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集下载

描写苏州留园的诗词名句

描写苏州留园的诗词名句

描写苏州留园的诗词名句介绍苏州留园的背景苏州留园,又称留园、留公园,是江苏苏州市的一座传统园林。

留园位于苏州市古城区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初名”留神堂”,因其建筑技巧独特而闻名于世。

留园总面积约1.86万平方米,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留园的美景与诗景名句苏州留园以其精致的园林景观和卓越的文化价值而闻名,以下是一些描写苏州留园美景的诗词名句:1. 清雅幽深的水景•“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不负卿。

” –杨炯《后湖十景图》•“残清瘦骨亦成丘,庭树不堪携玩游。

” –陆游《留公园》•“一泓碧玉颜,万片落前波。

轮葳蕤班剧,照帘乘酒歌。

” –纳兰性德《留园新荔观导池逩字》2. 纤巧雅致的建筑•“千树晚秋喧互鸦,阴墙转烛起铜炉。

” –黄溍《留园咏怀》•“月明花白豹妆楼,一井无垠千井逑。

” –杨炯《后湖十景图》•“粉牆檐雨溅铜炉,香炉帘捲天来雨。

” –辛弃疾《留园夜信怀秦地诸子会》3. 寓意深远的景点•“剪剪柳陌午弥春,千寻绕舍感千寻。

” –黄溍《留园赋诗》•“苍苍几许双烟暖,翠壁丹墀圆径转。

” –崇祯《留园四时酬唱花圃诗》•“东风泛泛千帆舞,西湖长长五更钟。

” –黄庭坚《留园新枕》苏州留园的文化历史与诗意苏州留园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关于苏州留园文化历史和诗意的内容:1. 留园的历史意义•留园作为明代苏州城的一部分,是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

•留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设计和建筑技巧,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2. 苏州园林的文化特色•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的设计和寓意深远的景点而闻名,留园也不例外。

•苏州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布置精巧的建筑和精致的景观,营造出一种极富诗意的环境。

•苏州园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诗词和绘画,所以常常被形容为”景在画中,画在景中”。

3. 诗词与苏州留园的关系•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到过留园,并在此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以表达对留园美景的赞美和思考。

苏州市文物保护及控制保护建筑图录(即点即阅)

苏州市文物保护及控制保护建筑图录(即点即阅)

苏州市文物保护及控制保护建筑图录(即点即阅)苏州市区(吴江区另目详列)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60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22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92处。

