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钢轨轨距的由来
我国钢轨标准轨距

我国钢轨标准轨距
我国钢轨标准轨距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参数,它是指铁路轨道上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也称为轨距。
根据我国铁路建设的实际情况,我国钢轨标准轨距分为四种:1435mm、1520mm、1600mm和1676mm。
1435mm轨距是我国最常用的轨距,它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轨距,也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基本轨距。
它的特点是轨距小,轨道结构紧凑,可以满足铁路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轨距。
1520mm轨距是我国铁路建设的次要轨距,它的特点是轨距较大,轨道结构较宽,可以满足铁路建设的更高要求,是我国铁路建设的次要轨距。
1600mm轨距是我国铁路建设的特殊轨距,它的特点是轨距较大,轨道结构较宽,可以满足铁路建设的特殊要求,是我国铁路建设的特殊轨距。
1676mm轨距是我国铁路建设的特殊轨距,它的特点是轨距较大,轨道结构较宽,可以满足铁路建设的特殊要求,是我国铁路建设的特殊轨距。
我国钢轨标准轨距的选择,要根据铁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轨距大小、轨道结构、车辆载重量、车辆速度等因素,以确保铁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我国钢轨标准轨距的选择,是铁路建设的重要参数,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铁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我国钢
轨标准轨距的选择,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以确保铁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轨道工程之各国轨距介绍

道路一班
定义
轨距亦即轨道距离,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 轨的内距为准)。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毫米为标准 轨距(等于英制的4呎8吋半),这轨距又称国际轨距。通常, 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一般窄 轨铁路适用于山路,而宽轨铁路则有更好的高速稳定性。
挪威的Setesdalsbanen之轨距为1067毫米。
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都柏林轻铁(Luas)除外(标准轨,即1435毫米)。 英国北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伦敦地铁的轨距是1432毫米。 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轨距为5呎5吋半。西班牙的正式标准是1674毫米,葡萄牙则为1665毫米,因此西班牙 开发了变距列车。西班牙正进行改轨工程,将路轨改成标准轨距。 现时标准轨距只见于西班牙之巴塞罗那地铁2至7号线及巴塞罗那-Valles线(西班牙语:Lí nea Barcelona-Vallès;加泰隆尼亚语:Lí nia Barcelona-Vallès)之S1、S2、S5和S55线。 芬兰在19世纪是俄国辖下的大公国,使用1524毫米(5英尺)轨距;后来为了方便与邻国瑞典进行顺畅 的铁路运输,芬兰与瑞典陆上边界会铺设双轨距线路,以及铁路渡轮的甲板也会铺设双轨距线路。 前苏联国家19世纪的俄罗斯选用1524毫米的(5呎)宽轨,一般认为是出于军事考虑,避免入侵的军队 可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俄罗斯和属于前苏联的国家,以及蒙古、芬兰都是采用俄国的1520毫米轨 距。这比1524毫米窄4毫米,有时两者的车辆可以互换,而南萨哈林州(库页岛)则是采用当时日本占 领南库页岛时期的1067毫米(3呎6吋)轨距,标准轨(1435毫米)只用于顿河畔罗斯托夫电车 (Трамвай Ростова-на-Дону)和加里宁格勒境内与波兰接壤的路段。
轨距的历史由来

人们习惯把铁路称为“两条线”,确切地讲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线”。
它由两股平行的钢轨组成,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固定不变的距离就是轨距。
科学表述应该是“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中国规定,直线轨距的标准是1435mm,这也是国际标准轨距。
大于这个标准的,称之为宽轨,小于这个标准的称之为窄轨。
关于标准轨距的来源,说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它来自古罗马的战车轮距;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来自实际运用中的修订。
实际上,铁路发展的初期,轨距是五花八门的,宽可达7英尺(2133.6mm),窄只有2英尺6英寸(762mm)。
即使现在,全世界也有30来种不同的轨距。
关于美国铁路铁轨的宽度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美国的铁轨是1435毫米宽,是英国铁路设计师设计的,而英国铁路就是1435毫米宽。
这个数字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英国铁路是由设计有轨电车铁轨的人设计的,英国有轨电车的车轨就是这个宽度,那么,英国有轨电车的车轨为什么是这个宽度呢?原来是由马车的车距距离决定的。
为什么马车的车轮距离是1435毫米宽呢?原来,古代战车由两匹马拉动,而两匹马的屁股加起来就是1435毫米宽。
谁也想不到,现代化铁路的轨距居然是由古代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同样有趣的是越南铁路。
有人说越南的铁路“苗条”,原来越南铁轨的宽度不是国际标准的1435毫米,而是1200毫米,比国际标准的尺寸窄。
究其原因,有热门说法是为了战争需要,因为这样外国的火车就进不了越南,外国侵略者就不能掠夺他们的财富了。
至于为什么把1435mm定为国际标准轨距,有其历史原因。
1825年通车的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英国的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就是采用的1435mm 轨距。
1846年英国国会把这个轨距确定为标准轨距,非经特准,禁止在新铁路线上采用其它轨距。
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强国,因此也把这个标准推行到他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去。
例如,主持修筑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的工程师是英国人克劳德•威廉•金达,他就力主采用四英尺八英寸半的轨距。
铁路轨距标准

