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鉴赏标准范文

合集下载

珠宝玉石鉴赏分析论文 文档

珠宝玉石鉴赏分析论文 文档

珠宝玉石鉴赏姓名周备宁专业班级电气1044学号**********电气与信息学院和谐勤奋求是创新提纲1.关于翡翠的鉴赏2.关于中国和田玉的鉴赏3.关于翡翠的鉴赏一、翡翠的鉴赏:通常来说,翡翠鉴定是指翡翠成品件的鉴定,一般可分为仪器测试与人工鉴定两个方面。

仪器测试,通常是通过偏光仪来测试它的结构晶体,通过折射仪来测试它的折射率。

通过滤色镜来测试它的颜色元素,通过密度法测出它的密度,通过硬度计获得其硬度,通过分光仪测试致色光谱等等,仪器测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它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测试出可靠的依据,无疑有很大的正确性,一般只有专业工作者掌握。

对于绝大多数翡翠爱好者来讲,必须通过人工鉴定这一传统手段加以鉴别。

人工鉴定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

一般来说,需要从翡翠的以下特征着手:1.结构:翡翠的结构为变斑晶交织结构,系指其在变质作用下,透明粒状斑晶的周围的细小纤维状的矿物晶体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

在翡翠中均有不透明或微透明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交结在一起构成的小团块状白花,故称之为"石花"或"石脑"。

2.种坑:翡翠的种坑是由结构与质地构成的,而翡翠均由小晶体所组成,晶体粒越小,表示质地越致密,透明度亦越佳,打磨出来的效果亦越出色。

在珠宝行业中,将坑种,分为老坑(也称老种)与新坑(也称新种),老坑色彩亮润,色与地融为一体,透明度高,其质最佳。

新坑,虽说色彩也鲜嫩,但透明度较差。

老坑与新坑,是根据翡翠形成年代多少而决定的。

3.颜色:翡翠的颜色等级的差别,反映在价值上相关很大,在鉴定评价翡翠时,一定要分清它的颜色,它以红、绿、紫色为主,单色翡翠中的绿色,浓艳纯正的紫色、红色都是翡翠中的高档颜色,尤以绿色为最贵。

翡翠的绿色,要以浓、阳、俏、正、和为好。

绿色品种以宝石绿、玻璃绿、艳绿与秧苗绿为最佳。

4.水头:水头即为翡翠的透明度。

水头越高,种质越好,便越珍贵。

宝玉石鉴赏论文

宝玉石鉴赏论文

宝玉石鉴赏结课论文祖母绿-- 绿宝之王提要:祖母绿是国际珠宝界公认的名贵宝石之一。

因其特有的绿色和独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传说,深受西方人的青睐。

祖母绿是宝石级的绿色绿柱石。

其绿色要达到中等达到浓艳的绿色调,就是色的浓度要比较饱和。

浅淡绿色的通常称之为绿色绿柱石。

I 祖母绿作为5月份的诞生石,是幸运与幸福的象征,佩戴它会给人带来一生的平安。

它也是结婚55周年的纪念石。

古人甚至还认为佩戴祖母绿的人会有超自然的先知能力,可是人思想聪慧并防止疾病侵扰。

同时,祖母绿意味着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忠诚、仁慈、善良和幸福。

它是最古老的宝石之一,从史前时期至今,一直视为珍贵的宝石品种。

古希腊人称它为“发光的宝石”。

我国明清两代帝王尤喜欢祖母绿。

祖母绿是属于绿柱石族中最为重要和名贵的品种,居绿色宝石之首,同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金绿猫眼一起被列为“五大珍宝之一”。

祖母绿的名称来自波斯语Zumunrud译音,她青翠悦目的颜色让世人着迷,她代表着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意蕴,是人类信心永恒不朽的象征。

1.祖母绿的成分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I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

属六方晶系。

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

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

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折光率 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

