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
★《穷人》
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
4.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5.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个地球》
2.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1.作者:落雪
2.重点问题: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点

1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朝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第七单元
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日寇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储备干脆失踪闲逛镌刻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长途跋涉大摇大摆无影无踪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学课件PPT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使其能够有理 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 说服他人。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尊重差异,接纳 不同,培养其开放、包容 的心态。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意见 不同是正常现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观点和立场。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和尊重他人的不同 意见,并尝试沟通 达成共识。
完成时间
建议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 立即完成作业,以巩固所 学知识和技能。
提交方式
学生可以将作业提交给老 师进行批改,或者在规定 时间内提交电子版作业。
要求与注意事项
独立思考
学生要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发 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同 学进行讨论交流。
注意时间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时间 ,不要拖延时间,以免影响后 续学习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表 达自己的观点时缺乏自信和准确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 中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 指导,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帮 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和准确性。
01
教剧
教学视频 教案
相关链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教案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意见不同 的情况。
步骤四
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建议和指导。
实践活动
活动一
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实际问题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不同
的意见,并尝试协商解决。
活动二
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可能出现 的意见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 练处理技巧。
活动三
反思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实践 活动中的表现,总结经验和不足, 以便今后更好地处理意见不同的情 况。
2020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一、易读错的字风簸(bǒ)菜畦(qí)排闼(tà)遨游(aó)璀璨(cuǐcàn)包裹(guǒ)盘踞(jù)恩赐(cì)滥用(làn)和蔼(ǎi)慷慨(kāng kǎi)渺小(miǎo)铁锹(qīao)耙地(pá)归宿(sù)淤泥(yū)松散(sǎn)肆虐(sìnüè)参天(cān)粼粼(lín)荡漾(dàng yàng)二、易写错的字天涯风簸茅檐排闼遨游包裹璀璨恩赐慷慨枯竭威胁资源滥用粼粼肆虐盘踞铁锹淤泥荡漾耙地三、多音字cān(参观)曲qū(弯曲)供ɡōnɡ(提供)参cēn(参差)载zǎi(记载)shēn(人参)zài(下载)qǔ(歌曲)ɡònɡ(供奉)四、形近字涯—崖莹—莺篮—蓝资—姿慨—概滥—槛睹—堵五、近义词慷慨—大方节制—控制恩赐—赏赐毁坏—破坏舒服—舒适盘踞—占据指望—期望顺溜—顺畅凶猛—凶悍感叹—感慨六、反义词和蔼—凶恶渺小—伟大恩赐—乞求勇敢—胆怯枯竭—充足七、重点词语映入眼帘相互交错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群星璀璨茫茫宇宙资源枯竭遨游太空别无去处生态环境波光粼粼盘踞之地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绿风荡漾山川共存日月同辉八、词语搭配【形容词】(晶莹)的球体(蓝色)的纹痕(薄薄)的纱衣(严重)的威胁(遥远)的事情(参天)的杨柳(绿色)的波浪(粼粼)的波光(险恶)的地方(可敬)的老伴(了不起)的奇迹(松散)的地(绿风荡漾)的小院(和蔼可亲)的母亲【副词】(静静)地躺着(不紧不慢)地说(恭敬)地补充第六单元知识点一、字(1)难读的字绕(rào) 慨(kǎi) 蔼(ǎi)(2)难写的字簸:注意右下是“皮”,不要写成“支”。
涯:左窄右宽,右边“厂”下是两个“土”。
裹:外面是“衣”,里面是“果”,不要少写左下的“丿”。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归纳(从第1单元到第8单元共16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字词易读错字“裳(shang)”“蒙(měng)古”“单薄(bó)”易写错字“雅”: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
“襟”:左边是“衤”,不是“礻”。
重点词语草原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彩虹马蹄蒙古包热乎乎奶豆腐礼貌拘束干部举杯羞涩感人会心微笑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愁怨顺心平淡建德江惊鹊鸣蝉二、句子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三、课文理解《草原》作者老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依次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丁香结》作者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又由丁香结引发了人生思考,表达了作者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描绘了秋江暮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和孤寂愁闷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西湖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幻神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之年的喜悦。
《花之歌》作者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与凋谢,展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赞美了花向往光明、不顾影自怜的精神。
四、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词句段运用: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读一读,说说下面的句子分别描写了什么,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书写提示:学习如何在横格中书写。
日积月累:积累有关过故人庄的诗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课文概述∙《七律·长征》: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考点训练手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考点手册、杜甫,字,一生忧国忧民,被称为“”有《绝句》,我能写出来:,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他写的《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之情。
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这场及时雨。
后面六句集中写“”。
野外一片,只有一点若隐若现。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吧。
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之情。
