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300元摆地摊到年入15万的创业励志故事

合集下载

女性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女性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女性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女性创业成功的故事1:20xx年,重庆武隆县长坝镇茶园村农家女周小英为了让妹妹有钱上大学,自己毅然来到上海打工,凭借自身的努力,周小英从最初的操作工做到助理工程师,最终在20xx年成为一名工程师,年薪10万元。

此时妹妹也毕业了,在成都和同学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

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父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父亲周达明说,乡亲都说他好福气,生的娃能干。

不过,20xx年周小英突然决定辞职回家养豪猪,这一变故让父母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他们想不通,女儿已经在大城市落了脚,为何要重回农村?!公司的主管也在劝周小英,并提出加薪。

周小英说,自己当时想得非常清楚,“第一,妹妹在外地工作,我不回去父母没人赡养;第二,工资就算加再多,我也是帮别人打工,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所以我要创业。

”于是,20xx年3月,周小英顶住各方压力,为了自己的梦想,辞职了。

带着打工20xx年的所有积蓄50多万元,周小英回家了。

其实,在决定辞职的前两年,周小英已考察好了创业项目——养豪猪。

她包下了家附近一个3亩大的枯池塘,全身心地建设起了养殖场、养起了豪猪。

起初并不顺利,50多万元积蓄全部花光,还向亲戚借了6万多元,山穷水尽之时周小英还曾外出打工两年补贴家用。

但她并没有放弃,如今,她的豪猪生意遍布周围省市,她带领下的豪猪养殖合作社20xx年销售收入也突破1000万元,帮助一大批乡邻脱贫。

有一种人生叫心酸“爸爸穿得又烂又脏,裤子破了好大一个洞,肩上还扛着那么重的东西。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 ——周小英茶园村生基坪社距长坝镇还有40多分钟车程,只有越野车才能勉强开进去。

20xx年12月10日,记者来到周小英家时,她正在喂豪猪。

周小英今年32岁,有一个妹妹。

两姐妹感情很好,小时候一同上学放学、割草、喂猪。

家里虽然穷,但活得很开心。

1997年,周小英初中毕业,按成绩上一个好高中没问题,她却主动选择读中专。

“家里太穷了,如果我们今后都考上了大学,父母供不起。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_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_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_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没有本钱的创业?扫地一年赚了40万元在深圳,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扫地公司—日新清洁服务公司。

没有本钱的创业,这个被人不屑一顾的公司,1984年起家时,只有两辆平板三轮车,而到了1991年,他们用笤帚疙瘩“扫”出了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和每年40万元的利润。

一些酒楼、宾馆、机关、工厂越来越欢迎这个扫地公司,他们认为自己雇清洁工,不光给他个人发工资,还要管住房、医疗、退休等许多问题。

还要花钱购买吸尘器之类的扫除专用工具。

所以,计算起来还是把卫生包给清洁公司合算。

随着深坝建设事业的发展,扫地公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2:一分钱没花就开店我的一位朋友许先生,在路边有一铺面,原来是开饮食店的,因经营不善亏了本,想改行又没本钱,只好关门。

整天只见他在街头走过来又走过去,有一天他惊喜的发现,在广西大新县的这个土湖小镇,一种装粮谷用的铁皮桶很畅销,而于往都从邻县进货,没有一个加工厂。

于是他跑到邻县天等镇一家铁皮桶加工店与老板做起了交易。

由他以门面入股,由厂家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在土湖合资开一家铁皮桶加工店。

这是在土湖的独家生意,厂方考察后很乐意的与许先生合作。

由此,许先生没有投入一分钱就成功的做起了铁皮桶加工厂的老板。

同时他还学会了制作工艺,又学技术又赚钱。

一年后,掌握了技术并积累到创业资金的许先生就自己独干了,这样成功的自己做起自己的老板。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3: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

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

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 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 5、6次。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

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摆摊创业白手起家的故事篇一卓越的人生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达成的成就就越卓越。

相反,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300块钱创业,能干什么?许多人都会不屑一顾,假的吧,300元怎么能够创业。

