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思维的例子

合集下载

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训练

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训练

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训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抽象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核心之一,更是需要从小培养。

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抽象思维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抽取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在小学数学中,抽象思维无处不在。

例如,数字的概念就是一种抽象,从具体的物体数量抽象出数字符号;几何图形的认识也是从实际物体的形状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特征。

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直观的形象,而是能够运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进行思考和推理。

这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以及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

在低年级,他们主要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思维,对于具体的事物和情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仍然需要以具体的例子和经验为支撑。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可能在某些问题上能够进行抽象思考,但在遇到新的、复杂的问题时,又会回到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逐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1、利用直观教具和实际生活情境直观教具如实物、模型、图片等,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通过摆放积木或画图形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同时,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抽象思维能力。

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计算路程和速度的关系等。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观察和比较是培养抽象思维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抽象思维_如何培养是最好的方式

什么是抽象思维_如何培养是最好的方式

什么是抽象思维_如何培养是最好的方式抽象思维属于人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它指的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判断、推理、演绎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什么是抽象思维呢?如何培养抽象思维本文是小编整理抽象思维的资料,仅供参考。

什么是抽象思维什么是抽象思维呢?这个本身就是个抽象的问题。

下面店铺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抽象思维。

这个例子是数学学习上的。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不同,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概念,而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

比如:一个杯子+一个杯子=2个杯子(形象)——〉1+1=2 (抽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什么区别?“幻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有本质的不同特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具有某种普遍性绝对性,而“幻象思维”没有。

譬如,一棵树在路边,有着绿色的树枝。

我们看到了,我们经过“形象思维”与自己潜意识里储藏的内容经过思维过程的鉴别后反映的结果就是“一棵树在路边,有着绿色的树枝。

”而不是“两条鱼在海里,长着红色的鱼翅。

”任何一个“形象思维”都是这个结果,这就是“形象思维”的普遍性绝对性。

而如果树上是三根树枝,我们经过“抽象思维”“1”加“1”加“1” 与自己潜意识里储藏的内容经过思维过程的鉴别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树上有“三根树枝” ,而不是两根或四根。

任何一个“抽象思维”都是这个结果,这就是“抽象思维”的普遍性绝对性。

可是“幻象思维”则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潜意识储藏的内容”经过“幻象思维”后所得出的“思维”结果就不相同。

一个心情感伤的人,这树经过“幻象思维”时通过他“此时”潜意识里感伤的内容储备鉴别后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一棵树象一个孤零零的人站在路边,绿色的树枝是他擦眼泪的手臂”(请不要把它当作文学语言,它是思维的客观内容);开心的人则会完全不同,读者可以自己根据经验想无数种结论。

这里,由一个“象”在“幻象思维”中产生的是另一个“象”,它们不具有如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过程中的“树” 就是“树”或“三根枝”就是“三根枝”的鉴别后反映的“普遍性”的“必然性”结果。

如何在五年级数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在五年级数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在五年级数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和思维挑战的学科,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抽象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一、利用直观教学,搭建抽象思维的桥梁五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表象,从而为抽象思维的形成搭建桥梁。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通过观察、测量、折叠等活动,直观地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和大小,进而理解表面积的概念。

在计算表面积时,引导学生将模型展开,让他们清晰地看到每个面的面积,从而总结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又如,在教学小数的乘法时,可以通过展示价格标签、购物小票等实际物品,让学生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将小数点的移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原理。

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观察是思维的窗口,比较和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学现象,比较不同数学对象之间的异同,分析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通过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底、高和面积,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再如,在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给出几组不同的分数,让学生观察分数的特点,通过通分、约分等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和验证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思维的例子

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思维的例子

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思维的例子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1.注意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和运用抽象思维时要注意以下五点:(1)要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概念、理论和概念体系;(2)要掌握好和用好语言系统;(3)要重视科学符号的学习和运用;(4)与思维的基本方法密切配合运用;(5)与抽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及其派的方法联合训练,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较佳效果。

2. 抽象思维法在学校学习中有其应用特点抽象思维是大脑左半球的主要功能。

在目前学校各门课程学习活动中,大量地进行读、写、算,即阅读、写作、计算、分析、逻辑推理和言语沟通等,其过程主要是以语言、逻辑、数字和符号为媒介,以抽象思维为主导。

这些活动都是着重于左脑功能的发展。

据有关方面的材料证明:在目前教学上,运用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的几十倍。

抽象思维在教学中占有绝对优势。

一方面,这说明抽象思维在学习科学知识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说离开抽象思维就无法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要搞好学习必须发展大脑左半球的功能,重视言语思维能力,学会并善于运用抽象思维方法,这也是学习成功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重视不够,忽略了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挥,这也是教育中的严重不足。

