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及答案】信息存储与管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控制属于()a.中期计划范围b.长远计划范围c.战略计划范围d.作业计划范围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a.网络系统b.计算机系统c.操作系统d.人机系统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是()a.业务信息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专家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a.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c.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d.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5.从管理决策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的问题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6.从管理决策问题性质来看,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的问题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7.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d.战略管理8.()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a.组织规模b。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c.生产过程的特征d。

组织的系统性9.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要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层次越大越高,所需信息量()。

a。

越大 b.越小c.不大不小d.不一定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难以获得。

a.系统数据b.系统信息c.系统人才d.系统需求11.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的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三者都有12.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

a.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基层的b.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底于基层的c.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d.以上a、b、c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13.MRPII的进一步发展是().a.ERPb.MRPc.EDPd.MIS14.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1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些功能子系统的联合,为不同管理层次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第2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DCBA 6—10 BABBA 11-15 CDCDD 16—20 ABCAD 21—25 DDDDC 26—30 CCAAA 31—35 ADBCC 36—40 CAAAA二、填空题1、记忆2、结构化查询语言吧SQL3、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或数据库系统)4、数据设计5、查询/检索6、关系7、逻辑结构8、二维表9、通信设备、网络软件10、索引项11、微波、卫星信道12、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3、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14、逻辑结构、物理结构15、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16、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散列文件)17、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18、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9、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20、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21、数据处理22、文件33、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三、名词解释题1.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等的软件。

2.数据组织:是指将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一批数据组织起来,按一定的存储表示方式配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目的是使计算机在处理时能够符合速度快、占用存储器的容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要求。

3.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4.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

5.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简称文件)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6.主键:记录中能唯一标志该记录的数据项。

7.索引文件:有时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外,另外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索引表,这类包括文件数据区和索引表两大部分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8.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和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和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题1.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1.2简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为信息革命。

1.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1.4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是什么?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1.5什么是产业?解释信息产业的内涵。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机制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

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第1章信息时代及国家信息化本章练习题答案判断题简答题1.请简述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答:信息时代中,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人类社会日益鲜明的发展趋势,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2)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

当然,这些特征只是表面的,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球信息化”。

2.简述国家推进作息化的主要任务。

答:抓紧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在统筹规划下实施信息化重大工程;为推进信息化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电子商务建设。

3.简述我国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答:主要特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各行各业应用需求;为促进两个转变,为四个现代化和社会进步服务;强调信息化体系6个要素及其紧密关系;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核心地位;突出建立自主的信息产业;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建设并举,发挥后发优势;立足国情,先试点后推广,不搞一刀切。

4.简述说明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答:我国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由六个要素组成: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5.简要说明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题要点:掌握信息知识;开发信息源;提高信息使用能力;用信息技术武装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机构。

第2章管理、信息与系统本章练习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A2.B3.D4.C5.A6.D7.A8.B9.C10.C填空题1.管理方法管理手段2.指挥控制3.Information4.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5.扩散性6.滞后性7.反馈控制8.能源时间9.接口标准化原则10.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11.职能12.非结构化13.目标功能结构简答题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答:系统分解的目的: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现代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

本文将回答一些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课后习题,以便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第二章: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 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什么?信息系统是由人员、技术、过程和数据组成的一个整体,目的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来支持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决策。

2. 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

3.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是什么?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维和系统维护。

第三章:信息系统与组织战略1. 信息系统如何与组织战略相互关联?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和促进组织战略的实施,同时组织战略也会影响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发展。

2. 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策略。

3. 信息系统如何支持组织的竞争优势?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和可靠的信息,帮助组织进行战略决策和快速反应市场变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第四章:数据与信息管理1. 什么是数据?数据是描述事物属性或特征的符号化形式。

2.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根据特定目的对数据进行加工和解释得到的结果。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是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用于管理和操作组织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访问、更新和删除等功能。

第五章:网络与通信技术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并共享资源的系统。

2. 什么是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有限地理范围内连接计算机和设备的计算机网络。

3. 什么是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和设备。

第六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1. 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网络技术进行商业活动的过程,包括在线购买、在线支付和在线服务等。

信息存储与管理课后题答案01

信息存储与管理课后题答案01

第一章1、某医院使用了一个应用程序,把病人的X射线数据以大二进制对象的方式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

