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参核与评辖估区 。儿童工作技术✓指导婴、幼业务儿培及训、学考龄前期 儿童保健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胎儿保健不能单独存在,
就是孕妇保健。孕妇应注
胎
意妊娠期卫生和营养。生
儿 保
活有规律,心情要舒畅,
健
劳逸要适宜。有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注意乳房卫生。
在妊娠头3个月或末2个月
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健
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机 构
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
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
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
童保健适宜技术。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按照《托儿所幼儿园
妇 幼
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
保 健
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
机
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
构
管理、技术指导、人员
培训和考核评估。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 妇幼保健知识培训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一、乡村医生妇幼保健 公共卫生职责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1
1、动员准备结婚的男女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保健 ,给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早发现孕妇,动员 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系统保 健管理卡,负责对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妇女的叶酸免 费发放工作。
2、掌握全村结婚人数、孕产妇数(名单)、出生数 (名单)、婴幼儿数(名单)、3岁以下儿童数(名单) 、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 死亡数及有关数据,按规定时间及时上报。
3、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 健、新生儿保健及避孕节育措施。督促产后42天到上一 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乡村医生妇幼保健知识试题(修订版)

定期进行儿童体检,及时发 现潜在疾病。
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提高儿 童自我保健意识。
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跟踪儿 童生长发育情况。
妇女保健服务注意事项
乡村医生应具备专业的妇女保健知识和技能,确保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在提供服务时,要尊重妇女的隐私和权利,确保她们的尊严得到保护。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态的妇女,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方案和服务。 定期开展妇女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PART FIVE
乡村医生在妇幼 保健中面临的挑 战与应对策略
孕产妇保健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孕产妇保健知识缺乏: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
医疗设施不完善:改善乡村医疗设施,提高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水平,为孕产妇提供更好 的医疗服务。
交通不便:加强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及时性。
营养和休息
分娩知识:了 解分娩过程, 减轻分娩疼痛
的方法
产后护理:科 学饮食,预防 产后抑郁,适
当锻炼
避孕知识:了 解避孕方法, 避免意外怀孕
儿童保健知识
定期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合理营养搭配,保证健康成长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预防肠道疾病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智力发展
妇女保健知识
妇女保健的重要性和意义 妇女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保健重点 妇女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妇女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
乡村医生妇幼 保健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乡村医生在妇幼保健中的职责
03
乡村医生应掌握的妇幼保健知识
04
乡村医生复习大纲

2021年乡村医生业务知识考核参考复兴提纲一、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效劳标准〔2021年版〕为哪十大类四十一项?一)、居民安康档案管理1、建立居民安康档案2、使用、维护与管理居民安康档案二)、安康教育1、普及?中国公民安康素养—根本知识及技能〔试行〕? 2、重点人群安康教育3、安康生活方式与可干预安康危险因素的安康教育4、重点慢性病与传染病安康教育5、公共卫生问题安康教育6、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安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三)、预防接种1、实施预防接种2、预防接种证、卡、册的使用管理3、常规接种率与疾病监测报告4、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报告与处理四)、0-6 岁儿童安康管理1、新生儿访视2、新生儿满月安康管理3、婴幼儿安康管理4、学龄前儿童安康管理5、对0-6 岁儿童安康问题进展指导与处理五)、孕产妇安康管理1、?孕产妇保健手册?管理2、产前安康管理3、产后安康管理4、方案生育咨询及指导六)、老年人安康管理1、生活方式与安康状况评估2、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3、安康指导七)、慢性病患者管理1、高血压与糖尿病筛查2、高血压患者管理〔安康体检、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等〕3、糖尿病患者管理〔安康体检、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等〕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重性精神疾病登记、报告及管理2、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展治疗随访评估与康复指导〔健康体检、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等〕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1、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2、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3、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4、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5、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预防与控制6、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十、卫生监视协管1、食品平安信息报告2、在医疗效劳中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3、协助卫生监视机构开展饮用水卫生平安巡查4、协助卫生监视机构开展学校卫生效劳5、非法行医与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二、居民安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哪些?1、家庭根本信息与个人根本信息2、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及预防接种情况3、周期性安康体检情况4、安康评价及处理意见5、卫生效劳情况6、安康问题情况等三、怎样建立与使用居民安康档案?建立:1、结合安康体检,建立安康档案。
妇幼卫生(含公共卫生)培训课件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
❖ 服务要求
❖ 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 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 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 儿童健康管理。
❖ 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 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 儿童的健康管理。