3.培养个人的统摄思维能力思维过程是一清晰逻辑的思考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的、由浅入深和由少到多的认识过程。

在这种思考认识过程中,就需要借助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所谓统摄思维能力就是通过综合和概括,借助概念反复把握事物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的思考方式的表现。

把大量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实和观察概括为内涵更集中的概念,并用清晰而简洁的符号加以标识,这是科学发展的形式。

初中生要抽象思维能力要怎么培养

初中生要抽象思维能力要怎么培养

提高思维能力的小办法1、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方法,就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个性概括出共性的一种思想方法。

又包括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两种。

完全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就是通过考察某事物的全部对象而得出该类事物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思维方法。

虽然,在客观上,这种思维方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思维方法,但是,实际运用中却有很多局限性:(1)在进行完全归纳推理时,必须对该类事物每一个个别分子都进行考察。

这就要求该类的个别分子的数量必须是有限的;如果是无限的,就不能进行完全推理。

例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矛盾的”这个结论就无法通过完全归纳推理而得出。

(2)在进行完全归纳推理时,即使该类的个别分子的数量有限,但也不能太大,因为实际上是不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获得结论的。

例如,“世界上所有的学生都是会写的”这个结论,就不能从完全归纳推理中获得。

(3)如果认识对象是人们正在探索的陌生的领域,而对对象个别分子的数量又不确切了解,这样也仍然无法进行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做出该类事物都共有某一属性的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又有两种:一种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思维方法;另一种是科学归纳推理思维方法。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思维方法,就是在认识事物时,发现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而没有发现相反的情况 ,就得出某类事物应有某种性质的结论。

换句话说,简单枚举方法就是以人们的经验认识为主要依据,从某种事例的多次重复又未发现反面事例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内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医学宝典,在《内经》的《针刺篇》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去打柴,一次,不慎碰破了脚趾,出了一点血,但他却感到头部不终了。

当时,他没有在意。

后来,他头痛病复发了,又偶然碰破了上次碰过的脚趾,头部的疼痛又好了,这次引起了他的注意。

所以,以后凡是头痛复发时,他就有意地去刺破该处,结果,都有减轻或抑制头痛的效应,这个樵夫所碰的部位,即现在所称的“大敦穴”。

2019年什么是抽象思维_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抽象思维.doc

2019年什么是抽象思维_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抽象思维.doc

2019年什么是抽象思维_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抽象思维篇一:什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相关书籍形象这一概念,总是和感受、体验关联在一起,也就是哲学中所说的形象思维。

另一个与形象思维相对应而存在的哲学概念——逻辑思维,指的是一般性的认识过程,其中更多理性的理解,而不多用感受或体验。

目录形象思维编辑本段基本介绍所谓形象思维,也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形象,是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的,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感情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像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叫艺术思维。

编辑本段作用简介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除了使用抽象思维以外,也经常使用形象思维。

在企业经营中,高度发达的形象思维,是企业家在激烈而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高层管理者离形象思维开了形象信息,离开了形象思维,他所得到信息就可能只是间接的、过时的甚至不确切的,因此也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理论思维指以科学的原理、概念为基础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例如:用“水是生命之源”的理论来解释干旱对世界万物的影响。

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

”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例如,物理学中所有的形象模型,像电力线、磁力线、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枣糕模型或卢瑟福小太阳系模型,都是物理学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产物。

什么是抽象思维培养抽象思维的方法

什么是抽象思维培养抽象思维的方法

什么是抽象思维培养抽象思维的⽅法 抽象思维⼈们在认识活动中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那么你对抽象思维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抽象思维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抽象思维的基本介绍 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反映,使⼈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

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分析、综合、⽐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

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

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思维,进⽽再由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概念——只有到了这时,丰富多样、⽣动具体的事物才得到了再现,“温暖”取代了“冷冰冰”。

可见,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是相对⽽⾔、相互转换的。

只有穿透到事物的背后,暂时撇开偶然的、具体的、繁杂的、零散的事物的表象,在感觉所看不到的地⽅去抽取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形成概念,才具备了进⼀步推理、判断的条件。

没有抽象思维,就没有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

然⽽,抽象思维不能⾛向极端,⽽必须与具体思维相结合,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抽象思维的要点 ⼈的现实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织在⼀起的混杂状况,由于形象思维的⼲扰,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和刻意地追求⼀个相对完整的抽象思维过程,你的思维就必然是断断续续和凌乱的,你的决策或判断就只能是盲⽬的和没有依据的,你的⾏为带来不利结果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在过去,⼈类⾏为对⾃然界和⼈类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允许试错的空间很⼤,⽽在现代社会,⼈类⾏为改变⾃然界和⼈类社会⾃⾝的作⽤⼒已⾮常巨⼤,有些错误⾏为导致的有害结果甚⾄是不可逆转的。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哎呦喂,说真的,让我来谈谈学习数学怎么提高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真是难为我了,毕竟我当年可是数学课上最爱“开小差”的捣蛋鬼。