为便于喜爱苏州美景古迹的朋友直观浏览,以下是按文保等级列出的名录,“蓝色”字体的可直接点击显示图文链接,“黑色”字体的是已游过,还未上传图文,随后逐一补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01、太平天国忠王府(东北街)002、云岩寺塔(虎丘)003、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004、瑞光寺塔(盘门内)005、玄妙观三清殿(观前街)006、拙政园(东北街)007、环秀山庄(景德路)008、留园(留园路)009、网师园(阔家头巷)010、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011、耦园(小新桥巷)012、保圣寺罗汉塑像(甪直镇)013、宝带桥(澹台湖东)014、狮子林(园林路)015、沧浪亭(沧浪亭街)016、艺圃(文衙弄)017、盘门(城西南)018、全晋会馆(中张家巷)019、报恩寺塔(人民路)020、俞樾故居(马医科)021、寂鉴寺石殿佛龛及造像022、轩辕宫正殿(东山杨湾村)023、春在楼(东山镇)024、东山民居(包括以下三处)“明善堂”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怀荫堂”明代的杨湾书场“凝德堂”江南彩画第一堂025、紫金庵罗汉塑像(东山镇)026、砖塔(甲辰巷)027、开元寺无梁殿(东大街)028、织造署旧址(带城桥下塘)029、潘宅(卫道观前)030、东吴大学旧址(十梓街)031、天香小筑(人民路)032、草鞋山遗址(唯亭镇)033、万佛石塔(镇湖西泾村)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001、楞伽寺塔(上方山)002、范文正公忠烈庙(天平山)003、城隍庙工字殿(景德路)004、王鏊祠(景德路)005、铁铃关(枫桥)007、戒幢律寺(西园弄)008、横塘驿站(横塘)009、怡园(人民路)010、寒山寺(枫桥)011、张士诚纪功碑(人民路)012、瑞云峰(带城桥下塘)014、越城遗址(石湖东北)015、唐寅墓(横塘王家村)016、申时行墓(石湖吴山)017、五人墓(山塘街)018、葛成墓(山塘街)019、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022、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023、灭渡桥(葑门外)024、五峰园(阊门西街)026、韩世忠墓(灵岩山下)027、蒯祥墓(胥口渔帆村)028、大觉寺桥(车坊大姚村)029、光福寺塔(光福龟山)031、林屋山摩崖题刻032、楞严经石刻(光福司徒庙)033、楠木厅及石雕(东山镇)034、绍德堂(东山镇)035、瑞霭堂(东山翁巷村)036、诸公井亭(东山镇)037、小王山摩崖石刻038、三山岛遗址及哺乳动物化石039、涵村店铺(西山镇涵村)040、栖贤巷门(西山镇东村)041、敬修堂(西山东村)042、沈周墓(湘城牒字圩)043、文征明墓(陆墓)044、御窑窑址(陆慕)046、胥门(城西)047、文起堂(干将路)048、务本堂(东山镇秋官第)049、惠荫园(南显子巷)051、大石头巷吴宅052、潘世恩宅(钮家巷)053、巡抚衙门旧址(书院巷)054、江苏按察使署旧址055、吴门桥(盘门)056、吴云宅园(庆元坊)057、玉涵堂(东杨安滨)058、会老堂(东山镇)059、尚志堂吴宅(西北街)060、沈道台宅(三茅观巷)061、畅园(养育巷庙堂巷) 062、行春桥(石湖北)063、徐家祠堂(西山镇东村)064、仁本堂(金庭镇堂里村)065、虎丘剑池及摩崖石刻066、苏州关税务司署(南门路)067、章太炎故居(体育场路)068、志仁里(仓桥浜)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001、钱处士墓(虎丘山)002、范成大祠(石湖茶磨屿)003、范义庄(范庄前)004、鹤园(韩家巷)005、可园(人民路)006、况公祠(西美巷)007、唐寅祠(廖家巷)008、万寿宫(民治路)009、烈士陵园(横山)010、治平寺遗址(石湖西)011、金鸡墩遗址(长青乡)012、顾野王墓