孕期保健指导
产科检查
相关筛查知情选
将孕妇转诊或抽血样送到有资质承担
实验室检查
择者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医院
宣传告知做产前筛
填写有关记录
查和产前诊断 评估孕妇整体状况
发现异常的孕妇
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落实 治疗
正常产后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产妇 观察 询问 体检
一般异常: 母乳喂养问题、产后便秘、痔 疮、会阴或腹部伤口问题等
❖ 6、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级人员例会进行妇幼卫生工作业务 知识培训、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工作、收集报表、安排 工作及技术培训,并按时参加县级例会。
❖ 7、监督、指导村级人员做好常规统计资料的收集,并及时 整理、分析、按时上报。
❖ 8、按照“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增补叶酸, 预防出生缺陷”及“阻断爱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 目要求做好村级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妇幼保健科 普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 整理工作。
❖ 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及孕妇健康状况评估,开展相应的指导。
孕中期健康管理
❖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 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承担的职责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承担的职责在咱们这片广袤的乡村,医生可是不可或缺的宝藏人物。
想想看,村里的小诊所就像是个“防疫堡垒”,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大伙儿。
乡村医生的职责可不止是给人看病、开药方那么简单,实际上,他们的公共卫生职责可是有很多层面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乡村医生们,看看他们在公共卫生方面的“精彩演出”。
1. 疫苗接种,保卫健康1.1 预防为主,免疫之战说到公共卫生,最先跳出来的就是疫苗接种。
乡村医生就像是“疫苗推广大使”,在每次接种活动中,总是积极地走村串巷,告诉大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咱们都知道,“预防胜于治疗”,打疫苗可真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好办法。
医生们总是耐心地解释,什么疫苗能预防哪些病,打了之后身体是多么地强壮,就像是给自己加了一层保护膜。
1.2 宣传教育,健康意识不仅仅是打针,乡村医生还会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告诉村民们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讲座可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结合大家的生活实际,举一些生动的例子。
比如,教大家怎么正确洗手、注意饮食,这些都是很简单却能让人受益匪浅的知识。
有时候,医生还会用幽默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常常把健康知识说得轻松易懂,让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就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2. 疾病防控,保驾护航2.1 健康监测,早发现早治疗再说说疾病防控,乡村医生可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
他们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像是给村民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通过量血压、查血糖、测体重等方式,医生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有时候,村民们可能觉得“没事儿”,但医生却凭着丰富的经验,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避免了后面的麻烦。
真是“未雨绸缪”的典范。
2.2 传染病防控,团结一致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乡村医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他们会主动出击,开展健康宣教和卫生知识普及。
让大家明白,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
医生们还会走访每家每户,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在乡村地区,乡村医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治疗常见疾病,还肩负着公共卫生和妇幼保健的重要职责。
妇幼保健工作对于保障乡村妇女儿童的健康、促进乡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乡村医生在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方面所需的知识。
首先,乡村医生需要掌握孕产妇保健知识。
从孕前准备开始,要为备孕的妇女提供咨询和指导,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补充叶酸等。
在孕期,定期的产前检查至关重要。
乡村医生要熟悉产检的项目和时间节点,能够识别孕期常见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及时给予处理或转诊建议。
对于高危孕妇,要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产后访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乡村医生要观察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指导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预防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问题。
儿童保健方面,乡村医生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能够准确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根据标准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按时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乡村医生要掌握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指导家长合理添加辅食,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症。
还要早期发现儿童的视力、听力、智力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也是乡村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
妇科炎症、乳腺疾病、子宫肌瘤等是乡村妇女常见的疾病。
乡村医生要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对于宫颈癌和乳腺癌等严重疾病,要积极宣传筛查的重要性,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公共卫生方面,乡村医生要做好妇幼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乡村居民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让妇女了解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妇幼保健档案,记录孕产妇和儿童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随访情况等,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考试题及答案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40分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B、家族史C、既往史和家族史2、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
A、接诊记录B、会诊记录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3、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A、老年人B、孕产妇C、辖区内居民4、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候诊区、观看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扬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种。
A、12B、5C、95、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次健康宣扬栏的内容。
A、8B、4C、66、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于()相结合。
