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节统计整理

合集下载

以“数”驱动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以“数”驱动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9), 2602-260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9383以“数”驱动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马小艳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重庆收稿日期:2023年7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8日摘要本文依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用“数”说中国之事,融入思政教育;结合“数字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学生“数据行为”,动态化评价教学效果。

从而构建以“数”驱动、多层次分模块的《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以实现“德技并修”双主打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统计学基础,教学体系,课程思政,课程设计A Study on the Teaching System of“Statistics Basics” Course Driven by “Data”Xiaoyan Ma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hongqingReceived: Jul. 24th , 2023; accepted: Aug. 29th , 2023; published: Sep. 8th, 2023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era,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Use “data” to say China’s affairs, integrat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digital course”, design mixed teaching mode;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students “data behavior”, dynamic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Therefor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Statis-tics Basics” course driven by “data” and multi-level sub-modules is constructed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combining moral and skills cultivation”.马小艳KeywordsStatistics Basics, Teaching Syste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Design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统计学基础》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数据的课程,强调用“数据”说话,也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基础。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 整数的加减法法则
- 整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小数
-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认识
- 小数点的概念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化简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曲线和线段的区别
-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厘米、分米和米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测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六章:时间和钟表
- 年、月、日和星期的概念
- 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 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的认识
- 钟表上的时、分的表示
第七章: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 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八章: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 图表中的数据读取和分析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知识点与复习题(特别说明:考试不出名词解释等类型题目,但需要学生掌握,总结辅导不可或缺,另有章节练习题单独给出,这里列示的是为了巩固各章知识点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复习和掌握,除计算题外,有的题目未附答案,各位老师辅导时注意)考试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判断、计算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6个,分别为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工龄是数量标志。

7.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离散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8.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9.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品质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二、判断题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T )2.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计指标。

(F )3.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F )4.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5.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F )6.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T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9.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85分”是变量值。

商务统计章节知识点总结

商务统计章节知识点总结

商务统计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1.1 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在商务领域,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预测销售和制定营销策略。

1.2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总体和样本、变量、数据类型、测度尺度等内容。

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对于进行商务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1.3 统计学的应用范围统计学在商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市场调研、销售预测、风险评估、财务分析等方面。

第二章:数据类型和数据收集2.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可以进一步分为禺式数据和顺序数据,定性数据可以进一步分为名义数据和区间数据。

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于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非常重要。

2.2 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记录和外部数据收集等。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对于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三章:统计描述与概率分布3.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总结和展示的过程,包括中心位置测度、离散程度测度、分布形态测度等内容。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描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3.2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及其对应的概率,包括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概率分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第四章:抽样与估计4.1 抽样方法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过程,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对于大规模数据的分析非常重要。

4.2 估计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过程,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通过估计可以得到总体参数的近似值,用于制定决策和预测。