(石湖澄湾)013、北半园(白塔东路)014、北张家巷雕花楼015、彩云桥(横塘)016、柴园(醋库巷)017、潮州会馆(上塘街)018、定慧寺(定慧寺巷)019、汪朝故宅(东花桥巷)020、梵门桥弄吴宅(梵门桥弄)021、过云楼(干将路)022、嘉应会馆(枣市街)023、李根源故居(十全街)024、灵岩山寺(灵岩山)025、南半园(仓米巷)026、普安桥(上塘街)027、普济桥(山塘街)028、上津桥(枫桥路)029、寿星桥(望星桥北)030、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031、泰伯庙(阊门内下塘街)032、唐寅故居(双荷花池)033、铁瓶巷任宅(干将路)034、卫道观(卫道观前)035、文星阁(相门内)036、武安会馆(天库前)037、下津桥(枫桥路)038、新民桥雕花厅(新民桥)039、越城桥(石湖北)040、白公堤石幢(山塘街)041、陈去病墓(虎丘山)042、金城新村(五卅路)043、金门(景德路西首)044、乐群社会堂(宫巷)045、雷氏别墅(庙堂巷)046、蒲林巷近代住宅(人民路) 047、朴园(高长桥) 048、日本领事馆旧址(南门路)049、使徒堂(养育巷) 050、桃坞中学旧址(宝城桥街) 051、外五泾弄近代住宅052、信孚里(十梓街) 053、杨家桥天主堂(三香路) 054、荫庐(景德路)055、渔庄(石湖东北) 056、阊门遗址(西中市西首) 057、长洲县学大成殿(干将路)058、春晖堂杨宅(景德路) 059、冯桂芬祠(史家巷) 060、官太尉桥(南石匠弄唐家巷)061、洪钧故居及庄祠(悬桥巷) 062、钱伯煊故居(临顿路悬桥巷) 063、沈德潜故居(阔家头巷)064、王氏惇裕义庄(潘儒巷) 065、文山寺(阊门内文丞相弄) 066、残粒园(装驾桥巷)067、李鸿章祠(山塘街)068、顾颉刚故居(悬桥巷)069、吴梅故居(蒲林巷)070、叶圣陶故居(滚绣坊)071、博习医院旧址(十梓街)072、长鎏村(阊门内下塘)073、萃英中学旧址(第五中学)074、鹤鸣堂康宅(邾长巷)075、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076、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077、救国里(养育巷长春巷北)078、兰石小筑(锦帆路)079、雷允上诵芬堂(西中市)080、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旧址081、盛宣怀故居(天库前)082、司前街看守所旧址(司前街) 083、吴振声故居(西百花巷) 084、燕诒堂程宅(西百花巷)085、姚铁心故居(苏大附一院内) 086、叶楚伧故居(皇府基) 087、张陵山遗址(甪直镇张陵山)088、徐枋墓(光福镇) 089、徐学谟墓(光福弹山上天井) 090、董份墓(光福镇)091、董其昌墓(太湖度假区) 092、冯桂芬墓(天池山)093、惠栋墓(光福镇)094、金圣叹墓(藏书镇) 095、陆龟蒙墓(甪直镇) 096、钱元璙墓(木渎镇)097、张永夫墓(木渎镇) 098、圣恩寺(光福镇玄墓山) 099、石壁永惠寺(光福镇)100、司徒庙(光福镇)101、香雪海(光福吾家山)102、摇城遗址(车坊镇)103、毛珵墓(藏书镇)104、秦仪墓(西山镇秦家堡村)105、王鏊墓(东山镇陆巷村)106、虚谷上人墓(光福镇)107、诸稽郢墓(西山镇) 108、爱日堂(西山镇西蔡村)109、春熙堂(西山镇东蔡村) 110、东崦草堂(光福镇) 111、敦裕堂(东山镇)112、法海寺(东山镇)113、葑山寺(东山镇龙头山)114、贺九岭石关(藏书镇)115、后塘桥(胥口镇)116、芥舟园(西山镇东蔡村)117、具区风月桥(东山镇)118、宁邦寺(藏书镇)119、启园(东山镇)120、石嵝庵(光福镇)121、松风馆(东山镇) 122、遂高堂(东山镇陆巷村) 123、昙花庵(太湖度假区)124、土墩石室建筑遗址(七子山) 125、西津桥(木渎镇) 126、永安桥(木渎镇)127、禹王庙(西山镇甪里村) 128、裕德堂花厅(东山镇) 129、怡泉亭(木渎镇)130、华山摩崖石刻(藏书镇) 131、回溪摩崖石刻(长桥镇越溪) 132、上真观碑(藏书镇)133、柳毅井及碑(东山镇) 