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游戏让孩子“疯狂”

合集下载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及解决方案近年来,手机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变得愈发流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们纷纷沉迷于手机游戏中,这给他们的健康和学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就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学业压力的增加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压力本就足够沉重。

然而,沉迷于手机游戏会让他们失去时间感和学习的动力。

他们可能会整夜沉迷于游戏中,导致疲惫和缺乏专注力。

这些现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下滑和学习动力丧失成为可能。

解决方案之一是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青少年沟通,确保他们有规律的学习时间,并设定目标。

同时,要限制手机游戏时间,使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重心。

二、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玩手机游戏不仅会导致学业下滑,还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青少年们通常长时间保持坐姿,眼睛凝视屏幕,并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这样不仅会导致近视的增加,还会引发肥胖和体力下降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鼓励青少年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家长和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课程和户外活动来吸引他们远离手机游戏,并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三、社交能力的退化与传统游戏不同,手机游戏往往是单人玩家游戏。

沉迷于手机游戏的青少年较少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他们变得宅在家里,与现实世界的交流减少,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将受到限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倡导青少年们参与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例如参加读书俱乐部、绘画班或音乐团体。

这些活动将为他们提供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交能力。

四、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的沉迷于手机游戏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和躁动等问题。

手机游戏中虚假的世界可能让他们难以分辨现实和虚构,导致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引导青少年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应对压力。

家长可以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敞开心扉。

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危害

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危害

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危害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危害1、影响孩子的视力,如今,近视越来越趋向低龄化,除了父母遗传,更多是因为长期看电视、玩手机游戏造成的。

长时间坐着玩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还损害视力、损害健康,甚至会引发很多眼部疾病,所以要适可而止,差不多一天1~2小时就好。

2、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沉迷游戏,会使孩子对此产生强烈的依恋感。

习惯了游戏里的畅快自在,就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开始自我封闭,甚至会造成不合群性格。

如果任其发展,还会引发心理上的问题。

会对将来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耽误孩子学习,中小学学生的自控能力都较弱,一旦沉迷于游戏后就会厌学。

对学习感到枯燥,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又在手机网络里找慰藉,形成恶性循环,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4、表达能力下降,随着电子产品兴起,很多孩子喜欢窝在家里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看动画片或玩游戏,使得孩子不喜欢和他人交往、玩耍或交流,长时间下去会减弱孩子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会让他们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且缺乏自信心。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1、让玩具发挥最佳作用,手机可玩性十分高,但是这种东西毕竟是虚拟的,玩具对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

但是有的父母为了省钱,很少给孩子买玩具,而是直接让孩子玩手机,孩子一旦爱上手机游戏就会爱不释手,想要戒掉也很难。

因此一定要给孩子买一些益智的玩具,或者具有科技感与新鲜感的,这样孩子不但喜欢玩,还能提升创造力。

2、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和爱好,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最喜欢进行同伴游戏的阶段,多带孩子出去和同龄人玩,去自然环境中玩,培养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画画、乐高等。

孩子内心不空虚、有喜欢的事情,慢慢对手机游戏的喜爱就会减少。

3、给孩子制定一日作息时间表,孩子除了每天在学校的生活以外,还有放学后的时间都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这个时候给孩子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六点钟出门玩,七点种玩玩具,八点钟去洗澡,九点钟讲睡前故事准备睡觉。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摘要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受青少年喜爱的娱乐方式,带来了许多乐趣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本文通过分析多个案例,探讨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沉迷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李明是一名高中生,他痴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整天沉迷其中,忽略了学习。

他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面临被劝退的危险。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干预,李明才逐渐戒掉游戏,但付出了较大的学业损失。

案例二:网络游戏造成行为改变
小红是一名初中生,经常玩一款暴力游戏,在游戏中不断接触暴力画面,导致她的行为逐渐变得暴躁和易怒。

在现实生活中,小红对周围的人表现出暴力倾向,造成了不良影响。

案例三:网络游戏影响身体健康
王震是一名大学生,整夜玩游戏导致睡眠不足,疲劳感大增,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健康专家指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影响生理健康,导致多种慢性病的产生。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案例可见,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建议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加强对青少年游戏行为的监督和引导,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游戏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游戏环境。

以上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游戏环境。

孩子玩手机上瘾叛逆家长怎么办

孩子玩手机上瘾叛逆家长怎么办

孩子总是沉迷于手机游戏,叛逆情绪抬头,家长该如何应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便捷性,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沉迷于手机游戏中,放纵自己在虚拟世界里。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业和社交,还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叛逆情绪,不愿意听从家长的教导和规定。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应对孩子玩手机上瘾又叛逆的问题成为了一项挑战。

1. 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往往是因为虚拟世界给予他们的满足感远远高于现实世界。

家长首先需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或许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而手机游戏给予他们逃避现实的机会。

