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建筑考察报告课件
音乐厅调研报告ppt课件

文献分析
音乐厅文献分析
.
有关音乐厅文献分析
“音乐厅”(“concert hall”)在辞海上的解释是供音乐演出用的公共建筑。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专业举办交响 乐音乐会演奏活动的典型音乐厅建筑,也包括综合观演建筑中的音乐厅部分。“观演功能”指观赏表演的功能。“形 态”在辞海上的解释是事物的形式与状态。 音乐厅的观演功能和声学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人们对所演奏音乐的感觉绝不可能与演出场所的音质相分离。厅堂形态 也会影响音乐家听到的声音,使音乐家有意无意地采用不同的演奏方式,以使演奏适应声学。同样的,厅堂把音乐传 送给听众,同时保持音色、音调、明晰度、平衡和动态范围等音质;厅堂必须提供音的丰满、响度、空间感、环绕感 、亲切感、明晰度和很宽的渐强渐弱范围。优异的演出空间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加强音乐效果。 对于用作交响乐音乐会的音乐厅,如果它的长中频混响时间在1.8~2.0s范围内,则它会得到最高程度的赞扬,听众感觉 音质丰满活跃。大厅中频混响时间在1.4~1.6s范围内,在音质判断中,该大厅的评价将下降。如果混响时间在1.1~1.4s 之间,大厅的评价就很低,如比1.1s小的混响时间就会感觉音质缺乏丰满度。而且,大多音乐家和听众认为,1.5s或者 更短的混响时间会让人感觉音质干涩不活跃,但是清晰度高。 侧向反射声是指观演厅内来自侧向而非从头顶掠过的经界面反射的声音。这些反射声有可能来自侧墙,坐席栏板,眺 台底部,舞台挑棚或反射扩散构造。经研究表示,通过两耳的听音过程,我们的两耳会比较声的抵达时间,响度和侧 向到达声信号音调。因为声的每个“粒子”都给听众一种方向感,所以具有侧向反射声或其它形式多向声的厅堂会给 人一种三维空间感。这个音乐厅声音感受理论是1960年代发现的,而现在被认为主导现在的音乐厅设计。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及答案(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①犹如乐团拥有大厅,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
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
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
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
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上海建筑考察报告(共3篇)

上海建筑考察报告(共3篇)一、实习目的:通过参观上海国内重点或知名城市的建筑,让我们能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
并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并加深我们队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实习一共一周,即2011年8月20日至26日。
三、主要实习地点:上海新天地、外滩、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周庄古镇、中国国家馆。
四、实习内容:1. 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为一条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
“中西融合、新旧结合”的建筑理念,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在上世纪末,“上海新天地”工程曾做为当地地区的改造项目之一而开工建设,该建设工程依照“拯救如旧,保护历史,文化兴市”的思路,对该地进行保护性开放,以保留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并建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建筑。
今日的上海新天地,已宛然成为由石库门建筑与现代建筑组成的时尚休闲步行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
在建筑特色方面,这片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20 世纪20年代。
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其中自动电梯、中央空调、宽带互联网等一应俱全,处处体现都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在规划布置方面,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
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
南里则集中为购物娱乐休闲中新心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
凝固的乐章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设 计单 位 : 矶 崎 新+ 胡倩 工作 室 参 与设 计 : 矶崎 新 胡倩 高桥 邦 明 饭 岛刚宗 贾哗 宇 镰野 良亮 泽 村拓 明 沈 洪 良
李卓 曹 振宇 黄碧 芳 音 响顾 问 : 永 田音 乐设计 美 国事务 所
设 计 时间 : 2 0 0 8
竣 工 时间 : 2 O l 3 . 1 2 摄 影: 孙 翔宇
后退 , 进 而 丧 失 原 有 的 城 市 历 史 风 貌 。 本 方案力 求解决 这对 矛盾 , 采 用 了 以 植 物 即
软体 体量 来连续 墙线 的做法 , 使 视 野 相 对
开 放 的 同 时 确 保 街 道 氛 围 的 延 续 。 基 于 已 形 成 了将 近 百 年 的 历 史 风 貌 区 , 周 边 的建
是他 为上海 交响 乐团设计 的全新音 乐厅 ,
建筑位于 衡 山路复兴 路历史 文化风 貌区 ,
在体量 上 , 设 计 师 希 望 该 建 筑 对 周 边
民 宅 日照 、 景观 、 天 际线 等 因素 的影 Ⅱ 向 减 少
这 片 区域 中 的 建 筑 保 存 完 整 , 历 史 氛 围 浓 到 最 低 。 由于 音 乐厅 必须 由室 内 空 间容 量
因素 制 约 , 排 演 厅 A的 地 上 高 度 局 部 达 到
