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合集下载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3篇汇总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3篇汇总

学校研学旅行二日半课程实施方案注:除下列基本研学课程外,各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特点,对实施方案提出要求,我们可定向设计研学课程方案。

第一天◆“青春起航”中午12:00在指定地点集合,愉快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了,下午16:00到达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我的营地我做主——整理自己的舒心小窝(时间:16:10—16:50)熟悉住宿环境,按照已经安排好的床铺入住非遗园学生营地,按照辅导员的要求,自己动手整理被褥,打扫床铺。

按照部队的军被要求折叠成规定的样子,并给与打分。

锻炼孩子的动手实践和自理自立能力。

◆雏燕展翅,入营仪式(时间:17:00—17:20)开营典礼,辅导员分组对接营队队员,大家一起为营队起个响亮的名字,升营旗,选旗手,选班长,安全培训等,宣读成长励志誓言。

◆多彩研学(中华巨型砖雕长廊)(时间:17:30—17:50)世界之最,高3米、长400米巨型砖雕《西游记》,让学生感受徽州砖雕的无穷魅力。

◆晚餐(时间:17:50—18:30)在欢声笑语中,营员之间加强了解与沟通,与辅导老师沟通策划第二天晚上篝火晚会的节目。

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徽梦水舞——文化与科学的完美融合(时间:18:30—19:00)观赏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视觉完美体验式大型演出—徽梦水舞,通过声、光、电、火、音乐、喷泉、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震撼力地展现盛世花篮、世纪跑泉、海鸥飞翔、孔雀开屏、喷火、气泡泉、和冷雾等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和震撼,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力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科技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就寝(时间:20:00—21:30)洗漱、洗涤自己的贴身衣物等。

洗漱后,与伙伴们一起酣然入睡。

可别忘了写下你的一天研学旅行的日记哦!第二天◆起床,整理内务(时间:7:00—7:30)◆早餐(时间:7:30—8:00)◆我的课堂在路上(时间:8:00—9:00)乘车前往研学旅行教育课程已确定的研学点,开始一天课程。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一、课程主题“探索自然奥秘,领略人文魅力”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所参观地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一定的观察、调查和研究方法,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和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时间具体时间,共X天四、课程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班级或学生群体六、课程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对研学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路线、景点和相关活动安排。

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准备教学资料和工具。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并明确小组任务和职责。

2、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学地点的基本情况。

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相机等。

参加行前培训,了解研学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七、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天:上午:出发与抵达学校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研学目的地。

途中进行安全教育和课程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

下午:自然探索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观察动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存环境。

由专业的讲解员介绍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保护措施。

学生分组进行生态调查,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

晚上:小组讨论与总结各小组分享当天的观察成果和心得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天:上午:人文历史考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观看历史纪录片,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

下午:传统文化体验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陶艺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了解饮食文化。

晚上:文化交流晚会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1为了切实落实新课程改G的精神,落实我校“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接触自然、体验文化的机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1月23、24日开展“览古城风貌、采徽州神韵”为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一、课程组织与领导为保障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初中部主任为组长,成员为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和全体班主任。

二、课程时间、地点11月23日8:00——17:00黟县塔川、守拙园、屯溪宋城老街、11月24日8:00——17:00徽州古城、徽文化博物馆三、课程主题览古城风貌采徽州神韵四、分组及相关人员安排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按班级乘车,每辆车由班主任1人、随队辅导教师3人负责,家委会成员2人负责。

