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
阿维菌素介绍

1.1阿维菌素1 M* q0 r. `0 r( v; B* c! W* P6 Y1 ] 阿维菌素,又称阿佛曼菌素,英文名称为Avermectin,是一种新型农畜两用抗生素,属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素(Strentomyces avermitilis)的发酵代谢产物。
阿维菌素的化学结构是带双糖支链的大环内酯,由A1a、A1b、A2a、A2b、Bla、B1b、B2a和B2b等8个组分组成,在8个组分中B组分的生物活性优于A组分,其中以B1a组分活性最强。
B1a的分子式为C48H74O14(R=C2H5),分子量为872;B1b的分子式为C47H70O14(R=CH3),分子量为858。
3 x/ u6 Z( ]- e8 i3 M+ Q3 r 阿维菌素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 ]1 b; E2 @/ Y: L( y% c阿维菌素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熔点为157-162℃,[α](CHCl3)=+55.7,在237、245、254 nm处均有吸收峰,λmax=244±2 nm。
阿维菌素溶于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等溶剂,微溶于正己烷和石油醚,在水中溶解度极低(10μg/L)。
小鼠经口:LD5013.6-23.8 mg/kg;大鼠经口:LD5010.6-11.3 mg/kg,无致癌致突变作用。
本产品应在干燥、密闭、阴凉遮光下保存。
! n& ~% p2 S6 K$ ~3 I. E$ [阿维菌素对多种农作物的害螨和害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它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杀虫、杀螨剂,防治对象主要是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木虱、桃小食心虫、斑潜蝇、叶潜蝇、瘿蝇、螨类等,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特点。
由于它的作用机制独特,可有效防治对常用的杀虫、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和害螨,是当前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较理想的农药品种之一。
% Q4 \' D4 z. V, O' | 阿维菌素(Abamectin)是由Sterptomyces avermitills 所产生,其为链霉菌素的一种,属灰色链霉素,阿维* Y( h2 N- [4 A$ _( z6 [. j, A, g w! f0 \6 W9 P0 w* b1 J4 ?8 Q菌素存在于发酵液的菌丝体中,经过过滤弃去滤液,滤饼用乙醇提取后脱糖、浓缩、结晶可得到阿维菌素精品; G) g8 e$ W7 H+ z5 J' {% ~# N e, K; j6 [0 i. T& j0 H" |, y(含AbamectinB1≥95%),母液经脱溶后得到油膏(含AbamectinB1 3%-9%)。
阿维菌素1

关于阿维菌素一、阿维菌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及特点原药精粉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含B1a≥90%),蒸气压<200nPa,熔点150-155℃,21℃时溶解度在水中7.8微克/升、丙酮中100、甲苯中350、异丙醇 70,氯仿 25(g/L)常温下不易分解。
在25 ℃,pH 5-9的溶液中无分解现象。
本品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
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
本品对害虫的驱杀作用在于增加虫体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而导致虫体死亡。
该产品特点1、杀虫谱广:目前报道阿维菌素杀虫谱有84种。
2、独特的杀虫机制。
3、低害性二、阿维菌素衍生物伊维菌素与阿维菌素相比, 伊维菌素的杀虫活性基本不变, 但对哺乳动物的机体组织有更强的渗透性和安全性, 持效期更长, 特别适用于一般口服驱虫剂难以到达的肌肉、器官和特殊组织中的寄生虫防治。
伊维菌素由于C22=C23双键加氢还原成饱和状态后,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因而药效更加可靠。
同时, 伊维菌素的毒性只有阿维菌素B1的一半左右。
国标含量:0.4%(西安汉堡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兽药字(2009)270059289)1% (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兽药字(2009)100899290)多拉菌素多拉菌素是新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维菌素的第3代衍生物, 它与伊维菌素的驱虫机制相同。
多拉菌素是利用突变生物合成方法在C25 位连接上环已基, 即得到25-环己基- 5-O-脱甲基-25-脱( 1-甲基丙酸) 阿维菌素B1。
多拉菌素伊维菌素类产品比较, 其抗寄生虫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 而且预防寄生虫再感染的有效时间更长,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新药。
埃玛菌素埃玛菌素扩大了阿维菌素的杀虫谱并克服阿维菌素对鳞翅目害虫效果不好的特点。
用2%阿维菌素否可以防治二化螟虫

阿维菌素作为一种生物农药,适用于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中,有助 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科学使用
在使用阿维菌素时,农民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确保用药安全和 有效性。
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生物农药,为未来 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选择。
THANKS
05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阿维菌素对二化螟虫有较 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2%阿维菌素可以有效地控制二化螟虫 的数量,减少其为害。
生物防治的优势
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农药,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 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适合在绿色农业和有 机农业中使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阿维菌素时,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药效表现:2%阿维菌素对二化螟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通过在害虫繁殖季节前使用,能有效降低虫 口密度,减轻作物损失。