下面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他用300块钱摆地摊,一年收入15万。

低本钱创业,穷小子用300元起家“下午快6点的时候,我们的摊子摆上了……老婆不停地喊,15一件,15一件,可是从6点到7点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几乎就没什么人看。

怎么办?怎么办?这是包正忠在帖子里描述的练摊第一天。

今年28岁的包正忠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箬笠乡,这里十年九旱,是有名的穷地方。

2004年,只身来省城兰州寻找梦想的包正忠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低本钱创业,此后几年,他在一家酒吧打工,收入勉强糊口。

2009年3月,包正忠和妻子王玮在兰州结婚了。

有了家庭,可两个人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办完婚礼后,两个人加起来也只有300块钱。

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妻子此时给了包正忠勇气:“试试看吧,或许可以有300块钱能做的生意呢!小心翼翼地攥着300块钱,包正忠拉着王玮的手,在批发市场一家挨一家转,一家挨一家比。

低本钱创业,最终他们看中了一批廉价服装,两人喜出望外,用一张旧床单包着这些衣服,带到兰州市永昌路的夜市上出售。

五六年前形成的永昌路夜市是一条长不到500米、宽仅有几米的街道,目前每天晚上有数百名“练摊人士聚集在这里。

低本钱创业,城市管理部门曾提出取缔永昌路夜市,由于难度太大,便提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摆摊,不破坏公共卫生和设施,不再强行制止练摊行为。

如今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永昌路两边都摆满了饰品、服装、玩具等商品,往来穿行其间的路人走走停停,随意选购。

包正忠在这里拥有了不到两平方米的空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

“2009年6月18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

包正忠在帖中写道。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成功⼈⼠励志故事励志是⼀门学问,这门学问不管多厉害的⼈都读不懂,学不精,进⽽形成⼀个独⽴学科“成功学”。

励志学,不仅仅是要激活⼀个⼈的财富欲望,更要激活⼀个⼈的⽣命能量,唤醒⼀个民族的创造热情。

失去创造⼒,是⼀个⼈乃⾄⼀个民族的最⼤悲哀。

⽽励志,便是让⼀个⼈重新焕发起这种⼒量。

励志,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个⼈成为强者,⽽是让⼀个弱者能与强者⽐肩,拥有实⼒相当的⽣命⼒和创造⼒。

成功⼈⼠励志故事1 哥伦布 克⾥斯托弗·哥伦布是⼀位梦想家,是意⼤利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发现的先驱者。

1451年8⽉或10⽉⽣于意⼤利热那亚,1506年5⽉20⽇卒于西班⽛巴利亚多利德。

哥伦布出⽣在热那亚的⼯⼈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后裔。

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长⼤后当上了舰长,是⼀名技术娴熟的航海家。

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是曾经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的崇拜者,⽴志要做⼀个航海家。

他确信西起⼤西洋是可以找到⼀条通往东亚的切实可⾏的航海路线的。

他坚决要把这种梦想变成现实。

他先后向葡萄⽛、西班⽛、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到达东⽅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

他终于说服了伊莎贝拉⼀世皇后,并为他的探险航⾏提供了经费。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西洋,到达美洲⼤陆,他也因此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哥伦布也深信不疑。

他先后向葡萄⽛、西班⽛、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到达东⽅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

⼀⽅⾯,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分完备,许多⼈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

⼀次,在西班⽛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可以到达东⽅,回到出发港,那么有⼀段航⾏必然是从地球下⾯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

草根励志创业故事(5篇)

草根励志创业故事(5篇)

草根励志创业故事(5篇)开店容易守店难,终有回报篇一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不到一年的时间,方正的网店收益在逐渐增加,最高记录是时候他是月赚近2万元,而且收入还在持续增长中。

童年:永远是班里最后一个交学费的孩子篇二在进入大学前,禹化普还从没有出过自己家的小乡村。

在禹化普的记忆里,小时候除了学习,就是和哥哥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的情景。

那时的家里到底有多贫困呢?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次禹化普的学费都是班里最后一个交的,而且全是几块、几毛的零钱拼拼凑凑。

