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十大特点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狼 说课稿

狼  说课稿

狼说课稿引言概述:狼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具有强大的狩猎能力和卓越的适应性。

本文将从狼的生态特点、狼的行为习性、狼的繁殖方式和狼与人类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狼的生态特点1.1 狼的栖息地:狼主要生活在北半球的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森林、草原、山地等。

1.2 狼的体型特征:狼的体型中等大小,体长约1-1.5米,肩高约0.6-0.9米,体重普通在20-80公斤之间。

1.3 狼的食性特点:狼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野生动物为食,如鹿、兔、鸟类等,也会捕食家畜。

二、狼的行为习性2.1 狼的社会结构:狼以群体为单位生活,每一个群体通常由一对领导狼、年轻一代的后代和其他成员组成。

2.2 狼的狩猎方式:狼采用集体狩猎的方式,通过团队合作来捕获猎物,通常会选择弱势的个体进行攻击。

2.3 狼的沟通方式:狼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沟通,包括嗥叫、身体姿式、面部表情等,以维持群体的稳定和协作。

三、狼的繁殖方式3.1 狼的交配季节:狼通常在每年的冬季进行交配,交配后的妊娠期约为60-63天。

3.2 狼的繁殖习性:狼普通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巢穴,雌狼会在巢穴中产下一窝幼崽,并由整个群体共同照应和保护。

3.3 狼的幼崽成长:幼崽出生后,它们会在群体的保护下逐渐成长,学习狩猎技巧和社会规则,直到能够独立生活。

四、狼与人类的关系4.1 狼的生态作用:狼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控制猎物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4.2 狼的保护意义:狼是濒危物种,其保护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4.3 狼与人类的冲突:狼与人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特别是在农牧区,狼会捕食家畜,导致经济损失和人畜安全问题。

总结:通过对狼的生态特点、行为习性、繁殖方式和与人类的关系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具有社会性和适应性的动物。

同时,狼的保护也是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狼》说课稿

《狼》说课稿

《狼》说课稿狼是一种具有高度智慧和社会性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狼的生态习性、狼的社会结构、狼的繁殖方式、狼的食性以及狼与人类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狼的相关知识。

一、狼的生态习性1.1 狼的栖息地:狼主要栖息在北半球的森林、草原和山地等地区,适应能力强。

1.2 狼的行为特点:狼是群居动物,具有高度的社会性,通常以家族群的形式生活。

1.3 狼的活动方式:狼通常在黄昏和清晨活动,具有较强的狩猎能力和适应力。

二、狼的社会结构2.1 狼的群体组成:狼群通常由一对繁殖成年狼、它们的后代以及其他年轻狼组成。

2.2 狼的等级制度:狼群内部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般由一对繁殖成年狼领导。

2.3 狼的合作行为:狼群通过合作狩猎、共同抚养幼崽等方式加强群体的凝聚力。

三、狼的繁殖方式3.1 狼的交配季节:狼通常在冬季交配,交配后的妊娠期为63-65天。

3.2 狼的繁殖行为:狼通常形成稳定的配对关系,一对繁殖成年狼会共同照顾幼崽。

3.3 狼的幼崽成长:幼崽出生后,会在狼群的保护下逐渐成长,学习狩猎和社会行为。

四、狼的食性4.1 狼的主要食物:狼主要以兔子、鹿类等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会捕食鸟类和啮齿动物。

4.2 狼的狩猎方式:狼通常采用群体狩猎的方式,通过合作捕捉猎物。

4.3 狼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狼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捕食者,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五、狼与人类的关系5.1 狼与人类的历史:狼与人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人类与狼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5.2 狼的保护与利用:狼的数量逐渐减少,逐渐受到保护,同时也有人类利用狼的皮毛和研究狼的行为等。

5.3 狼的形象与文化:狼在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既有崇拜,也有恐惧。

综上所述,狼是一种具有高度智慧和社会性的动物。

从狼的生态习性、社会结构、繁殖方式、食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狼的特点和重要性。

狼的保护和研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狼》语文教案

初中《狼》语文教案

初中《狼》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概括狼的形象特点。

2. 能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 能够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 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 故事的主题思想及教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狼的狡猾手段及其与人的智慧斗争。

2. 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 相关狼的图片或插图。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狼的形象特点。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语言魅力。

教师监督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3. 理解故事内容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a. 故事讲述了什么事件?b. 狼的形象特点有哪些?c.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是什么?4. 分析狼的形象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狼的形象特点,如狡猾、贪婪、凶残等。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狼的这些特点。