A、随访B、就诊C、预防接种程序时间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住居民A、60B、50C、658、预约65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供应()。
A、家庭病床B、住院治疗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9、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准时为辖区内全部居住满()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10、接种机构至少()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检查和整理。
A、1年B、3个月C、半年11、《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A、1年B、2年C、3年12、非甲类管理的'乙、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A、2hB、IhC、24h13、对辖区内()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笫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A、30岁B、50岁C、35岁14、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A、2次B、3次C、1次15、对于紧急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周内主动随访转诊状况A、1B、3C、216、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保健试题

A、克汀病B、佝偻病C、小头畸形D、极度消瘦者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炎、
7、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B)
C、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6个月、
15、《监测点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由乡镇卫生院填写每()上报县级妇幼保健院。(B)A每月B每季C每半年D每年
16、、孕妇做产前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是:(B)A孕周B孕周C孕周D孕周、
17、母亲是HIV感染患者时应(C)A、提倡人工喂养B、提倡母乳喂养C、避免母乳喂养D、18、避免人工喂养、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B)
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4我国将围生产期定为ba自妊娠周后到生后足天b自妊娠周后到生后足天b自妊娠周后到生后足天d自妊娠周后到生后足天e自妊娠周后到生后足天5新生儿期指的是ca从孕期周至生后天内b从孕期周至生后个月内b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天内d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天内e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个月内小儿体重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6gbgcgdgeg小儿前囟早闭见亍ca克汀病b佝偻病c小头畸形d极度消瘦者e脑炎7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b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6个月8自耻骨联合下缘到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是da骨盆入口前后径b产科结合径c真结合径d对角径骶耻内径d中骨盆前后径随着产前诊断的开展由亍产前诊断的需要如遗传病的产前诊断等第一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传统的孕周提前到ee确诊为早孕时关亍中期妊娠的诊断不监护10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从孕早期至孕中期胎劢逐渐增多b从孕周起孕妇自觉胎劢c孕周左右利用听诊即可听到胎心音d孕周可经腹壁触及宫内胎体e孕周起胎头双顶径每周增加约cm女性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知识承担妇幼保健工作是乡村医生的义务,乡村医生应承担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村级季报表的填报,孕产妇与儿童系统保健。
一、乡村医生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责1、动员准备结婚的男女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保健,给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
早发现孕妇,动员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卡,负责对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妇女的叶酸免费发放工作。
2、掌握全村结婚人数、孕产妇数(名单)、出生数(名单)、婴幼儿数(名单)、3岁以下儿童数(名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有关数据,按规定时间及时上报。
3、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及避孕节育措施。
督促产后42天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4、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二、乡村医生妇幼保健三件事妇幼保健是国家医改公布的十一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一项,也是乡村医生日常的职责内容之一。
但是,在妇幼保健体系中,最低的层级是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更多的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那么对于这项工作,乡村医生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应该做些什么?在现阶段,乡村医生开展妇幼保健工作通常需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报信息作为农村基层卫生网络和妇幼保健体系的基础,乡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掌握农村妇幼保健基础情况,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协助做好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
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
乡村医生需要报告的内容有:包括国家和各地的妇幼卫生年报、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报表的生命指标监测、卫生部需要提供的法定的妇幼卫生报表、各地妇幼卫生年报表、妇幼卫生相关项目报表和监测相关统计数据等。
其中,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保健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尤为重要。
要做好信息监测,乡村医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首先为自己建立一个信息库。
这个信息库可以包括:本村育龄妇女花名册;本村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花名册;本村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花名册;本村体弱儿童花名册;本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花名册;本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逐月统计。
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大家一定要记得及时向卫生院妇幼专干沟通妇幼卫生有关数据和工作情况。
第二件:作宣传高危孕产妇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适时开展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孕产妇,及时送到医院、卫生院进行治疗和住院分娩,是防止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环节。
“传统意识和落后的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位基层医生告诉记者。
“最难做的不是孕产妇的工作,而是她们的婆婆和丈夫的工作。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当地农村,一些婆婆认为自己生了几个孩子,都是在家生的,儿媳生孩子也应该在家生。
有的婆婆以“亲手为儿媳接生”为荣,不愿意让“外人插手”。
而有些产妇的丈夫,更不愿意让“外人碰自己的媳妇”。
此外,一些地区的妇女多年来存在着怕见生人、羞涩的心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再加之语言上的障碍,也是住院分娩难以落实和推广的原因之一。
要破解这一难题,乡村医生需要做好妇幼保健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
因为长期与村民打交道,乡村医生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促进和落实住院分娩。
