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基本情况介绍
南极地区_360百科

南极地区_360百科南极地区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B 添加义项南极,英文:Antarctica;法文:Antarctique,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基本信息•中文名南极•外文名英文名称:Antarctica;法文名称:Antarctique•矿物220余种•纬度60°S -90°S(国际通行概念)•地理位置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岸线长约24700千米•经度东西半球0°-180°•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地形绝大部分是冰原覆盖的高原•条约南极条约•异象是UFO基地•动物企鹅,海豹,海狮,南极磷虾等•气候条件冰原气候•别名第七大陆•科学考察站有28个国家建立53个科学考察站南极地区,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
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
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
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南极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陆地的极地。
南极必考知识点总结

南极必考知识点总结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极的地理知识。
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大陆。
南极的陆地和冰盖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几乎全部覆盖着冰雪。
南极洲的主要地形特征包括南极高原、南极半岛、罗斯海与南极十字海峡等。
此外,南极还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和海洋资源,其中玻璃海、罗斯海、埃尔斯沃思地海等海域都是南极洲的重要海域。
其次,南极的气候环境也是必考知识点之一。
南极洲的气候极为寒冷,平均气温常年在零下40℃左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80℃。
南极的气候主要受到南极大陆的冰雪覆盖和临近的南极海洋环流的影响。
南极盛行的风向是西风带和极地东风,这些风在南极洲上吹起强烈的暴风雪,使得南极的气候更加严酷。
此外,南极地区还存在极夜和极昼现象,极夜大约持续5个月,而极昼则持续6个月。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南极地区的动植物情况。
由于南极洲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植物在南极地区并不多见。
南极地区的植物主要以苔藓、地衣和藻类为主,其中苔藓和地衣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长繁殖。
而南极的动物资源更加丰富,南极地区有海豹、企鹅、鲸鱼、海鸟等物种,其中以企鹅最为著名。
南极地区是企鹅的主要生存地,有南极企鹅、小企鹅、帝企鹅等多种企鹅物种生活在此,它们成为了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
最后,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也是必考的重点。
南极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为了保护南极的环境,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南极地区,有一项名为南极条约体系的保护机制,成员国通过南极条约和其他有关公约对南极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军事活动和核试验,并规定了科学研究和环保活动的原则。
此外,南极地区还设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特殊保护区,用以保护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
总的来说,南极是一个冰雪世界,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
了解南极的地理、气候、动植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南极,尊重并保护这片神奇的大陆。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基本常识:南极与北极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基本常识:南极与北极关键词:大学生士兵,士兵提干考试,提干考试培训,张为臻,基本常识,南极,北极基本常识,就是最起码要知道的平常生活中的知识。
在世界地理方面有好多我们所熟知并且成为大家问起来就会下意识的回答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比如:南极有什么,北极最低温等等。
下面将详细解读世界“两极”。
南极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
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
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
如维多利亚地有大面积煤田,南部有金、银和石墨矿,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查尔斯王子山发现巨大铁矿带,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桑威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储有硫磺。
根据南极洲有大煤田的事实,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于温暖的纬度地带,才能有茂密森林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煤田,后来经过长途漂移,才来到现今的位置。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
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 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张为臻博客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次年3月是暖季。
南北极科普