“每学期开学之前,我都会跟母亲哭上好几回,希望可以早一点拿到学费。

但是真的没办法,每回等到母亲凑够了,已经又是班里最后一个。

”禹化普回忆道。

但贫穷也给了禹化普成长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那时母亲总是想尽办法供我们兄弟俩上学,她看到别人做什么能赚钱就也跟着去学,卖过豆腐,也做过很多其他小生意。

”母亲的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给了禹化普最深的童年记忆,带着这份耳濡目染下的执着,禹化普走进了他渴望已久的大学校园。

大学: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文具批发开始创业路创业,对于禹化普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生活所迫。

交完第一学期的学费,禹化普全身上下就只剩下了几百元钱了。

而除了要利用这几百元在接下来的四五个月生存下去,积攒下下学期的学费也迫在眉睫。

那时,刚入学的他听哥哥说新生刚入学时会购买很多生活用品,灵机一动,向哥哥借了500元做起了文具批发生意。

“我因为刚到城市里,性格也比较内向,所以有很强的自卑感。

”每次上门推销,禹化普都会先在别人宿舍门口徘徊很久,把接下来要说的话在脑里过上好几遍,但是推开门,他便又会紧张得脸红。

每天早上5点,禹化普便已经起来进货,忙到晚上10点多才关门回家,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一学期下来,禹化普瘦了10多斤。

不过,伴随创业的辛苦而来的是,禹化普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以及迈出第一步后越来越自信的自己。

不久后,他又在学校租下了一个铺面,销售鼠标、散热器等电脑配件,同时还出租游戏碟,由于是独家生意,每个月都能收入一万多。

王莉励志创业史故事

王莉励志创业史故事

王莉励志创业史故事中专女孩独闯大上海王莉生于重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作为那个素有重男轻女传统的家族里的第一个女孩,小时候的王莉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在她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父亲去了浙江打工,家里的重担就交给了看她的母亲。

王莉年纪虽小,已能理解母亲的不容易,那时候的她总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初中毕业之后,本想上高中考大学的她,只能痛下决心去上中专。

因为她的弟弟妹妹都需要上学,而她们家的经济能力又决定了必须有人要做出选择。

如果选择上中专2年就毕业,马上就可以赚到钱,同时还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

在老师的介绍下,只是小姑娘的她在糊里糊涂中就去念了一个旅游专业。

两年的中专学习结束后,王莉被分配到了上海的一家餐饮连锁店工作,和她一起去的还有同校的30个女孩,去上海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而且听说这家连锁店规模做得还挺大的,可以去这样的大城市工作,这可是大家梦寐以求的。

到了之后,才知道她们的工资是750,3个试用期后是850块,就这样都把她们高兴的乐呵了好几天。

在那里工作了一年,让王莉最感到骄傲的就是在上海的30个同学里她是第一个升到领班的。

后来她开始想放弃了,因为感觉在那里没有什么发展空间,而家里弟弟妹妹都要上学,她不能因为自己不饿就在那里拿那点微薄的工资来继续自己的生活。

在手里有1000多块钱的时候,她毅然的辞职了,“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太冲动了,失业后没有了经济来源,我经常坐在黄浦江的外滩边上发呆,想象着自己的未来,真的很迷茫,最好笑的是那时候还和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幻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住进那种高高的电梯房就好了。

”当时的她,没有高学历和技术,在上海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想找份工作是很困难的。

但是她没有想过要去依靠父母,她甚至都没有告诉父母他失业的事情,因为她不想父母为她操心,而她也知道父母帮不上什么忙。

这时,一个朋友通过中介公司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而且还说是保证一年内可以免费推荐工作。

她便也傻傻的向那个中介公司交了130块,之后的一个星期,她按中介的指示去面试了几次,都是一些很垃圾的工作,还要先交押金。

分享4个关于创业的励志温暖小故事

分享4个关于创业的励志温暖小故事

分享4个关于创业的励志温暖小故事故事一:热*小贩温暖提示:一个人看待生活的方式,决定了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悲观的人会遇见结果,而且不幸很巧合,也会如期降临,而乐观的人,则能够走过寒冬,最后迎来春天的温暖。

