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马工程版)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一、希腊哲学的起源1、前苏格拉底哲学:主要关注自然学和宇宙论,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等。

2、苏格拉底哲学:关注伦理学和人类学,以对话和质问的方式探究真理和美德。

3、柏拉图哲学:创立了理念论和灵魂三重结构,影响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

4、亚里士多德哲学:建立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关注实体、真理和逻辑原理。

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主要关注基督教信仰和神学,如奥古斯丁、拉克坦提乌斯等。

2、经院哲学:在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上,发展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如安瑟尔姆、阿奎那等。

三、现代哲学1、文艺复兴哲学:关注人文主义和人类自由,如伊拉斯谟、弗朗西斯·培根等。

2、经验主义哲学:关注经验和实践,强调观察和实验,如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等。

3、理性主义哲学:关注理性和演绎法,如笛卡尔、斯宾诺莎等。

4、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关注先验论和绝对精神。

四、20世纪哲学1、分析哲学:关注语言和逻辑分析,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现象学:关注经验和意识,探究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存在意义,探究人类的自由和责任,如萨特、加缪等。

4、后现代主义哲学:关注多元性和相对性,批判现代性和宏大叙事,如福柯、德里达等。

五、其他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1、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尼采:批判了基督教道德和现代性,提出了超人概念和永恒轮回学说,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对现代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探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观点、方法和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底蕴和精神。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第一篇: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一、西方哲学史七个重要板块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上帝存在的证明5、启蒙运动;6、康德的批判哲学;7、黑格尔(包括被黑格尔批判的哲学,费希特、谢林的绝对唯心论)二、复习重点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是”(Being)【解释】“是者”【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真理“去蔽”(P43)【解释】“美德即知识”(P48)【】柏拉图的四个比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码(P100)【】评价怀疑论(皮浪、休谟、康德的怀疑论)(人生的悬搁,不动心态度,人生的态度)【】上帝存在的证明(西方哲学史上的几个人、几种证明)(P126,140,158,216)【】上帝是什么?为什么要证明上帝的存在?为什么要对其怀疑?【】哲学与科学的关系?(P200)【解释】普遍怀疑【解释】普遍数学【简述】“我思故我在”?【简述】笛卡尔方法论的四条原则?【论述】为什么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人【要点:是奠基人;奠了什么基;以后的哲学是否在其基础上】【】白板说【】洛克: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P248)【】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如何理解?(P265)(感觉之外是否有世界存在、映像、印象)【】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三点)【】德国与法国、英国启蒙运动(哲学)的比较【】卢梭《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风俗的敦化》对我们的启示(P281)【】在工业化社会进程中人的地位?(结合三大启蒙运动)【解释】先天综合判断(使知识成为可能的东西)【】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称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的含义?【】康德哲学为何是批判哲学?【】传统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自我意识第一原则(费希特)【】天启哲学(谢林)(哲学要不要统一宗教?)【】人如何实现自由?如何在历史中自由?(《精神现象学》)第一章(导言、前序)【】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是”(Being)【】“S是”和“S是P”的区别:【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第二章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解释】本原第三章: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解释】“美德即知识”(P48)【解释】相(Idea)【解释】柏拉图“四线段喻”【】两个世界的划分和柏拉图的辩证法【】柏拉图的四个比喻一、“太阳比喻”二、洞穴比喻(两个领域及哲学家的使命)三、“灵魂马车”比喻四、爱的迷狂比喻【】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第四章:晚期希腊哲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玛(pneuma)【】评价怀疑论1、皮浪(前365-270)的怀疑主义:2、休谟(1711-1776)的怀疑3、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第五章:基督教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1、奥古斯丁: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2、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补充)4、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5、莱布尼茨: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古希腊罗马哲学●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指爱奥尼亚Ionia地区的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Ephesus,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

是希腊哲学的最初形态,第一次摆脱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哲学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万物的“本原”的问题。