在日常工作中,乡村医生的宣传重点包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倡夫妻婚前医学检查,推广住院分娩,鼓励母乳喂养,教授妇女五期保护和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第三件:落实保健措施(公共卫生项目)在一些日常的乡村医生培训中,大家也会接受一些妇幼保健知识的教育,比如孕产妇系统保健与管理、孕产妇高危因素筛查与管理、产后访视、母乳喂养及婴幼儿营养指导等。
其中一项重点便是协助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加强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
乡村医生需要注意的是,当村子里发现高危孕妇时,应该配合上级部门对她进行登记造册、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作特殊标记,实行定期随访。
此外,凡高危孕妇均应住院分娩,并尽可能动员在县(市、区)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待产分娩。
除了重点关注高危妊娠之外,乡村医生需要落实的妇幼保健措施还包括:及时为新婚妇女进行早孕登记,做好孕期保健、住院分娩、母乳喂养等知识宣传教育;做好孕产妇基本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督促孕妇按时参加相关学习和孕产妇危险因素集中筛查活动;督促并护送孕妇到卫生院或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协助卫生院开展本村儿童健康检查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搞好儿童常见病防治和体弱儿的管理;积极配合妇幼保健主管部门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和科研调查等。
培训内容一,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规范(范围、职责、内容、评估)(1)范围(对象为0—6岁儿童)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其中包括(1.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2.新生儿疾病筛查、3.生长发育监测、4.喂养与营养指导、5.早期综合发展、6.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7.免疫规划、8.常见疾病防治、9.健康安全保护、10.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2)职责1.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
建立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妇幼保健机构(技术指导中心)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
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探索适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承担对下级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
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
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
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与科学研究。
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当地儿童保健工作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与机构职责、功能相适应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
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评估。
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
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质量控制。
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
开展或协助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服务。
收集和上报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
4.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应遵循本规范。
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服务管理与工作评估。
参与辖区儿童工作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考核评估。
(3)内容(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1. 胎儿保健胎儿保健不能单独存在,就是孕妇保健。
孕妇应注意妊娠期卫生和营养。
生活有规律,心情要舒畅,劳逸要适宜。
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乳房卫生。
在妊娠头3个月或末2个月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加强营养,合理安排。
孕妇必须注意全面营养,尤其在孕末期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品,要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
妊娠期不滥用药物,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避免放射线,积极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更需要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是保证胎儿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措施。
通过定期检查,可及时判明母子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卫生和营养指导,防止和纠正母(子)妊娠期(胎儿期)疾病,确保胎儿正常出生。
2.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出院前,由助产单位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评估,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进行,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
3. 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建立儿童保健册(表、卡),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或生长监测服务,做到正确评估和指导。
为儿童提供健康检查,新生儿访视2次(包括出生后一周内、满月)3个月、6个月、8或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1岁以内婴儿每年4次。
1~2岁儿童每年2次。
3岁以上儿童每年1次。
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和口腔卫生行为指导。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
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咨询指导。
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工作。
对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
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重点对龋齿、听力障碍、弱视、屈光不正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4)评估建立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对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儿童保健工作网络建设情况、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和儿童健康水平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实施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考核评估。
二、服务内容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健康问题处理1. 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入户家访☺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了解出生、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询问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测新生儿体温、出生体重、身长、体格检查、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测量体重、身长、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服务站。
目的:6-8、18、30月龄进行血常规检测。
6、12、24、36月龄用听性行为观察法进行听力筛查2. 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