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管理手册

合集下载

研学旅行工作手册模板

研学旅行工作手册模板

“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旅行工作手册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2018年6月“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课程实施方案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一、课程背景根据《东平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会享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付出爱,以培养“知爱感恩”美少年为目标,通过“美韵东平,爱满家乡”研学课程,让孩子们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厚重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从小立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二、课程目标通过对我县部分景点的研学参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平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探究分析、动手操作、总结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课程主题:美韵东平爱满家乡四、课程实施时间:2018年6月13日-15日五、课程实施对象:四年级年级在校学生,分批组织实施,每次两个班级。

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具体工作小组:6月13日领队人员:四年级一班:研学讲师:1号车4座1号车5座组长:一队:1号车54座二队:1号车2座三队:1号车3座四队:2号车2座五队:四年级二班:研学讲师:3号车4座3号车5座组长:一队:3号车54座二队:3号车2座三队:3号车3座四队:2号车3座五队:6月14日领队人员:四年级三班:组长:研学讲师:1号车4座一队:1号车54座二队:1号车2座三队:1号车3座四队:2号车1座(占用导游座)五队:1号车5座四年级四班:组长:研学讲师:3号车4座一队:3号车54座二队:3号车2座三队:3号车3座四队:2号车2座五队:3号车5座6月15日领队人员:四年级五班:组长:研学讲师:1号车5座一队:1号车54座二队:1号车2座三队:1号车3座四队:2号车2座五队:1号车4座四年级六班:组长:研学讲师:3号车5座一队:3号车54座二队:3号车2座三队:3号车3座四队:2号车3座五队:3号车4座七、最美家乡研学课程费用每人230兀。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活动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学习和成长。

2. 原则:(1) 安全至上:以人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保障,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全员参与:全体工作人员和参与者都要负起安全责任,共同维护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

(3) 预防为主:通过完善的安全预案、培训和演练等方法,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全面管理:从行前准备到行程安排,从食宿安排到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把控,加强管理。

(5) 不断改进: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完善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活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1. 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安全的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管理、组织培训和演练等工作。

(3) 各活动组织单位:负责具体活动的安全管理,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

2. 职责:(1) 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培训、保障活动安全。

(2) 安全管理部门:建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监督安全工作。

(3) 各活动组织单位:负责活动的安全组织、协助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活动安全。

三、活动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1. 行前准备:(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线路、行程安排、住宿食品安全等。

(2) 检查活动场所、设施设备是否安全可靠。

(3) 组织参与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确保参与者的出行手续齐全,核实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疗情况。

2. 活动过程中:(1) 加强对参与者的安全管理,保持对参与者的常规观察和警戒。

(2) 确保活动场地和交通工具的安全,做好消防、防护设施和应急疏散指引等工作。

(3) 控制活动过程中的风险,禁止参与者进行危险行为,保持活动秩序有序。

(4) 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参与者的饮食安全。

3. 突发事故处理:(1) 在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3篇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3篇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3篇篇一《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一、引言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学习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策划书旨在详细规划一次成功的研学旅行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研学旅行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特定主题的相关知识,如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生态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如摄影、记录、实验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研学旅行主题[具体主题名称]四、研学旅行地点[详细地点描述,包括地理位置、特色资源等]五、研学旅行时间[具体日期,建议考虑天气、学生课程安排等因素]六、参与人员[学生名单、教师及工作人员名单]七、研学旅行内容与行程安排1. 第一天上午:集合出发,前往研学地点,举行开营仪式,介绍活动安排和注意事项。

下午:参观研学地点的主要景点或场馆,开展相关知识讲解和互动活动。

晚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当天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 第二天上午: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如考古发掘、科学实验、手工艺制作等。

下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晚上: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3. 第三天下午:收拾行李,返程。

八、研学旅行保障措施1. 安全保障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等。

为学生购买保险,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安排专业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秩序。

2. 医疗保障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学生在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支持。

研学旅行运营管理手册

研学旅行运营管理手册

研学旅行运营管理手册1. 引言研学旅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体验活动,结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的教育方式。

研学旅行的运营管理是保证旅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研学旅行运营管理方案,以确保研学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2.2 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安全第一,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与游览相结合,实现教育目标和旅行的双赢3. 前期准备3.1 行前准备•制定详细的研学旅行计划,包括行程安排、活动内容和预算等。