非均质体。

硬度7.5,密度2.63-2.90克/立方厘米。

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

具脆性。

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2.祖母绿的天然特性祖母绿为铍铝硅酸盐,常含有铬、结晶水、铁等,还有钒、镍、铋、锰等微祖母绿多为上升的熔岩与变质岩形成,所以矿脉多在伟晶岩附近发现,祖母绿的物理特性,特别是密度及多色性,因产地的不同而有差异。

天然祖母绿的硬度不算高,为7.5~8。

天然祖母绿的密度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其大小受自身碱金属含量越高,密度也就越大,一般是 2.6~2.9克/立方厘米,如巴西祖母绿的密度为 2.68~2.7克/立方厘米。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论文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论文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论文姓名:***班级:12城规本5学号:***********自从上了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这门选修课后,我收益颇多。

了解了中国观赏石的开发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明清各朝。

观赏石,俗称石玩、雅石、奇石等,是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

他们以奇特的形状、艳丽的色泽、漂亮的花纹或细腻的质地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中国的石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而观赏石一直以其观赏价值、装饰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整个石文化中表现的光鲜亮丽,尤为突出。

其体积大至广场石,庭院石,小到掌中石。

并且观赏石的特点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和神韵美。

具体符合做观赏石者,其主要特点有:天然性,区域性,稀罕性、奇特性、艺术性、科学性、可采性和可玩性以及商品性。

同时对于观赏石的分类,袁奎荣教授在《中国观赏石》一书中,根据石质品产出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具意义等的不同,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等七类。

造型石,一般造型奇特,如江苏太湖石、桂林钟乳石;纹理石,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层理或平面图案,如南京雨花石;矿物晶体,指那些漂亮且完整的小晶体,比较有名的有雄黄、辰砂、水晶等;古生物化石,顾名思义就是远古动植物的化石;事件石,是指外星物质坠落,火山、地震等重大事件遗留下的特殊岩石或在某件历史事件中有特殊意义的石体;纪念石,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石体或者名人雅士曾收藏过的石质品,如盛唐时期宰相李勉藏有“罗浮山石”、“海门山石”等名石;文房石,是质地细腻和形奇色怪的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石体,砚石和图章石就是典型代表。

如今也有人从鉴赏的角度和形式把观赏石分为两大类:天然类观赏石和石艺类观赏石。

天然观赏石又称自然赏石,是指天然石头在自然界中被原生态的开发、开采出来,保持石头本身的自然形态,不做人工加工的纯天然观赏石。

石艺类观赏石,是指以天然石头为基材,经人工设计、加工制作的石制装饰、装置,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观赏石。

宝玉石鉴赏论文

宝玉石鉴赏论文

《宝玉石鉴赏》结课论文浅析珍珠的鉴别及鉴赏姓名:厍颖2010级英语3班学号:3101221301指导老师:宁广蓉一、珍珠的基本特征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以CaCO3文石为主。

常见的颜色从无色至浅黄色、粉红色、浅绿色、浅蓝色、黑色等。

一般来说,珍珠层越厚,光泽越强(贝珍珠表面具有火焰状结构,不具珍珠光泽)。

二、真假珍珠的鉴别真正的珍珠,色泽非常自然、圆润。

它的光泽是从内部发出来的,看起来晶莹剔透。

仔细观察它的表面,我们会发现它的光泽是分层次的,有的时候会有环纹。

天然珍珠一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无瑕不成珠,因为完美的珍珠实在是太难得一见了。

下面列出一些具体鉴别方式。

1、视觉:真珠的形状不很规则,呈半透明状玉白色、黄白色、浅篮色、肉红色等自然而特有的五彩荧光光泽;而伪珠多为玻璃仿制品,形状规则,大小均匀,一般都在珠体表面涂有用银粉或带鱼鳞制成的“上光液”,色泽单调,缺乏晕彩。