第五章:假设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5.1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统计结论的正确性的方法,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四单元《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3.数学抽象能力:通过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4.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提高学生在数学学科领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结构,理解条形统计图在数据整理和描述中的作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情况?”比如,我们想要了解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就需要用到统计图来展示数据。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条形统计图的奥秘。
3.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学习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2.逻辑推理能力:在制作和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提高推理和判断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解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条形宽度、高度和间隔。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收集并整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书籍种类和数量。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部分学生对如何正确制作和解读条形统计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技巧。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4扇形统计图-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4扇形统计图-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沃尔玛商场为了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本商场的100名顾客,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表示不满意的有()A. 6名B. 11名C. 39名D. 44名【答案】A【分析】先求出表示不满意的顾客占总体的百分比,再求出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表示不满意的数量即可.【解答】因为表示不满意的顾客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44%-39%-11%=6%,所以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表示不满意的有100×6%=6名.选A.【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意义.扇形统计图能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答题】如图的扇形图描述了安踏某一款运动女鞋的36号,37号,38号,39号,40号在一家专卖店的销售情况,请你为这家专卖店提出进货建议:应多进______号鞋.【答案】38【分析】直接根据各种鞋号的鞋销售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30%>24%>22%>16%>18%,∴应多进38号鞋.故答案为:应多进38号鞋.【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熟知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答题】某学校“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______名.【答案】60【分析】设被调查的总人数是x人,根据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即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被调查的总人数是x人,则40%x-30%x=6,解得:x=60.故答案是: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4.【答题】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则“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是______%.【答案】40【分析】先根据“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算出“其他”所占的百分比,再计算“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即可解答.【解答】解:∵“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其他”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为: ×100%=10%,∴“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为:100%-10%-15%-35%=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熟知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答题】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绘制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由此可估计该年级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______人.【答案】360【分析】根据扇形图求出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1200乘百分比得到答案.【解答】解: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40%-20%-10%=30%,1200×30%=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6.【答题】小明同学根据全班同学的血型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A型血的有20人,则O型血的有______人.【答案】10【分析】根据A型血的有20人,所占的百分比是40%即可求得班级总人数,根据AB型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求得对应的百分比,则用总人数乘以O型血所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解答】解:全班的人数是:20÷40%=50(人),AB型的所占的百分比是:×100%=10%,则O型血的人数是:50(1-40%-30%-10%)=10(人).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7.【答题】某班数学老师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A表示“很喜欢”,B表示“一般”,C表示“不喜欢”,则该班“很喜欢”数学的学生有______人.【答案】18【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A占的百分比,由调查的总人数50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16%-48%)×50=18(人),则该班“很喜欢”数学的学生有18人.故答案为:18【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弄清图形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8.【答题】某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师生的总人数为1500人,结合图中信息,可得该校教师人数为______人.【答案】120【分析】用学校总人数乘教师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解答】1500×(1-48%-44%)=1500×8%=120人.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9.【答题】某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其中评价为“A”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度.【答案】108【分析】首先计算出A部分所占百分比,再利用360°乘百分比可得答案.【解答】A所占百分比:100%-15%-20%-35%=30%,圆心角:360°×30%=108°,故答案为:1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关键是掌握圆心角度数=360°×所占百分比.10.【答题】某校根据去年初三学生参加中考的数学成绩的等级,绘制成如图的扇形统计图,则图中表示A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______°.【答案】108【分析】根据C等级的人数与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出参加中考的总人数,再求出A等级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360°计算即可得解.【解答】参加中考的人数为:60÷20%=300人,A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0%,所以,表示A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360°×30%=108°.故答案为:108.【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11.【答题】如图,是八年级(3)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艺术类的人数是16人,那么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是______人.【答案】4【分析】先求出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再求出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即可.【解答】∵参加艺术类的学生占的比例为32%,∴参加课外活动人数为:16÷32%=50人,则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为:50×(1-20%-32%-40%)=4人.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12.【答题】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______人.【答案】280【分析】先求出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用学生总数乘步行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全校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解答】∵骑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5%,∴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5%-35%=40%,∵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据此估计步行的有700×40%=280(人).故答案为:280.【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得出步行上学学生所占的百分比.13.【答题】如图是某足球队全年比赛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该队全年胜了______场.【答案】22【分析】用平的场次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全年比赛场次,然后乘胜场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解答】全年比赛:10÷25%=40场,胜:40×(1-20%-25%)=40×55%=22场.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4.【答题】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其中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那么售出水果口味雪糕的数量是______支.【答案】150【分析】首先根据红豆口味的雪糕的数量和其所占的百分比确定售出雪糕的总量,然后乘水果口味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其数量.【解答】观察扇形统计图知: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占40%,∴售出雪糕总量为200÷40%=500(支),∵水果口味的占30%,∴水果口味的有500×30%=150(支),故答案为:150.【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从扇形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有关信息.15.【答题】期末考试后,小红将本班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优生人数为______名.【答案】10【分析】用总人数乘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解答】50×(1-16%-36%-28%)=50×20%=10(名).故优生人数为10名,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6.【答题】小亮对60名同学进行节水方法选择的问卷调查(每人选择一项),人数统计如图,如果绘制成扇形统计图,那么表示“一水多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答案】240【分析】用圆周角乘一水多用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其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表示“一水多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40°,故答案为:240.【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能够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答题】某校在今年“五•四”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了解八年级450名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本学期读书册数,并将统计数据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则该校八年级学生读书册数等于3册的约有______名.【答案】153【分析】首先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样本中读书册数等于3册所占的百分比,即m%的值,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450乘m%即可求出该校八年级学生读书册数等于3册的人数.【解答】由扇形统计图可知,样本中读书册数等于3册所占的百分比为:1-6%-24%-30%-6%=34%,即m%=34%,所以该校八年级学生读书册数等于3册的约有:450×34%=153(名).故答案为153.【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统计图中正确地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8.【答题】某校对去年毕业的3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跟踪调查,并绘制出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该校去年毕业生在家待业的学生数有______名.【答案】28【分析】首先求得在家待业的百分比,然后乘毕业的总人数即可.【解答】在家待业的毕业生所占百分比为:1-24%-68%=8%,故该校去年毕业生在家待业的学生数有350×8%=28名,故答案为:28.【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19.【答题】某班围绕“舞蹈、乐器、声乐、其他等四个项目中,你最喜欢哪项活动(每日只限一项)”的问题,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右扇形统计图,请问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有______名.【答案】20【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得出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所占比例,进而得出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数.【解答】∵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22%-10%-28%=40%,∴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有:50×40%=20(名).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所占比例是解题关键.20.【答题】某学校为了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随机抽取本校100名学生就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扇形图如图所示.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全校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约有______名.【答案】400【分析】用学生总数乘步行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全校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解答】∵步行上学在扇形图中所占比例为40%,∴全校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为:1000×40%=400(名),故答案为:400.【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得出步行上学学生所占的百分比.。

2017年中级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整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含答案

2017年中级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整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含答案

2017年中级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整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含答案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D )。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标志C.一总体与它总体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D )。

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D )。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组距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平行分组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B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平行分组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 )。

A.平行分组体系B.复合分组体系C.二者兼而有之D.二者都不是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 )。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D )。

A.没有关系B.关系不确定C.有正向关系D.有反向关系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C )。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B )。

A.重合B.间断C.不相等D.相等12.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B) 。

(4260-2700)/6=260A.710B.260C.1560D.348013.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A )。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剖析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剖析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灯泡的使用寿命频数分布表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解:(1)频数分布表(2)茎叶图第三章、练习题及解答1. 已知下表资料: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

解: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34.35200xf x f===∑∑(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x xf==∑∑(件)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