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说标题含义及作用 导学案

小说标题含义及作用 导学案

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一、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标题的含义的答题方法2、掌握小说标题的作用的答题方法3、能够规范答题二、导入热身小练习:看标题猜内容(前提条件:这些作品你都没读过)一二三《甄嬛传》《北京青年》《步步惊心》《林黛玉进贾府》《伪装者》《爱国者》《西游记》《红楼梦》《钟馗捉妖记》《法医秦明》《超级翁婿》《吃货情缘》《总裁误宠替身甜妻》《窃听风云》《变色龙》《来自星星的你》《笑傲江湖》《和平饭店》三、高考真题展示(你要知道试卷中怎么出题来考你)1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战争》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保护人》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3.(2011山东卷)《审丑》“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4. (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6分)四、明确小说标题考察的题型:1、小说标题的内涵(含义)2、小说标题的作用、效果、好处五、学习答题的思路、方法(一)对标题内涵(含义)的探究,关注三方面1、标题本身的特点,要指明标题使用的手法,如象征义和比喻义、指代义、一语双关。

《变色龙》《丰碑》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结合主旨)2、标题本身的内容,关注标题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事情是这样的》3、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环境、主旨等(见导入)当堂训练:癖住在紫来桥边上的陶先生,出门总是干净的长衫,黑色礼帽。

传记标题

传记标题

高考传记标题含义作用导学案一、高考真题导入【高考真题】(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

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

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

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

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

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

”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

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

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

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

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赏析小说标题内涵

赏析小说标题内涵
小说结尾时,主人公收藏起那弥足珍贵的半张纸,“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告诉我们主人公已经战胜了自己,由最初的悲伤逃避变为乐观积极。他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骄傲与快乐的姿态,主人公是一位达观而又坚强的人。
启示:
示例一,幸与不幸,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也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②“隔年花”代表了儿子的忏悔,在儿子的鼓励下,父亲走出了丧妻的阴影,儿子就是“父亲的隔年花”,“隔年花”包含着父子间的深情;
③坚忍和真情使父子俩走出人生的严冬,“父亲的隔年花”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解析:这道题意在考查题目在全文中的作用,一是线索作用,二是概括事件作用,三是提炼主题作用,四是表现手法的体现。
2小说以“朋友”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朋友》)
①亚当长期贫苦、孤独、寂寞,不被人关心,也没有朋友,反映了社会的人情冷漠;
②雷给予亚当关心帮助后,亚当敞开心扉对雷倾诉,表达对朋友的渴望、友情的呼唤;
示例二:人生的幸与不幸,都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阶段而已,重要是的学会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
六、一课一得
二次备课
参考答案一:
“品质”既指深得靴子本质的格斯拉注重靴子的品质,更指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以此为题,赞扬了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表现出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而“鞋匠之死”则以鞋匠的命运遭遇为主,重在突出故事情节,不能突出格斯拉的高尚品质。
参考答案二:
“鞋匠之死”既可以吸引读者注意力,促使读者读下去,弄清楚鞋匠是谁,他为什么死了,谁该为他的死负责,一个“死”字鲜明突出了矛盾冲突,同时也突出鞋匠在大工业垄断的背景下的悲惨遭遇,更易引起人们的同情。而“品质”则太普通平常,更像散文标题,没有新鲜感,无吸引力。

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案导学案

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案导学案

高考小说标题涵义及作用导学案考纲再现: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包括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

“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复习目标:1、学会理解标题含义(意蕴)2、分析标题作用,学会规范答题。

3、灵活运用新题型。

知识链接:一、高考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标题意蕴】2、小说以“××”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探讨标题作用】3、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辨析标题作用】二、解题思路1、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中心义,而语境义和中心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最后关联修辞手法。

2、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

3、命题角度三: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①确认回答题干。

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②联系文章中心。

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③比较置换者优劣点。

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合乎主题与否,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

三、答题模式1、含义(意蕴)类答题模板:①表面义与语境义(可分开答)②中心义③比喻义和象征义2、小说标题作用题型答题模板(1)①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

②突出小说主题。

③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①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②设置悬念,引发联想。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导学案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导学案

散文阅读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适用学科初中语文适用年级初中三年级适用区域通用(最好佛山市)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知识点体味和推敲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知识目标1、分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2、通过鉴赏,思考归纳“分析文章的标题”类题型的答题思路3、学以致用,通过中考题目,巩固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知识重点能用正确的思路,鉴赏现代散文的标题知识难点体味和推敲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过程一、知识讲解标题的含义在分析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一的回答,必须由浅入深。

理解标题的含义要注意: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

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题中尚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

②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

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

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文章的内涵。

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

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历年考题展示:A、标题的含义①、谈谈你对标题“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2014佛山《一把寂寞的锄头》②、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的含义是什么?——2013佛山《薄暮中的刀锋》B、标题的作用①、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008南京《田野上的白发》②、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2010南京《天窗》C、对文题的综合考察①、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2010福建漳州《江南江南》②、散文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2010内蒙包头《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题型形式】基本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变化题型: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②、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③、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标题的含义作用》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标题的含义作用》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标题的含义作用》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标题命题类型2、掌握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一、高考典题导入【典题】(2016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