●一、希腊哲学●1.希腊哲学概述:在西哲史,古代哲学也称为“古希腊哲学”或“希腊哲学”。

从古代希腊发源,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因而有时亦被称为“希腊罗马哲学”。

“罗马哲学”是希腊哲学的延续,实际上相当于希腊哲学的后期阶段,一般称之为“希腊哲学”●2.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1)希腊哲学产生的条件●①“惊异”和“闲暇”是两个必要条件。

●②希腊民族是一个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

●(2)希腊民族具有思辨禀性的原因●①政治层面的原因:希腊城邦社会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以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基本原则而形成,这种适应商品生产和公平交换所建立的城邦奴隶制国家,其政治形式必然会日益走向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制。

●②思维方式的原因:城邦生活中将普遍性的法律确立为不可动摇的圭臬的做法,使希腊人养成把抽象原则看得比感性生活更加具有本质性的思维习惯。

黑格尔认为,希腊的精神就是“尺度”和“限制”,将规定性给予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

●(3)哲学含义:哲学=爱智慧●①广义上,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可纳入哲学的范围,即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探索,是世界各个古老文化共同具有的。

●②狭义上,只有探寻事物一般原理、追问自然万物本原根据的知识,才能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即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希腊民族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

●注:亚里士多德对自己哲学的划分为:●①“第一哲学”是指关于“存在本身”or“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即实体哲学or形而上学;●②“第二哲学”指广义的物理学or自然哲学。

03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03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二、四因说
•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思考原因就是在追问“为什么”。对于事物 的运动,可以提出多少个“为什么”,运动就有多少种“原因”。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运动的四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运动的四 种原因。
一、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 续存在?
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
二、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 方式运动?
• 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对研究对象作了这样的定义: “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形式,这些形态或形
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与事物相分离。”就是说,自然是运动着的
事物的本性。他认为,毕达哥拉斯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
是与事物相分离的形式,不能成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必 须在事物之中研究运动变化的原因、原则和形态。
(3)自然哲学著作:《物理学》、《论灵魂》、《论生灭》、《动物 史》等。
(4)伦理学著作:《大伦理学》、《尼各马可了伦理学》、《政治学》 和1891年才发现的《城邦政制总汇》等。 (5)美学著作:《修辞学》和《诗学》。
第一节 物理学
01
02
运动的“三本原” 和“双重本质”
四因说
03
04
位置和时间
天界和地界
第四,用“分有”和“摹仿”来解释个别事物与理念的联系,也无济于事。 亚里士多德说:“把理念说成原型,其他的东西分有理念,那只不过是说空话, 带诗意的比喻而已。”
柏拉图的理念论把事物本质与事物分离开来,把普遍概念夸大为客观存在的精神, 反映了唯心主义的一般特征。亚里士多德找到并击中了柏拉图理论的要害,正如 列宁所说的:“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 唯心主义的批判。”
每一事物都占据自己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位移。当事物受到 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就会发 生位移。被挤出的事物又进入第三个事物的位置,造成位移的连 锁反应。在连续的位移中,事物彼此交换位置,每一事物都不会 丧失位置,每一位置中也不会没有事物。但因外力位移的事物内 也有朝向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的力量。事物在朝向自然位置移动 时作加速运动,如重物下落,空气上升;反之,它们在背离自然 位置时作减速运动,如重物上抛,空气下沉。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

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气有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

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有两方面:(1)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他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2)内在的本源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

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是根相互争斗的“恨”。

他用四根说来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

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理念:理念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统一性和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享和形式。

柏拉图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它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悬搁判断:“悬隔”即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因为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飞矢不动: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二分法悖论: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先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无穷的分割,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马克思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马克思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辩证的唯物论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

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唯物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或者: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辩证唯物论有两个基本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方法论:(1)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规律是客观的。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并为人类造福。

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二)唯物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原理总结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②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3、联系的多样性(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的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210105195242)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210105195242)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复习要点:通过本章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著作和重要哲学思想。

1、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和哲学起源发展的关系。

2、掌握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3、了解古代西方各主要哲学流派和主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