2. 建立理性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起理性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家长应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也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通过理性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

3. 制定合理的家规和限制针对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问题,家长可以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家规和限制。

例如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在特定时间段使用手机,或者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长。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习惯,逐渐摆脱手机游戏的影响。

4.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除了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走出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生活。

可以陪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学习音乐或绘画等,让孩子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多彩和乐趣,减少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沉迷于手机游戏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带孩子去心理咨询师那里接受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扰和焦虑,重新建立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热情。

总的来说,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又叛逆的问题并非难以解决,家长只需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建立起理性沟通渠道,制定合理的家规和限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相信孩子能够逐渐走出手机游戏的阴影,健康成长。

网络游戏沉迷的危害

网络游戏沉迷的危害

网络游戏沉迷的危害网络游戏沉迷的危害1、沉迷游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沉迷游戏,会使孩子对此产生强烈的依恋感。

习惯了游戏里的畅快自在,就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开始自我封闭,甚至会造成不合群性格。

如果任其发展,还会引发心理上的病症。

游戏里还会给孩子带来对生活上的影响,有时分不清虚拟和现实,陷入角色混乱。

会对将来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影响孩子的视力,因为有的孩子沉迷游戏,一天时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盯着电脑屏幕或是手机屏幕。

长时间的不健康用眼方式导致孩子眼睛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近视、散光等问题最为严重。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够帮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孩子的近视只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孩子的视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影响会很大。

3、沉迷游戏导致社会功能弱化,孩子因为长期沉迷高度自由的虚拟世界,在现实中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游戏里可以说任何话,即使说错了也不会负责。

但现实就不一样了,孩子会有可能觉得被限制住,不愿意和人交流。

时间久了,现实生活会让孩子无法适应。

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对现实的逃避。

4、游戏会浪费时间和金钱,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游戏出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钱去买装备等。

孩子会为了在游戏里有一席之地,不惜一切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给玩游戏,孩子的美好时光都会被玩游戏占据。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1、在游戏中找到心灵的归属感,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很多内向胆小的孩子建立起线下的友谊。

他们可能平时在社交上面有困难的人,在游戏中却能够更好与他人产生一种虚拟的联结。

当一个班级中大部分人都在谈论一款游戏时,这种同伴的压力和来自于对于同伴认同的渴望,可能会很容易驱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选择。

2、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弥补现实的失落。

在游戏中,成就感是指练级练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通关了,或者得分高了,或者说你把一个人物养成到某个阶段了。

然而这种成就感很难在现实生活得到满足。

手机危害作文300字三年级

手机危害作文300字三年级

三年级作文手机危害(300字)5篇以下呈现五篇关于三年级学生手机危害的作文,每篇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展现手机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第一篇: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我的同桌小明,最近迷上了手机游戏。

每天放学回家,不是写作业,而是偷偷玩游戏。

一开始,他还能控制时间,但后来越来越严重,常常玩到深夜,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课堂上也心不在焉,作业经常拖延甚至不做。

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前十名跌到了二十多名。

妈妈发现后,非常生气,没收了他的手机,并和他进行了严肃的谈话。

小明这才意识到手机游戏的危害,决心改掉坏习惯,好好学习。

手机游戏就像一个巨大的陷阱,吸引着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沉沦。

它不仅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习,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手机,避免沉迷其中。

第二篇:视力下降,健康受损我的表姐小丽,从小就喜欢玩手机。

她经常抱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久而久之,她的视力下降得很快,不得不戴上了眼镜。

医生说,这是长期近距离用眼造成的。

不仅如此,小丽因为长时间玩手机,很少参加户外活动,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抵抗力下降,经常感冒发烧。

手机虽然方便快捷,但它对我们的健康危害很大。

长时间玩手机会造成视力下降、颈椎病、近视等问题。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眼睛,合理安排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强健体魄。

第三篇:影响睡眠,精神萎靡我的邻居小强,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玩一会儿手机。

他觉得手机里的游戏和视频非常有趣,总是舍不得放下。

即使困了,也要坚持玩一会儿再睡。

结果,他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早上起不来,上课经常迟到,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效率也大大降低。

充足的睡眠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玩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精神不好,影响学习和生活。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晚上早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第四篇:人际交往减少,性格孤僻我的朋友小华,非常喜欢玩手机。

他每天放学后,不是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而是躲在家里玩手机。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健康和社交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问题:
1. 学习压力:沉迷手机游戏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2. 社交隔离:长时间使用手机游戏可能削弱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

3. 健康问题:沉迷手机游戏可能导致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坐姿。

4. 时间管理:过度使用手机游戏可能导致时间管理困难。

解决方案:
1. 家长监督:家长可以设定合理的游戏时间限制,监督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并鼓励他们专注于学业。

2. 制定规则:建立家庭规则,例如在特定时间段禁止使用手机,鼓励与家人共进晚餐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

