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特征_余健华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特征_余健华

CHONGQINGARCHITECTURE重庆建筑●科研06二月看点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美国学者简・雅各布认为,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地方就是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Public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

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与绿地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2.1活力《建筑环境共鸣设计》一书中提到: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用途的场所提供给使用者的机会比那些只限制他们于单一固定功能的场所要多。

能够提供这种选择机会的环境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活力的特性。

2.2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因素(1)适宜的尺度和比例公共空间的宽度(D)与相邻建筑高度(H)的比例(D/H)对人的心理和对空间的活力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学者芦原义信总结为:“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

”因此,不同尺度、不同比例的空间具有不同的氛围与活力。

(2)人的活动调查和分析表明,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

只要有人存在,不管在哪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

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

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

所以,人的活动是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

(3)公共设施和景观小品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特征■余健华1,周翔2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和“橱窗”,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使城市生活更具多样性和丰富性,其活力与特征也是从多方面来体现的。

重庆磁器口正街和三峡广场正是分析公共空间活力与特征的很好例子。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尺度和比例;人的活动Abstract:UrbanOpenSpaceis"thelivingroom"or"thewindow"ofthecity,whichincarnatesthecity'sactivity,withgreatervarietyandgreaterrichness.Thispaperanal-ysestheactivityandcharacteroftheurbanopenspace.Keywords:urbanpublicspace;activity;character;scale;activitiesofhumans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06)02-0006-06作者单位:1、2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VigorandCharacteristicoftheUrbanPublicSpaceCHONGQINGARCHITECTURE重庆建筑●科研07二月看点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是满足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如电话亭、报刊亭、垃圾箱和座凳等。

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体现

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体现

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体现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流的场所。

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展现城市活力、促进社会交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体现呢?首先,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关键。

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应当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开放性。

这意味着它应该方便人们到达,无论是步行、骑行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确保公共空间与主要交通枢纽之间有便捷的连接通道,让人们能够轻松地进入。

同时,公共空间的边界不应过于封闭,要能够吸引人们自然而然地走进来。

在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比如,设置舒适的座椅、遮风挡雨的顶棚、干净整洁的卫生间等基础设施。

还要注重空间的多样性,有适合儿童玩耍的区域,有供年轻人运动的场地,也有让老年人休闲散步的步道。

此外,景观设计也不能忽视,绿色植物的种植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新宜人的空间。

其次,丰富多样的功能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

公共空间不应只是一片空旷的场地,而应该具备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可以有文化活动场所,如小型剧场、展览馆、图书馆等,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展览和讲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可以有商业区域,如咖啡店、小吃摊、特色商店等,让人们在休闲的同时能够消费和交流。

同时,公共空间还可以成为体育活动的场所,设置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运动,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集市、庙会等活动,汇聚人气,促进经济发展。

这样的公共空间,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再者,促进公众参与是让公共空间充满活力的有效途径。

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可以通过举办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中来。

在公共空间的日常运营中,也可以鼓励市民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如广场舞、社区音乐会、志愿活动等。

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展现

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展现

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展现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公共空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片空地或者一些建筑物的集合,更是城市居民交流、互动、休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能够吸引人们走出家门,促进社交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那么,如何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展现呢?首先,规划和设计是关键。

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比如,要有足够的休闲区域,如公园、广场,让人们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要有便捷的交通设施,方便人们到达;要有丰富多样的商业设施,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

同时,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人群的需求。

比如,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人出行;设置儿童游乐设施,让孩子们有玩耍的空间。

此外,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也不容忽视。

美丽的花草树木、清澈的水景、独特的建筑风格等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

其次,公共空间的活动举办也是提升其活力的重要手段。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吸引不同人群的参与,让公共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

可以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可以举办体育赛事、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举办集市、庙会等传统活动,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者,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同样重要。

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公共空间才能让人们愿意停留和使用。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空间的日常管理,及时清理垃圾、维护设施设备、保障治安秩序。

同时,也应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比如,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清洁活动;可以建立监督机制,让居民对公共空间的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另外,促进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与城市形象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视觉设计则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功能出发,探讨其视觉设计对于城市形象的影响和研究。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功能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市民共享和利用的城市区域,如公园、广场、街道等。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交流。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可以展现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再次,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城市的特色和形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评价。

最后,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原则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实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用户体验。