2、磨擦:两颗珍珠互相轻轻磨擦,会有粗糙的感觉,而假珍珠则产生滑动感觉。

3、钻孔:观察钻孔是否鲜明清晰,假珠的钻孔有颜料积聚。

4、冰凉感:珍珠放在手上有冰凉的感觉,假珠则没有。

5、真珍珠用小刀刮拭,会有白色粉末!6、假珍珠完美无暇,并且颗粒大小均匀.三、珍珠的分类珍珠有天然珠和养殖珠之分,又有海水珠和河湖珠之别。

另外,珍珠虽然没有人工合成品,但却有人工制造的仿造珍珠。

1、天然珠与养珠的鉴别。

天然珠与养珠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内部构造,前者基本无核,珠层较厚,后者有一个占体积比很大的殖入核和较薄的珠层。

它们的鉴别也订以此为依据。

2、海珠和淡水珠的鉴别。

由于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几乎全为养珠,所以,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养殖环境,养殖贝和插核方法的不同。

3、仿珠的鉴别。

据报道,早在1656年在法国就有人制造仿珠。

这种仿珠是用下班制成的空心小球。

球内填充有羊皮纸浆;表面涂覆有从鱼鳞提取的鱼鳞精——它可产生似珍珠般的光泽。

300多年来,仿珠已有多种不同类型。

宝玉石鉴赏论文----钻石

宝玉石鉴赏论文----钻石

宝玉石鉴赏论文----钻石第一篇:宝玉石鉴赏论文----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摘要: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古代对钻石的记录充满了神秘、传奇与浪漫,有人说钻石是星星坠落的碎片,也有人说是由天水或天露而来,甚至有人说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

其实,钻石非但不是由天而降,相反是破地而出。

它纯净、璀璨,独一无二的特性,使钻石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

关键词:钻石,4“C”,真伪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古代对钻石的记录充满了神秘、传奇与浪漫,有人说钻石是星星坠落的碎片,也有人说是由天水或天露而来,甚至有人说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

其实,钻石非但不是由天而降,相反是破地而出。

它纯净、璀璨,独一无二的特性,使钻石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

钻石的英文名称diamond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为不可征服。

在我国称为金刚石,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前1005年,在古代为中国玉雕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据《本草纲目》载:“金刚石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

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

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故古籍有:“金刚石,金中之刚,利而能断,是石,监而无比,故名金刚。

”其次,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而且折射率高(2.417),且其色散强(0.044),这使得钻石的光泽耀眼夺目,赢得众人的喜爱。

钻石除了耀眼的无色之外,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黄钻、蓝钻、红钻、绿钻等。

例如,世界名钻奥本海默金刚石,这颗特大的等轴八面体便是罕见的深紫红色钻石。

钻石几乎都要经过加工才能呈现在众人的眼前,而钻石切割而成的形状也是绚丽多彩,圆形,祖母绿型,椭圆形,梨形,心形等。

宝玉石鉴赏与评估论文——翡翠之我见

宝玉石鉴赏与评估论文——翡翠之我见

宝⽟⽯鉴赏与评估论⽂——翡翠之我见宝⽟⽯鉴赏与评估论⽂——翡翠之我见摘要:翡翠是珠宝⽟⽯种最重要的⽟⽯品种之⼀,以其⾃⾝品质的细腻坚韧,⾊彩的绚丽,⽂化的悠久等特性⽽为国内外华⼈所钟爱。

珠宝学术界对翡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前在对翡翠品质评级的量化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还⾮常缺乏,翡翠⾏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解决翡翠价值评估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翡翠的内部结构是影响其质地的关键的内在因素,对其进⾏深⼊的研究有利于解释其本质具有⼀定的实际运⽤价值。

关键词:价值,鉴赏,鉴别,保养⼀、翡翠的产地从翡翠的矿物学意义上⽽⾔,世界上除了缅甸,美国、危地马拉、俄罗斯、巴西、哥伦⽐亚、⽇本、新西兰与中国等地,都有产出矿源。

美国的翡翠矿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地区,发育于蛇纹岩中,矿区中还伴有漂砾砂矿。