在他写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他写道:“黄四娘家花满蹊,。
流连戏蝶时时舞,。
”4、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我们学过他写的《清平乐·村居》,其中的名句是:“醉里吴音相媚好,?”这一册我们又学了他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充满乡村生活气息,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其中很有情趣的一句是:“明月别枝惊鹊,”5、《天净沙·秋》的作者是。
“天净沙”是名,“秋”是。
这首元曲,采用了“静动静”的结构,其中动态描写的句子是“”,色彩也很鲜明,描写色彩的句子是“,。
”这首曲动静结合,色彩鲜明,充满了诗情画意。
马致远曾写过《天净沙·秋思》,名句是:“枯藤老树昏鸦,”6、《太阳的话》作者是,太阳象征,借太阳之口,表达了、的心声。
7、《白桦》是俄罗斯诗人写的。
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表现了白桦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之情。
8、《我们去看海》作者是,这首诗中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海给我们的启迪是:9、《致老鼠》作者的作者是,这首诗充满,把老鼠当作朋友来写,希望老鼠改正缺点,爱,爱,地做事。
最后还想让老鼠和做朋友。
10、《爸爸的鼾声》这首诗也充满了和,字里行间充满了。
把爸爸的鼾声比作,鼾声停了,说成是。
这两首儿童诗启发我们:诗的题材无处不在,生活处处都有诗。
11、《给诗加腰》一文中,苏小妹加的腰是“”字和“”字,于是句子就变成了“,。
”和都夸她加得妙,“扶”字妙在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风的、柳的,风与柳的姿态,“失”字妙在准确地写出了月、梅的情景。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

一、掌握几个重点词语的音和形。
xiao sa chang yang peng pai yi wei()()()()lue sheng yi chou shan shan lai chi luo ri can xia()()()二、掌握一些文学常识。
1、《诗经·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2、《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诗,前者是中国作家所作,后者是俄国作家所作。
3、《春夜喜雨》是一首律诗,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特征,诗中没有一个字,却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心情。
4、《太阳的话》这首诗富有浪漫气息,诗中的“你们”指,“我”指。
5、读着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我们回想起同一朝代的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熟悉的诗歌。
四、掌握一些文学作品内容,并按内容填空。
1、朗读《我们去看海》这首诗,我能从诗句中体会到得感情。
2、《致老鼠》这首儿童诗真有趣。
小诗人把当成了,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
最后,小作者希望老鼠和交上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
3、《爸爸的鼾声》这首诗中,,小作者觉得爸爸的鼾声“就像是”;爸爸的鼾声停了,小作者又觉得“”,全诗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4、学习《诗中的“秋”》这篇,我总结出作者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一些方法:、、。
五、能向大家推荐一首诗词,并能说明推荐理由。
我要向大家推荐写的。
内容如下:。
我的推荐理由是:六、能给一些古诗词名句完形1、(),要留清白在人间。
2、稻花香里说丰年,()。
3、好雨知时节,()。
4、明月松间照,()。
5、洛阳亲友如相问,()。
6、忽如一夜春风来,()。
七、能根据语境恰当应用古诗词名句。
1、望着落叶轻吻大地的景象,你不由得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2、满池的荷叶青青,荷花妖娆,你会忍不住发出赞叹:()。
3、有的同学不爱学习,整天无所事事,你会劝说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翻译:回想当初出征时,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
如今回来路途中,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赏析: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①思:语气助词。
②矣:语气助词。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④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⑤昔:从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8)花重:花因沾着露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重:读作zhòng(因前句“晓看红湿处”,意在说花团锦簇,露水盈花。
花沾满露水,显得很饱满,花自然就重(zhòng)了。
“花重锦官城”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
(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翻译: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的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西江月①夜行黄沙道中②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③,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名(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鹊鸟)飞离树枝。
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⑤、见:通假字“见”通“现”,发现,出现,显现。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秋:题目。
③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④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⑥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⑦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⑧黄花:菊花。
⑨红叶:枫叶。
译文: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十分鲜艳。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小令,用飞鸿这一句,把静寂的景物和飞翔的大雁联系起来。
白草、红叶、黄花,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
《太阳的话》——作者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运用拟人的手法。
《白桦》——叶赛宁俄国诗人,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
《我们去看海》——金波,热爱大海、热爱生活
《给诗加腰》——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
“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高适: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寻陆鸿渐不遇》[唐] 皎然: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1、上古——口头歌谣
2、先秦——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又叫“诗三百”,《诗经》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
“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2)、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
3、汉代——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4、(汉末)文人五言诗
5、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6、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北朝民歌:《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7、唐朝——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诗佛”)、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元白(元稹、白居易)
李贺(“诗鬼”)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8、宋代——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9、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10、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