然而在 笔者看来 , 这 幢 建 筑 更 像 是 一 页 凝 1 8 m 。 为 降 低 建 筑 高 度 所 带 来 的 体 量 压 固 的 乐章 , 以一 种 静 态 的 形 式 展 现 了 一 种 迫 感 , 排 演 厅 A采 用 了曲 面 屋 顶 , 减 少 了地
趋 向 动 态 的 建 筑 理 念 。 在 设 计 中 建 筑 师 从 面 建 筑 高 度 。 墙 线 的连 续 对 历 史 风 貌 区 氛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附答案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附答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附答案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
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
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
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
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
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修订版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及答案(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①犹如乐团拥有大厅,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
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
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
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
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张铭;谷志旺;赵国林【摘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国内首例全浮建筑,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一个全混凝土结构的交响乐专用音乐厅.为实现高标准声效环境,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全浮结构的弹簧隔振体系施工技术、双层中空整体隔声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卓越声效的装饰装修营造技术以及机电系统噪声控制技术等工艺,使工程得以高质量顺利完竣,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经验.【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3页(P169-171)【关键词】上海交响音乐厅;全浮建筑;双层中空整体隔声;全混凝土结构;噪声控制【作者】张铭;谷志旺;赵国林【作者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2.21 工程概况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工程位于徐汇区复兴中路1380号闹市区段,周边环境复杂,东、西、北皆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为邻,南邻轨道交通10号线区间隧道,最近距离仅为6 m。
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建造过程中,国内外著名建筑、声学、剧场、施工等专业团队相互合作,打造了世界级水准的国内第一座全浮、全混凝土的高品质交响专用音乐厅,力求在声学上达到完美,同时在建筑上与周边历史风貌达到和谐结合(图1)。
图1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A厅内观2 工程难点1)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毗邻地铁线路,地铁振动对音乐厅声效影响明显。
为隔离振源,在整个音乐厅的底板下方安装了弹簧隔振体系,使上部结构形成悬浮体系,进而使音乐厅整体成为全浮式的房中房结构,国内首例“全浮建筑”也由此而来。
由于每个弹簧支座的设计荷载不同,弹簧支座及其柱墩的施工精度决定着每个弹簧支座分担的荷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弹簧隔振体系的施工精度控制是该工程首先面临的技术难点。
2)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采用全混凝土结构,屋顶为三维马鞍形曲面,弧度变化较为复杂,这为异形曲面的空间定位和混凝土浇筑带来极大难度;同时为达到较高的声学效果,演播厅底板、顶板以及四周墙体皆采用双层中空隔声结构,该类空腔结构不能使用常规的支撑和围护体系,且间距较小,工人操作空间少,模板支撑和拆除难度大。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附答案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理解附答案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
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
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
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
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
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
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效果图
室内实景图
音乐厅主厅
音乐厅主厅细部
演艺厅
演艺厅则以录音棚和室内乐的要求进行设计。这个厅拥有400座容 量,其中87座为固定座位,厅中央有12块等标高可升降平台,可 以根据需要调整舞台形状。如果要进行独奏音乐会,只需升起舞台 中央的部分,观众可以坐在四周,与演奏员“零距离”接触。这样 的划分满足了多样的演出形式,也为不同的演出需求提供了灵活便 捷的座位形式。演艺厅还配备了录像转播和录音设备,二层的空隙 可用移动反声管接上,形成封闭的录音棚,填补上海没有交响录音 棚的空白。