首先,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人流、车流等各种流线的流畅性和效率,使人们在其中活动更为便捷和自由。

其次,要注重景观元素的选择和搭配。

公共空间的景观元素包括绿化、水景、雕塑等,它们应该与环境相协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并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再次,要注重材料和色彩的运用。

公共空间的材料和色彩应该具有耐久性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以创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最后,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公共空间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为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提供方便和舒适的环境,并创造出活力和互动的氛围,促进人们的交流和互动。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评价。

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并打造出富有活力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品牌。

首先,视觉设计可以帮助城市建立独特的城市形象。

浅析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风环境的优化设计

浅析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风环境的优化设计

浅析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风环境的优化设计摘要: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风环境的优化设计对建筑的影响至关重要。

应通过恰当的基地选址、合理的群体布局、适宜的环境配置,达到风环境的优化设计。

从而减少建筑能耗,增加空间的舒适性。

关键词:基地选址、群体布局、环境配置Abstract: in the cold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wind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on influence is very important. The base shall be through appropriate location, rational layout, the group for the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wi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environment. So a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 the comfort of the space.Keywords: base is located, group layout,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风环境的优化设计对建筑的能耗以及舒适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应考虑基地的地形、地貌,巧妙的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来组织建筑的室内外通风。

此外,还要采取合理的群体布局和适宜的环境配置,达到冬季挡风、夏季导风的目的,创造出舒适的室内外空间。

一基地选址自然环境中的基地选址在自然界中由于地形和地貌的差异,造成地表热力性质不均匀,往往会形成局地气流。

最常见的局地气流有两种,即山谷风和水陆风。

山谷风是由于山谷地区局地性加热、冷却的差异,使得白天气流顺坡谷上升而形成山风;夜晚气流顺坡谷而下形成谷风。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是社交互动的平台。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结识新朋友,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这种社交互动有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无论是在街头绿地散步,还是在游乐场玩耍,人们都能够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愉悦。

再者,城市公共空间还具有文化传承和展示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让居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此外,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园、绿化带等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调节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步行道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宽度和舒适性,方便行人通行;在座椅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人的休息需求,合理布局,并且要具备良好的遮阳避雨功能。

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可达性。

要确保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都能够方便地到达和使用公共空间。

这就需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设置无障碍设施,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全体居民共享的场所。

另外,设计的多样性也是关键。

不同的区域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多样化。

比如,在商业区可以设置更多的休闲广场和露天咖啡座,以满足人们购物之余的休息和交流需求;在居民区则可以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方便居民进行日常的锻炼和娱乐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进展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进展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进展李圣岚1,张春英2,李倩1,张育茂1(1•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空间活力很大程度代表了人们对城市的体验感受,是城市精神风貌的直观反映,活力的研究对未来的城市更新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梳理现有文献的研究尺度、内容和方法,并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活力;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U984.il+3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功能,是城市活力的体现⑷。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内部空间被过度开发,交通堵塞、邻里冷漠等城市化问题日渐突出。

同时在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体的影响下,城市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逐渐向大众化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逐渐被标准化城市取代。

这些城市化发展问题导致人与公共空间互动不足,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不少学者和设计者开始意识到要更加准确的理解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2],对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激活投入更多的有效的设计。

在当今城镇转型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从外延的扩张,粗放式发展转向内涵品质提升、增量存量结合并逐渐以存量为主的城市环境营造和集约化、精细化和人文化转变。

且在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提出“活力城乡,美好人居”的新方向、新愿景,来满足新时代居民的需求。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在此背景下变成一个关键又具体的命题。

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归纳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相关研究方法和内容,延伸未来发展趋势。

以期为之后营造更加有活力的城市和更美好的人居环境提供_些理论基础。

1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公共空间是对大众普遍开放的,可进行公共活动的,已建成区域中的物质空间⑶。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再生研究——以西安孟家巷社区为例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再生研究——以西安孟家巷社区为例

44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6enhanc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community. Itis expected to provide appropriate design strategies for the 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public space in old urban communities in Xi’an,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development.Key words 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ld communities; public space; Xi’an1引言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在近几年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老城区部分区域得到了适宜的发展和维护,但是在其中还是有小部分的老旧社区被忽视,本研究主要讨论的孟家巷社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虽然碑林区多数老旧社区得到了对应的改造,但大部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在提升中还是存在着不少人与空间的矛盾,地域特色也逐渐消失。