铁路轨距标准铁路轨距标准是指铁路上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它是铁路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指标。
铁路轨距的标准化对于确保铁路网络的互联互通、提高货运效率以及保障旅客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或地区采用了不同的铁路轨距标准,其中最常见的是标准轨距(1435毫米)和宽轨距(1676毫米)。
一、铁路轨距的历史背景铁路交通是现代交通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而铁路轨距标准的制定与铁路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
早期的铁路系统并没有统一的轨距标准,因为当时的铁路公司和地区都根据自身需求和技术条件定制了不同的轨距。
然而,随着铁路网络的扩大和铁路交通的发展,统一的轨距标准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标准轨距的优势与应用1. 更高的互联互通性:标准轨距(1435毫米)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铁路轨距标准。
采用标准轨距可以使铁路网络实现更高的互联互通性,方便货物和旅客在不同的铁路线路和地区之间顺畅地运输和转运。
2. 提高运输效率:标准化的轨距标准可以提高铁路货运效率。
统一的轨距使得铁路车辆可以在不同的铁路线路上进行灵活调度,减少了货物和旅客的换乘次数,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运行稳定性。
3. 降低成本:采用标准轨距可以降低铁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统一的轨距意味着铁路设备、机车车辆和轨道等可以标准化生产和使用,减少了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铁路系统的整体运营成本。
4. 全球化运输需求:标准轨距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铁路系统都采用了标准轨距标准。
这使得国际货物和旅客运输更加便利,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三、宽轨距的应用领域与优势1. 高速铁路:宽轨距(1676毫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用作高速铁路系统的标准轨距。
宽轨距的优势在于提高了高速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高速铁路能够更好地应对高速运行时的动力和平衡要求。
2. 货运铁路:宽轨距在一些货运铁路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宽轨距的特点是轨道更宽,车辆更稳定,因此它更适合于重载货物的运输。
钢轨标准轨距

钢轨标准轨距钢轨标准轨距是铁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铁路轨道中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
标准轨距的确定对于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钢轨标准轨距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首先,钢轨标准轨距的背景。
在铁路发展的初期阶段,各国铁路系统的轨距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给国际铁路运输和车辆制造带来了很多不便。
为了实现铁路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车辆的互换,国际间就需要统一钢轨标准轨距。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标准轨距来建设和运营铁路系统,这样就实现了铁路之间的互通。
其次,钢轨标准轨距的重要性。
标准轨距的统一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方面,标准轨距使得铁路车辆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无缝连接,方便了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和旅客出行。
另一方面,标准轨距的统一可以降低铁路运输的成本和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此外,钢轨标准轨距对铁路运输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具有重要影响。
标准轨距为车辆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方便了车辆的设计、制造和维护。
同时,标准轨距的统一也为铁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基础,推动了铁路运输技术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遵守相关的版权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在撰写关于钢轨标准轨距的文章时,需要确保不侵犯他人的版权和知识产权。
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时,应该注明出处,并尊重原作者的权益。
总之,钢轨标准轨距在铁路建设和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标准轨距的统一有利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撰写相关文章时,我们应该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文章的内容清晰、流畅,不涉及任何侵权和不良信息,以提升阅读体验和传递正确的信息。
铁路标准轨距

