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游戏规则要公平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教案内容:一、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讨论合作的意义,进行合作游戏,分享合作经验。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游戏活动,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理解了合作的意义,是否能在游戏中主动合作,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合作经验。
二、第二单元:家庭中的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学会在家庭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讨论在家庭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是否能在家庭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
三、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学会在学校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环境,讨论在学校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学校的环境,是否能在学校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学校经验。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社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学会在社区中与人相处。
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环境,讨论在社区中的相处之道。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分享经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社区的环境,是否能在社区中与人和谐相处,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社区经验。
五、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学会为国家做贡献。
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基本情况,讨论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实践活动。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是否能够为国家做贡献,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国家经验。
六、第六单元: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科全册教案

学校任课教师年级一年级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1、我们爱整洁一、教学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小镜子2.教师准备:与家长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绘本《皮皮的故事》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整洁吗”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3.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以图导入,唤醒思考导语:同学们,大家好。
请你们看一张图片。
出示任务: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小结:对,他很整洁。
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
(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
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课我们爱整洁1.保持整洁有办法:我会自己系红领中,发现歪了就赶紧扶正。
用完毛中后洗一洗再挂起来。
洗脸时记得洗眼角和脖子。
2.我们要经常保持勤(梳洗),做一个爱(整洁)的小学生。
3.不整洁的样子有:弄得脸上和身上都是(泥),自己看起来很()。
4.勤梳洗,保持整洁,才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5.把脸、手洗得干干净净,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注意勤洗()勤洗(头)。
6.小朋友上完厕所要(洗手),饭前要(洗手),过钱币要(洗手)7.我们应该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
2课我们有精神1.有精神的样子:认真地读,高兴地唱,响亮地说。
2.有精神,身体好。
有精神,面貌好。
3.早睡早起才有精神,有精神才会(身体好)、(面貌好)。
4.我们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只有这样,才更有精神。
我们有精神,(身体)好,有精神,(面貌)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
3课我不拖拉1.生活中的小拖拉,时常会说,“等一下”,凡事都要等一下,多少时间溜走啦。
2.生活中的小拖拉,做事总是“还没玩”,三心二意做不完,改改这个坏习惯。
3.生活中的小拖拉时常会说(“等一下”、“还没完”),做事总是(三心二意)。
4.“拖拉鸟”的故事,启发我们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改掉拖拉的坏习惯。
5.为了改掉(拖拉)的坏习惯,可以画一张妈妈的(画像),把它贴在墙上,( 监督)自己。
6.等一下”“还没完”是生活中拖拉的口头禅。
7.做事专心,掌握技巧和方法是跟拖拉说再见的好方法。
4课不做“小马虎”1.作业书写乱,做事丢三落四,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这些都是马虎的表现。
不马虎的办法很多:①从上往下顺着找。
②多看几遍,别漏掉。
③找到一个做一个记号。
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不改掉“小马虎”的坏习惯,有时会酿成大事故。
4.小马虎的表现很多,如:做作业时做漏了(一道题);考试时忘记了(检查):玩要时,忘记了带(玩具)。
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 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学情分析:对于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拥有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在成长中显得非常重要。
正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帮助他们增强主动交往的意愿与信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知道主动积极融入同伴。
(2)了解与同伴交往、玩耍对学习生活和情绪的影响,培养主动融入同伴的能力。
(3)知道与同伴玩耍时的游戏规则,懂得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快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对比、回忆、品评等方式方法,理解同伴在一起共同玩耍使人得到快乐更多。
(2)通过小组讨论最容易接受融入同伴共同玩耍的方法,主动积极参与伙伴的共同游戏活动。
3.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同伴的各项游戏活动中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团队活动。
(2)回忆与同伴共同玩耍时的快乐,产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3)懂得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能脱离群体,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1.感受与同伴一起玩带来的快乐。
2.学会遵守一起玩的每一项游戏的规则,懂得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友谊。