五、报名条件及费用收取七年级全体同学依据自愿的原则、经家长同意后在班主任处报名申请,班主任审核确认后,将名单汇总交至年级。

本次活动将根据线路及实践活动内容收取一定的费用(待定)。

六、课程要求1、本次活动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课的一部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在课程结束后,提交研学心得一篇;2、七年级语文组负责研学心得评选,按照一等奖5℅、二等奖10℅、优秀奖15℅比例进行评选并公布评选结果;一、二等奖研学心得需要打印成电子稿提交年级组,年级组装订成册作为本次实践活动课程资料留存;3、各班级需要提交优秀摄影照片5—10张给美术组,由美术组按照按照一等奖5℅、二等奖10℅、优秀奖15℅比例进行评选并公布评选结果;一、二等奖摄影作品(电子稿)需提交年级组,年级组将优秀作品作为本次实践活动课程资料留存;七、课程实施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负责人:中学部、年级组2、发放《初中部研学旅行活动致家长一封信》负责人:班主任3、动员与宣传负责人:班主任、年级组4、组织与实施负责人:旅行社、年级组5、总结与评价负责人:中学部、年级组八、课程组织与实施注意事项1、安全教育与保障(1)班主任按照既定方案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2)中学部、年级组做好安全预案;(3)中学部、年级组负责督促旅行社履行好相关安全责任;(4)旅行社切实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保障、景点内设施设备安全保障;。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共3篇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共3篇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特长的合格公民为目标,树立让每一位学生生命都绽放精彩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自己成长的力量,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发展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走进社会、走访社区,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社会变迁;通过在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学并举,知行合一,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公德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环保意识;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组长:王平杰副组长:布中保(分管德育工作),秦选锋(分管教学工作),王宏宇(分管教研、宣传工作),龙光武(分管后勤工作)。

研学旅行办公室主任:布中保(兼),办公室副主任:王俊修王杰刘俊锋李斌付吉科。

工作职责:1、王俊修王杰刘俊锋:主题确定、策划、设计;时间阶段安排(课程、课时)、方案拟定;小组分配、分工,研究课题拟定、研究成果收集、评选、展示。

2、李斌:安全教育,各类安全规则收集和宣传,各类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教育设计,安全隐患预设,安全防范和预案,各类伤害自护自救知识宣传和演练,签订出行文明公约。

3、付吉科:医疗救护、保险;交通工具审核;旅行景点、线路、旅行社的选择。

四、活动原则1、坚持教育性原则。

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023年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2023年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2023年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本文将提出2023年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关怀、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2. 任务:(1)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学科素养;(3)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2023年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自然科学类:(1)参观科技博物馆,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趋势;(2)考察海洋生态系统,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3)参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学习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4)参观气象观测站,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人文历史类:(1)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历史文物的保护;(2)考察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传统和英雄精神;(3)参观文化名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重温传统节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社会实践类:(1)参观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2)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参观企业,了解生产和管理的过程;(4)参与模拟法庭,体验法律与公平的重要性。

4. 艺术体验类:(1)参观艺术展览馆,欣赏艺术品的美;(2)参加音乐会、戏剧表演,体验艺术的魅力;(3)参观艺术家工作室,了解创作的过程;(4)参加美术辅导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5. 科技创新类:(1)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参观高新技术企业,了解科技创新的实践;(3)参与科技实验室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参加编程学习班,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一、课程背景。

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形式,深入了解社会、自然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三、课程内容。

1. 实地考察,选择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科技馆、博物馆等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和人文的魅力。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农耕体验、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生活的乐趣。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宣传、义工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课程安排。

1. 研学旅行时间,每学期安排一次研学旅行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3天。

2. 活动安排,根据学生年级和学科特点,安排不同的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内容。

3. 师生配比,每次研学旅行活动由专业老师和教育助理带队,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课程评估。

1. 学生评估,学生参与研学旅行后,填写学习感悟和体会,进行自我评价。

2. 教师评估,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表现等方面。

3. 家长评估,家长对孩子参与研学旅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成长和改变等方面。

六、课程效果。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模板范文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XXX研学旅行课程二、课程背景【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学旅行课程旨在通过走出校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课程内容【课程内容】:1. 研学旅行主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主题,如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科技创新等。

2. 研学旅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学旅行地点,如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景区、科技园区等。

3. 研学旅行活动:(1)参观考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博物馆、科技园区等,了解相关历史、科技知识;(2)实践体验:参与当地特色活动,如手工艺制作、民俗体验、户外拓展等;(3)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知识讲解;(4)交流互动:与当地居民、同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增进了解,拓宽视野。

五、课程实施【课程实施】:1. 研学旅行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研学旅行时间,确保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2. 研学旅行组织:成立研学旅行领导小组,负责研学旅行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安全管理。

3. 研学旅行师资:选拔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研学旅行经验的教师担任研学旅行导师,确保课程质量和学生安全。

4. 研学旅行安全: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安全。

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研学旅行结束后,对自身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同学互评: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分享研学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整合)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共3篇