134、姚承祖墓(太湖度假区) 135、吴县烈士墓(光福镇)136、肖特义士殉难纪念碑137、英雄冢(藏书镇) 138、朱买臣读书台(藏书镇)139、陆巷古村(东山镇陆巷村) 140、石公山(西山镇) 141、甪直镇水道驳岸及古桥142、郭新河遗址(郭巷镇)143、张墓村遗址(长桥镇越溪)144、高定子高斯道墓(西山镇)145、后埠井亭(西山镇)146、蠡墅古桥梁(长桥镇)147、泰安桥(郭巷镇)148、五龙桥(长桥镇龙桥)149、植里古道及桥(西山镇)150、冯桂芬故居(木渎镇)151、沈柏寒旧宅(甪直镇)152、萧氏旧宅(甪直镇)153、童子面石雕造像(西山镇)154、蔡少渔旧宅(木渎镇)155、叶圣陶执教旧址(甪直镇)156、熙馀草堂(黄埭镇)157、凤凰桥(太平镇)158、蠲免渔课永禁泥草私税碑159、悟真道院(陆慕御窑村)160、古戏台(北桥镇)161、观桥(湘城观桥头)162、江抗办事处(阳澄湖镇)163、石家桥(北桥镇石桥村)164、华山遗址(通安镇上山村)165、魏了翁墓(高景山金盆坞)166、文昌阁太平军营垒167、十里亭(枫桥射渎口)168、三里亭(浒墅关)169、观山摩崖石刻(通安)170、寒山摩崖石刻(寒山岭)171、茶店头遗址(高景山东北)172、窑墩遗址(东渚镇淹马村)173、大石山(通安镇树山村)174、宝山遗址(东渚镇阳抱山)175、章涣墓(枫桥章家山) 176、真山吴楚墓葬群(浒关镇)177、琼姬墩(斜塘盛墩村)178、张士诚墓(斜塘胜墩村)179、乙未亭(唯亭镇)180、舒适旧居(庙堂巷盛家浜)181、奚鹤鸣宅(东善长巷) 182、杨宅(大柳枝巷)183、方嘉谟故居(悬桥巷)184、拥翠山庄(虎丘山门内)185、观音殿遗址(虎丘山门内)186、承志堂(金庭镇后埠村)187、燕贻堂(西山镇辛村)188、畬庆堂(西山镇东蔡村)189、樟坞里方亭(西山石公村)190、仁寿堂(西山镇植里下泾)191、庆馀堂(西山镇东村阴山)192、纯德堂(东山镇杨湾村)193、师俭堂(东山镇三山岛)194、严家老宅(木渎镇西街)195、沈宽夫老宅(甪直镇西汇)196、万盛米行(甪直镇南市)197、沈家祠堂(甪直镇)198、沈氏旧宅(甪直镇下塘街)199、沈宅(甪直镇沈家弄)200、赵宅(甪直镇东市上塘街)201、穹窿山摩崖题刻202、里尺桥(临湖镇灵湖村)203、承德堂花厅(横泾新路村)204、灵应观后殿(湘城河东街)205、妙智庵(湘城人民街后弄)206、南桥(元和塘南端)207、万安桥(渭塘镇凤凰泾村)208、湘城粮仓(湘城观桥头)209、众缘桥(浒关镇青灯村)210、叶天士故居(渡僧桥下塘)211、任道镕旧居(王洗马巷)212、陶氏宅园(盛家浜)213、袁学澜故居(官太尉路)214、蒋纬国故居(带城桥路)215、苏纶纱厂旧址(人民路)216、圣约翰堂(十梓街)217、太原王氏义庄(传芳巷)218、久大堂(东山镇杨湾村)219、萃秀堂(西山镇东村)220、瞻瑞堂(西山镇明月湾村)221、揄耕堂(西山镇明月湾村)222、沁远堂(金庭镇堂里村)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按挂牌的编号,空号为已升级001、钱大钧故居(人民路)002、费仲深故居(桃花坞大街)003、谢家福故居(桃花坞大街)004、张宅(廖家巷)005、吴赞之宅(桃花坞大街)006、瑞莲庵(齐门路星桥巷)008、关帝庙(西北街关帝庙弄)009、亲仁堂张宅(东北街)010、思绩堂潘宅(齐门路)011、佛慧庵(齐门路平家巷)012、张氏义庄(东北街)已移建013、许乃钊故居(东北街)014、灵迹司庙(东北街)015、敬彝堂严宅(东北街)016、邓雪霖宅(仓桥浜)017、元宁公所(官宰弄)018、曹沧洲故居(阊门西街)019、余宅花园(阊门西街)020、福济观(阊门内下塘)021、永丰仓船埠(阊门内下塘)022、庄宅(西海岛)023、陆润庠故居(阊门内下塘)024、吴廷琛故居(白塔西路)025、洪宅(白塔西路)026、洪状元温宅(白塔西路)027、徐宅(皮市街)028、蒋侯庙(蒋庙前)029、潘奕藻故居(蒋庙前)030、吴宅(谢衙前)031、程宅(皮市街)032、吴钟骏故居(潘儒巷)033、丰备义仓旧址(石家角) 034、德裕堂张宅(狮林寺巷)036、华庚生宅(东麒麟巷)037、谦益堂潘宅(刘家浜)038、尤先甲故居(刘家浜)032、惇裕堂王宅(潘儒巷)039、申宅(刘家浜)040、潘宅(五爱巷)041、玉器公所(周王庙弄)042、织造局旧址(五爱巷) 