不过,最近我女儿上了小学,陪她做数学题的时候,还真发现了一些门道。

就说最近数学课上学的“加减法”,你说数学老师怎么就偏偏爱出些“奇奇怪怪”的题目呢?比如,一道题是这样的:> “小红有5颗糖,妈妈又给了她3颗,小红现在有几颗糖?”讲道理,这题你说难吧,也不难,就是5加3等于8嘛,一分钟就能算出来。

但是,老师偏偏要让孩子画图来解答,还要写上解题步骤。

你说奇葩不奇葩?你说老师这不是故意为难孩子吗?但是,孩子在画图的时候,就必须先弄清楚每个数字代表什么,5颗糖代表什么,3颗糖代表什么,然后要把它们“加起来”,才能变成8颗糖。

这一个“加起来”的动作,就让孩子理解了“加法”的实际含义,也让孩子从抽象的数字中,找到了具体的对应关系。

而且,孩子在画图的过程中,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比如,“小红本来有5颗糖,现在又加了3颗”等等。

这就像是在用自己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符号翻译成日常的语言,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所以,你看这看似简单的一道题,老师却通过画图、写步骤等方式,让孩子一步一步地进行推理,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通过抽象的符号找到具体的对应关系,不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吗?当然,数学学习不只是靠做题,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观察。

比如,我最近陪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发现孩子对“折扣”特别感兴趣。

我们买了3盒牛奶,原价每盒5元,打八折,也就是便宜两成,每盒就便宜了1元,一共便宜了3元。

孩子就问,为什么便宜了三元呢?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思考,用笔算出来为什么要便宜三元。

孩子开始思考,并用笔算了一下3乘以等于,然后用5减去,得出了。

我问他,结果是多少呢?孩子说,是元。

我就问他,元是多少呢?孩子有点懵,我就引导他,元是每盒牛奶的折扣价,我们要买三盒,所以要乘以3,才能得出多少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思维的运用和训练思维的例子
2.抽象思维法在学校学习中有其应用特点
3.培养个人的统摄思维能力
思维过程是一清晰逻辑的思考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的、由浅入深和由少到多的认识过程。

在这种思考认识过程中,就需要借助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所谓统摄思维能力就是通过综合和概括,借助概念反复把握事物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的思考方式的表现。

把大量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实和观察概括为内涵更集中的概念,并用清晰而简洁的符号加以标识,这是科学发展的形式。

此外,配合十个思维方法的练习也将有助于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好事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
被提问者答道:“在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提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接着追问:“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
这时被提问者很有信心地答道:“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逻辑抽象思维感悟:
学习数学不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问题。

数学的转化思想简化了我们的思维状态,
提升了我们的思维品质。

转化不是就事论事、一事一策,而是发掘
出问题中最本质的内核和原型,再把新问题转化成与已经能够解决
的问题。

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应贯穿在我们数学教与学的始终。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小羊漫步。


数学家:“1+1=2。


逻辑抽象思维感悟:
从故事中不同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色彩、性别、状态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1=2,这是
数学高度抽象性的体现。

在数学教与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时要在直观物体和抽象概念之间构建桥梁,从而引导学生
把握事物最主要、最本质的数学属性。

抽象有一个学生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抽象的结果。

数学抽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让他们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

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物理学家说:“将篱笆分解拉开,形成一条足够长的直线,当围起半个地球时,面积最大了。


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

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的外面。


逻辑抽象思维感悟:
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组成部分。

在我们面对“山重水复”之时,逆向思考常常使我们找到“柳暗花明”之路。

数学教与学应使逆向
思维成为学生应有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行为。

老师问:“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学生反问:“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
“确定。


“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是。


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OK?”
“OK,树上的鸟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
“没有花,就10只。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已响了,但学生还是追问。

“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2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下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


逻辑抽象思维感悟:
读完上述故事,我们似乎也有晕倒的感觉。

树上有几只鸟,本是一道趣味数学题。

数学需要趣味,那怕这种趣味带点幼稚,答案不
够周密。

“趣味数学”是激发学生数学想象、数学情趣及思维火化
的有效素材。

趣味数学题一旦“坐实”,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事中的学生似乎有点“走火入魔”,这会不会与刻板的教学有关呢?
诸如“树上有几只鸟”之类的话题,您也许别有一番高见,智者见智、趣者见趣,最后还是让我们读读下面两段文字:
“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分。

”(列宁语)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