部结束才离开。
对于刷爆朋友圈的那张照片,智博说起来还很不好意思。
在没有新的救灾物资运来间隙,他坐下休息了一会儿,没想到太劳累就“眯糊了几分钟”。
而对于自己一不小心成为“网红”,胡智博感觉“有些丢人”,原因是“别人看到照片还以为我力气不够大就出来帮人家搬东西了”。
“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母子,都很勤快又能吃苦,每次新救灾物资运来后,两人抢着干、争着做,在我们这个接收点都出名了。
”远竹中学救灾物资接收点负责人李亚红说起他们,赞不绝口。
而班级群里的师生得知事情后,纷纷为智博点赞。
正能量又一次传遍整座城。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4】耄耋老人的济世情怀8月9日,在子洲县政务大厅门口看到,许多环卫工人和铲车司机,都会陆续到这里来吃饭。
这是子洲县目前少数的仍然坚持为受灾群众和灾后清理淤泥队伍免费提供餐饮的地方之一。
据了解,这是子洲县退休干部、老党员、88岁高龄的郭孝昌支援的“爱心灶”。
在子洲县“7.26”洪灾后,顾不得自家房顶漏水的郭孝昌把儿子郭鹏程叫到自己身边说:“我和你妈妈省吃俭用攒的9万块钱,本来打算留给你们兄弟姐妹有困难的时候备用。
现在我看到子洲大街上有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你拿着这些钱去给办上个灶,让居无定所、辛苦救灾的人有个落脚吃饭的地方。
”出生于1930年的郭孝昌,从小家庭贫困,家里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在他6岁的时候,靠着开茶馆为生的父亲根本没有能力供他继续读书,1937年抗日青年救国会帮助他读完小学。
1946年国家免费提供吃、穿、住宿,供他读完绥德师范。
1947年,16岁的郭孝昌积极投身革命工作,在部队荣获“特等功”,并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参加工作后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的成长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共产党培养了我”。
据郭鹏程介绍自己的父亲,“我爸平日里省吃俭用,从来不会铺张浪费,他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家都开玩笑的说‘我爸穿过的衣服送人也没有人能穿了’”。
“郭老经常做好事,我一点也不诧异。
在老家的时候,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来找他看病的人。
在接待病人方面,他更不会嫌贫爱富区别对待,穷人看病有时候还是免费诊疗。
”邻居郭多虎说,谈起郭孝昌的为人处世,大家都是一脸的佩服和崇拜。
当见到郭孝昌的时候,他正躬着身子认真的给病人检查病情。
精神矍铄、走起路来铿锵有力的他,左面胸前佩戴着党徽。
“八路军、共产党给了我今天的生活,我永远不会忘记八路军,永远不会忘记共产党。
”谈起自己能够过上今天的好生活,郭孝昌激动的叙述着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
在谈到这次抗洪救灾的时候,他说:“我年龄大了,想要报恩的时间与日无多,能够在我有生之年回馈社会,再为父老乡亲们做点贡献,这些都是应该的,应该的……”朴实的话语令人感动,无声的行动让人敬佩!在这次抗洪救援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上至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下至青春活力的少年,他们都在积极为抗洪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什么是对党和国家的赤子情怀,什么是对父老乡亲的深厚大爱,什么是危难之中的热泪盈眶,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郭孝昌老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淋漓尽致的诠释着。
他,就像是可以折射出阳光色彩的一滴水,映射着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闪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5】最可爱的“三蹦子”一天免费接送300至400人过泥浆苗子栋,子洲县苗家坪镇农民。
“7·26”特大洪灾发生后,苗子栋安顿好家里人,在洪灾发生的当天就冒着雨,开着自家的三轮车,从苗家坪赶到县城。
洪水肆虐后的县城满目苍夷。
开着三轮车的苗子栋眼见厚厚的淤泥,行人根本无法通过。
他“一定要为受灾的老乡办点事”的想法落脚到了义务运送行人的实际行动上。
“老乡,你要去哪,我送你过去。
”“你等一下,我马上过来拉你。
”苗子栋一遍遍询问着在路边观望和试探从淤泥中通过的群众。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从7月27日以来,苗子栋每天都是早上5点多起床就赶到县城,开着三轮车接送群众和救援人员,每天接送300至400人次。
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都是晚上8点多到家了才吃上一口饭。
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