人们日常生活与室外公共空间的是密不可分的,社区由各种室外公共空间组成,展现了城市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因此社区室外空间活力的提升对城市也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微更新理论认为,社区的多样发展始终离不开人和空间的和谐共融,只有使社区多方面发展改进,才有希望将丧失活力的老旧社区恢复活力。

因此,本研究在微更新这一概念下,讨论孟家巷老旧社区室外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以活化再生理论为中心,思考如何解决老旧社区与居民日常中的矛盾,将再生空间活力定为本研究重点。

2西安碑林区孟家巷老旧社区的概况西安孟家巷社区是西安现存老旧社区中较为典型的一摘要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再生问题是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是市民进行户外活动所需的必要场所。

严寒城市冬季漫长而寒冷,低温、冰雪和冷风的侵袭对人们参加户外活动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建立具有强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是增加人们户外活动的必经途径。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虚拟情境的严寒地区城市景观活力的要素测量与模型建构(51108114)”,以建立高活力度的景观环境为出发点,对该课题中景观活力要素的选取与测量部分进行研究,并对此部分进行扩展,完成了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评价研究。

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分析了人们评价景观活力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对调研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建立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

根据严寒城市气候特点、空间类型和人群差异,分别建立差异性景观活力评价模型。

研究旨在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市民健康状况,设计高活力度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提供指导。

首先,本文参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和景观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严寒城市独特的气候环境特点和实地调研情况,分析获得了影响严寒城市景观活力评价的自然、空间和事件影响因素。

自然影响因素的获得以严寒城市气候为背景,以人的身体与视觉感受为依据,其包括微气候和植被要素;空间影响因素的获得以亚历山大的空间模式语言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根据物理环境对人形成的实际影响为依据,通过分析客观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对人的活动和空间景观活力的影响程度而获得,包括场地规划界域和内部空间配置;事件影响因素的获得以亚历山大的事件模式语言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态度三重模型,通过分析使用者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态度的形成过程而获得,包括个人认知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

自然、空间和事件三类影响因素对景观活力评价进行的定性描述、为后续定量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次,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式对景观活力评价前期的调研进行了样本分析。

定性部分的研究可为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定量部分的研究可为评价提供应用依据。

调研过程分为调研准备、调研实施和样本分析三个步骤。

调研准备期间明确了调查地点、筛选了环境因素的、预测了调研方式。

调研实施过程完成了调研问卷的设计、测量检验和实地调查。

调研准备和调研实施两
个阶段获得的结果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数据基础。

样本分析是对问卷调研中得到的有关个人特征和活动特征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即分别从总体性、季节差异、空间类型差异和评价主体年龄差异等角度进行分析。

样本分析阶段获得的结论可为评价模型的建立打下分类基础。

再次,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调研中得到的环境特征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获得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分别为自然活力、区位活力、空间活力、设施活力和文化活力。

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影响因子中分析提取出11项活力要素,将评价指标、活力要素和影响因子进行结合,建立了包含“影响因子—活力要素—评价指标”三个层次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

将计算获得的各项影响因子的权重值按照上述层次进行整合,可获得权重值集。

将其与指标体系相互结合,最终得到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

文中还将评价结果划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并制定了五个等级的判定标准。

最后,本文以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为基础,依据“季节差异—空间类型差异—评价主体年龄差异”评价方式的不同,分别构建了各自的分类评价模型。

由于严寒城市冬季和夏季的气候差异性显著,研究中将调研数据按季节变化分为冬季和夏季两类进行分析,分别获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夏季景观活力的评价模型;由于公共空间区位属性和功能属性的显著差异,研究中将调研数据按照空间类型分为邻里公园、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三类进行分析,分别获得了严寒城市邻里公园、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由于使用人群属性特征和活动类型的差异较大,研究将调研数据按照人群年龄的不同分为老年人和非老人两类进行分析,分别获得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老年人、非老年人评价模型。

在上述景观活力评价模型分析过程中对每种分类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导则,并结合两项改造实例,验证了该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指导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评价、设计与改造的可行性。

本文经过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由综合判定考量到典型特征分析的过程,提出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构建了评价体系,制定了评价结果等级的判定标准。

所得研究成果可为设计具有高景观活力度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