南北极旅游常识南北极的温度那么低能去旅游吗?南极的绝对最低气温约-89.2℃;北极的绝对最低气温约-70℃。
但我们去旅游时是在南北极的夏季,那里的温度通常在0度左右。
有一句话:不是冷,而是风!多大年龄的人可以去?实际上从1岁以上的小孩到100岁的老人都可以去。
身体条件允许的人甚至可以下到冰水中去游泳。
到南北极旅行风险是否很高?由于我们是乘船在南北极海域巡游,在海平面上,绝对没有高原反应,其风险也远远低于青藏高原。
对身体素质有何要求?到南极由于要经过德雷克海峡,一般要求不要有心脏病或一些其他重大疾病,除此而外,到南北极旅行一般人都能前往,并不需要特别训练和强壮的身体。
到南北极旅游有多远?实际上的里程到南极通常会达到5万多公里,到北极会达到2万多公里。
乘船前往南极洲通常从那里出发?需要多长时间?到南极洲旅行通常都要从南美洲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乘坐邮轮前往,需要穿越德雷克海峡,到南极洲南极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000公里,需要36到48个小时。
穿越南极德雷克海峡会不会很辛苦、晕不晕船?天气情况和风浪的大小对邮轮穿越德雷克海峡的颠簸程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通常约有一半人会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晕船。
当邮轮到了南极洲附近的海域风浪就会平缓很多。
南北极的科考站是否可以安排前往参观?南北极有很多科考站,大多数位于海岸线沿岸或沿海岛屿,其中一些全年运营。
并非所有探险行程包含科考站的探访,探险领队将在游轮巡游过程中根据天气条件和科考站的开放日程安排探访行程。
能在南极看到企鹅吗?可以说每一个行程都能看到企鹅,取决于行程和纬度。
通常我们可以在南极洲见到三到四种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巴布亚企鹅和帝企鹅(威德尔海域)。
有时数量非常庞大。
能在南北极海域看见鲸鱼、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吗?观看鲸鱼是每一个旅程大受欢迎的活动,大多数情况是可以看到的,但不能确保。
在南极旅游季的后期往往比前期更容易看到。
在南北极海豹通常都是很容易看到的。
能在北极看到北极熊和其他特有的北冰洋哺乳动物吗?北冰洋的哺乳动物有海狗、斑海豹和海象。
南极大陆地势的基本特征

南极大陆地势的基本特征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其地势特征与其他大陆有所不同。
南极大陆地势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高原、冰盖、山脉和湖泊。
南极大陆被广阔的高原所覆盖。
南极高原是南极大陆最显著的地形特征之一,平均海拔约为3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
南极高原由冰雪和裸露的岩石组成,其地表几乎完全被冰雪所覆盖。
这片高原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山脉和山谷,呈现出辽阔而开阔的景观。
南极大陆被厚厚的冰盖所覆盖。
南极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覆盖了大陆的绝大部分,其面积达到约1400万平方公里。
冰盖的厚度平均约为2200米,最厚处甚至超过4000米。
冰盖上的积雪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压缩成冰层,形成了巨大的冰盖。
冰盖覆盖的范围广阔,给南极大陆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南极大陆还有一些分布在冰盖之上的山脉。
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尔斯沃思山脉,这是南极大陆上最高的山脉,最高峰海拔约4500米。
埃尔斯沃思山脉由巍峨的冰川和岩石组成,山脉蜿蜒延伸,给南极大陆增添了壮丽的景观。
南极大陆还分布着一些湖泊。
这些湖泊大多位于冰盖之下,由于寒冷的气候和冰盖的压力,湖泊的水温极低,常年被冰封。
然而,科
学家们发现,一些湖泊中存在着微生物等生命迹象,这为人们对南极大陆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南极大陆地势的基本特征包括高原、冰盖、山脉和湖泊。
南极的高原广阔而平坦,冰盖厚度巨大,山脉壮丽而雄伟,湖泊寒冷而神秘。
这些地势特征共同构成了南极大陆独特的地貌景观,也为科学家们研究南极的气候、生态和地质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南极洲物种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存策略