俄罗斯的矿点较多,有些达到⽟⽯的翡翠岩呈灰⽩或绿⾊,外观为粒状或⾓砾状。

危地马拉的矿点主要分布在麦塔⾼河⾕、埃尔晋格雷索⼀带,有原⽣翡翠岩矿与冲积翡翠砂矿,曾在麦塔⾼河⾕发现过100公⽄重的翡翠漂砾,在这⼀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玛雅⽂化的翡翠制品。

这些矿点中的翡翠虽然从矿物学⾓度是认可的,但是都⽆法与缅甸翡翠相提并论。

真正宝⽯级的翡翠,从市场⾓度⽽⾔,仍然仅仅以缅甸翡翠为正宗,事实上也是如此,市场上所售的产品基本上也都是缅甸产出的。

⼆、翡翠的构成从⼴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级硬⽟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宝⽯级硬⽟岩的总称。

狭义的翡翠概念⽯单指那些绿⾊的宝⽯级硬⽟岩。

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矿物为主的辉⽯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Cr(铬)为致⾊元素的硬⽟岩。

三、翡翠的分类从辨别真伪的⾓度出发,笼统的珠宝界将翡翠饰品划分为A货、B货、C货、D货。

A货:即真翡翠,其质地和颜⾊都是纯⾃然的,没有经过注胶、染⾊、漂⽩措置;B货:也是翡翠,其质地经过了⼈造措置——酸洗去脏后注⼊了叫(环氧树脂⼀类⾼分⼦聚合物),其布局遭受了蜕化,但其颜⾊是⾃然的;C货:质地属于翡翠,但颜⾊是假的——⽤⼈造的需要领染⾊、致⾊获知改⾊⽽成;D货:底⼦就并⾮翡翠,是⽤还有⽟种来重做的“翡翠”。

古玉鉴定(优秀范文5篇)

古玉鉴定(优秀范文5篇)

古玉鉴定(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古玉鉴定透明度越高越好。

再其次是看种,也就是玉的结构是不是细腻,可以理解成组成一个一个的小马赛克。

马赛克越小越好。

看颜色,看颜色是这样。

绿色价值最高,其次是紫色,黄色和红色价值一般,现在拿绿色翡翠来说。

颜色饱和度越高越好,也就是绿的越鲜艳越好(越鲜艳说明颜色越纯净,不含杂色,灰,黑。

),还有绿越明显越好,绿色占整块玉件的面积越大越好,如果能分布均匀,完全占据正块翡翠那最好!还有就是瑕疵。

瑕疵也就是玉里面的棉絮还有裂痕还有黑色颗粒什么的,这些都是瑕疵/。

最后看雕工什么的,自己感觉就好了。

工,色,水,种都具备那就是顶级翡翠了。

估计一般人也买不起。

但果然前提要是天然翡翠,染色一样可以弄出极品翡翠的效果。

收藏者的难处普通收藏者的最大难处就是,找不到标形器。

博物馆的展品不能成为标形器,因为标形器必须能长期密切接触。

不要小瞧真品碎片,那是长眼的利器。

盲目拜师是第二个误区,他的老师就走偏道了。

专业人士的常见误区专业人士不存在标形器的困惑。

但是他们容易对市场不敏感;对高仿品缺乏研究。

只有知道假的为什么假,才能对真的为什么真有更深刻的认识。

专业人员有高有低很正常。

古玉鉴定的步骤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

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

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

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

鉴定是很严紧的。

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

[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

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

有经验者可区分。

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

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

宝玉石鉴赏期末论文

宝玉石鉴赏期末论文

浅谈宝玉石鉴赏之绿松石摘要: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类矿物,世界上出产绿松石资源的国家有中国、伊朗、美国、埃及和俄罗斯等。

绿松石从颜色、质地、裂纹、体积(块度)以及切工等方面可分为四个品级波斯级、美洲级、埃及级和阿富汗级。

一、绿松石概述绿松石在国际市场上也称土耳其玉(Tuvquoise),由于往昔透过古丝的起终点——土耳其运送至欧洲各国,因而得此名称。

我国的绿松石制品畅销世界各地,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绿松石为十二月诞生石中的十二月份诞生石,象征着成功和必胜。

