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2018、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2) 精品
赖宁

赖宁英雄少年赖宁,英雄少年,1974--1988。
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
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
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向赖宁学习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
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
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
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
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
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就去扑火。
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
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
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3次上山灭火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
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
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
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
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
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敕宁英雄故事

敕宁英雄故事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
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
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
赖宁XX年出生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从小就充满着一股子山里孩子那种冒险劲,山上的石头、野花、小动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对象。
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会放进一把榔头,遇到奇异的石头,就会敲敲打打。
他曾说:“将来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
”上学后,赖宁和几个玩伴组成了“金龙探险队”,经常去山上探险寻宝,赖宁就是他们的“头儿”。
赖宁儿时的伙伴李林洲说:“赖宁课余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看。
所以山上很多石头,他都认识,还带回来给同学看。
”由于石棉是火险区,每当发生山火,他们“金龙探险队”的队员都会主动上山去帮助大人灭火。
XX年XX月XX日,是石棉人不会忘记的日子。
当天下午3时左右,山上突然起火,县城周边的森林、卫星接收站和油库都面临巨大危险。
赖宁得知火情后,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就和生病在家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
”一下楼,赖宁就飞快地直奔火场,伙伴们也随后赶到。
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松枝灭火,但火势非常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只能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在众人的努力下,火被扑灭了,但当人们第二天上午发现赖宁时,赖宁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
XX年XX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XX年XX月,共青X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
水火无情,面对危险,内心都会有恐惧。
人们呼唤英雄,是因为希望在危机时刻,能有人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每逢节假日,来石棉县赖宁纪念馆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
馆内陈列着赖宁的照片,照片中赖宁的脸孔虽带着稚气,但神情坚毅,让人肃然起敬。
“赖宁身上有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这种品德永不过时。
少年小英雄剖析

在我们少先队光荣的历史丰碑上, 镌刻着一批少年英雄的名字,他们的英 雄事迹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成 为我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罗志群和邓金娣
罗志群、邓金娣(1910——1927), 女,广东省广州市人,是劳动童子团团员, 北伐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 许多共产党人遭逮捕和杀害。而对白色恐 怖的环境,罗志群和邓金娣临危不惧,在 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不忘自己的 革命重任,继续做宣传工作,揭露敌人, 唤醒民众。她们买来纸笔,书写标语,把 传单藏进藤篮,偷偷四处散发,在艰苦的 环境中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一次,她们在广州市中心散发传单时 不幸被捕,在赴刑场的路上,她们视死如 归,沿途不断向群众做革命宣传,高喊口 号。反动军警疯狂地向她们开枪,她俩中 弹倒下又站起来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最少年
东山八少年,是福建省东山 县的八名优秀少年。1953年,国 民党军队进犯了我东山岛,在这 里,8名少年组织起来,冒着生命 的危险,机智灵活,同国民党军 队和坏分子展开了斗争。他们保 护国家和群众财产,监视坏分子, 写标语,发传单,还发动群众不 要受骗,同敌人斗争,支援解放 军打胜仗。在这次战斗中,他们 的英雄行动,受到上级党委的嘉 奖,他们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在 华沙召开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 平友谊联欢节”和全国青年积极 分子大会。
龙梅和玉荣
龙梅、玉荣,女,是内蒙古西 部草原新宝力格的一对草原英雄小 姐妹。1964年2月9日,11岁的龙梅 和9岁的玉荣去放牧300多只集体的 羊。快到中午,天气突然变坏,风 狂雪大,羊儿调不过头,只好顺风 跑去。这时草原气温已经降到很低, 她俩在风雪中喊呀,拉呀,不管怎 样也要护住羊群。就这样,与风雪 搏斗了一天一夜,跑了100多里地。 集体的羊群保住了,可是龙梅、玉 荣却严重冻伤了,玉荣的双脚还做 了截肢手术。她们英雄事迹很快传 遍草原和全国。
《与好书交朋友》教案

《与好书交朋友》教案《与好书交朋友》教案《与好书交朋友》教案1班会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识字面的进一步扩大,自主意识的逐步提高,有很多学生开始自主地阅读课外书籍。
在他们有这种阅读需求的时候,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传输良好读书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习惯要在形成之初培养,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六(3)班举行了“与好书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1、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懂得正确的读书方法。
3、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班会准备:1、搜集关于书的名人名言。
2、搜集古今中外的读书事例。
3、指导学生朗诵诗歌。
4、分组排练文娱节目。
班会过程:揭题:主持人(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我俩来主持《与好书交朋友》主题班队会活动。
我是中队长主持人1,我是副中队长主持人2。
主持人1:我宣布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出旗(播放出旗音乐)--请全体同学起立(音乐响)敬礼!(音乐停)礼毕唱队歌!请坐下。
一、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主持人2:自古以来,书籍就是人类的好朋友。
主持人1:以书会友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2: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
……主持人1: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鼓掌)。
是呀,名人名言开启我们的智慧。
主持人2:名人名言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主持人1:爱书吧!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交朋友!让我们一起充满激情地朗诵《读书吧》。
预备,开始!二、学生齐声朗诵:《读书吧》(课件出示)主持人1:其实,世界上有很多读书的好故事,大家想听吗?(学生齐答:想)好,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班上的故事家来讲故事。
三、名人读书的故事:学生1:我讲的是一个鲁迅的故事。
学生2:我讲的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学生3:我讲的是《映雪夜读》。
主持人2:听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同学们想说什么吗?主持人1:好,如果有同学想说说你的感受,就请把你的手高高地举起。
小学课本的红色人物