•确定合适的目的地和景点,与相关机构进行联系和预订。

•安排合适的交通工具和住宿地点。

3.2 人员准备•确定负责研学旅行的工作人员,包括活动策划人员、组织人员和安全责任人。

•给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研学旅行知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3.3 材料准备•准备学生的相关材料,包括护照、签证和保险等。

•准备教师和学生的手册,包括活动安排、注意事项和紧急联系方式等。

4. 运营管理流程4.1 活动策划和组织•根据研学旅行计划,组织和协调活动的各项事宜,包括行程安排、活动内容和交通住宿等。

•确定学生的分组和指导老师,制定活动流程和时间安排。

4.2 活动实施•按照计划进行研学活动,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参与度。

•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法。

4.3 安全管理•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研学活动的安全性。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训练,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4 后期总结和评估•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包括活动效果、组织管理和学生反馈等。

•分析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研学活动提供指导。

5. 总结研学旅行运营管理手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以确保研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

通过准备工作、运营管理流程和后期评估,可以保证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3篇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3篇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3篇篇一《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策划书》一、研学旅行主题“探索自然奥秘,传承中华文化”二、研学旅行目的地[目的地名称]三、研学旅行时间[具体时间]四、参与人员[参与人员]五、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六、活动内容及行程安排1. 第一天:上午:抵达目的地,入住酒店,举行开营仪式,介绍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下午: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名称],了解自然科学知识,观看科普影片。

晚上:分组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 第二天:上午:前往[自然保护区名称],进行生态考察和动植物观察,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要性。

下午: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攀岩、露营等,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

晚上:举办篝火晚会,分享一天的收获和感受。

3. 第三天:上午: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名称],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下午:学习传统文化技艺,如剪纸、书法、绘画等,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晚上:分组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4. 第四天:上午:前往[民俗村名称],体验民俗文化,如传统服饰、民俗舞蹈、民间工艺等。

下午:进行农事体验活动,如采摘、种植、养殖等,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第五天:上午:收拾行李,办理退房手续,结束愉快的研学旅行。

七、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住宿费用:[具体金额]3.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4. 门票费用:[具体金额]5. 活动费用:[具体金额]6.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八、注意事项1. 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活动中要严格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和导游的指挥,不得擅自离队。

3. 要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

研学旅行基地:安全管理制度手册

研学旅行基地:安全管理制度手册

研学旅行基地:安全管理制度手册1. 简介研学旅行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安全、有益的学习和体验活动的场所。

为确保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定本手册以规范各项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

2. 安全管理职责2.1 基地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实施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

- 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 监督基地的日常安全运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2 基地工作人员- 充分了解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遵守。

- 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协助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3 学生和家长- 遵守基地的安全规定和管理要求。

- 注重个人安全意识的培养,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

- 配合基地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基地的安全环境。

3. 安全措施3.1 消防安全- 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组织消防演练。

- 禁止在基地内使用明火和易燃物品。

3.2 食品安全-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要求采购、储存和加工食品。

- 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 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食品搭配,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

3.3 交通安全- 安排专门的交通人员指挥和引导车辆,确保交通秩序。

- 要求驾驶员持有效驾驶证和合格的车辆。

- 提供安全的交通工具,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3.4 领队和教师安全- 领队和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

- 对领队和教师进行背景审查,确保其没有不良记录。

-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急救培训。

4. 应急预案制定基地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突发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 学生和工作人员的疏散和避难措施。

-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络和协调机制。

5. 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 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提高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研学旅行管理手册

研学旅行管理手册

研学旅行管理手册2020年6月20日目录总论 (1)一、编制意义 (2)二、编制原则 (3)项目管理架构及职责 (4)一、项目管理架构 (4)二、职责说明 (4)数据管理 (9)一、数据搜集 (9)二、项目考核 (11)课程开发 (15)一、设计准则 (16)二、设计理念 (17)三、课程开发 (19)四、已有课程操作要求 (21)辅导老师管理规范 (23)一、辅导员聘用原则 (24)二、培训的实施 (24)三、培训的内容(范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日常管理 (24)接待流程规范 (26)一、接待管理目标 (27)二、接待流程要求 (28)安全管理规范 (32)一、安全管理目标 (33)二、安全保障措施 (34)三、安全保障体系 (37)四、安全检查制度 (40)五、安全培训制度 (40)六、安全配合 (41)七、突发事件处理 (41)总论《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活动。

自18年以来,基地着手成立研学项目组,致力于让这些以往藏在博物馆深处高不可攀的“历史的见证者”们“开口说话”,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与教育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让这些知识不止停留在课本,更走进生活。