043、汪鸣銮故居(王洗马巷)044、春申君庙(王洗马巷)046、张宗宪宅(宋仙洲巷)048、诵芬堂雷宅(包衙前)049、潘曾玮故居(西百花巷)050、金宅(西百花巷)051、许宅(高师巷)052、经畲堂张宅(高师巷)053、王驾六宅(曹家巷新乐里)054、师俭园季宅(马大箓巷)055、周宅(马大箓巷)056、顾宅(马大箓巷)057、石宅(中街路)058、吴大澂祖居(双林巷)059、五路财神庙戏楼(范庄前)060、长洲县城隍庙(雍熙寺弄)061、程断高宅(闾邱坊巷)062、詹宅(闾邱坊巷)063、杭宅(白塔西路)064、轩辕宫(祥符寺巷)065、陆宅(祥符寺巷)066、范烟桥故居(温家岸)067、潘遵祁故居(白塔西路)068、王氏怀新义庄(西花桥巷)069、吴氏垂裕义庄(史家巷)070、梓义公所(清洲观前)071、玄妙观方丈殿(观成巷)072、天宫寺(天宫寺弄)073、陈宅(菉葭巷)074、潘宅(悬桥巷)075、潘氏松麟义庄(悬桥巷)076、丁氏济阳义庄(悬桥巷)077、德邻堂吴宅(大儒巷)078、查宅(悬桥巷)079、端善堂潘宅(大儒巷)080、丁宅(大儒巷)081、韩崇故居(大儒巷)082、昭庆寺(大儒巷)083、郑举人宅(曹胡徐巷)084、宋宅(曹胡徐巷)085、怀德堂凌宅(东花桥巷)086、杭氏义庄(东花桥巷)087、潘宅(东花桥巷)088、盛十贤祠(曹胡徐巷)089、周宅(曹胡徐巷)090、徐氏春晖义庄(南石子街)091、潘祖荫故居(南石子街)092、韩宅(南显子巷)093、清慎堂王宅(大柳枝巷)094、邓氏宗祠(大柳枝巷)095、徐宅(大柳枝巷)096、笃佑堂袁宅(大新桥巷)097、庞莱臣故居(大新桥巷)098、沈宅(中张家巷)099、郭绍虞故居(大新桥巷)100、蒋氏义庄(胡厢使巷)101、唐纳故居(胡厢使巷)102、杨氏宏农义庄(混堂巷)103、吴信中故居(中张家巷)104、汪氏诵芬义庄(平江路)105、吴学谦宅(朱马高桥下塘)106、嘉寿堂陆宅(天官坊)107、裘业公所(高井头)108、怡老园后楼(学士街)109、某鸳鸯厅(景德路)110、毛宅(慕家花园)111、顾家花园(申庄前)112、海宏寺(海红坊)113、郑氏宗祠(西麒麟巷)115、潘奕隽故居(马医科)116、宣州会馆(吴殿直巷)117、张宅(绣线巷)118、庞氏居思义庄(马医科)119、言子祠(干将路)120、慕园(富仁坊巷)121、宝积寺(塔倪巷)122、潘宅(颜家巷)123、庞莱臣故居(颜家巷)124、赵宅(颜家巷)125、陈宅(干将路)126、王宅(钮家巷)127、孝友堂张宅(干将路)128、董氏义庄(大郎桥巷)129、王宅(肖家巷)130、方宅(纽家巷)131、真觉庵(钮家巷)132、元和县城隍庙(肖家巷)133、艾步蟾故居(肖家巷)134、陈宅(钮家巷)135、田宅(建新巷)136、沈钧祖宅(西支家巷)137、沈宅(西支家巷) 138、按察使署旧址(道前街) 140、曹沧洲祠(瓣莲巷)141、吴宅(富郎中巷)143、忠仁祠(庙堂巷)144、范氏宅园(庙堂巷)145、沈瓞民故居(富郎中巷)146、承谵安故居(大石头巷)147、秦宅三门楼(大石头巷)148、报国寺(穿心街)149、丁宅(通关坊)150、马天一宅(人民路)151、元和县署旧址(元和路)152、吴大徵故居(凤凰街)153、张家瑞故居(沈衙弄)155、周瘦鹃故居(王长河头)156、顾廷龙故居(十梓街)158、程小青故居(望星桥北堍)159、邓邦述故居(侍其巷)160、陈宅(金狮巷)161、李宅(金狮巷)162、秦宅(金狮巷)163、吴宅(泗井巷)164、太原王氏家祠(醋库巷)165、顾仲华故居(滚绣坊)166、吴氏继志义庄(滚绣坊)167、顾宅(盛家带)168、苏宅(盛家带)169、朱宅(盛家带)170、吴之佳故居(吴衙场)171、吴宅花园(东小桥弄)172、周宅(新桥巷)173、驸马府庙(东大街)174、怀厚堂王宅(十全街)175、慎思堂王宅(十全街)177、圆通寺(阔家头巷)178、赤阑相王庙(相王路)179、彭定球故居(十全街)180、汀洲会馆(山塘街)移建181、鲍传德庄祠(山塘街)182、许鹤丹宅(山塘街)183、汪氏义庄(山塘街)184、陶贞孝祠(山塘街)185、郁家祠堂(山塘街)186、观音阁(山塘街)187、