南极洲物种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存策略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干燥、风暴频繁的地区之一,但仍然有大量的生物在那里生存繁衍。
这些生物拥有多种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存策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体质适应南极生物的体质适应是最基本的生存策略。
例如,企鹅有很厚的羽毛和脂肪来保护自己不受寒冷的影响,同时有适应性高的肌肉,以便游泳和捕鱼。
而海豹生有很多的脂肪来保护自己免受极寒和风暴的影响。
另一方面,南极大部分雪藻和菜藻体内含有高浓度的溶解物质,如甘油和蛋白质,帮助对抗极端环境的影响。
同时,它们的藻体较小而叶绿体的数量较多,能够更好地适应南极的光照强度。
二、行为适应行为适应包括物种的进食和繁殖行为。
南极的生物通常会在夏季(约11月至2月)繁育和繁殖;在冬季(约3月至10月)呆在高纬度的海域。
这些海域有大量的植物浮游生物和磷虾等小型生物,适合不同物种的觅食。
此外,南极季节变化大,昼长夜短,有些生物的生命活动,如藻类的光合作用和象海豹的交配,都受到明显的季节变化的影响。
因此,南极生物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很好的调整,维持自己的生存。
三、遗传适应以往的研究表明,南极生物有许多遗传特征,与其他环境下的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南极海鹳和北极海鹳经过逐步演化,南极海鹳体型更大、嘴更宽以适应觅食低温环境中的大型磷虾和鱼类。
而北极海鹳则因生活在极北环境条件下,嘴部更尖长,使用锋利的喙夺取海洋中的小型生物。
同时,南极生物的DNA暴露在极端环境中时,会发生一种称为“暴露抑制”的特殊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降低南极生物遭受紫外线、低温和氧化等因素的损害。
四、社会适应南极有着特殊的社会结构,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南极企鹅繁殖成功后,会留下一只雏鸟在巢中,父母则轮流到大海里捕鱼,保证足够的食物供给。
它们还会形成拥有数千只企鹅的“集体”,以保护自己不受风暴和海豹等掠食者的影响。
此外,南极生物与其它生物的生态关系有很大的不同。
南极海洋中没有鲨鱼、海龟和海蛇等海洋掠食者,因而大量的小型生物只有面对底层生物、大型磷虾和鲸鱼等素食及浅海掠食者。
地理七大洲四大洋知识点

地理七大洲四大洋知识点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的科学,地理七大洲和四大洋是地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介绍地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点。
一、地理七大洲地球上的陆地被划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1. 亚洲: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包括了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亚洲地处东半球,北濒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亚洲的地形多样,有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地貌特征。
2. 非洲: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洲,也是人类起源的地方之一。
非洲位于赤道以南,南濒南大洋,西濒大西洋,东濒印度洋。
非洲地势平坦,有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知名地貌。
3. 北美洲:北美洲是地球上第三大洲,北濒北冰洋,东濒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北美洲地势高低起伏,有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等著名地貌。
4. 南美洲:南美洲是地球上第四大洲,北濒加勒比海,东濒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南美洲地势复杂,有安第斯山脉、亚马逊河等重要地貌。
5. 欧洲:欧洲是地球上第五大洲,北濒北冰洋,东濒亚洲,西濒大西洋。
欧洲地势多样,有阿尔卑斯山脉、多瑙河等著名地貌。
6. 大洋洲:大洋洲是地球上第六大洲,东濒太平洋。
大洋洲地势起伏,有大堡礁、新西兰阿尔卑斯山脉等地貌。
7. 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第七大洲,南濒南大洋。
南极洲地势高原居多,有南极冰盖等特殊地貌。
二、四大洋地球表面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
1. 太平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
太平洋位于东半球,横跨太平洋板块,连接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2. 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
大西洋横跨西半球,连接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欧洲。
3. 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
印度洋位于南半球,连接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
4. 南大洋:南大洋是地球上第四大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
南大洋位于南半球,环绕南极洲。
南极知识点大全