此外,阿维菌素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因此可以作为轮换使用药物的首选药剂之一。同时,由于其 作用机制独特,对常规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3
实验设计与方法
实验材料与方法
2%阿维菌素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安全等优点, 对哺乳动物和鱼类无毒,对环境友好,适合在农业生 产中推广应用。
与现有防治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相比,2%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 更为显著,同时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与生物防治方法相比,2%阿维菌素的防治速度更快, 效果更明显。但是,生物防治方法具有更长的持效期 和更好的环境保护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 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 好的防治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使用方法一、使用方法①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在低龄幼虫期使用1000-1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1%甲维盐,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药后14天对小菜蛾的防效仍达90-95%,对菜青虫的防效可达95%以上。
②防治金纹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美洲斑潜蝇和蔬菜白粉虱等害虫,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发生期用3000-5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高氯喷雾,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③防治甜菜夜蛾,用1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④防治果树、蔬菜、粮食等作物的叶螨、瘿螨、茶黄螨和各种抗性蚜虫,使用4000-6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
⑤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按每亩用500毫升,防效达80-90%。
二、主要用途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用于治疗畜禽的线虫病、螨和寄生性昆虫病。
三、主要厂家原药:华北制药,齐鲁制药,河北威远,大庆志飞,浙江海正,浙江钱江生化,升华拜克,桂林集琦等.华北制药爱诺公司阿维精粉专供先正达产量亚洲最大。
四、制剂:厂家较多,价格参差不齐,质量差异很大。
现在市面上面对水稻稻纵卷叶虫杀死效果最为理想的产品是江西正邦的“战高”. ·战高:3%阿维菌素·剂型:水乳剂(EW)·登记:水稻稻纵卷叶螟阿维菌素的作用及不同作物的使用方法在农资市场经常见到0.5%、0.6%、1%、1.8%、2%、2.8%、5%的阿维菌素乳油,但阿维菌素的作用还有很多农户不是很清楚,以下整理了阿维菌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阿维菌素的作用:阿维菌素一般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烟草、棉花、粮食作物上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红蜘蛛、瘿螨、介壳虫、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阿维菌素杀虫方式主要有胃毒和触杀,阿维菌素渗透性强。
可以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刺激虫体产生释放γ-氨基丁酸,从而阻断运动神经信息的传递进程,使害虫在受害后迅速麻痹拒食,不活动、不取食,在24~48小时内死亡。
阿维菌素代谢

阿维菌素代谢阿维菌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在使用阿维菌素治疗感染时,了解其代谢过程对于合理应用和预防潜在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阿维菌素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它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并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阿维菌素在胃肠道中被吸收。
口服给药后,阿维菌素在胃肠道中迅速被吸收到血液中,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逐渐上升。
因此,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给药途径。
阿维菌素通过血液分布到体内各个组织。
在体内,阿维菌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感染部位,并在细胞内和组织间隙中发挥其抗菌作用。
此外,阿维菌素还可以通过血液到达其他组织,如肝脏、肾脏和肺部等,从而对全身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然后,阿维菌素在体内经过代谢过程。
阿维菌素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其中一部分被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则保持活性。
这些代谢产物会通过胆汁排出体外,从而实现对阿维菌素的排泄。
阿维菌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阿维菌素主要以未经代谢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小部分通过胆汁排出。
肾脏是阿维菌素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需要调整阿维菌素的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聚过多,引发不良反应。
阿维菌素在体内经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阿维菌素的代谢过程可以帮助医生合理使用该药物,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和肾功能等都会对阿维菌素的代谢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阿维菌素代谢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抗生素的药理学特征和作用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阿维菌素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以为药物研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抗菌治疗的效果。