铁路标准轨距铁路标准轨距是指铁路轨道两条钢轨内侧的水平距离,是铁路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全世界范围内,铁路标准轨距并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
而在中国,铁路标准轨距是指1435毫米,也就是1.435米。
铁路标准轨距的确定,一般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运输需求和技术水平。
首先,地理环境是影响铁路标准轨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到铁路线路的曲线半径和坡度,从而影响到轨道的设计标准。
其次,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对于铁路建设的投入和效益考虑也会有所不同。
再次,运输需求也是影响铁路标准轨距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货物和客运需求,对于铁路线路的设计和运营也会有所影响。
最后,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同的技术水平也会对铁路标准轨距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铁路标准轨距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标准轨距、宽轨和窄轨。
标准轨距是指1435毫米,宽轨一般指大于1435毫米,窄轨则指小于1435毫米。
不同的轨距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运输需求和地理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铁路标准轨距也不尽相同。
例如,欧洲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标准轨距,而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采用的是宽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则采用的是窄轨。
对于中国来说,铁路标准轨距是指1435毫米,也就是1.435米。
这个标准是在建设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时确定的,经过长期的运营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铁路的标准轨距。
在中国,采用标准轨距的铁路已经成为了国家铁路网的主体,连接了全国各个重要城市和地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总的来说,铁路标准轨距是铁路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参数,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
在中国,铁路标准轨距是指1435毫米,这个标准已经成为了中国铁路网的主体。
铁路标准轨距的选择受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运输需求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铁路标准轨距

铁路标准轨距铁路标准轨距是指铁路轨道两条钢轨内侧的距离,它是铁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
铁路标准轨距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铁路线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对于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和平稳具有重要意义。
最常见的铁路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际标准轨距”。
这个标准轨距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欧洲、美洲、澳洲、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这一标准。
而在中国,铁路标准轨距也是1435毫米,符合国际标准。
铁路标准轨距的确定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它的选取是综合考虑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
标准轨距的确定需要考虑列车的稳定性,过宽的轨距会导致列车在转弯时侧翻的危险,而过窄的轨距则会影响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铁路标准轨距的选取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
铁路标准轨距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铁路线路的设计和施工。
标准轨距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过宽或过窄的轨距都会增加铁路线路的建设成本,影响铁路线路的运营效率。
因此,标准轨距的确定需要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
除了国际标准轨距外,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铁路标准轨距,如俄罗斯的1520毫米、印度的1676毫米等。
这些特殊的标准轨距是由于各国的历史和地理因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铁路的互通互联。
因此,在国际铁路运输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铁路标准轨距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衔接和换装。
总的来说,铁路标准轨距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列车运行、线路设计、施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国际标准轨距的广泛应用为国际铁路运输提供了便利,但也需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铁路标准轨距的差异,加强衔接和换装措施,推动铁路互联互通。
铁路标准轨距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为铁路建设和运营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小知识」铁路轨距都有哪些,我国轨距是多少,您知道吗?

「小知识」铁路轨距都有哪些,我国轨距是多少,您知道吗?
上海铁路局 2017-04-21 16:00
亲,您知道我国铁路一般的轨距是多少吗?每个国家的规矩都是一样的吗?今天,小微就带您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轨距的一些小知识。
说起轨距,是指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
这时候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不是两根钢轨中心间的距离,而是两根钢轨的内距。
由于钢轨轨顶呈圆弧状,轮缘也有一定的曲线,轮缘与钢轨的接触点一般都在轨顶下10~16mm处,所以我国把直线轨距是在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我国的铁路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
此外,我国还有部分地区的线路轨距为1000mm、1067mm等。
在机车车辆运行的动力作用下,轨距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差。
我国的标准轨距线路规定允许误差为+6mm、-2mm,即直线部分轨距允许的最大值为1441mm,最小轨距为1433mm。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
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
下面小微列出了一些国家、地区采用的轨距(由于是以前的资料,有些国家(地区)的轨距可能会有所改变,图列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铁路钢轨轨距的由来
你坐在火车上,知道脚下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吗?国际上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
原先世界各国的铁路轨距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例如有:610毫米,762毫米,891毫米,1000毫米,1067毫米,1372毫米,1435毫米,1524毫米,1880毫米,2141毫米
为了解决这一混乱状况,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作出规定: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轨距,1520毫米以上的轨距为宽轨,1067毫米以下的轨距为窄轨。
为什么要将1435毫米这个数字作为世界铁路标准轨距呢?原因之一是为了纪念世界铁路之父斯蒂芬森。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了最原始的蒸汽机车运动号,这是世界上正式启用的第一列旅客列车。
这条铁路的轨距是4.85英尺,折合公制为1435毫米。
地铁,地铁族,地铁论坛,上海地铁,轨道交通,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南京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香港地铁,重庆轻轨,武汉轻轨,长春轻轨,大连轻轨,台北捷运,高雄捷运
现如今,尽管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435毫米宽的轨距,但仍有30多种不同的轨距。
铁路轨距的标准不一,必然会使铁路运输难以畅通。
以苗条的越南铁路为例,它的轨距为1200毫米。
据说,它的铁轨宽度之所以比国际标准的尺寸更窄,是出于战争的考虑。
因为此举能够成功地阻止外国的火车进入越南,从而确保本国的财富不被外国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