用体验式教学为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育体系。

新形势下,研学旅行正在蓬勃发展,《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健康和发展,确保研学旅行活动顺利进行,依法规范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包括国内和国际研学旅行。

3. 学校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二、组织管理1. 研学旅行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者具备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经验,并配备专业的领队人员。

3. 活动的组织者应在活动开始前提前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和活动方案,并向参与者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三、安全保障1. 活动的组织者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活动中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2. 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并提供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适应活动要求。

3. 活动期间所有参与者必须佩戴身份证件,并按照安排统一行动,确保集体安全。

4. 活动的组织者应加强对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活动的环境安全。

四、食品安全1. 活动期间提供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学生的日常饮食安全。

2. 严禁购买和食用过期及变质的食品,必须选择正规商家供应食品。

3. 活动的组织者应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提供安全放置水的容器,并加强对水源的监测。

五、交通安全1. 活动期间的交通工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资格证书。

2. 严禁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确保活动的交通安全。

3. 参与者必须按照安排的时间和方式乘坐交通工具,不得私自离队或改变行程。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活动的领队人员应立即组织应急撤离,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2. 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守领队人员的指挥,保持冷静并做好自我保护。

3. 在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家长报告,并做好事故后续工作。

七、活动反馈1. 活动结束后,活动的组织者应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学旅行管理手册2020年6月20日目录总论 (1)一、编制意义 (2)二、编制原则 (3)项目管理架构及职责 (4)一、项目管理架构 (4)二、职责说明 (4)数据管理 (9)一、数据搜集 (9)二、项目考核 (11)课程开发 (15)一、设计准则 (16)二、设计理念 (17)三、课程开发 (19)四、已有课程操作要求 (21)辅导老师管理规范 (23)一、辅导员聘用原则 (24)二、培训的实施 (24)三、培训的内容(范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日常管理 (24)接待流程规范 (26)一、接待管理目标 (27)二、接待流程要求 (28)安全管理规范 (32)一、安全管理目标 (33)二、安全保障措施 (34)三、安全保障体系 (37)四、安全检查制度 (40)五、安全培训制度 (40)六、安全配合 (41)七、突发事件处理 (41)总论《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活动。

自18年以来,基地着手成立研学项目组,致力于让这些以往藏在博物馆深处高不可攀的“历史的见证者”们“开口说话”,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与教育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让这些知识不止停留在课本,更走进生活。

用体验式教学为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育体系。

新形势下,研学旅行正在蓬勃发展,《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公司结合多年研学旅行实践经验与自身实际,以《意见》为指导,以教育为核心,以安全为根本,编制此管理手册,以规范基地研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明晰责任,落实细节,以求让研学学生真正能够安全有序地在研学旅行中学到知识。

1、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实施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2、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项目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3、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项目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4、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项目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针对项目策划及实施环节要合理控制项目费用,在保障教育活动全面完善实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降低研学费用。

项目管理架构及职责一、项目管理架构二、职责说明(一)项目总负责1.全面负责研学项目的管理,确保研学顺利实施;2.负责协调、管理、监督、督导各岗工作执行;3.及时总结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完善;4.研学活动结束后与工作人员对当日活动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回馈讨论;5.对突发事件及时应对和解决。

(二)数据管理负责研学项目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管理。

1.数据收集登记记录团队预定情况,并与销售人员沟通,合理安排团期;收集记录团队相关信息;建立辅导员信息数据库;建立学校信息数据库;建立旅行社信息数据库;2.客户维护行前熟习研学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做好老师来基地后的全程服务与沟通工作(休息室的卫生、布置、茶水、图书、视频等),明确带队老师信息(电话、微信)和随队老师信息(微信)。

根据“研学教学质量调研表”,对老师进行基地研学效果调研与评价(意见和建议),24小时内整理并提交项目总负责。

行后制定回访计划,完善调研表;同时按照基地研学手册,并结合行后主题,同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与适时建议。

规划和逐步实施行后成果主题活动(如提供该学校研学展示手册、优秀文章评比、摄影比赛、在基地定期研学成果展览、主题班会设计等)。

3.项目考核负责在研学过程中针对辅导员、课程设计、后勤保障等进行考核评估。

(三)课程开发负责研学及相关课程的设计、开发、管理。

1.课程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及储备教师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开发相应课程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按照课程设计流程设计开发相应研学产品。