阿维菌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了解其代谢过程对于合理使用和预防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阿维菌素的代谢,可以为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抗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引言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杀虫剂,常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中毒昆虫的神经系统,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害虫。
本文将介绍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定义、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定义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是一类化学合成杀虫剂,主要成分是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一种天然产物,被提取自土壤细菌。
它被广泛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以控制各种害虫,例如蚜虫、白蚁、甘蔗象甲等。
作用机制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其神经系统而杀死它们。
当害虫接触到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时,阿维菌素会进入害虫体内,并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
这导致害虫的神经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它们的死亡。
使用方法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可以以液体、粉末或可溶性颗粒的形式使用。
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的配比和稀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1.喷洒: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受影响的植物表面。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农作物。
2.浸泡:将植物的根部或种子浸泡在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溶液中,使其吸收杀虫剂并抵抗害虫的入侵。
3.熏蒸: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插入火炬或蚊香中,然后点燃。
熏蒸可以在室内或室外使用,用于控制蚊虫等飞行昆虫。
使用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阅读并遵守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指南。
•确保在使用杀虫剂期间戴好手套、口罩和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品。
•在使用杀虫剂后,避免直接接触害虫或杀虫剂残留物。
副作用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对人类和其他非目标生物的健康影响较小。
然而,滥用杀虫剂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以下副作用:1.毒性: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可能对人类和其他非目标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因此,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用量使用,并遵循农药和杀虫剂的正确使用指导。
2.环境影响: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土壤或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阿维菌素可防多种害虫

“5.5%阿维•毒死啤乳油”可防多种害虫近年来北农大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在阿维菌素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连续几年对多种害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害螨、斑潜蝇、梨木虱、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均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应用前景良好。
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制剂价格偏高。
因此我们选用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复配进行制剂研究,经反复试验,研制开发成功了5.5%阿维•毒死蜱乳油。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工作。
1. 复配配方选择了毒力机制不同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
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与一定量的毒死蜱复配后,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制剂毒性,提高了制剂安全性,防治效果也有所增加。
2. 室内用萝卜蚜按FAO推荐的生测方法进行了毒力测定,求得共毒系数确定了毒死蜱的最佳添加量。
3. 在有效成份的分析方法研究中,根据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4. 剂型加工研究中,重点进行了溶剂选择、乳化剂选择、乳液稳定性试验、剂型稳定性试验工作。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由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所属的北京农大试验药厂进行了10次中试生产,取得了中试试验数据,工艺流程及质量监控条件,并拟制了符合我国有关规定的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5. 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测定表明,该制剂对人鼠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低毒,制剂对雄性人鼠经口LD501260 mg/kg,经皮LD50大于2150mg/kg,对雌性大鼠经口LD50926mg/ kg,经皮LD50大于2150mg/kg,测试表明,该制剂对家兔皮肤和服无刺激性。
6. 经河南、山东两地大田试验表明,该产品对棉铃虫具良好防效,1 000倍防效明显优于1000倍48%乐斯苯乳油及155倍1.8%齐螨毒乳油的防效。
并且保顶、保蕾效果优于对照农药。
经广西、四川两地大田药效表明,该产品对柑桔全爪螨具良好防效。
1000倍防效与0. 2%齐螨素1000倍防效相当。
阿维菌素使用要注意什么?

阿维菌素使用要注意什么?
