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之重点字词句赏析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三课《蜀相、书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蜀相、书愤》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鉴赏诗歌的语言☆☆☆☆☆重点2分析诗歌思想内容☆☆☆☆☆重点3鉴赏诗歌写景技巧☆☆☆☆☆重点4 比较阅读《蜀相》《书愤》☆☆☆☆☆【重点详解】重点1: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点解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对字词、句和语言风格的鉴赏。
对字词的鉴赏,又称为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鉴赏诗句,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赏析。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考向】鉴赏《蜀相》的语言【例题】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答案】1.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
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
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2.“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四两句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3.用这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十分准确。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般说来,人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4.“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3)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心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
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嫰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仲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
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
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
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⑥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⑦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
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
她,是个残废孩子。
⑧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解析(1)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解析(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荷叶帽于君那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
在一家超市的二楼,一位年轻的父亲,穿着打扮显得干净体面。
他领着一位一两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聪明可人。
小男孩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支荷叶。
这支荷叶上面有根长的叶柄,可是叶子已经半干,软软地向下垂着。
小男孩翻来覆去看这把荷叶,一脸的兴奋,喜不自禁。
大概他从来没有见过荷叶,可稀罕了。
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
孩子的爸爸也微笑着看着孩子。
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看样子都认识他们父子俩,因为说话很熟络。
他们都看到孩子头上的荷叶,七嘴八舌地夸赞说:“这顶帽子真漂亮。
”“哪儿买的这么好看的帽子?借给我戴戴吧。
”“真好看!真好看!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又漂亮,戴的帽子又好看。
啧!啧!啧!”小孩子在众人的夸奖声中别提多美气啦,很骄傲地跟在父亲身后,脸上全是幸福。
在一步步下楼梯的时候,还特别小心地扶着他的令人眼红的“帽子”,唯恐掉了。
再走出去几步就到大街上,那位父亲停了下来。
也许他觉得小孩戴的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不合适,就想把这个别致的荷叶帽从小孩子头上拿下来。
可是小孩子死活不肯。
他拿下来,小孩子戴上。
他拿下,小孩子再戴上。
再后来小孩子干脆用手捂着,不让拿。
做父亲的也发了急,硬是从小孩子头上抢下来,扔在路边。
小男孩跑上前去捡,父亲的脚更快,早把帽子踢得更远。
小男孩还要去捡,父亲趁着小男孩还没有走到荷叶跟前,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那片荷叶被踩得面目全非。
这一切就在小男孩眼前发生,小男孩的哭声凄厉地响起来,可是还不愿放弃。
小男孩想把那个烂烂的荷叶帽捡起来——可是,已经烂得拿不起来了。
小男孩手拿着那支没有踩烂的叶柄,看着地上一片一片的碎叶,哭着不走。
他哭着蹲下身体,看看手中的叶柄,又看看地上的碎叶,哭得更伤心了。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四)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四)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知识点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析①天街:京城街道。
②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③胜:抵得上。
④皇都:帝都。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知识点2: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①东风:春风。
②镜:照镜。
③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④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座前传递消息的神鸟。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知识点3: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析①无言:默默无语。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一般:一种。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知识点4: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古以八尺为一寻。