二、绿松石的特征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

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等色。

一般硬度5~6,密度2.6~2.9,折射率约1.62。

长波紫外光下,可发淡绿到蓝色的荧光。

其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

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者疏松,少则致密坚硬。

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故称谓“瓷松石”。

绿松石也有缺点,那就是绿松石受热易褪色,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

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因而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

三、绿松石的形成据世界宝石专家分析,绿松石是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化合物成分组成,应该是地表一部分铜矿石被雨水淋滤,风化后被喷出含酸性磷铁铝的岩浆置换多年后变质或脱水而形成。

四、绿松石的产状、产地简介绿松石是地表地质作用的产物,属于淋积成因类型。

常与褐铁矿、高岭石、蛋白石、玉髓等共生。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颜色有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以苍白至蓝色为主,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玉石鉴赏标准范文第一章宝玉石鉴赏概念一、宝玉石鉴赏定义鉴赏,顾名思义分为鉴定和赏析两个方面。

“鉴”即鉴别真伪优劣,主要是知性活动,“赏”即观赏、品味,主要是感性、心理活动。

两者相互渗透与验证,共同构成鉴赏的过程。

鉴赏与直觉力、视觉记忆力等天赋条件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

二、宝玉石鉴赏的重要性1、培养和提供珠宝的鉴定和欣赏水平。

对评估珠宝价值,对销售、购买和收藏珠宝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鉴赏珠宝,使人获得历史和科学知识,提供审美水平,了解珠宝的真谛,获得美的享受,培养高雅的情操。

3、通过鉴赏珠宝,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宝玉石鉴赏的基本任务1、鉴定珠宝的品种、质地、颜色、质量等自然属性。

2、分析珠宝作品的款式、加工技术、表现意境。

3、根据珠宝作品的历史年代,评估其历史价值。

4、在鉴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珠宝市场和发展趋势,对鉴赏的作品作出科学的评价。

第二章珠宝玉石的基本知识一、宝玉石的分类及定义宝玉石分为:天然珠宝玉石与人工珠宝玉石天然珠宝玉石:自然界产出,达到一定工艺标准,可加工成装饰品的材料。

人工珠宝玉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统称为人工宝玉石。

二、人工珠宝玉石的分类及定义人工珠宝玉石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

合成宝石: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所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相同。

例: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合成钻石、合成欧泊等。

人造宝石: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无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称为人造宝石。

例:玻璃、塑料、人造钇铝榴石等。

拼合宝石: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称拼合宝石,简称拼合石。

例:拼合欧泊、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拼合石等。

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的珠宝玉石。

例: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等。

三、宝玉石命名原则1、以矿物、岩石名称作为天然宝石材料的基本名称。

这一原则简洁、科学,已被国际珠宝界普遍接受。

如:尖晶石、橄榄石、石榴石、水晶、绿松石、青金石等。

2、部分名称采用珠宝首饰行业传统名称。

如:祖母绿、猫眼、翡翠等。

3、为了突出宝石的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直接将其置于宝石种属名称前后。

如:星光红宝石;碧玺猫眼。

4、人工宝石定名时,在相应的宝石材料前冠以(合成)、(人造)、(再造)。

以示与天然宝石的区别。

但塑料、玻璃除外。

如合成红宝石、人造钇铝榴石、再造琥珀、玻璃。

5、拼合宝石命名时应突出“拼合石”三字,同时在拼合石前将材料名称逐一写出来。

如玻璃、石榴石拼合石。

6、经处理的珠宝玉石应在其基本名称后用括号标出(处理)二字。

如蓝宝石(处理)、翡翠(处理)。

四、列出宝玉石的常用计量单位1Kg =1000g1ct(克拉)=0.2g=100p(分、潘特)1磅 =0.373Kg1盎司 =31.1035g1珍珠格令=0.25g五、列出宝玉石的摩氏硬度。