教学难点:1.掌握主动参与到同伴中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与同伴共同玩的能力。
2.培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增进学生的乐群意识,懂得与同伴相处时要互相尊重和理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1)课件。
(2)自己录制的微视频和资源库上找到的相关视频资源。
(3)歌曲。
(4)在家长微信群里收集课前布置的跟伙伴玩的照片整理成短片。
(5)奖杯、勋章、星星粘贴、桌牌、胸牌、举牌、报纸、板书卡片、任务卡。
2.学生准备。
小鸡头饰和皮筋。
信息技术设备应用:多媒体交互式白板、实物投影仪、教学助手软件、手机(照相机、微信、计时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回忆交流,感知情绪。
(一)回忆交流,大家一起欢乐多。
1.师生问好。
师:上课前请大家一起读出本节课的口号。
(课件显示课前口号)快乐课堂大舞台,邀你一起展风采!快来!快来!2.课前导入。
一年级道德法制《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法制《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本课侧重培养儿童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并养成在群体交往中的基本行为方式。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在一起”这一话题展开,以“大家一起欢乐多”为切入点,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和同伴交往中体会到的愉快、开心;在此基础上,通过绘本故事“小布丁和小蝴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与同伴交往时,尝试关注小伙伴的感受;而后通过“想一起玩怎么办”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学习用协商的方式与人交往。
最后,通过对“为什么玩不下去了”这一话题的讨论进行行为提升,提示学生大家一起玩不仅仅是意愿和接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个人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从而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树立乐群的信心。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特别喜欢和同伴三五成群地在一块儿玩耍。
但是,在与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与问题,在面对这些矛盾与问题时,有的孩子懂得谦让和协商,有的孩子还没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有些孩子甚至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遇到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的时候,该怎么做?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工具1.多媒体课件。
2.小视频。
3.板书所需黑板贴。
4.游戏道具青虫头饰两个,哨子一把,游戏配乐。
5.奖励小贴纸。
6.遥控笔。
教学资源momo亲子台- 加加油导入《蹦踏踏蹦踏》游戏要求1 游戏要求4 游戏要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现场游戏体验,感受与大家一起玩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探索玩不下去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的规则意识。
3.初步掌握和大家一起玩的基本技巧,并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与小伙伴一起玩可以欢乐多、学本领、增情谊,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
2.引导学生与小伙伴一起玩时要学会懂礼貌、讲团结、守规则、重友谊的规则。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二、教学重点:1. 尊重他人的意义。
2. 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总结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并强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6. 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并思考如何改正。
第二章:《遵守规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遵守规则。
二、教学重点:1. 规则的意义。
2. 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遵守规则,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总结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并强调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6. 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并思考如何改正。
第三章:《关爱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具体做法。
二、教学重点:1. 关爱他人的意义。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Lesson 13 I want to play with you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通用版2、篇章2: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例文3、篇章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篇章1: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通用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 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加深了解........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说课稿(共9课时)附目录

②谁愿意来当母鸡?请母鸡妈妈去挑选 3 只小鸡宝宝吧。 ③体验游戏:老鹰捉小鸡 (3)采访参与学生:跟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开心)是呀,一起玩真快乐,那就请你下课后邀请更多小朋友一起 玩吧! 3.总结:(PPT 出示一起玩的快乐照片)一个人玩,很快乐。和 小伙伴一起玩,就创造出了更多快乐。(板贴:创造快乐) 环节三、层层深入,游戏感悟 (一)羊角球的玩法 1.情境引入羊角球:小朋友们,你们给欢乐岛带来了好多笑声, 于是乐乐邀请大家一起去玩欢乐岛上最热门的游戏——看,这是什 么? 2. 单人示范:玩过吗?是怎么玩的呀?谁上来玩给我们看看? (预设:两手抓紧把手,两腿夹紧球,用力蹬腿向前跳。) (二)怎么玩更有趣 1.人数增加时怎么玩: 采访学生:好玩吗?想想,怎么玩会更有趣? 预设:请一个好朋友一起玩,他玩一会儿,我玩一会 看来你很愿意和朋友分享快乐,请回到座位上。如果让更多小朋 友加入,还有更有趣的玩法吗?(预设:分小组比赛玩。) 2.引导制定规则:比赛应该怎么比呀?(预设:同时从起点出发、 人数相等、每人玩一次)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你言我语,分析问题 1.我们太阳队的小朋友好像很不高兴,你们想说什么?不公平? 怎么不公平了?别着急,一个一个说。 预设:(1)你们离篮筐远,月亮队离得近,所以你觉得不公平。 对不对? 老师看一看。恩,的确是这样。 那怎么样才能公平呢?对, 投篮的距离要一样远。(距离一样 ) (2)你好像也很不高兴,你想说什么?哦,你们的球少,要不 停地要捡。 你们有几个球?(三个!) 月亮队呢有多少球?(有十 个呢!)恩,有道理,球太少,不停地捡球肯定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想要比赛公平应该怎么样?(球一样多)好,这样,老师拿走月亮队 七个球,这样大家的球就一样多啦! 2.小裁判们,你们对游戏的过程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