5. 领悟故事主题学生思考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如人的智慧可以战胜狡猾的狼。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正确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善良等。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续写故事,设想牧羊人如何利用智慧彻底消灭狼。

同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作文。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狼》这篇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狼 教案

狼  教案

狼教案狼教案【教案名称】探索狼的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 了解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动物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提问:大家知道狼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回答)2. 引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狼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了解狼的基本特征1. 观察狼的形态特征:身体长短、四肢强壮、短尾巴等。

2. 分组讨论:小组讨论狼的特征并整理出一个小结,然后共同展示。

三、了解狼的生活习性1. 观察狼的食物链:通过PPT或图片展示狼的食物链,让学生了解狼在食物链中处于哪个位置。

2. 观察狼的捕食方式: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狼的捕食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狼是如何捕食猎物的。

3. 观察狼的社会组织:通过PPT或图片展示狼的社会组织,让学生了解狼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生活在群体中。

4. 小组合作:分小组让学生模拟狼的社会组织,每个小组扮演狼的一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四、动手实践1. 设计实验: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设计一套实验来观察狼的行为,例如观察狼是如何合作狩猎的、如何保护幼崽等。

2.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享讨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回顾1. 教师总结:老师总结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动物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有点紧凑,学生在设计实验环节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思考。

下一次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进度。

初中精选语文教案狼优秀范文

初中精选语文教案狼优秀范文

初中精选语文教案——狼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狼》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狼的形象特征,认识狼的狡猾与贪婪。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优秀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2)通过狼的形象,教育学生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诱惑,保持善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狼》的内容,分析狼的形象特征。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方法。

(3)欣赏优秀范文,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1)狼的形象特征的分析。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狼的文学作品,如《小红帽》、《狐狸和葡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狼》,理解故事情节,把握狼的形象特征。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狼的形象特征的分析,互相交流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讲解,分析狼的狡猾与贪婪,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5. 优秀范文欣赏: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欣赏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

6.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尝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狼》,总结狼的形象特征。

2. 练习写作,尝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狼》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的掌握和狼的形象特征的分析。

2. 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3. 学生对优秀范文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狼的形象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狼的十大特点

狼的十大特点

狼的十大特点:一、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三、自知之明: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四、顺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五、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六、表里如一:狼也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猎物,而某些自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总在酒店饭庄里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七、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八、狼亦钟情:公狼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有独立能力。

而不像某些自诩为“唯一有感情”的动物,在妻子怀孕后,在外花天酒地.所以狼很不满人把那些不钟情的人称之为狼心狗肺!因为这不公平!!九、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十、自由可贵: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

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其实,我认为狼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他能够深深的了解自己,他的一生注定了是在原野中奔跑而不是在温柔之乡去享受生活,因此得以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他可以孤离于任何一个群体而不依赖于他人而生存,也可以在维护群体利益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气势:独立而不孤傲,坚韧而不乏温柔,展示个性而又顾全大局。

当它要做出一个决定去捕获猎物的时候,它会用敏锐的眼光快速的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以及捕获时机,出击的时候绝不拖泥带水,因此往往没有失手的时候。

它独自的忍受着寂寞的寒冬的考验,为的是有一天追寻到自己的梦想以及生命的价值之所在,同时,它也会在空旷的原野之中,静静黑夜的月光下凄厉的长吠——那是它对爱的回归的渴望,对梦想的呼唤,以及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向世人的呐喊。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狼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狼的基本概念。狼是哺乳纲犬科动物,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和智能。它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狼在自然界中捕猎、生存的智慧,以及狼群的社会组织结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狼的形象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作者对狼的态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狼的智慧表现,我会通过具体事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狼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动物保护和环境生态。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和认同。
综合来看,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这让我深感欣慰。然而,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未来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狼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问题的设置上还需更加精准,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
-写作手法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来塑造狼的形象,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口语表达:学生在讨论狼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可能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难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狼》教案设计参考范文

《狼》教案设计参考范文

《狼》教案设计参考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狼》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狼的形象特征,认识狼的狡猾与贪婪。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体会作者对狼的讽刺意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狼的形象特征。

(2)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狼》的背景及作者蒲松龄。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解决生字词。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狼的形象特征,总结狼的狡猾与贪婪。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分析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狼的象征意义。

5. 练习巩固:(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2)教师点评练习答案,总结要点。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强语感。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狼的形象特征和象征手法时的思考深度和创见性。