南极知识点大全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也是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地方之一。
它作为地球的极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好奇与探索的对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南极的一些知识点。
1.南极大陆的位置:南极洲位于南半球,以南极圆顶为中心,半径约为2000公里。
它被南冰洋环绕,没有永久的人类居住点。
2.气候条件:南极洲的气候极其寒冷,平均气温为零下60度摄氏度。
南极洲的冬天非常漫长,夏天也十分短暂。
此外,由于南极洲的干燥,几乎没有降水。
3.南极冰盖: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一块完全被冰盖覆盖的大陆。
冰盖的厚度超过两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储量。
4.野生动植物:尽管南极洲的环境恶劣,但这里仍然生活着一些特殊的野生动植物。
南极企鹅是南极洲上最著名的物种之一,它们以其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而闻名。
此外,南极海洋中也有一些独特的鱼类、鳕鱼和海豹等。
5.南极科学研究:由于南极洲的独特条件,许多科学家选择在这里开展研究。
南极洲的科学研究主要涵盖气候变化、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
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变化和生命的演化。
6.南极条约:1959年,南极洲的探险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旨在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该条约规定了南极洲的使用限制,禁止任何军事活动和矿产开采。
7.旅游活动:近年来,南极洲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前往南极洲体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和壮丽的冰川景观。
然而,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生态系统,有必要限制旅游活动的规模。
8.南极洲与全球变暖:南极洲的冰盖融化是全球变暖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南极洲的冰盖不断缩小,这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威胁到全球的海岸线。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大陆之一,它的独特性和对人类的吸引力使得人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南极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片美丽而脆弱的大陆,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奥秘。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关于南极洲的基本认识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基本情况介绍
基本情况:南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明确主权归属的一块冰雪大陆,南极大陆面积约1400多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5倍,南极大陆有97%的面积是被积雪和冰层所覆盖。
而地球上90%的冰都存在于南极,因此地球上72%的淡水在南极。
淡水资源:已经有科学家建议,可以将南极较小的冰山拖到干旱的地区,融化以提供淡水;目前已记录的最大的冰山长335公里,宽97公里,超过比利时整个国家的面积。
降雨量:南极尽管有这么多的水资源,但它却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大陆。
南极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55毫米,大陆中部地区年降水量仅5毫米,南极点的降水量为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因此被称作“白色沙漠”。
温度:南极又是地球上的寒极,南极大陆的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在夏季南极高原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0摄氏度,冬季为零下68摄氏度;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气温就发生在南极,为零下89.3摄氏度,是于1983年7月21日在前苏联的东方站测得的。
风速:南极还被称为“世界的风级”,在南极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相当于8级大风,阵风可达到40-50米/秒,而12级的飓风也不过33米/秒。
南极最强的飓风发生在1972年,风速达到91米/秒,这么强的飓风在地球其他地方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最高冰山:南极大陆的形态像一个逗号,以南极点为中心,向东75度偏移,尾巴甩向西北。
整个南极多山脉、岛屿,南极点海拔3800米,冰层厚2000米。
南极大陆的最高峰-----文森峰海拔高度为5140米,位于西南极洲。
矿藏资源:南极大陆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按世界上现有的采矿设备可开采200年)、煤矿,另外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和大陆架,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动植物:南极的动物主要有企鹅、飞鸟、海豹、海狮、鲸、磷虾等。
其中企鹅和磷虾数量惊人,企鹅约有一亿多只,磷虾有近四十多亿吨。
在南极这片洪荒之地,某些特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充分显示出物种的极强适应性,在南极极端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地繁衍生息。
国际纠纷:南极被称为地球上“七大洲”之一,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有。
在20世纪的头五十年,曾经有七个国家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分别是英国(1908)、新西兰(1923)、法国(1924)、澳大利亚(1933)、挪威(1939)、智利(1940)、阿根廷(1943)。
1959年在美国的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生效。
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南极在政治、经济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科考站,现在已有近44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近90个考察站。
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相关资料
珠穆朗玛峰(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高8844.43米。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
是世界第一高峰。
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种意思:高山柳和母象)。
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
不过还有一种英文说法在中学课本里面多次出现,即Mount Qomolangma或Qomolangma Mount。
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
珠穆朗玛峰较近的一次测量在1999年,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他们认为珠峰的海拔高度应该为8850米。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曾经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8848.13米。
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而不断长高。
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
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
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图案就是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