3. 促进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以减少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4. 提供支持:与学校和老师合作,了解学校的政策和资源,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技巧。

5. 榜样示范:家长可以以身作则,自己正确使用手机,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6. 限制游戏时间:使用手机上的家长控制功能,设置游戏时间限制,并监控孩子的游戏时间。

7. 与孩子沟通:与孩子进行坦诚的谈话,了解他们为什么沉迷手机游戏,帮助他们认识到游戏对他们生活的负面影响,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解决方案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重要的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1、成绩下滑。

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

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

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

2、助长早恋。

手机和网络让人与人的沟通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家长很难控制孩子用手机,所以现在不少中学生都是通过手机来谈恋爱的。

3、沉迷游戏。

现在手机游戏越来越流行,大有超越电脑游戏的趋势。

手机游戏越来越好玩,让不少学生沉迷手游,不可自拔,严重影响学习。

4、身体虚弱。

中小学阶段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运动增强体魄,一旦沉迷于网络世界,有时一整夜躲在被窝低头看手机,使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还会影响头脑发育,导致神经紊乱。

5、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

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铺张浪费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青少年沉迷手机怎么办1、给孩子讲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

很多家长反对这样的行为,认为这是在做无用功,其实不是的,孩子还是很愿意听家长说的,他们很相信家长的权威。

而且有些话说一次可能不令人信服,几次或者无数次以后,孩子可能就会深信不疑了。

2、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想要改掉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坏习惯,家长可以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要循序渐进地来,不可操之过急。

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跟他去沟通规则,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什么时间可以玩,什么时间不可以玩,每天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以后才可以玩手机。

3、提高孩子的游戏成本。

家长可以试试增加孩子的游戏成本,比如说孩子想要玩手机游戏,就需要等价的劳动时间或者学习时间来换取。

这样的行为,不仅可以让孩子完成任务,还可能减少孩子的游戏心思,因为孩子们可能会“知难而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迷手机游戏让孩子“疯狂”
调查动机
7月2日,腾讯宣布,从7月4日起,最近风靡网络的《王者荣耀》将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并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腾讯作出如此举动,缘于此前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手游《王者荣耀》的报道。

实际上,让未成年人沉迷的手机游戏,远不止这一款。

未成年人玩手游是怎样的状态?沉迷手游对未成年人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

连日来,多家媒体对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进而胡乱充值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如“深圳11岁男孩玩手游花光家中3万元积蓄”“武汉10岁男孩玩游戏充值5.8万元”等。

青少年玩手机游戏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女儿刷万余元玩手游
陕西省西安市市民刘先生的女儿今年17岁,大约从2013年开始玩网络游戏,后来发展到玩手游。