பைடு நூலகம்
地面地下停车
二层平面
1 排演厅A(2300人) 2 排演厅B(400人) 3 入口大厅 4 VIP入口大厅 5 办公室 6 卸货区 7 室外演艺广场 8 候场大厅 9 休息厅兼展示厅 10 地下停车场 11 设备用房 12 排练室 13 演职人员休息厅 14 资料库 15 演职人员候场厅 16 来宾演职人员休息室 17 下沉式庭院 18 更衣室 19 绿荫走廊 20 艺术绿篱
布局造型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呈马鞍形房子,由视觉观感柔 和朴素、简约大方的陶土砖作为外立面,以红与灰 为主色调的四种不同颜色随机分布,融入做旧效果, 使建筑上与周边的历史风貌达到最好的结合,是复 兴中路一带的全新地标景观。
布局造型
在保障音乐厅本身需要的前提下,建筑高度被尽量下放,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量 都是在地下进行,而主厅的最高处也仅达到17米。由于音乐厅的功能需求,建筑体 量无法再缩小,所以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议将音乐厅向后推移,前面留出一条软 墙绿篱,高1.5米,在第二层又做出4.5米高的绿廊,种植紫藤,明年就可以攀藤开 花,这样从街道以一定透视角度望去,石墙比例会得到调整,建筑立面表情再一次 叠加,既符合了人们步行街道的感官体验,也满足了视觉变化的享受。绿色还爬满 了造型起伏的阳台,由于同周边住宅楼最近的地方为音乐厅的办公区域,为了能让 居民和工作人员都不至感到冷冰冰的“一墙之隔”,阳台上的植物带充当了缓和剂。 目前整体的绿化覆盖率超过了30%。
地下一层平面
候场大厅实景
1 排演厅A(2300人) 2 排演厅B(400人) 3 入口大厅 4 VIP入口大厅 5 办公室 6 卸货区 7 室外演艺广场 8 候场大厅 9 休息厅兼展示厅 10 地下停车场 11 设备用房 12 排练室 13 演职人员休息厅 14 资料库 15 演职人员候场厅 16 来宾演职人员休息室 17 下沉式庭院 18 更衣室 19 绿荫走廊 20 艺术绿篱
总平面图
服务用房
演奏厅
音乐厅主厅 绿色长廊
入口门厅
功能区块
人行流线
车行流线
地面地下停车
一层平面
1 排演厅A(2300人) 2 排演厅B(400人) 3 入口大厅 4 VIP入口大厅 5 办公室 6 卸货区 7 室外演艺广场 8 候场大厅 9 休息厅兼展示厅 10 地下停车场 11 设备用房 12 排练室 13 演职人员休息厅 14 资料库 15 演职人员候场厅 16 来宾演职人员休息室 17 下沉式庭院 18 更衣室 19 绿荫走廊 20 艺术绿篱
音乐厅主厅
音乐厅主厅共设1200个座位,以传统的“鞋盒式”与现代的“葡萄园式”相结合。所谓鞋 盒式,即舞台与观众席明显分割,所有的观众齐齐朝一个方向观看演出,而随着座位的远 近不同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也会相异,许多传统的音乐厅都是采取这种模式。而葡萄园 式则是指观众席被分为几个区域,高低错落地排列在演出舞台的周围,典型的就是上海东 方艺术中心。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取两者之合体,配合声学测试,就是力求让每一个观 众席位都是“黄金座椅”。另外,主厅中的六块大型反声板及天花板还可利用高性能投影 装置呈现影像,共有十台投影机能够达到15000-20000流明(编注:光通量单位,一支蜡 烛在一个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的高清成像,一般的投影机仅为几千流明。
地下二层平面
立面图
剖面图
1 排演厅A(2300人) 2 排演厅B(400人) 3 入口大厅 4 VIP入口大厅 5 办公室 6 卸货区 7 室外演艺广场 8 候场大厅 9 休息厅兼展示厅 10 地下停车场 11 设备用房 12 排练室 13 演职人员休息厅 14 资料库 15 演职人员候场厅 16 来宾演职人员休息室 17 下沉式庭院 18 更衣室 19 绿荫走廊 20 艺术绿篱
常熟路
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项目功能:音乐厅、小排练厅 建设地点:上海复兴路1380号 设计时间:2008. 08建设时间:2009. 08用地面积:16300m2 基底面积:4890m2 总建筑面积:2万m2 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4层 建筑高度:18m 建设单位:上海交响乐团 方案及扩初建筑设计:上海矶崎新工作室 施工图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方建筑师:徐风、马长宇
1 排演厅A(2300人) 2 排演厅B(400人) 3 入口大厅 4 VIP入口大厅 5 办公室 6 卸货区 7 室外演艺广场 8 候场大厅 9 休息厅兼展示厅 10 地下停车场 11 设备用房 12 排练室 13 演职人员休息厅 14 资料库 15 演职人员候场厅 16 来宾演职人员休息室 17 下沉式庭院 18 更衣室 19 绿荫走廊 20 艺术绿篱
演艺厅
演艺厅的反声是通过3000多根看似观众席围栏的不规则反声管来实现的, 每根反声管都由填充有吸音棉的钢管和外包的木质材料制成。如果仔细观 察,会发现木皮的表面呈不规则状,管与管之间的距离、每一根管的粗细 都不同,都是为了达到一个不规则反射声音的效果。此外,演艺厅的墙面 向外倾斜5度,以使得墙面的橡木反声板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尽管音乐厅 以乐队的自然声为追求,但是仍然在墙面反声板上设置了扩音设备,负责 音乐厅建造工作的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周京华解释说,“这是考虑到民乐 演奏时,音高不同,通过扩音设备可以令两者更为和谐。”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建 筑考察报告
项目区位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位于复兴中路1380号,建筑面积为19950平方米,由1200座演奏厅和400座的
室内乐演奏厅组成。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由世界级大师矶崎新和丰田泰久领衔设,是国内第一个建在弹 簧上的“全浮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运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大厅内10个反声板可以同时投影 画面,与世界各地任何场地进行双向传输同步演出。室内乐演奏厅同时兼具3D录音棚功能,弥补上海没 有大型专业交响乐队录音棚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