摩氏硬度计: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第三章珠宝玉石鉴赏的概论一、宝石的颜色成因有几种。

按照经典矿物学颜色理论,将矿物颜色的成因分为三类,即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由矿物自身的化学组成这一固有的因素引起的颜色,叫做自色。

这种宝石称自色宝石,这时宝石矿物所具有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常可用作宝石矿物的鉴定特征。

他色:是宝石矿物的非固有因素引起的颜色,但不包括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颜色。

一般而言,他色是由于外来的杂质包括机械混入物等引起的。

假色:所有由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颜色,一律归入假色。

如某些宝石的变彩(欧泊)、火彩(钻石)、晕彩、游彩等等二、宝石颜色测试的三种方法。

对宝石颜色的观测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表征方式。

1.直接目测法正常人眼的视网膜上,含有红、绿、蓝三种不同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具有辨别不同颜色的功能。

所以,可按照人的视觉感来描述宝石的颜色。

2.对比目测法将各种颜色印制成标准系列的色度图册,将宝石与图册上的颜色比较,找到相同颜色,即为宝石所属的标准颜色,直接使用图册中的颜色名称描述宝石。

这种方法快速简便,还能减少目测法带来的人为视觉差别。

3.仪器测定法将磨好的宝石样品放入分光光度计中,在39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按一定的波长间隔测定,计算出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含量值,称为三刺激值。

三、宝玉石颜色评价的环境。

产生光线所需要的温度叫色温,一般用凯尔文度(K)表示。

色温5000-5500K时,发出的光是洁白的,其中三种颜色(红、绿、蓝光)含量接近相当。

色温低的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红光(700-630)成分偏多,光线发黄。

色温高的光线中,波长短,能量教高的蓝光(450-480)成分较多,光线白而明亮。

钻石颜色观察,北半球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上午北窗前,将钻石放在折成V形的洁白的纸上,反复观察。

国际上多采用美国珠宝学院(GIA)比色法,即在标准光源(5000-5500)的钻石灯下,对照标准色级的标样进行对比确定色级,一般认为在阳光直射下评估钻石会提高1-2个色级。

有色宝玉石的戒面,应放在黑、白背景纸及手上观察其颜色是否纯正,色力是否足,要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侧面看颜色是,否均匀,房间、地毯、墙壁及上衣的颜色,有时会贬低你手中宝石的色彩,在苹果绿色地毯为背景看翡翠,黄色桌面上看钻石都是大忌。

用分光镜鉴定宝石时,光源要强烈,亮度要集中在宝石上,而不能烤热宝石,否则会使谱线模糊,甚至出现某些谱线不出现的现象,因此,多采用冷光源的光导纤维灯。

观察宝玉石原料的颜色,一般采用湿水法观察,以避免其磨蚀、切割面的折射、反射光线干扰。

不能用透射光观察宝石的颜色,色深明度低的蓝宝石、石榴石及色深翡翠在透射光下颜色很美,但磨成戒面后则阴暗。

应当用侧光照面,看反向的颜色是否鲜亮,评价宝石的颜色深浅,一定要考虑切割成戒面后,颜色是否浓艳。

四、珠宝颜色评价标准1、无色宝石的颜色评价标准无色宝石的颜色一般越白越好,这里的白色和物理意思上的白色不同,在物理意义上,指白色光没有被反射全部被吸收,而对于无色透明的宝石来说,白指白光没有被吸收和反射,而是全部透过。