故事:话说一个男人做热*生意。

最初很顺畅,热*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一星期过去了,他很快就成了一个业绩斐然的小贩。

一天,他的几个儿子从大学回到家中,给他一些建议:“爸爸,你不了解现在做生意的行情吧?实话说,现在行情很糟,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商业萧条期。

”父亲颇感惊讶,“是这样啊?我看我得削减一下热*的供应量了。

”他果然这么做,当他减少了供应量的时候,很多顾客都是失望的走了,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不再来,他的生意也开始变得惨淡,当他关掉自己的生意的时候,他打电话告诉他读大学的儿子:“儿子,你的预见真准啊,我们果然是处在商业萧条期!”故事二:开错窗户温暖提示:创业的道路很多,就好像有很多的窗户一样可以打开选择,但是如果你开错了,就会看见不想看的风景,结果也会不好,或者你会失落,但是只要你重新选择打开另一扇,或者风景就不一样,选择很重要,创业不要气馁,要学会变通,人生而不完美,人生也不会尽善尽美,人生面临诸多的选择。

不断打开,总会有一扇窗户是对的那一个。

故事:一个小女孩打开了窗户,看见了自己心爱的小*被埋葬的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这时爷爷走过来,把这扇窗子关上了,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子,女孩看见了美丽的风景,不一会就忘记了悲伤,开心的笑了起来。

爷爷托住女孩的下巴:你只是开错了窗户。

故事三:翻土得金温暖提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也是不现实的,只有付出了*苦和努力汗水,才能够收获最终的硕果。

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病重得就要死去时,他把两个儿子都叫到身边来说道:“我就快要死了,我只有一份遗产送给你们。

我将那些金银财宝埋藏在家后的那块葡萄园下。

等我死后,你们就轻轻的翻一翻土,就可以找到它了!”当*死后,儿子们到处挖都没有找到金银财宝,但是在他们不断的翻土过程中,庄稼却长的很好,最后收成很棒,所以他们也开始顿悟,父亲说的翻土得金的真正含义。

摆地摊连锁成功案例

摆地摊连锁成功案例

摆地摊连锁成功案例1、推销员陈丽娟摆地摊日赚700陈丽娟以前是做化妆品推销,她在公司的业绩每月都是第一名被大家誉为销售精英,但就是这样她每月的工资还没有两千;她厌倦了为别人打工却得不到理想的报酬,于是开始出来自己闯荡:但是她刚出来摆地摊的时候也是很迷茫的,她也和其他普通的地摊一样卖一些普通的商品。

可是有一天摆摊在她旁边的一个人卖切菜器.生意火爆的不得了,于是她就想这是一种推销手段这正是自己的强项啊!于是她就开始去寻找单一的推销的商品,她卖过验钞机、卖过魔术衣架、卖过拖把;她完全发挥出了自己以前上班时的推销特长,她卖起这些东西来总是得心应手价格总是卖的比别人贵,生意也总是比别人好:有时人家也卖她卖的产品,而且就摆在她旁边她生意好的人家连张都不开,其实并不是她选对了产品,而是她完全发挥了自己的推销特长。

2、农民工老聂500元起步摆摊卖袜子7年存款超过30万老聂是一个性格张扬,但是花钱特别吝啬的人,7年前老聂开始摆地摊卖袜子,当时他是天天在农贸市场卖生意很好,每天能卖个三四百,就这样做了两年卖袜子的多了生意也就开始淡起来了:老聂现在手上也有几万块钱了,于是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杀到义乌去进货。

老聂怀捎着两年来挣的儿万元风尘仆仆的来到义乌,他知道做袜子做的最大的厂家就是浪莎了。

他的胆子也很大直接就去了浪莎厂里,但是浪莎的袜子都是高端货不适合地摊卖,正当老聂苦恼的时候发现浪莎每年都有很多的库存货,而这些库存货都会便宜的处理,他就和厂家谈了起来结果人家愿意1元钱一双处理给他,但是条件是必须拿5万双以上老聂把带来的钱全赌上了。