千寻:形容高。
②闻:听。
③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④缘:因为。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知识点5: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解析①芳草:暗指故乡。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
③追: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④旅思:羁旅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关于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重点字词解释的重点难点阐释:1.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学习提纲2.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期末复习3.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4.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带解析答题技巧(3)

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带解析答题技巧(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猫金梦北京的冬天特别冷,空气中悬浮的每一个分子都带着凛冽的刀刃。
冬天来了,天也就黑得更早了。
我最怕的就是这个了。
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那种老式的小区,六层楼,没电梯,路灯时好时坏,不大的空地上紧凑地摆放着老年健身器材。
从大门口到我住的楼栋,需要经过一条细长的小路。
蜿蜒的小路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树影在漆黑的夜色里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张牙舞爪。
因此,冬天来临之后,在我眼里,我下班回家的路就变得十分凶险。
因为,我怕黑。
不知道是小区的物业大妈没有收齐上个季度的管理费,还是小区的用电压力太大,就在冬至的那天,我手里提着速冻水饺从公交车上下来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停下了脚步——这条可怕的小路,居然没有路灯。
我站在那里迟疑了很久,想要等等看,看会不会有人正好经过这条小路,这样我好能搭个顺路。
可十分钟过去了,我依然孤身一人傻傻地站在那里。
寒风不停地往我的袖口里灌,终于我鼓足了勇气,使劲儿跺了几下脚,然后掏出了手机,打开光源。
刚刚迈出步子,我就后悔了。
手机光源很微弱,我只要一移动,周围树的影子便也会跟着动起来。
这种效果和在电影院看3D的恐怖片一模一样。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吸引了我紧绷的神经。
“喵。
”我抬头看过去,是一只丰满的白猫,慵懒地卧在一旁低矮的围墙上,不注意的话,还以为是一团侥幸逃过阳光的积雪。
“嗨。
”我颤抖着声音叫它。
它似乎看穿了我的恐惧,无奈地站起,拱了拱身体,然后跳下围墙,走在我的前面。
我急忙跟上去。
就这样,它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
我看着它摇摆的胖尾巴,就再也注意不到两旁的树木了。
它一言不发地走着,一直到这条路的尽头。
在它无声的陪伴下,我也顺利地回到了家。
我吃着热乎乎的水饺,心里充满感激。
第二天,我拿了一些馒头和香肠放在包里。
晚上下班之后,果然看到了那只白猫卧在墙头等我。
看到我过来,它轻轻叫了一声,便又开始了陪伴我走夜路的旅程。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四: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含解析)

专题04 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考点解读★★根据所炼的词性而言,往往炼动词、叠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比较多,根据所炼之字在诗句中的位置来看,五言诗句以第三个字居多(如《题扬州禅智寺》中“青苔满阶砌”一句中“满"),七言诗句以炼第五字居多(如《戏答元珍》中“残雪压枝犹有”中“”字)。
★★技巧点拨★★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3、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经典例题★★一、【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
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
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
二、【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之重点字词句赏析

重点字、词、句的解读【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重点考查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综合考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
具体说来,要求如下:1.能理清思路,理解作品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文本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3.阅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阅读记叙文,理解作品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是关键所在。
技巧一:浏览全篇,把握主旨浏览全篇,把握主旨,是理解记叙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前提。
现代文阅读要“提高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读懂”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当然也是理解文句含义的方法。
如例文《一朵玫瑰花》中对“天堂,原来可以如此接近”一句含义的理解,《爱的力学》中对“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一句含义的理解,只需我们在阅读时,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其主旨,就不难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了。
技巧二:咬文嚼字,以点带面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字词的含义进而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例文《爱的力学》中“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中,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就要把握住句中的一个关键词“砸”,理解它的含义和作用—表现了从高楼下落的物体由于距离和速度所产生的极大作用力,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细节描写的深层含义了: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爱是灵魂里惟一的一种力。