4、准确理解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复习内容: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一、伊奥尼亚学派二、南意大利学派第二节中期希腊哲学一、智者和原子论先驱二、原子论三、理念论的起源和发展四、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及对哲学历史的批判总结第三节晚期希腊哲学晚期苏格拉底学派二、晚期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哲学第四节古代罗马哲学重点内容:1、基本概念1.1本原或“始基”1.2原子1.3理念1.4数与和谐1. 5 “四因”1. 6 “存在”与“非存在”1.7 “四根”1.8 “形而上学”2、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22. 1 “水是万物的始基”2. 2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2. 3 “美在和谐”2. 4 “飞矢不动”2. 5 “认识你自己”2. 6 “学习就是回忆”2.7 “实体是不表述主体并存在于主体之外的”2.9 “幸福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精神的无纷扰”3、综合理解3.1哲学本体论的起源,自然哲学的历史价值3.2原子论与理念论的对立及其实质3.3先验论哲学对教育学的影响3.4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史的批判和总结3. 5 “原子论”的起源和发展3. 6 “伊壁鸠鲁主义”对伦理学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第二章基督教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复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督教和基督教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大致线索,理解经院哲学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实质,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质。

2. 8 “美德即是中道”31、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教义。

2、初步理解哲学和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3、明确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实质,理解人本主义的思想实质。

西方哲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提出水本原,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而后又复归于水。

2、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形者,认为事物的产生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者”中分离出来,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3、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本原说,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

气与水一样是自然物质,但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气存在但不可测量和无边无际,无孔不入也无所不包。

因此既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也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之物”的笼统性。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1、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本原说,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是有定形的东西,而最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发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数构成了一切变化不定之物共同的确定不变的东西,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

2、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认为火是万物本原,强调万物及其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

逻各斯:原意是“话语”,也由此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

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看到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原则,即作为万物本原的火与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奠基人,他的辩证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

(2)说明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

(3)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存在与非存在“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

”“存在”或“存在物”的特点:(1)“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

(2)“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

(3)“存在”是不变不动的。

(4)“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无际的或无定性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姓名:xx学号:xxxxxx第一编古代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题目:古希腊早期哲学时间:2019、09、12地点:15301授课:内容:一、自然哲学的划分从学派上划分:毕达哥斯拉学派米利都学派爱菲斯学派爱利亚学派原子论从地域上分伊奥尼亚地区各派哲学南意大利地区的哲学阿布德拉地区的原子论哲学哲学思想性质上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倾向哲学(一)泰勒斯论断:水是世界的本原主要哲学思想:1、关于世界的产生2、关于宇宙的形成与结构形成:汪洋——陆地——世界万物结构:大地浮于水上3、关于灵魂的思想:物活论思想简评:·“水是世界的本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命题,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正式诞生古希腊人开始用自然本身去说明万物的存在,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古希腊人力图在感性观察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去对自然的起源和统一做出理论上的抽象概括,宣告了人类理性的胜利理论局限: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这种特殊的,感性的事务,只能勉强说明世界的起源和构成,表现了哲学思考的朴素性2、展现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不自觉的理解(二)阿那克西曼德主要哲学思想:世界的本原是“无定”思想简评:“无定”比泰勒斯的“水”更有高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无定可分离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幼芽(三)阿那克西米尼主要哲学思想:气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生长过程关于灵魂的思想思想简评:稀薄和浓聚两种运动更能说明世界的生成,开辟了用量的不同来解释事务性质差异的新途径关于灵魂的观点表现出用感性物质形态来解释一切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四)赫拉克利特总体特征:流变主要哲学思想:1、万物变的本体和根基是火(火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生于火,一切又都归于火)2、万物变的普遍性3、变的原则和规律(火按一定分寸燃烧,按一定分寸熄灭)4、变的源泉或原因(对立面之间的对立与统一)5、变的总体特征(循环和平衡)思想简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系统阐述自发辩证思想的哲学家其辩证法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具有朴素性,自发性,神秘性,关于世界的循环流变观也是荒谬的名言搜集:一切皆流,无物常往,我们踏进有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题目:古希腊早期哲学时间:0920授课:内容: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主要生平主要思想:1、数本原论2、辩证法思想3、数生成论4、灵魂轮回论思想简评:辩证法思想1、承认运动本性2、认同万物和数所包含的对立原则2、把人的灵魂看作物质现象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意义:1、为后世西方宗教发展奠定了基础2、灵魂不朽,让人获得净化,升华,保持智慧状态{感觉灵魂灵魂轮回说{理性灵魂爱利亚学派(1)、色诺芬尼(2)、巴门尼德(3)、芝诺巴门尼德:主要生平:主要思想:1、存在论(本体论)2、认识论存在论:讨论万物中不变的事物1、存在是唯一的,不可分割的2、存在时永恒的,非生成的3、存在是不动的4、存在是完满的5、存在是超感性的,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存在———存在的事物物质——物体凡是一切肯定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是的东西,都不是“非存在”而都是存在“非存在”一方面指无或没有;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指不具真正存在性的东西即变动不局的感性事物。