李氏祗遹义庄(山塘街)188、某宅(山塘街252号)189、谭宅(山塘街454号)190、敕建报恩禅寺(山塘街)191、岭南会馆头门(山塘街)192、山东会馆门墙(山塘街)193、天和药铺(山塘街)195、梨园公所(三乐湾)196、安徽会馆(上塘街)移建197、刘正康故居(金石街)198、顾家花园(北浩弄)199、韩王庙(枣市街)200、外安齐王庙(东汇路)201、李仲公故居(宝城桥弄)202、昆曲传习所(桃花坞)203、陈碧君宅(高长桥)204、墨园(人民路)205、方宅(东北街)206、明远堂赵宅及会所207、崇安里曹宅(阊门内下塘)208、老大房旧址(西中市)209、采芝斋、五福楼、陆稿荐210、积善堂陆宅(天库前)211、中国银行旧址(德馨里)212、严家淦旧宅(德馨里)213、侯宅(文衙弄)214、某宅(宝林寺前大马堂)215、松茂里周宅(石塔头)216、苏州孩子图书馆(石塔头)217、申子振宅(西百花巷)218、泰仁里(高师巷)219、马天一宅(祥符寺巷)220、朱典犾长宅(银房弄)221、承德里(观前街)222、单镇故居(史家巷)223、中山堂(观前街)225、苏肇冰故居(顾家花园)226、朱宅(景德桥东南堍)227、苏民楼(高井头)228、尤宅(梵门桥弄)229、救世堂(养育巷)230、万宜坊谢宅(吴殿直巷)231、姜若宅园(宜多宾巷)232、开明大戏院(北局)233、吴古庭宅(建新巷)234、万嵩源故居(幽兰巷)235、同益里、同德里(五卅路)236、习贤堂(锦帆路)237、某宅(体育场路)238、某宅(十梓街)239、民德亭(苏州公园内)240、苏州市图书馆(公园路)241、朱子久故居(望星桥南堍)242、舒伟园故居(司前街)244、胥江水厂旧址(胥门南)245、某宅(寿宁弄)246、吴晓邦故居(腌猪河头)247、鸿生火柴厂旧址(胥门外)248、苏州电气公司(劳动路)251、谦和堂(东山镇嵩下)252、麟庆堂(东山镇新丰村)253、同德堂(东山镇太平村)255、尚庆堂(东山镇典当弄)256、尊德堂(东山镇太平村)257、乐志堂(东山镇太平村)258、延庆堂(东山镇通德里)259、修德堂(东山镇太平村)260、瑞凝堂(东山镇东新街)261、容春堂(东山镇翁巷)262、新乐村沈宅(东山镇)263、紫兰巷某宅(东山镇)264、马家弄孔宅(东山镇)265、古香堂(东山镇太平村)266、光明村严宅(东山镇)267、信恒堂(东山镇新义村)268、景德堂(东山镇建新村)269、湖湾村某宅(东山镇)270、慎余堂(东山镇殿新村)271、文德堂(东山镇人民街)272、裕德堂(东山镇岱松村)273、锦星堂(东山镇上湾村)274、秋官第(东山镇光明村)275、响水涧(东山镇西街)277、椿桂堂(东山镇大圆村)278、承德堂(东山镇永安村)279、敦朴堂(东山镇潘家巷)280、三祝堂(东山镇嵩下)281、裕德堂(东山镇嵩下)282、鸣和堂(东山镇嵩下)283、崇本堂(东山镇杨湾村)286、容德堂(金庭镇堂里村)287、黄氏宗祠(金庭镇明月湾)288、遂志堂(金庭镇堂里村)289、瞻乐堂(金庭镇明月湾村)290、秦家祠堂(金庭镇明月湾)291、礼和堂(金庭镇明月湾村)292、礼畊堂(金庭镇明月湾村)293、凝德堂(金庭镇明月湾村)294、汉三房(金庭镇明月湾村)295、明月寺(金庭镇明月湾村)298、仁德堂(金庭镇明月湾村)299、明月湾村姜宅(金庭镇)301、学圃堂(金庭镇东村)302、绍衣堂(金庭镇东村)303、敦和堂(金庭镇东村)305、孝友堂(金庭镇东村)306、维善堂(金庭镇东村)307、凝翠堂(金庭镇东村)308、太湖营军用码头(金庭镇)309、明月湾古码头(金庭镇)310、方宅(浒关镇北津弄)。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详细(六篇)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详细(六篇)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详细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的四大名园为: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建于清代的留园)。