这位父亲多么伟大,他深知去接女儿,可能将自己置于死地,但在那一刹那,他没有犹豫,非常果断,他将女儿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女儿受到一点伤害。
语文阅读题练字赏析

语文阅读题练字赏析语文阅读题练字赏析,主要是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欣赏,以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1. 选择合适的文章: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可以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富有哲理的现代散文。
2. 确定要赏析的字词:从文章中挑选出你认为用得精妙、有深意的字词。
这可能是形容词、动词、副词或其他类型的词。
3. 理解字词的表面意义:首先,弄清楚这个字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
这需要你查阅字典或词典,了解它的基本意义。
4. 分析字词的语境意义:在理解了字词的表面意义后,进一步分析它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
考虑这个字词是否传达了特殊的情感或观点,它是否对整个句子的意义有重要影响。
5. 探讨字词的表达效果:思考这个字词为何用得巧妙。
是因为它形象生动,能引发读者的联想?还是因为它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意图?或者是因为它在整个文章结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6. 总结与反思:完成上述分析后,总结这个字词为什么值得赏析,以及通过赏析你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或启示。
同时,思考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是否也可以运用这种精妙的表达方式。
7. 分享与讨论:与同学或老师分享你的赏析成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种交流,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8. 持续练习:定期进行阅读练字赏析,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敏感度和审美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提高你对文章的欣赏能力,还能增强你的语言敏感度和写作技巧。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题练字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字、词、句的解读【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重点考查我们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综合考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
具体说来,要求如下:1.能理清思路,理解作品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文本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3.阅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阅读记叙文,理解作品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是关键所在。
技巧一:浏览全篇,把握主旨浏览全篇,把握主旨,是理解记叙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前提。
现代文阅读要“提高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读懂”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当然也是理解文句含义的方法。
如例文《一朵玫瑰花》中对“天堂,原来可以如此接近”一句含义的理解,《爱的力学》中对“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一句含义的理解,只需我们在阅读时,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其主旨,就不难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了。
技巧二:咬文嚼字,以点带面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字词的含义进而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例文《爱的力学》中“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中,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就要把握住句中的一个关键词“砸”,理解它的含义和作用—表现了从高楼下落的物体由于距离和速度所产生的极大作用力,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细节描写的深层含义了: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爱是灵魂里惟一的一种力。
这位父亲多么伟大,他深知去接女儿,可能将自己置于死地,但在那一刹那,他没有犹豫,非常果断,他将女儿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女儿受到一点伤害。
技巧三:把握修辞,揭示寓意有的句子因使用了修辞手法,意义就显得比较隐蔽一些,我们可从比喻、象征、拟人、反复等修辞意义中去理解句子的“句外之意”“言外之音”。
如例文《一朵玫瑰花》中写道:“因……因为妹妹能从床边的窗户看到这道玫瑰花墙,她每天都出神地看着这里。
有一天,她说:‘那里就是天堂吧,真想去那里闻闻天堂的气味啊!’”“就是那朵快要凋谢的玫瑰花,似乎轻轻一碰,花瓣就会落了的玫瑰花?”在这里,“一朵玫瑰花”喻指生活中我们极容易忽视的一些微小的“不美”的事物。
作者意在提醒读者:任何一种事物,即便是一朵快要凋谢的玫瑰花,同样能散发出“天堂”的气味,请珍爱生活中每一朵真实的“玫瑰花”!技巧四:联系背景,结合实际有的句子要与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
例如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就应该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封建社会进行理解。
本句描写的对象是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不能受到同长衫顾客一样的待遇。
混在“短衣帮”中,又穿着长衫,说明封建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不肯丢下这读书人身份的标志。
理解了“站着喝酒”和“穿长衫”的根源,就不难理解本句的含义了:主要在于揭示孔乙己思想意识和其所处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表现他迂腐寒酸的性格。
二、析中考,忆题型中考常见题型:1.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3.如何理解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4.请你对加点、画线的句子(段)进行赏析。
一般在中考阅读中占2-4分。
三、引方法,探规律1.关键词含义的答题技巧:(1)结合特色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2)注意赐予的感情色彩;(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