该应用程序运行在一个UNIX服务器上,并且医院的员工可以通过一个光纤骨干网(千兆以太网)来访问X射线数据。

存储阵列为UNIX 服务器提供了6TB的可用存储容量。

阐述该数据中心的核心部件。

在这个存储管理系统中,为了满足医院员工的服务级需求(Service-level-Demands),将面临哪些典型的挑战?阐述一下病人数据的价值如何随着时间变化。

答:该数据中心的核心部件有5个,分别是应用、数据库、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网络以及存储阵列。

在这个存储管理系统中,面临的典型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数字世界的爆炸:信息的增长速度正呈指数级上升。

对信息依赖的上升:信息的策略性使用在决定商业成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价值的改变:信息的价值随着时间会不断改变。

病人数据的价值改变也就是信息生命周期,即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信息价值的改变”。

在创建之初,数据通常有最高的价值且使用频繁。

随着数据存在时间的不断增加,对数据的访问就不那么频繁了,对组织来说,其价值也在逐步降低。

在本例的病人的X射线数据中,信息的价值从开始拍摄X射线数据开始到病人康复出院期间不断变化。

当病人来到医院拍摄X射线后开始,X射线数据的价值最高。

当医生诊断完毕后,病人的信息和X射线数据都不用实时访问了。

除非病人需要复诊或者有其他特殊事件发生,医院的信息管理中心可以把这些数据转移到跟便宜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更低的二级存储设备上。

再过一段时间,病人复查完全康复后,医院的信息管理中心就可以将这些数据归档或处理掉,以便腾出空间存储更有价值的信息。

2、某大公司的工程设计部门管理着超过600 000张的工程图纸,设计者们在当前的工程项目中,可以访问和使用这些图纸,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或更新。

设计组在他们当前的工程项目中需要能够随时立即访问这些图纸,但是现在的限制就是存储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第二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第二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第二版【篇一: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ass=txt>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时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区别:数据是客观的,它来源于客观的现实世界,它只反映某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能说明这一事实与我们的行动是否有关系;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后的结果,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求,要对人们的决策行动产生影响。

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关系。

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流动。

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

③事务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

(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

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答:①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而知识是人的意识的反映,信息经过人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其对人、组织和社会有作用。

②人是信息意义的可解释者:广义的信息强调“人”本身不但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信息意义的解释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使信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解释,方可认为是信息沟通媒介。

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答: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

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加强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了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4,是经理信息系统(eis)和决策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dss、gdss),提高了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第一章测试1.供应商评估是基于使供应商的总成本最低。

()A:对 B:错答案:对2.比特币的发明者是()。

A:冯·诺依曼 B:三星 C:中本聪 D:微软答案:中本聪3.长期预测通常不如短期预测准确。

()A:错 B:对答案:对4.大数据有很多不同形式,包括文本、图像、视频、机器数据等。

()A:错 B:对答案:对5.数据挖掘就是从数据中挖掘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MIS战略规划的作用是()A: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B:指导MIS开发 C:节省财税开支 D: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答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指导MIS开发;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2.诺兰将信息系统成长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是在()A:1985年 B:1973年 C:1980年 D:1990年答案:1980年3.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完成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的再工程。

()A:对 B:错答案:对4.购置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A: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B:满足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 C:满足组织人事的变动要求 D:满足组织的战略规划要求答案:满足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5.项目的可行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社会 B:组织 C:技术 D:财务答案:社会;组织;技术;财务第三章测试1.关于耦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耦合在一个软件系统中是无法避免的 B:依赖关系比泛化关系所带来的耦合度高 C:控制耦合可以消除 D:分层架构可以降低耦合度答案:依赖关系比泛化关系所带来的耦合度高2.关于内聚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一职责的类具有高内聚性 B:顺序内聚的内聚性高于步骤内聚 C:类的构造方法(函数)都是功能内聚的 D:高内聚的子程序和函数比低内聚的更易于理解答案:类的构造方法(函数)都是功能内聚的3.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思想在绘制哪个模型中没有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程 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存储与管理第二章
课后习题答案
1.主机-外存通信由主机总线适配器(HBA)来负责。