本质特征: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认识论1、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2、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一定存在3、存在和非存在同一又不同一(赫拉克利特: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思想简评:以“存在”作为万物的基础,是对古希腊哲学第一次对本原问题的最高理论概括,标志古希腊哲学思辨性质正式出现第一次突出强调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提出理性高于感性,真理优于意见思维方式上,开创了西方哲学思辨中的逻辑论证主要方法题目:古希腊早期哲学时间:2019、10、16地点:15301授课:内容:一、恩培多克勒(约前495-435唯物主义者哲学,深入内在事务变化结构来解释世界发展变化)主要生平: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多元论哲学家主要思想:本体论---四根说(水、土、火、气)生成论---爱恨说(争吵和友爱----爱与恨的合力与斥力导致了水、土、火、气的分分合合,爱和恨是内因)认识论---流射说与同类相知说(同类别的流射物刺激同类型的感觉器官后产生相关器官的感觉-----机械唯物主义的反应论)思想简评:1、思想没有科学的根据,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猜测2、“六根”让其思想本元太多,难以让人信服二、阿那克萨哥拉(约前500-428,曾子时期;20岁到雅典,思想受雅典经济文化影响)主要思想:本体论---“种子说”即构成万物最小的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本质特征:永恒存在,不生不灭。

种类、数量、分割等方面无限制。

根本性质相同。

感性存在,肉眼无法感知。

生成论---“奴斯说”即心灵、精神上的力量认识论---“同?类相知说”思想简评:他是第一个把希腊以外产生的哲学带回雅典的人。

是雅典的第一个哲学家。

三、德谟克利特(约前435,原子论主要代表人物,与苏格拉底同时代)主要思想:原子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论断:“原子—虚空”是万物的产生和统一基础原子的特性:1、最小微粒,不可再分2、永恒存在,不生不灭3、内部充满充实,没有虚空4、数量无限5、原子之间有形状、秩序和位置上的区分6、不能被感觉直接把握,只能用理性去认知7、在虚空中存在并永恒运动宇宙产生论---认识论---影像说灵魂学说(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由精细的原子构成,并且能够使动物运动)幸福论:心灵的幸福快乐、肉体的幸福快乐思想简评:1、是一种内因论,发展了赫拉克利特关于必然性、规律性的思想,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对神话迷信的创世说给予了沉重打击2、局限:只承认必然性的存在而否认偶然性,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原子如何能发生碰撞并形成万物,机械论色彩虚空和旋涡运动没有解释清楚运动的真正原因,有滑向唯心主义隐患第二章: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希腊哲学古典时期第一个转向:自然—人为)第一节:智者派(具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智者:教授辩论的人)一、普罗塔哥拉(西西里岛人,约前483-375,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与墨子同时代)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思想简评:正、第一次在哲学中突出人本身,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思乡倾向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为普通公民行使民族权利提供理论依据反、过分强调感觉而忽视了理性抽象在认识中的作用,易致诡辩论二、高尔吉亚(西西里岛人,约前483-375)主要思想:用逻辑论辩的方式来批判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批判存在论:天物存在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说出来告诉别人题目: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时间:2019、10、17地点:15301授课:田方林内容:第二节:苏格拉底(雅典人,约前468-399 与孟子同时代,世人主要通过其学生色诺芬尼和柏拉图来了解他的思想)主要思想:哲学思考的理论背景哲学思考的起点目的论世界观---相对于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原子碰撞形成世界观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美的善善即是最终和最高目的善是人的本性,任何人都不能违反最高的善就是神德性论--------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是”==(理性)==“应该”事实价值即使有人知善而作恶,知恶而故犯,那也是因为他在当时估量作恶对他来说更显得善,所以才做出如此选择方法论---从总体过程来看:问---答---问……===问答法从总体形势来看:“协助生产”……===精神助产术方法步骤的实施:反讥---归纳---诱导---定义思想简评: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人心灵中的德性哲学思考的起点:认识你自己。