表述格式:关键词含义 = 字面义 + 语境义 + 扣主题2.关键句段含义的答题技巧:(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背景。
(2)要结合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分析。
(3)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
表述格式:关键句段含义 = 字面义(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语境义 + 扣主题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4.“一句话中某两个三哥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类实体的答题技巧: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因为(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为(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替换。
5.“一句(段)话在文中的作用”类实体的答题技巧: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内容上的作用包括“含义、思想感情”,结构上作用包括“呼应、过渡、伏笔、铺垫、总领、总结”等)表述格式:内容 + 结构 + 修辞效果补充:理解记叙文中某句话的深刻含义破解这个难点,首先要明白,命题虽然指向“深刻含义”,其实理解起来一直是从最浅层意义开始的。
所谓的“深刻意义包含四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句子最表层的含义;二是透过表层能直接分析出来的语句表意倾向;第三是横向联系语境,分析出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间接要表达的“真意”;四是揭示作者写这句话的写作目的——即要为表达什么主题服务。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概括这句话直接表达的表面内容是什么表达方式是记叙,就是回答这句话“记叙了什么”;表达方式是描写,就是回答这句话“描写了什么;表达方式是议论,就是回答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或者“阐述了什么”;表达方式是说明,就是回答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中的“什么”要既要指明“具体的对象”,又要指出语言表达指向这个对象的“哪个方面”。
例如: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依旧鹤发童颜。
这句话描绘了老人的外貌。
第二步,抓住表达核心,分析作者的直接表意倾向还以上面的句子为例: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依旧鹤发童颜。
“90多岁了”突出“老人年龄大”,“鹤发童颜”突出“老人身体健康,容光焕发,内心愉悦”。
在概括表意倾向的时候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表现人物的何种心理、情绪、心态。
只要涉及,就要全部揭示出来。
同时在概括事物特点时,要兼顾正面和侧面,不能只见正面,不见侧面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主要突出的是小草的生命力旺盛,同时也突出了泥土的坚硬,(反衬小草的生命力旺盛),不能只见小草,不见泥土。
第三步,结合语境,横向联系,分析作者间接要表达的“真意”例如《巴黎圣母院》中关于红衣主教的描述——相貌堂堂,衣着高贵得体,和他的丑恶行为联系起来,我们就会一下子明白,作者刻画他的相貌衣着,突出这种外在之美,真意在于反衬表现其内心的肮脏、丑恶。
第四步,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要为两个目的服务,一是结构,二是主题,因此分析前三个点的时候,要立足文章本身刻画的对象,而最后一点,要分析作者究竟要通过刻画、描写这个对象达到自己怎样的写作目的——是要书法某种情感,还是要揭示某个道理,是要赞美或批判某个人物的某种品质,还是要表达某种情趣追求。
例如朱自清写《春》最后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这句话直接描写的是春天给人的印象和感受,突出的是春天色彩之美、活力之美,抒发的是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横向联系没有产生“真意”。
回答这个问题,要按照这样四个步骤层层深入地加以分析,才能把问题答得全面、具体、深刻。
值得额外强调的是,在理解一句话的表面含义的时候,同学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子,在这里将他们归类讲解,一一给出具体的破解方法。
一是修辞类的句子——在解决表面含义的时候,要脱去修辞的外衣,把它变成平实的语言。
例如:她站在那里,像一株盛开的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它变成平实的句子就是——她长得很漂亮!二是矛盾类的句子——分别指出相互矛盾的点,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
例如: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近切,又是那样的茫远。
句子中“近切”和“茫远”对立统一,分别指出描写的着眼点,加入原句子,表面含义就好理解了——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清晰,让人感觉它是那样的近切,而声音又是那样的小,感觉又是那样的遥远.三是蕴含话外意的句子——将字面表达的含义和话外带出的含义都表达出来,字面意解说在前,话外带出来的隐形含义解说在后。
例如:该来的人怎么还不来?含义是该来的没有来,不该来的却来了!四是运用虚实转换的句子——将不能通俗理解的“实”的内容换为“虚”的内容,将无法通俗理解的“虚”的内容,转化为具体有形的“实”的内容。
虚实转换是唯一的方法例如:自从读了《唐吉柯德》以后,那位瘦高个儿骑士和胖仆人就一直伴随着我。
在这句话中,有三个影响含义通俗理解的三个“实”的对象,其中有两个人——瘦高个儿骑士和胖仆人和一个具体的动作——伴随。
试想,这两个人物都是中世纪的人物,能“伴随”我吗?显然这两个“实”的人代表着两种“虚”的抽象的品质,一是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一是对主人的无限忠诚的品质;而“伴随”这个“实”的、有形的动作,指的是虚的无形的“影响”。
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自从读了《唐吉柯德》以后,唐吉柯德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胖仆人对主人的无限忠诚的品质就一直影响着我。
四、考点清单:1.关键句(段)主要包括:(1)点明主旨的句子(段)(2)抒情、议论、描写的句子(段)(3)总结全文的句子(段)(4)引用的句子(段)(5)起承转合的句子(段)2.关键句(段)的作用记叙文开头句子(段)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记叙文中间句子(段)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例如: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画龙点睛,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例题: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2.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