从那时开始,刘先生的女儿会用父母或老人给的零花钱购买虚拟货币,用来玩游戏。

“学校门口有个商店,老板抓住学生心理出售虚拟货币。

”刘先生说,“那生意好得很,卖文具不挣钱,都是卖虚拟货币挣钱。


2016年9月,刘先生在ATM机上取钱时发现,工资卡里的两万多元竟只剩1000多元了。

“我当时怀疑是不是搞错了,于是去银行柜台查询。

结果发现,从2016年五六月份开始,卡上的钱被陆陆续续刷走两万多元。

我当时没有怀疑到女儿身上,后来还是我妹妹告诉我,是我女儿把钱刷走了。

”刘先生说。

刘先生当即把女儿叫过来仔细询问后得知,女儿把卡里的1万多元花在玩手游上,把剩下的钱用于网购。

刘先生这时才知道,女儿在玩手机游戏上的花费惊人。

“打游戏要购买装备,花费很大。

我女儿游戏里的小人手上戴了个戒指,一个虚拟戒指就800元。

”刘先生说。

每个月工资不高的刘先生在了解真相后非常焦虑,他曾经给游戏公司所在地的主管部门打过电话。

“工作人员也知道有孩子玩游戏,但好像没有人投诉过。

”刘先生说。

这个事情究竟由谁来管?
“对方回答不知道。

在这个事情上,我好像成了先例,开了先河。

”刘先生说。

沉迷游戏互相传染攀比
无奈之下,刘先生找到当地一家媒体反映情况,发现有人和他经历类似。

“有个孩子玩游戏充了七八千元,听说孩子家长已经起诉到法院了。

”刘先生说。

由此,刘先生认识了上述案件代理人、公益律师赵良善。

刘先生发现,赵良善手头上还有一起类似案件。

“我们当时准备一起起诉游戏公司。

”刘先生说。

经过赵良善协调,游戏公司告诉刘先生,可以视情况退款。

“最后还真成了,给我退了1万多元,我高兴得不得了。

像我这种情况,如果人数少的话,游戏公司可能会退款,人数多了估计就困难了。

”刘先生说。

经过此事后,刘先生的女儿依然在玩手机游戏,“不过,她现在不往里面充钱了,也不购买装备。

我现在管得很严,特别是在钱的方面,每天只给比较少的生活费。

不可能完全跟游戏一刀两断,也得有个过程,现在只能慢慢疏导。

”刘先生无奈地说。

过度沉迷手机游戏对刘先生的女儿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

“首先是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课程甚至无法及格。

其次是生活不规律,有时候玩到凌晨1点。

而且孩子们互相攀比,互相传染,他们在网上玩游戏往往是一帮人,互相比着打装备,这很可怕。

你想不玩都不行,别人还拉着你玩。

”刘先生说,“我女儿从我的银行卡里把钱取走,就是同学告诉她的办法。


刘先生女儿的同学“传授”的办法是,拿着父母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再绑定手机,就可以把钱转出来了。

刘先生的女儿照葫芦画瓢,趁着刘先生上班,把银行卡和身份证与手机绑定,等
刘先生下班后回来睡着了,再偷偷拿走刘先生的手机,获取验证码。

“现在有些手机支付工具,如果没有特意申请密码的话,绑定之后支付的时候就
不需要密码了。

我那张卡还有个缺陷,就是没有短信通知。

”刘先生说。

上述过程的具体细节,刘先生甚至都不是从自己女儿口中得知的,而是派出所的民警告诉他的。

充值两千多元不算什么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玩手游的情况,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小学采访。

在学校放学后,记者采访到站在路边玩手游的同学姜超。

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姜超对记者说:“我们班上不少同学都打手游,我打得还不好,有几个同学玩得超级溜。


还没聊上几句,姜超就又开始低头忙着手机游戏,不再理会记者的问题。

随后,记者又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所中学。

在这里,记者碰到正在读初二的陈松。

“班上的同学在玩不同的手游。

我们是放学之后相约一起‘开黑’(游戏玩家之间的用语,指和自己现实周围的朋友一起打游戏——记者注)。

我们都是打‘排位’(游
戏术语)的,我和我朋友的等级比较高。

我们一般不和其他人打,很多人都是个坑,为此我们还特意创建了一个‘开黑’的QQ群,有时间就打。

”陈松说。

记者问:“在游戏方面有开销吗?开销大吗?”陈松肯定地告诉记者:“当然得充钱啊。

不充钱怎么升级,怎么买人,怎么打排位赛?我从3月份开始玩到现在已经充了两千多元了,不过都是我自己的零花钱。


当记者表示充值金额不小时,陈松不以为然地说:“我这不算多的,我们那个QQ 群里不少人都充得比我多,有好几个同学充了五六千元,还有个同学充了上万元,我这点钱在他们面前不算什么。


初中学生玩手游,学习紧张的高中生又是什么情况?
目前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所高中读高一的金涛告诉记者,他曾经玩过某大型手游,但是在半年前就把游戏卸载了。

“我之前也一度沉迷于手游无法自拔,而且是到了那种一天不玩就难受的状态,就像上瘾了一样。

可后来充钱充得有点多了之后,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觉得为了一个游戏充那么多钱很划不来。

现在,我周围还有不少同学在玩手游,现在不仅比的是自己的等级,还比谁的人多,谁充的钱多。

我觉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一个游戏的意义了,现在几乎成了同学们之间互相攀比、互相竞争的工具,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很有害。

所以,我认为卸载这个游戏是个正确的选择。

”金涛坦然向记者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金涛说:“我那些同学不仅在游戏里花钱,在局外看游戏主播直播玩游戏时也花钱刷礼物,只是为了进主播创建的‘开黑微信群’,有机会能和主播一起玩。

我有个朋友刷了将近4000元才进了一个主播的‘开黑群’,就是被主播带着玩游戏,其他什么都没有”。

家长对待手游态度不一
对于青少年玩手游,家长是怎么看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玩手游的态度不一。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夏琳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刚参加中考。

备战中考期间,为了帮儿子减压,她允许孩子适当玩一玩手机游戏。

当被问及是否允许孩子自己往游戏里充钱时,夏琳说:“稍微充一点是能接受的,但是成百上千元的充值肯定不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曾经用其微信往某个手游里充值,累计三千多元。

“我小孩每次都是充二三十元,当时也没在意。

之后有一次翻手机账单才发现,他在一个月内就花了1000多元。

当时,我二话没说就把游戏卸载了,并且狠狠教育了他一顿。

”这位家长说。

在北京市西城区采访时,家长刘丽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才9岁,“孩子对我说,班上有很多同学在玩手游,而且还有比赛。

当时,我觉得只要能限制孩子玩游戏的
时间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道他有时候晚上把我的手机偷偷拿走玩游戏。

最后,我把这个游戏卸载了,不能让这个游戏害了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