(整合)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共3篇

研学旅行方案酱油梦工厂之旅酱油梦工厂之旅一、研学主题酱油梦工厂——海天酱油二、研学目标(1)通过还原古酱油制作过程,感受300年古酱园的制酱人的工匠精神。

(2)通过近距离参观现代智能化生产车间,感受世界级工厂的海天生产速度。

(3)通过趣味科普小游戏和美味冒险之旅,了解酱油科学生产的过程,领会科技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研学对象:1~6年级四、特色体验(1)走进世界先进的酱油工厂、AAAA级标准的工业旅游景区,亲身体验中国制造的魅力。

(2)在“专业课堂”里学习打酱油;在“趣味课堂”里用酱料创作艺术品;在“吃货课堂”里烹饪海天盛宴。

五、研学行程(1)探索“娅米的阳光城堡”,通过实景展示、超大屏幕、3D 影院、3D绘画、创意设计、全息影像、古代实景雕塑等多种创新、有趣的方式,了解海天的历史、文化、规模、生产、技术、研发等各个领域内容,近距离体验酱油的酿造工艺,了解中国味和世界味的文化科普知识。

(2)穿过时光隧道,观摩古人酿造酱油的拿手绝招,追溯酱油发展历程,了解古代酱油从黄豆到酱油成品,再到杂货店出售的全过程。

(3)在3D剧场学习黄豆变酱油的过程(原料挑选、清洗、凉晒、制曲、发酵、罐装、打包),每一道工序都是智能化电脑操作,是食品安全和高质量的保证。

(4)在60万平方米的天然阳光大晒场,亲眼见证整齐划一的厂房、全自动一体化的高端生产线、工人们严谨细致的操作、各种高大耸立的酱油罐,感受世界领先的“海天生产速度”。

(5)品尝海天特色豆豆宴,探索海天美味DIY课堂:根据个人口味自由调制各种特色酱;用紫菜、饭团和海天调味品制作饭团;用酱料制作“黑暗汤圆”;参与“老抽绘画”,借由吸管用老抽吹出绘画作品。

六、效果评估通过本次研学旅行,学生可以感受佛山古酱园传统“酱人”的手艺,也可以直击现代化生产线作业,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和世界领先的“海天生产速度”。

学生还通过有趣的酱油绘画和DIY食物制作体会到动手的乐趣,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增加对社会生产实践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学神都洛阳传承千载梦想”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济源市太行路学校2017年4月太行路学校“游学神都洛阳传承千载梦想”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一、课程背景为贯彻党得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研学旅行工作得扎实、有效开展,结合济源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得有关要求与学科教学需求,我校决定开展主题为“探究河洛文化,寻访华夏文明”得研学旅行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与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紧紧围绕我校“为师生得终身发展奠基”得办学理念,践行“德艺同厚,知行合一”得办学目标,本课程坚持以培养学生得爱家乡、爱祖国得家国情怀与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得课程设计思路:1、充分利用“洛阳”河洛文化资源得多元性,内容得广泛性,开展多种选题得研究。

2、以“洛阳”河洛文化有关资源及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认知能力与本地实际整合开发课程,保证课程得实效性、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调查、研究、角色体验等形式为主,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主题游学神都洛阳,传承千载梦想四、课程目标1、通过对洛阳博物馆得参观,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得历史文化,体会河洛文化得博大精深。

2、通过参观洛阳市龙门石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得发展变化。

增强学生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得信心与决心。

3、参观白园,在山石中追寻白公得履痕,花木中寻访不朽得诗魂,体会中国历史得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唐代诗词文化得繁荣。

4、让学生学会通过收集整理、研讨交流,走访等形式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团队合作、健康环保、探究合作、文明公德、自我超越”等意识。

五、实施学段:八年级六、研学路线太行路学校--二广高速--开元大道一洛阳市博物馆—宾馆用餐--龙门石窟—白园—观景台主题活动--返回学校七、研学内容1、参观洛阳市博物馆,了解夏商周得青铜文化及其代表--鼎在历史长河中得作用,河洛文明、古代石刻、书画、汉唐陶俑、唐三彩、宋代瓷器、宫廷文物、石刻艺术与书画艺术成就,玉器得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等与历史学科密切相关得知识。

2、参观洛阳市龙门石窟探究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得石刻、碑文、书法,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得发展变化。

3、参观白园,了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后半生留恋并安息得地方,山石中追寻白公得履痕,花木中寻访不朽得诗魂。