4. 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的十大特点
狼的十大特点:
一、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三、自知之明: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四、顺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五、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六、表里如一:狼也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猎物,而某些自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总在酒店饭庄里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七、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八、狼亦钟情:公狼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有独立能力。

而不像某些自诩为“唯一有感情”的动物,在妻子怀孕后,在外花天酒地。

所以狼很不满人把那些不钟情的人称之为狼心狗肺!因为这不公平!!
九、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十、自由可贵: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

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其实,我认为狼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他能够深深的了解自己,他的一生注定了是在原野中奔跑而不是在温柔之乡去享受生活,因此得以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他可以孤离于任何一个群体而不依赖于他人而生存,也可以在维护群体利益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气势:独立而不孤傲,坚韧而不乏温
柔,展示个性而又顾全大局。

当它要做出一个决定去捕获猎物的时候,它会用敏锐的眼光快速的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以及捕获时机,出击的时候绝不拖泥带水,因此往往没有失手的时候。

它独自的忍受着寂寞的寒冬的考验,为的是有一天追寻到自己的梦想以及生命的价值之所在,同时,它也会在空旷的原野之中,静静黑夜的月光下凄厉的长吠——那是它对爱的回归的渴望,对梦想的呼唤,以及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向世人的呐喊。

狼,使我们在饱经岁月的冲刷中得到深深的启示:我们可以没有爱,但绝不能放弃对爱的追求;我们可以没有幸福,但绝不能放弃对幸福的向往;我们可以暂时没有成功,但绝不能放弃自己的目标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象狼一样的坚定,象狼一样的奔跑,象狼一样的追求。

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何尝不学
一下狼的性格,让生命在奋斗中闪光!
有关狼的贬义词语似乎是很多,诸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色狼”,甚至“忘恩负
义”这个成语也是因了《中山狼传》的寓言才有的......这实在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假错案。

如果说狼吃羊被认为是凶狠的话,那么它生存的权利又是什么?如果说狼只有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才吃同类的行为是残忍的话,那么人类锦衣玉食时的自相残杀算是什么?那些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那些大规模的流血死亡,那些大批难民的流离失所又算是什么?却无端的想起了那个永远孤独落寞的萧十一郎,想起了风四娘或者沈璧君每次见到他时都能听到的那首无名歌曲:暮春三月,羊欢草长;天寒地冻,问谁饲狼?人皆怜羊,狼心独怆;天心难测,世情如霜。

坚强执着总是与孤独相伴。

曾经查阅了《汉语大词典》、《中文大字典》、《辞海》,却始终没有找到“色狼”这个词语。

佛教有句话说:色即是空。

物极必反?或许只有这样解释,才能合理的把狼和色连在一起。

其实,狼是这个世界上最忠贞的。

1963年,美丽的额伦草原上,三个猎人骑着快马追赶两只溃败的狼,三天里野狼和他们一直捉迷藏一样,时隐时现。

由于母狼前腿有伤,猎人
们终于在一道高高的山脊上撵上了这对狼夫妻。

猎人包抄着渐渐接近,公狼突然撇下了母狼跑开了,他打算引开猎人!猎人们一迟疑,母狼钻进一个最近的山洞,而公狼冲到断崖顶部,以一副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样子逼视着猎人。

就在猎人们举起猎枪扣动扳机的同时,公狼迅速转身跳下了悬崖。

之后,猎人们在那个洞口架起柴草,点火熏烟,母狼知道公狼已死,扒塌了洞穴,埋葬了自己。

在这天晚上,跳崖的公狼醒了,它受了重伤。

开始了艰难的爬行。

几天后,有人在山脊上发现了一只公狼,狼已经死去了。

死去的公狼身体很轻很轻,他爬到山脊,这段路程耗尽了他身体里的鲜血。

人们可以顺着一路的血迹清晰找到公狼的爬行路线。

公狼死了,他的身体正下方的沙土中长眠的是自杀的母狼。

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准确地找到土层下的母狼葬身地的,没有人知道他以怎样的毅力爬上山脊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

至少,我相信它是真实的,因为,只有狼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忠贞的配偶。

活着时从不分离,公狼若死,母狼绝不会另寻伴侣;母狼若死,公狼也不会另结新欢。

一夫一妻,至死不逾。

真情也许已是坠落的星辰,只有一刹那的光辉闪过;但真情也许更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也不能阻隔......
做个狼一样的男人,拥有一双犀利的眼,一颗忠贞的心。

为了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孤独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