外在方面:世界,内在方面:德性题目: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时间:2019、10、24地点:15301授课:内容:小苏格拉底学派(除柏拉图以外的苏格拉底的其他弟子)一、麦加拉学派(创始人:欧布里德)欧布里德:主要思想:把苏的“善”和艾利亚学派“存在概念等同看待善即是存在,一种道德方面的唯一、不动而永恒的实在为了论证感性事物的不真实性,他提出了几个著名的论断谷堆辩---一粒稻谷不能叫谷堆,一直放,到某一粒时就叫谷堆。

为什么突然到某一粒就叫谷堆了秃头辩---拔头发,一直拔,突然就能叫做秃子了。

为什么突然到某根头发就能做秃子了有角者辩---一个人没有失去的东西就等于拥有的东西隐藏者辩---一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能够认识他,但当他站在门外时,我们就不能认识他说谎者辩---来自克里特岛的人来到雅典,说克里特岛上的人都在说谎。

他说的是真是假以上论辩目的在于表达:人们通常所讲的特殊事务、所得到的的种种特殊认识与知识是不真实的,所以不能给出单纯明确的答复二、居勒尼学派(创始人阿里斯提波)主要思想:一切都只以感觉为基础的快乐主义把苏的“善”规定为个体的快乐厌恶思辨抽象而注重实用主要影响:以感觉为基础的快乐主义把善理解为肉体寻找快乐,愉快,以感性为基础三、犬儒学派(倡导抑制过多的过分的欲望需求,创始人:安提斯太尼)代表:第欧根尼主要思想:把苏的“善”规定为节制、禁欲德欲即是节制,自制主张人因当按照自然而生活犬儒主义:按照自然的方式生活,不惜像狗一样生活主要影响:对晚期希腊斯多亚主义深有影响第四节:柏拉图(雅典人,约前427-347,商鞅时期)思想发展:早期,记述和阐发老师的哲学思想。

中期,构建理念论。

晚期,修正和完善理念论主要思想:理念论:原本为---一切事物中挖掘出的事物的共同性柏拉图认为:脱离和先于可感事物的客观实在,事万物的本源或模型,是世界万物追求的目标和赖以产生的动因柏拉图认为的理念的特征:永恒不变性、客观实在性、本原性、一和多的统一,等级性,超感性。

柏拉图认为最高级、最完美的理念是善回忆说:模仿创世说:主要著作:《国家篇》、《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正义(受苏之死的影响)讨论的思路:正义和不正义究竟是什么好的城邦生活必须要有好的流治者和臣民如何培好的养流治者和臣民什么是城邦的正义什么是个人的正义以上城邦理想如何实现题目: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时间:2019、11、07地点:15301授课:内容:柏拉图理想的国家图景(政治伦理学说)理念论(中期的本体论)原本:一类事物中挖掘出事物的共同性柏拉图认为:脱离和先于可感事物的客观实在,是万物的本元和模型,是世界万物追求的目标和赖以产生的动因。