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
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1、本品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7天。
2、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品无内吸作用,喷雾时力求均匀周到
3、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等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开花植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
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4、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本品。
6、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进行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
目前生产上提倡使用阿维菌素、锐劲特及其与毒死蜱、丙溴磷、氟铃脲等农药的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
这些药不仅对稻纵卷叶螟1~2龄低龄幼虫有效,而且对稻纵卷叶螟3龄以上已卷叶危害的大龄幼虫也有效。
目前还没有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锐劲特、氟铃脲等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报道。
使用这些农药后田间出现稻纵卷叶螟大龄幼虫很快不吃食并逐渐死亡,低龄幼虫很快又出现并正常吃食、生长的情况,不会是因为这些低龄幼虫有抗药性,而是与这些农药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为阻碍神经传导,导致昆虫麻痹,不能正常活动而死亡。
这一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因而它与其他类型的药剂无交互抗性。
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杀卵作用,主要是胃毒作用,昆虫食入药物10小时后就中毒,24小时死亡,而触杀效果缓慢,需要3~4天左右才致死。
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喷药后药物不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但它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喷药后药物可渗透到叶片的表皮下(在植物表面残留少,因而对益虫损伤小),杀死表皮下的害虫,而且药物能在叶片表皮下形成贮药层,因而具有较长的持效期,持效期一般可达半个月以上。
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这很可能是喷药后田间大龄’幼虫不吃食而低龄幼虫仍然出现并正常吃食和生长的真正原因。
稻纵卷叶螟四(二)代、五;0(三)代田间蛾源主要从南方随风雨迁入,这两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田间通常有多个蛾迁入峰,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重,蛾迁入期长,总体表现为田间源源不断地有大量蛾迁入。
这一时期田间水稻不断地有新生叶长出(一般5~7 天长出一张叶)《四(二)代、五(三)代虫发生期一般在水稻12~15叶期就是7月至8月上旬北方的》,喷药时药物只能喷到已抽出的叶片上,并被其吸收,喷药后新长出的叶子上没有药物,而稻纵卷叶螟成虫特别喜欢在新生叶上产卵,这些叶片自然就成为受害对象。
到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一是六(四)代蛾源主要由本地繁殖,基本没有外来虫源,田间不会有大量成虫源源不断迁入;二是此时水稻一般剑叶已抽出,喷药后所有的稻叶都能得到保护,在阿维菌素半个月的保护期后,稻叶长得比较老健,不太适合稻纵卷叶螟幼虫卷叶和吃食生长,这时候即使田间有少量幼虫发生,也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一般不需要再用药防治。
锐劲特作用机理也很独特,与有机磷、菊酯类农药以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没有交互抗性。
锐劲特有较强的触杀、胃毒作用,并且有很强的内吸性,但药物在水稻等作物体内主要向下传导(因而对主要从茎基部蛀入危害的水稻二化螟等害虫防效极佳),向上即向新生叶传导较少,对喷药后新长出的叶片保护效果不是太好。
在水稻剑叶抽出后再喷施锐劲特防治稻纵卷叶螟,则对水稻所有叶片都有良好保护作用,而且持效期可达半个月以上。
掌握了农药的特点,就可以根据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和水稻生长情况采取合理的用药防治措施。
在防治四(二)代、五(三)代稻纵卷叶螟时,最好在各代第一个蛾迁入峰过后一周左右幼虫孵化高峰期使用毒死蜱、丙溴磷等农药,在第二个幼虫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使用阿维菌素、锐劲特及其与氟铃脲、毒死蜱、丙溴磷等农药的复配剂。
对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剑叶完全抽出前,只要田间新增虫苞数量不超过防治指标(百穴15个),就可以暂缓用药,等剑叶抽出后再大剂量喷施一次药,将所有叶片都保护起来。
这样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节省用药成本,并取得良好的保产效果。
另外,目前生产上在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加水量普遍较少,这也是影响防效的重要原因。
阿维菌素等农药不具有内吸性的特点决定了药喷到哪儿就只能保护到哪儿,漏喷药叶片不能得到保护,而且幼虫在这些叶片上取食,长大后耐药性增强,转移危害时甚至可能对喷
到少量药液的叶片也造成危害。
生产上用阿维菌素等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一定要加足水量,将田间稻叶都喷到。
特别是在防治卷叶危害的大龄幼虫时,一定要加足水量,亩用水量应达到50~60公斤,将叶片特别是虫苞喷湿、喷透,这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喷药时在药液中加入有机硅助剂,有利于药滴在叶面铺展,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