位于古城苏州东北角,占地面积约____亩。

狮子林是一座以古代假山群为代表,充分体现禅宗与儒家思想相融合的园林。

园内东南诸峰罗列、长廊回饶、西北多水、绿波轻盈;西部峭岩石壁、倚山斜立,更有飞瀑和潺潺流水,在园林艺术中别具一格。

它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石奇峰,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据史载,明嘉靖十三年(公元____年),寺与园分隔,园渐演变为私家花园。

明代画家倪云林曾作狮子林图,从此此园名声大嘈。

清代,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仁买下狮子林,取名涉园。

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

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惟假山依旧。

康熙皇帝于____年游狮子林并赐狮林寺匾。

乾隆皇帝曾六游狮子林,题诗10首,赐匾____块,其中真趣匾额至今悬挂园中;还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

____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族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____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重建厅堂,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等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贝氏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暴发未能如愿。

贝润生____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____年对公众开放。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详细(二)狮子林的门厅坐北朝南,面阔近____米,中有将军门,门槛高达94公分,在古代,门槛的高低与该户人家经济收入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成正比。

门厅两旁置有抱鼓石、浮雕狮子戏绣球和刘海钓金蟾。

大门上方悬挂红底金字的乾隆御书狮子林匾。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简介】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世界文化遗产。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 <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苏州市文物保护名录

苏州市文物保护名录

东北街 留园路 东北街 观前街 阔家头巷 景德路 定慧寺巷 小新桥巷 人民路 城西南 园林路 沧浪亭街 文衙弄 中张家巷 马医科 甪直镇 澹台湖东 东山西卯坞 天池山藏书
1961-3-4 1961-3-4 1961-3-4 1982-2-23 1982-2-23 1988-1-13 1996-12-25 2001-6-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1961-3-4 2001-6-25 2006-5-25 2006-5-25 即曲园。 传为唐杨惠之塑。包括天王殿、经幢 唐始建。石塔为宋物。1956-10-18公布 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5-4-19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即北寺塔。包括附属建筑。 春秋始建。 元始建。 北宋始建。 包括附属建筑及石刻。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总序号 0050 0051 0052 0053 0054 0055 0056 0057 0058 0059 0060 0061 0062 0063 0064 0065 0066 0067 0068 0069 0070 0071 0072 0073 0074 0075 胥门 文起堂 惠荫园 卫道观前潘宅 大石头巷吴宅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 潘世恩宅 吴云宅园 吴门桥 韩世忠墓 楞严经石刻 蒯祥墓 楠木厅及石雕艺术品 绍德堂 瑞霭堂 诸公井亭 名称 级别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地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元 明 明清 清 清 清 清 清 清 清 南宋 明 明 明 明 明 明清 旧石器晚期 宋 宋 宋 1927至1937年 明 明清 清 明 时代 城西 干将路 南显子巷 卫道观前 大石头巷 书院巷 道前街 钮家巷 庆元坊 盘门 灵岩山下 光福司徒庙 胥口渔帆村 东山镇 东山镇 东山翁巷村 东山镇 东山三山村 车坊大姚村 光福龟山 西山林屋山 穹窿山东南 西山镇东村 西山涵村 西山东村 地点 公布日期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1957-8-30 1982-3-25 1982-3-25 1982-3-25 1982-3-25 1982-3-25 1995-4-19 1995-4-19 1995-4-19 1995-4-19 1995-4-19 2002-10-22 2002-10-22 2002-10-22 2006-6-5 包括寺前宋桥。 厅名念勤堂。 即潘世恩故居留馀堂。曾为太平天国英 王行馆。 即吴云故居听枫园 始建于北宋。 包括金刚经石刻。 春秋始建。 即张凤翼、张献翼故居。 即安徽会馆。 又称礼耕堂。 又称树德堂。 备注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1、狮子林介绍——地理位置,名字由来,建园历史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的四大名园为: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建于清代的留园)。

位于古城苏州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4亩。

狮子林是一座以古代假山群为代表,充分体现禅宗与儒家思想相融合的园林。

园内东南诸峰罗列、长廊回饶、西北多水、绿波轻盈;西部峭岩石壁、倚山斜立,更有飞瀑和潺潺流水,在园林艺术中别具一格。

它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石奇峰,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狮子林至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禅意”园林。

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维则师中峰倡道于天目山狮子岩,为“识其授受之源”,又取佛经中佛陀说法称“狮子吼”,其座称“狮子座”之意,取名“狮子林”。

据史载,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寺与园分隔,园渐演变为私家花园。

明代画家倪云林曾作狮子林图,从此此园名声大嘈。

清代,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仁买下狮子林,取名“涉园”。

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

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惟假山依旧。

康熙皇帝于1703年游狮子林并赐“狮林寺”匾。

乾隆皇帝曾六游狮子林,题诗10首,赐匾3块,其中“真趣”匾额至今悬挂园中;还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

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族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重建厅堂,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等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贝氏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暴发未能如愿。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