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

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

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

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

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

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

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

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

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

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小说标题的含义、作用 导学案包括近几年高考真题 吕

小说标题的含义、作用 导学案包括近几年高考真题  吕

小说标题一、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标题的含义的答题方法2、掌握小说标题的作用的答题方法3、能够规范答题二、导入热身小练习:看标题猜内容(前提条件:这些作品你都没读过)一二三《甄嬛传》《北京青年》《步步惊心》《林黛玉进贾府》《伪装者》《爱国者》《西游记》《红楼梦》《钟馗捉妖记》《法医秦明》《超级翁婿》《吃货情缘》《总裁误宠替身甜妻》《窃听风云》《变色龙》《来自星星的你》《笑傲江湖》《和平饭店》三、高考真题展示(你要知道试卷中怎么出题来考你)1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战争》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保护人》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3.(2011山东卷)《审丑》“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4. (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6分)四、明确小说标题考察的题型:1、小说标题的内涵(含义)2、小说标题的作用、效果、好处有些茫然?不要惊慌,我来告诉你怎么办!五、学习答题的思路、方法(一)对标题内涵(含义)的探究,关注三方面1、标题本身的特点,要指明标题使用的手法,如象征义和比喻义、指代义、一语双关。

《变色龙》《丰碑》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结合主旨)2、标题本身的内容,关注标题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事情是这样的》3、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环境、主旨等(见导入)当堂训练:癖住在紫来桥边上的陶先生,出门总是干净的长衫,黑色礼帽。

标题的作用导学案·

标题的作用导学案·

第 3 课时探讨标题的作用【学习目标】了解围绕标题设题的各种形式,把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自主学习】一、高考围绕标题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以XX为题有什么作用2.以XX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3.标题有何特色?4.为什么要以XX为题二、标题的一般作用题目也即文章的标题。

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

往往好的标题能透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标题。

把对标题的解读作为阅读的切入点,从标题入手探讨标题的作用,通过标题来把握文章内容,为我们准确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标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对象),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概括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③.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

④.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画龙点睛,如《变色龙》、《红楼梦》、《子夜》、《红与黑》等。

⑤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如《故乡》《边城》《界河》等。

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⑦从给读者的感受(效果)来看,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萨特的《肮脏的手》《死无葬身之地》…三、高考链接1、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

(4分)参考答案:表面意思是指林森两次看病这一情节主体,(1分)深层含义是指林森由此看到了社会的病态及由此引发的自己心态的失衡。

(3分)2、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答案: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残荷拥有最独特的美,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美的最高升华;(2分)②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

(2分)3、这篇文章的标题“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很有特色,请试加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技巧—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归纳总结“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2. 学会运用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进行答题。

★近年广东中考“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类考题
(一)(2013·广东)“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二)(2011·广东)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三)(2015·广东)“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分)
二、常见的题型
1. 试分析“……”题目的含义(作用)。

2.为什么以“……”为题?
3.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4.给文章换成“……”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三、基本考点(三种基本题型)
1、考查标题的含义。

2、考查标题的作用。

3、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题型一:理解标题的含义
解题思路:
★标题含义:表层含义 + 深层含义
(一)回顾课文题目总结答题思路
例一:《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了,也预示我长大了。

例二:《变色龙》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二)答题思路:答题时应由浅入深,先答表层含义,再联系文章内容和主旨,答出深层含义。

(三)实题演练
没有发芽的种子(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

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

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

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

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

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

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

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

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

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

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

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

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

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

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

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1. 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4分)
题型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解题思路:
①品析修辞生动性;
②点明主题,揭示文章中心;(具体写出)
③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④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⑤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写作对象)。

(一)回顾课文标题分析标题作用
1.《最后一课》(对比《一堂法语课》):()
2.《阿长与﹤山海经﹥》:()
3.《羚羊木雕》:()
4.《紫藤萝瀑布》:()
(二)温馨提示:
1.做题时应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一个标题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可以按上述指导“对号入座”,以防疏漏。

3.一般要答第②点(点明主题,揭示文章中心),可放在最后回答。

(三)实题演练
4. 说说文章以“雪地里的迎春花”为题有何妙处。

《高分突破》P149
题型三: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结合题型(一)(二)回答)
课堂小结回顾所学
一、要审清题目考查方向;
二、要深入分析标题含义;
三、要逐步分解标题作用。

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1)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2)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

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出来半
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

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去要。

他开着轿车出去了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

我们只管等,这种情况见多了,除了等我们想不到别的办法。

(3)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

胡小兵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

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

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

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

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4)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

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

在这冰冷的城市、冰凉的大楼里,要是没有一口酒,我怕自己会冻僵。

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

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

”我不知说什么。

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5)“怎么弄的?”我问。

(6)“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本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

”胡小兵通红的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五百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一千的。

我怎么凑也得凑够一千块。


(7)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

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

(8)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给家了。

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9)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的。

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的嚷嚷,而是把注意力都送给了我和胡小兵。

那时,屋内寂静无比,楼外是北风疯狂的尖唳。

(10)我顿时感到尴尬万分。

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

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足无措,夺过酒瓶一气喝干了。

(11)“胡小兵,还差多少呢?”突然有人问。

胡小兵哽咽着说:“三百。


(12)“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这五十吧!”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

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胡小兵流着鼻涕,不住地说着谢谢。

(13)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鼻子还没这么酸过。

我朝窗外瞟去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

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

我在外跑了几年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雪片似乎把所有的大楼都塞满了。

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

不时有人说:“也不知道咱们家里现在下雪了没?”“咱家的雪肯定比这里的要大得多!”
(14)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

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

1. 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4分)
2. 按照示例,概括“我”借钱给胡小兵过程中的态度变化。

(4分)
自家困难,爱莫能助→→
3.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 这篇小说也可以取名为“借钱”或“凑钱”,但作者却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请说说这样拟题的用意。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