同时体会白居易得诗歌特点,感受白居易得忧民情怀。

4、在龙门石窟观景台开展主题活动。

背白居易得诗词,讲白居易得故事,唱《中国志气歌》,向游人宣讲“历史无法复制,经典无法还原,爱我文物资源,传承中华文明”并邀请游人签字。

5、了解济源得地理位置,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等有关知识。

6、了解洛阳得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

八、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保障1、成立组织。

建立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严格分工,明确职责,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2、确定研学线路。

学校多次召开家长委员会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研学线路,明确研学主题。

3、精选旅行社。

召开家长与学生座谈会投票选择教育局中标旅行社,制定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

4、制定活动实施计划。

学校领导小组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活动具体得实施计划,包括活动时间、路线、分工、学生分组、包班教师与旅行社辅导员等。

5、充分发动。

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委员会、全体家长会等方式,告知家长研学旅行得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及收费项目及标准等,家长、学生本着自愿得原则,签订自愿报名参加研学旅行协议。

6、知识储备。

活动前围绕研学主题,班主任上一节活动指导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专题讲座、观瞧视频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辅导员提前进班与学生互动讲解相关知识。

活动前各班排练好《少年中国说》、《颂黄河》等诵读诗词,学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排练“摆黄河轮廓图案”,准备革命故事,为小浪底大坝“颂黄河”展演活动做好准备。

7、根据活动线路,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责任制度,对参加得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8、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对承办旅行社服务承诺落实得监督,对活动中得各项细节都要提出明确要求。

随行老师与旅行社辅导员要全程跟团活动,每车按15:1得比例安排至少2名教师、1名家长志愿者与1名辅导员。

9、要充分挖掘社会与家长资源,争取社会各界得支持,每班发动2名家长全程参与活动,参与管理、组织、评价等工作。

(二)课程实施过程本过程共包括:研学准备我能行、研学途中话济源、古都洛阳知多少、探究河洛文化、寻访华夏文明五个课时。

第一课时:研学准备我能行<一>研学目标1、通过前期得宣传、知识得储备及活动准备,使学生了解我们本次研学得主要内容,从而为研学旅行做好准备。

2、通过准备活动学生探究学习得积极性。

3、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安全、环保、自护、合作、探究等意识。

<二>研学内容研学旅行宣传、知识储备、活动准备<三>研学过程下发研学旅行手册,学生按要求完成研学得前期知识储备工作及研学过程中得活动准备。

A、知识储备华夏文明,根在河洛。

河洛文明既就是中华文明得缩影,更就是中华文明得起源。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瞧洛阳城”。

在开启探寻河洛文明得研学旅行之前,请同学们对河洛文明进行必要得了解,完成以下几项活动前得准备。

1、“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洛书作为华夏文化得源头,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得地位。

请同学们结合网络探寻“河图洛书”得奥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洛阳就是“九朝古都”,请查阅资料列出各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及相关得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出夏商周不同时期青铜器得铸造工艺(方法)、功能及其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石窟艺术初探(了解中国古代三大石窟)。

5、白居易就是我国唐代伟大得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得诗人与文学家。

她得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与“诗王”之称。

请您查阅有关资料收集白居易得诗篇,通过诗篇走近白居易,感受白居易得忧民情怀。

请列出白居易得代表作品名称与您最喜欢得那一篇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窟艺术,随着僧侣得传教活动传入我国得边疆与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与传统得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得一种特有得雕刻、彩绘工艺。

我们要参观得龙门石窟就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得瑰宝之一,但就是人为破坏严重,满目就是残断得手臂、消失得头颅、风化得躯体与坍塌得下肢。

请发挥您最大潜能把这些残缺得石像补全。

您在补全残缺得石像过程中有什么深刻得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五千年文化一脉相传,不同得时代传承得方式各异,如今就是个知识爆炸得时代,我们用什么方式把今天得文明传承给子孙后代呢,请列出您认为合理得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传承得方式,您打算把我们今天得什么传承下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明得传承得过程中,很多文明都遗失在历史得长河中,为避免文明遗失您有什么合理化得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活动准备(1)排练歌曲《中国志气》、《歌唱祖国》(2)排练朗诵内容:《少年中国说》(3)排练白居易得诗---秋日游龙门(4)准备白居易得故事(5)以班为单位播放《龙门石窟》视频C、制定研学旅行小组组规以小组为单位从安全自护、团队合作、健康环保、探究合作、文明公德、自我超越六个方面制定本小组得组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