拿回来以后老聂便开始打着浪莎厂家的招牌卖袜子,大家都知道浪莎在超市最便宜的袜子也是好几块,可是在地摊上居然会遇到10元5双的浪莎货,大家肯定是和抢一样啊!所以老聂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他也不光在农贸市场卖也开始参加一些交易会,交易会的租金每天是两百多可是老聂每天的营业额都是两三于,平时在农贸市场他的营业额每天最少也是五六百,当然夏天是淡季袜子没法卖,所以老聂夏天都是天天打牌,老聂就这样的生意持续了好几年,前段时间听说他正准备去看房子,想买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元摆地摊到年入15万的创业励志故事
卓越的人生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达成的成就就越卓越。

相反,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300块钱创业,能干什么?许多人都会不屑一顾,假的吧,300元怎么能够创业。

下面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他用300块钱摆地摊,一年收入15万。

低本钱创业,穷小子用300元起家
“下午快6点的时候,我们的摊子摆上了……老婆不停地喊,15一件,15一件,可是从6点到7点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几乎
就没什么人看。

怎么办?怎么办?”这是包正忠在帖子里描述的练
摊第一天。

今年28岁的包正忠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箬笠乡,这里十年九旱,是有名的穷地方。

2004年,只身来省城兰州寻找梦想的包正
忠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低本钱创业,此后几年,他在一家酒吧
打工,收入勉强糊口。

2009年3月,包正忠和妻子王玮在兰州结婚了。

有了家庭,
可两个人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办完婚礼后,两个人加起来也
只有300块钱。

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妻子此时给了包正忠勇气:“试试看吧,或许可以有300块
钱能做的生意呢!”
小心翼翼地攥着300块钱,包正忠拉着王玮的手,在批发市
场一家挨一家转,一家挨一家比。

低本钱创业,最终他们看中了
一批廉价服装,两人喜出望外,用一张旧床单包着这些衣服,带
到兰州市永昌路的夜市上出售。

五六年前形成的永昌路夜市是一条长不到500米、宽仅有几
米的街道,目前每天晚上有数百名“练摊人士”聚集在这里。


本钱创业,城市管理部门曾提出取缔永昌路夜市,由于难度太大,便提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摆摊,不破坏公共卫生和设施,不再
强行制止练摊行为。

如今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永昌路两边都摆满了饰品、服装、玩具等商品,往来穿行其间的路人走走停停,随意选购。

包正忠
在这里拥有了不到两平方米的空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

“2009年6月18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

”包正忠在帖中写道。

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傍晚峰回路转,第一天竟赚了300块钱,从此,他的生活有了转机。

低本钱创业,可是练摊并没有预想得那么容易。

刚开始,他们的地摊连看都没人看;到冬天,西北风裹挟着零星雪花,沿着黄河河谷钻进永昌路狭窄的小巷,身边搭着小煤炉,还是冻得直哆嗦;有时候喊到晚上,嗓子都喊哑了;收摊的时候已是凌晨,回家睡五六个小时又要到批发市场……
练摊间隙,包正忠经常握着妻子王玮的手说:“等我们赚到钱,就开一家店,我们坐在屋子里卖衣服!”
低本钱创业,一年后,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诚信交友、薄利多销:“练摊帝”300元变成15万的生意经
一位叫“丁丁”的网友在北京开了一家卖服装的网店,但生意不好,一大批货压着卖不了。

“丁丁”向包正忠发帖求助如何处理这些服装。

包正忠听了她的讲述发现,“丁丁”刚刚开店进货太多,而她的网店还没有引起网购者的注意,包正忠建议她到地摊上试试。

经包正忠“点化”,仅仅一个晚上,“丁丁”就在地摊上卖掉了十多件衣服。

这位网友也从此成了包正忠的“粉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