2.课程管理对已有课程及师资进行管理,建立课程数据库;根据课程设计流程对已有研学产品进行维护。

(四)宣传推广负责研学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

1.市场推广负责对接学校、旅行社等合作单位,推广研学产品。

2.宣传设计针对不同宣传渠道对研学产品进行包装,并设计宣传方案及制作相应宣传物料。

3.媒体维护维护公众号平台及相关媒体平台的宣传内容。

(五)辅导员管理针对研学项目,招募、培训、管理辅导员。

1.辅导员招募联系各大院校及社会组织和平台,招募符合要求的辅导员,实时扩充辅导员队伍,确保辅导员队伍储备的充分。

2.辅导员培训针对所招募的辅导员,根据培训规范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培训等培训。

3.辅导员管理配合数据管理及现场管理对带队辅导员进行合理安排、调动及考核。

(六)现场管理负责研学活动现场的活动执行和安排调动。

1.现场统筹负责研学活动流转的设计安排;全面负责研学活动现场的活动执行和安排调动;负责研学活动现场突发状况的处理。

2.项目管理(兼任)协助现场管理对各项目分别进行现场管控;协助现场管理对各项目的流转调动进行管理;协助现场管理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

(七)后勤保障负责研学活动行前、行中、行后的后勤保障工作。

1.安全保障行前负责基地相应研学场地安全管理,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负责对活动现场流转路线的安全进行管控,如车辆等;负责研学活动现场的安全管控,协助现场统筹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行后对基地设施进行定期维护。

2.物料保障对项目所需物料进行出入库管理,合理调配物料储备,保障研学活动物料充足;行前对团队所需物料进行整理布置,确保研学顺利进行;行中对相关物料进行调配及管理,防止物料丢失损坏;行后对循环物料进行整理维护和保养。

3.医疗保障由专职医生负责,协助现场统筹妥善处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医疗突发状况;负责基地急救药箱及相关设备的采购管理;对于无法就地处理的医疗状况应及时联系车辆就近送到相关医院进行救治。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基地研学旅行项目长久稳定运营的关键,它为项目的制定、设计、决策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保障。

一、数据搜集根据项目不同需求建立相应管理数据库。

(一)团队数据库(二)辅导员数据库(三)学校数据库(四)旅行社数据库辅导员工资考评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正确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业绩,促使辅导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1)基本工资: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是兼职,我们对于辅导员的基本工资一般都是按天计算,每一位辅导员一天的基本工资是150元。

2)绩效工资:为了进一步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的队伍当中,切实加强辅导员工作的考核评估,对于辅导员的绩效工资,我们采取多方考评,考评内容包括安全考核、讲解考核、带队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考核五方面,分别由学校、旅行社、学生、基地四方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分数占比分别为20%、20%、20%、40%。

绩效工资根据考评结果综合得出:1、安全考核:10元3、带队能力:4、应变能力:5、综合考核3)考评内容:1、安全考核:包括行前车上、行中基地、活动指导的安全注意事项。

由于研学旅行自身的特殊性,辅导员带队时可能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辅导员在一天的带队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讲解考核:包括行前车上、行中基地、活动指导。

要求:讲解内容全面;能结合自身知识储备,根据现场情况,发挥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能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

3、带队能力:包括行前车上、行中基地、活动指导学生的带队控制能力。

由于研学旅行自身的特殊性,加上学生的好奇性格,需要辅导员带队时注意以下几点:带队过程中保持学生纪律良好;走正确的规划路线;有很好的控场能力,能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与旅行社、老师很好的配合。

4、应变能力:辅导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能根据基地现场统筹人员的安排,随时调整活动行程的进度问题。

5、综合考评:基地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每一位辅导员来到基地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基地的形象。

因此,需要辅导员从接学生上车时就自觉担起这份责任,接待学生态度和善、讲解过程多份耐心、活动过程多关心学生安全。

辅导员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基地需要你们阐释的东西,更需要你们在其中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优势。

4)辅导员考评表辅导员考评表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关乎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能否有效的学到知识,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

对此我们应结合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积极的探索课程内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致力于国学教育实践,将传统基地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尤为重要,致力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这也是对于学校课堂教育强有力的完善与提升。

课程设计需以“寓教于乐”为理念,结合传统文化内容,通过探索体验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校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

以达到提升学生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健康人格的意义。

一、设计准则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一定要符合当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充分结合学生课本知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课程设计应遵照有系统、有知识,科学与趣味相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探索、学习、思考、分享、实践,以求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系统性原则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课程设计不是独立的,而应该是系统化的、成体系的、充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充分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的。

由始至终,由上到下,由浅入深,全方面的面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