2、有色宝石的颜色评价标准有色宝石的色彩,以色泽鲜艳,光彩夺目为好。

一般说鲜红、天蓝、翠绿色的价值高,紫、黄、褐价值次之;灰、黑、白则差。

通常宝石的颜色可分为A(纯)、B(浓)、C(淡)、D(杂)四级。

有色宝石的色彩评价常用浓、阳、正、和来表示。

3、多色宝石:以颜色鲜艳、色相反差大、变色截然明晰为好。

如红绿、蓝黄双色蓝宝石,红绿、红绿蓝色绿柱石,端色碧玺及西瓜碧玺等。

在玉石中,利用玉石中颜色的不同,进行雕刻,称为“俏色”。

如翡翠中的“福寿禄”,和田玉的“山玉子”等,都是利用玉料中多种颜色的天然分布,进行创意和雕刻的。

往往寓意更为丰富,有很强的欣赏性。

五、如何正确评价珠宝的质地宝玉石鉴赏作业509030XXXX 张XX一、钻石的鉴赏。

钻石的4个分级标准根据英文定义为“4 C”:Cut切工 - Carat 质量 - Clarity净度 - Color颜色。

? Cut切工:切工涉及到一颗钻石的切割角度与切割比率,好的切工将有助于钻石光芒的绽放,即我们所说的钻石“火彩”。

当一颗钻石被切割得过扁或过厚时,光线将不能被理想的反射,钻石的光芒也会因此而逊色下来。

评价级别如下:Excellent(极好)Very Good(很好)Good(好)Fair(一般)Poor(不好)? Carat质量:人们使用克拉来表达钻石的质量:1克拉等于0.20克。

1克拉又可再分为100分。

? Clarity净度:很少或没有瑕疵的钻石是非常稀有的,它们的价格也因此而极为昂贵。

鉴定专家在10倍的放大率下观察钻石,把净度等级分为:Flawless与Internally Flawless(纯净)VVS1与VVS2 (非常非常小的瑕疵)VS1与VS2 (非常小的瑕疵)SI1、 SI2与SI3 (小瑕疵)P1,P2与P3 (重瑕疵)? Color颜色:钻石的颜色是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颜色级别被定义为从D到Z,即从没有颜色(无色)到浅黄色。

D级:完全无色。

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

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

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

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

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

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

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

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

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不佳。

N—Z级:颜色深,火彩差。

二、翡翠的鉴赏1、翡翠的定义(1)传统的定义具有工艺价值的、以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2)广义的翡翠定义具有工艺价值的,以硬玉、或者钠铬辉石、或者绿辉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2、翡翠的组成矿物特征翡翠除了主要矿物(硬玉或者绿辉石和钠铬辉石)外,还可以含有次要矿物成分,按照这些次要矿物的常见性依次为:角闪石、绿辉石、铬铁矿、钠铬辉石、钠长石和沸石等。

其中钠铬辉石、钠长石和沸石比较少见,并且不易识别。

3.翡翠的物理性质(1)折射率:1.66(点测法)。

(2)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

(3)硬度:摩氏硬度 6.5-7。

(4)相对密度:3.28-3.40,平均 3.32。

(5)紫外荧光:一般没有荧光。

(6)吸收光谱:白色-浅绿色翡翠常见437nm吸收窄带,绿色翡翠具有Cr3+的吸收光谱。

3、翡翠的外观特征(1)颜色:各种色调的绿色、墨绿色、浅紫色、白色、褐黄-褐红色。

(2)颜色分布特征:不规则条带状、浸染状和均匀状(3)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变化很大,从近于透明到不透明。

透明:透过翡翠能够看较清楚的字迹;亚透明:模糊的字迹;半透明以下:极为模糊的字迹。

传统上用水头大小来衡量翡翠的透明度。

(4)粒状结构翡翠由细粒至粗粒的硬玉晶体组成,具有粒状结构,粗粒的硬玉颗粒很容易识别,与很难看出颗粒的白玉有很大的区别,传统上称之为“豆”,或者“豆性”。

粒状结构是识别翡翠的重要特征。

4、翡翠的鉴别按真假为等级来划分,主要有以下4类:A货: 商品既是天然质地,也是天然色泽。

其中秧苗绿、波菜绿、翡色或紫罗兰飘花的品种较常见,灯光下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余石质。

B货: 是将有黑斑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腐蚀、去掉杂质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替代充填物注入用强酸腐蚀而产生的微裂中。

B货初看颜色不错,仔细观察,颜色发呆,灯下观察,色泽透明度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