---------------------------------------------------------------范文最新推荐------------------------------------------------------苏州狮子林导游词简介1、狮子林介绍地理位置,名字由来,建园历史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的四大名园为: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建于清代的留园)。

位于古城苏州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4亩。

狮子林是一座以古代假山群为代表,充分体现禅宗与儒家思想相融合的园林。

园内东南诸峰罗列、长廊回饶、西北多水、绿波轻盈;西部峭岩石壁、倚山斜立,更有飞瀑和潺潺流水,在园林艺术中别具一格。

它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石奇峰,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据史载,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寺与园分隔,园渐演变为私家花园。

明代画家倪云林曾作狮子林图,从此此园名声大嘈。

清代,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仁买下狮子林,取名涉园。

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

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惟假山依旧。

康熙皇帝于1703年游狮子林并赐狮林寺匾。

乾隆皇帝曾六游狮子林,题诗10首,赐匾3块,其中真趣匾额至今悬挂园中;还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

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族叔祖1 / 15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重建厅堂,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等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贝氏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暴发未能如愿。

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中国四大名园

中国四大名园
记载
早期王氏拙政园,有文征明的拙政园“图”、“记”、“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广袤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三十一景。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历史当年这里有万树园,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7丈2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
主要特点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
因地制宜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田园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面积划分
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岛点缀,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凤凰墩等秀美建筑,其中位于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访)中西合璧,精巧华丽,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后山后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山脚下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时狭时阔,颇具江南特色。在岸边的树丛中建有多宝琉璃塔。后山还有一座仿西藏建筑——香岩宗印之阁,造型奇特。苏州街原为宫内的民间买卖街,现已修复并向游人开放。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云岩寺塔五代虎丘
2 瑞光寺塔北宋盘门内
3 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南宋~明人民路
4 拙政园明清东北街
5 留园明清留园路
6 太平天国忠王府1860-63 东北街
7 玄妙观三清殿南宋观前街
8 网师园清阔家头巷
9 环秀山庄明清景德路
10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北宋定慧寺巷
11 耦园清小新桥巷
12 报恩寺塔宋~清人民路
13 盘门元城西南
14 狮子林元园林路
15 沧浪亭元~清沧浪亭街
16 艺圃明文衙弄
17 全晋会馆清中张家巷
18 俞樾故居清马医科
19 保圣寺罗汉塑像唐宋甪直镇
20 宝带桥明清重建澹台湖东
21 紫金庵罗汉塑像宋~明东山西卯坞
22 寂鉴寺佛龛及造像元藏书天池山
23 轩辕宫正殿元东山杨湾村
24 东山民居明东山镇
25 春在楼民国东山镇
26 退思园清吴江市
27 绰墩遗址新石器至周昆山市
28 赵用贤宅明常熟市
29 崇教兴福寺塔宋常熟市
汗血宝马,简称悍马哈哈
1. 绝地,
2. 翻羽,
3.奔宵,
4. 越影,
5. 逾辉,
6. 超光
7. 腾雾,
8. 挟翼,
9.骅骝、10.绿耳、11.盗骊、12.骐骥、13.纤离14.雷首良马15.翠龙16.玉马17.骕骦18.沙丘马
19.追风,20.白兔30.蹑景31.追电32.飞翩,33.铜爵34.晨凫。

35.楚骓36.九逸
37.浮云、38.赤电、39.绝群、40.逸群、41.紫燕骝、42.禄螭骢、43.龙子、44.嶙驹、45.绝尘,46.九逸。

47.天马48.宛天马49.萧稍50.象龙51.步景52.黄门四骏53.大骊54.赤兔55.的卢56.绝影57.白鹤58.紫骍
59.惊帆60扬武61.赭白62.赤龙驹63.赤蛇64龙骧65.闪电66.青海骢67.狮子骢68.忽雷驳69.决波瑜
70.腾霜白71.皎雪骢72.凝骢73.悬光骢75.洪波瑜76.飞霞骠77.电赤78.流星騧79.翔麟紫80.奔虹赤。

81.什伐赤82.特勒骠83.飒露紫84.拳毛騧85.白蹄乌86.黄骢骠87.蹀马88.太原异马89.龙子90.红玉91.紫玉
92.平山93.凌云94.飞香95.百花辇96.唐舞马97.九花虬98.照夜白99.宁远马
100.玉花骢101.望云骓102.黄骝103.玉逍遥104.碧云霞105.义瑜106.飞越峰107.西域马108.爪黄飞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