小学课本的红色人物
放牛小英雄--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13岁的王二小,身为一名儿童团员,机智勇敢,在抗日战争年代,用自己的智慧,将日本侵略者送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虽然最后牺牲了,但他死得其所,死的伟大。
1989年1越,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保护羊群的姐妹花--草原英雄小姐妹
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两人始终追赶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
因为严重冻伤,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
由于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
救火小英雄--赖宁
1988年3月13日,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与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他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年仅15岁。
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抗日小英雄--雨来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讲述了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李大叔,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说起《小英雄雨来》,我们就会想到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撒尿小英雄--于连
叙述了五百多年前,比利时小英雄于连发现敌人妄想通过点燃底下火药库,二炸毁布鲁塞尔市时,他机智地用自己的小便扑灭了导火索,保住了城市,保护了全城的百姓,受到了人们的称颂,并为他建立了一座铜像的故事。
英雄不分大小,也无关国籍。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生活,TA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即便我们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是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每一位孩子去学习。
青年榜样――雷锋、赖宁、张海迪

青年榜样一一雷锋、赖宁、张海迪1963 年3 月5 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并把每年的3 月5 日定为“学雷锋日”。
一时间,“雷锋”成了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遍大街小巷,有关雷锋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在雷锋22 年的青春岁月里,他对自己很吝啬,从不乱花一分钱;对别人却很慷慨,自己日积月累的200 元钱一部分支援了抚顺人民公社建设,一部分捐给了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为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他还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员。
在《雷锋日记》里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他始终“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
1962 年8 月,雷锋因公殉职,留下了一张永远年轻的面孔和一种代代流传的奉献精神。
当于80 年代的孩子背着书包,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时候,他们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另一个烈火中的英雄形象,他就是赖宁。
1988 年3 月13 日,四川省石棉县中学初中学生赖宁,在石棉县海子山发生山林火灾时,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林,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14 岁。
1989 年5 月31 日,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在《关于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的决定》中,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同学学习。
赖宁的同学曾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虽然你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和品质却如那不灭的火炬将永远燃烧如果说雷锋和赖宁是无畏地牺牲,那么张海迪就是顽强的活着,她是“活的”榜样。
张海迪5 岁时因患脊椎管瘤而高位截瘫,身体的2/3 失去知觉和功能。
就在这样状况下,她自学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 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被选举权
荣誉权 劳动权 荣誉权 荣誉权
受教育权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广泛性(权利和主体都广泛) 公民权利 真实性(法律和物质保障)
神圣不可侵犯的 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义务: 法定的、神圣的,不容推卸的
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比做一对 “孪生兄 弟” ,你觉得合适吗?
(一)增强公民意识
公民的权利
选举权 平等权
人格尊严
受教育
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前提条件:
学法、知法、懂法、护法.
正确认识: 权利是有限的.(法律是限度)
要做到:
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
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益. 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不能在合法权益之外谋求非法利益. 依法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
本专业年满18周岁的同学都到学校大会堂去, 参加学校所在地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 举活动。对此,有以下三种观点: 小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人大代表 选举,我一定要参加。 小王:我们现在参加实习,这么紧张劳累, 还参加什么人大代表选举? 小李:学校让我去,我就去,但选举什么样 的人当人大代表与我关系不大。
2.你知道有哪些义务是 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的?
宪法条文:
第32条: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第52条 :中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 团结的义务。 第5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第55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56条 :中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小学思政课教案【六篇】.pptx

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 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 3、引出孔子的名言 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板书课题《诚信是金》 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 二、故事与思考 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教学目标: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 生伤害事故。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 可以 ”的句型 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
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2 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单元训练提示,领会读懂消息方法,训练说话。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单元训练提示,领会读懂消息方法,训练说话。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听写词语。
2.借助课堂练习,综合语言口头归纳消息主要内容。
①思考准备——指名归纳、评价点拨——同桌互相讨论。
②我们刚才归纳的主要内容,其实在课文什么地方已经明确了?(第1小节和标题。
)
重读第1小节课题,指出这是新闻报道行文的基本特点。
(标题和开头一段话,概括了消息主要内容。
)
3.学习“单元提示”。
(1)默读,把“提示”分为两层。
(2)读第一层。
三句话,讲了哪三方面意思?
(3)怎么读懂消息?为什么这样读?
4.巩固、强化。
(1)对照学习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与过去学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
(体会消息的文体特点:标题概括内容要点;开头一段概括消息主要内容;篇末点出发消息的目的。
体会消息语言特点:说清楚事情,文字简短,内容必须真实、新鲜。
)
(2)听老师读几则消息,说出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你是怎么理解的。
(从《少年报》或其他报上挑选简短的报道。
)
5.说消息。
在学较宁的活动中班里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
请选一件事叙说,说清楚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好事,大家的反映和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语言简洁,不必过多形容。
)
思考后指名发言。
鼓励交流一小组讨论。
6.总结。
表扬好人好事,鼓励进一步开展学赖宁活动。
读懂消息方法。
7.作业。
(1)完成作业本3、4两题。
(2)选择作业。
①仿课文写法,从交流的好人好事中选一件事给少先队大队部投稿。
(此题为指导写板报稿积累材料。
)
②作业本习题6。
(点拨,这一段话要围绕“赞扬”这个中心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