模仿说和分有说:理念就是本身、善本身、大本身之类的东西理念是世界的根本原因或本体理念是具体事物分有或模仿的对象回忆说(认识论)模仿创世说(宇宙生成论)神—--理念、基体、场所---世界后期对理念论的修正影响:早期学园:前4世纪中期---前3世纪中期,注重数学研究中期学园:前3世纪中叶---前1世纪,引进了怀疑主义晚期学园:前81年---529年,走上了新柏拉图主义道路第五节:亚里士多德主要思想:科学分类思想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三个含义---亚里士多德的一本书名、狭义的本体论哲学、与辩证法相对---研究存在本身(一)、存在论1、对存在本身的追问----“存在之为存在”或“存在的本质”2、“存在”的各种表现-----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和遭受(存在的十种表现形式)3、问题的转化-----“存在是什么”—“实体是什么(二)、实体说早期《范畴篇》的分析实体的特征:不能表述主体,只能用作主词、具有独立存在性、是变中的不便,具有稳定性实体的序列:第一实体:个别事物第二实体:种属(三)四因说含义:指一切感性事务存在和生成的形而上学根据和条件质料因(能动)---外在形状和内在本质铜(以雕塑为例)形式因模型(更具有能动性,实体性)目的因(三个都是被动)雕塑者动力因雕塑的影响(四)、神学质料---形式……最纯粹的形式潜能---现实……最高的现实运动---目的……最终的目的神(理性推断的终极阶段---存在本身)动力---动力……最初的动力存在---实体……最高级的实体自然哲学实践哲学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哲学题目: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时间:2019、11、13地点:15301授课:内容:第三章:希腊晚期哲学第二节: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351-前270年,雅典人)主要思想:(一)、准则学主要内容:研究真理的标准及获得途径真理的准则:感觉预知和情感(二)、自然学讨论的落脚点在人类的精神世界---像原子一样支撑事物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认为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没有部分,却不可分他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发展:宇宙由物体和虚空构成、原子形状有限,虽不可分,但有其部分(伊)原子有重量和有偏斜运动------原子碰撞产生运动(德)(必然直线)(偶然偏斜)生成万物生成万物(三)、伦理学----解决人生幸福的缺失人生问题:幸福缺失什么是幸福?1、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2、快乐包括肉体和精神上的快乐3、真正的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怎样追求幸福?1、认清死亡(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2、适度追求快乐3、重视友爱4、社会契约伊壁鸠鲁把欲望分为:基本欲望和人为欲望第三节:怀疑主义麦加拉学派(约前4世纪后半叶创立)皮浪---保持对现象世界的观察悬疑的态度、否定任何判断第四节:斯多亚学派(画廊学派)思想主题:如何使人类生活与宇宙一样有秩序芝诺(前336-前264)主要思想:论城邦:重新定义城邦逻辑学:辩证法和修辞学物理学:被动的原则(质料)和主动的原则伦理学:德性即是按照本性或自然而生活第五节:新柏拉图主义(前3世纪-前5世纪)学派特点:思想来源上的折中主义本体论上的神秘主义认识论上的直觉主义伦理观上的人神合一主要代表:思想先驱是斐洛,最主要的代表是柏罗丁柏罗丁(普罗提诺,204-270)新柏拉图主义主要思想:改造柏拉图的“理念论”流溢说与灵魂关照说:流溢说(本体论)与灵魂关照说(认识论)(世界生成的过程)太一---理智---灵魂----具体事务绝对的完满流溢认识世界的过程(从右至左)世界生成过程(从左至右)第二编中古哲学第四章教父哲学第五章经院哲学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哲学二、社会背景(罗马帝国残酷镇压)三、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四、基督教哲学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基督---一种头衔和称号(信仰耶稣)耶稣---上帝拯救(复活的人)犹太教—基督教成立---基督教合法化---基督教升为国教---《圣经》成为最高权威---基督(313年)(392年)393年希坡会议和397年迦太基会议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054年)基督教哲学:古希腊哲学的遗产第四章教父哲学一、教父哲学的概述早期”教父学”的代表德尔图良(约公元160年--230年)生于北非迦太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