HBA是一块专
用于集成电路(ASIC)板,承担着主机和外存之间I/O接口处理的功能,将CPU从多余的I/O处理负担中解脱出来。

HBA还提供了连接的插口,即端口,用于连接主机和外存设备。

在一台主机上使用多个HBA的好处是获得高可用性,提供多端口,提升主机和外存的交互通信能力。

2.设C是满足容量需求的磁盘数量,I是为了满足IPOS需求的磁盘
数量
C 200
66
4
5000
0.6∗140
60
为了满足应用程序的需要所要使用的最少磁盘数量N=Max(4,60)=60。

原因:一个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磁盘数是在满足容量需求的磁盘数量和满足IOPS需求的磁盘数量中取大,且本题中应用程序是响应时间敏感型,而磁盘利用率超过60%就不能满足响应时间需求,因此计算如上,磁盘数量选取60个。

3.磁盘服务时间是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和内部传输时间的总和。

在一
个随机I/O操作中,寻道时间是磁盘服务时间的最大比例。

4.为了使存储设备效率更高,需要被格式化。

常见的文件系统是
FAT32,NTFS,VFS和EXT2/3,在每种文件系统中,一部分的存储空间被用于存放其他信息,比如扇区号,磁头号或者盘面号,磁道号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控制器在磁盘上定位数据。

因此格式化后的磁盘容量比没有格式化的磁盘容量更少。

5.寻道时间E= 5ms 旋转延迟L=0.5/7200r/min=4.167ms
X=64KB/40MB=1.6ms
磁盘服务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内部传输时间
即Rs=E+L+X=5+4.167+1.6=10.767ms
IOPS = 1/Rs = 1/10.767*(10的-3次方)=92.876IOPS
磁盘利用率=IOPS/吞吐率*100%,利用率或是IOPS升高时,应用的响应时间也将提高。

6.a: IO控制器的利用率U=到达速度a * 服务时间Rs=80*6*10-3=48%
总的响应时间R=Rs/(1-U)=6/(1-48%)ms=11.54ms
平均队列大小=U2/(1-U)=0.482/(1-0.48)=0.44
一个请求在队列中的等待时间=U*R=0.48*11.54ms=5.52ms
b:Rs=3ms时
U=Rs/Ra=a*Rs=80*3*10-3=24%
R=Rs/(1-U)=3/(1-0.24)ms=3.9ms
平均队列大小=U2/(1-U)=0.242/(1-0.24)=0.0.8
一个请求在队列中的等待时间=U*R=0.24*3.9ms=0.936ms
7.
系列1
35
30
25
20
15
10
5
0.20.40.60.8
系列1
如上图(自己更改纵横坐标轴)横轴为I/O控制器利用率,纵轴为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随着I/O控制器利用率提高而增加,在80%以下时增长缓慢,80%~100%区间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I/O控制器利用率应该控制在80%依稀及其附近。

8. SNIA 共享存储模型(SSM: Shared Storage Model)为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用户应用与底层的存储设施建立了普遍的联系。

具体地讲,它定义了下列成分。

①互联网络
互联网络表示存储网络,即把共享存储环境的各个成分互相连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必须能够提供高的性能和易于扩展的连接。

在实际的安装中,当前主要使用光纤通道、千兆位或万兆位以太网以及InfiniBand等传输技术。

②主计算机
主计算机是至少会从共享存储环境获取存储的计算机系统,在它们上面可能要实现某些跟存储相关的功能。

主计算机通过主机总线适配器或网卡连接到存储网络。

③物理存储资源
物理存储资源包括简单的硬盘驱动器、磁盘阵列、磁盘子系统和控制器,以及磁带驱动器和磁带库。

物理存储资源借助冗余数据通路,诸如抽点快照和镜像这样的复制功能,以及 RAID (Redundant Array ofl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等措施来预防其失效。

④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是存储数据的专门的物理存储资源。

⑤逻辑存储资源
逻辑存储资源是物理存储资源、存储管理功能或者它们的结合的服务或抽象合成。

典型的例子有卷、文件和数据移动器。

⑥ 存储管理功能
存储管理功能是一种服务,它监视和检查共享存储环境,或者实现逻辑存储资源。

这些功能典型地是用在物理存储资源或主计算机上的软件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